第三百四十六章 午門之前
寅時。天空整個還是全黑的。不管如今天氣有多熱。這夜里面總是要涼快些的。許多人在這個時候都在呼呼大睡。并不能夠感覺得到這份涼爽。但是也是人們睡的最舒爽的時候。
當然。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所有的人都睡著了。還有不少人在活動著。有的則是一夜沒睡。這種人不是打更的、就是什么飛賊之類的;當然。也有不少人在這個時候就起床。這些人出了做買賣或者有些私事的之外。就只剩下一眾人了。那自然就是住在京城中。有資格找到每天早朝皇極殿上的大臣了。
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們必須午夜就起床。然后因為住所的原因。大都要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這個時候。很多年老體衰或者還十分困倦的人。或許會在轎子里休息一會。這也是很多可以騎著威風凌凌的馬匹的大臣卻大都選擇坐轎子的原因了。
等到凌晨三點。也就是寅時剛到的時候。大臣們就應該要到達午門外等候了。
今天也不例外。寅時還沒到。午門前就聚集了很多大臣。大多數人都在和自己關系比較要好的人說著話。消磨時間。往日的時候。這里定然會有許多人在打著瞌睡。有的即使在說著話。面上也是帶著一臉困倦的表情。但是今天卻是有些不同于往日了。不管是年事已高的。還是昨夜行了風流之事、消耗了不少體力的人。今天全都是精神奕奕。有的是一臉愁容;有的則是一臉的神采。仿佛將要發(fā)生什么好事一般;而有的則是一臉等著好戲上演的模樣。擺明了是來看好戲的。
說到底。原因還不是因為昨天早朝上發(fā)生了李春芳出言與高拱爭論的事情。如今所有的人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三五成群的。大都是平日里關系比較近的一些人。圍在一起低聲議論著。不時還會有人看看獨自站在一旁。雖然顯得落寞。但是表情依舊如常的李春芳。議論的內容自然是今天早朝之上。李春芳究竟會有個什么樣的結局。雖然眾人所設想的具體過程都有所不同。有的說李春芳必然會因為高拱一黨人的彈劾而黯然離朝。有的人則說李春芳會遞交乞休的奏疏而功成身退。有個頗為光明的結局。似乎這早朝還沒有開始。李春芳的結局就已經被這些大臣們給決定了一般。
平日里。李春芳雖然有些沉默寡言。但是他頗為和氣。朝中眾人也都與他關系不錯。平時的這個時候。大臣們大都會來到他身邊與他打聲招呼。再說上兩句話什么的。但是今天。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有意避著他一般。最多也就是遠遠的點個頭。作為寒暄。這也是由于高拱勢大。朝中的人都不想因為這件事情而受到什么關聯(lián)。或許有些顯得太過功利。但是這些人心中知道。既然沒有人其他人不愿意在這個時候與李春芳做過多的接觸。那么自己不去也就算不得失禮了。畢竟比起禮數來。酸儒氣息再過濃厚的人。在朝中做了幾年官。也會更加在意自己的前途。大不了等到李春芳回家的時候。十里長亭送別一番。也能表示表示自己的心意不是。從此。人情冷暖可見一斑。
高拱人也到了。如今正在跟自己一黨的幾個人在討論著什么。只不過比起其他的大臣們來。他們這一群人臉上的表情就顯得非常不一樣了。那絕對是一種高興的表情。而且如今。這種發(fā)自內心的高興。不再有任何的隱藏。完完全全、明明白白地表現出來。畢竟如今的事情。怎么看起來都是對高拱有利。
李春芳只要一走人。就意味著。武英殿大學士空了出來。內閣中空出了一個位置。而憑借著高拱等人如今在朝中的勢力。這個位置很有可能就被其黨羽中的某一人占據。
雖然眾臣。特別是那些和高拱并沒有什么關系。甚至是和高拱之間還微微有些不愉快的人。不是不明白。若是高拱的人占據了那個位置。高拱在朝中的權勢必然會更加的巨大。到時候他們也會更加的危險。但是即使是如此。卻也是沒有人想要有阻止他的辦法。
時間已經漸漸地向著午門將要打開的時候靠近。李春芳那里卻還是就他這么一個人孤站著。一旁就是張居正等人。卻也是沒有靠近的意思。只不過張居正心中一直是有些著急。他并不擔心李春芳“下課”。畢竟就算李春芳不走。平日里他也不會幫著張居正多少。最多是說兩句中肯。卻是毫無用處的話。張居正擔心的和其他人一樣。也是繼任李春芳的人選問題。
就在這種局面還將要持續(xù)下去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讓現場出現了許些變化。
一頂轎子在兩個錦衣護衛(wèi)的開路下來到了午門前。轎落。轎簾掀開。轎子里的人還沒有下來。在場的大臣們都已經能猜得出來來人是誰了。畢竟這天下里。能叫錦衣衛(wèi)護送開路的人沒有幾個。而如今能到這里的。基本上就張凡一個人。
張凡下轎。頭戴烏紗。一身深紅緋袍。胸前繡的是五寸大獨科花。束帶玉佩。一副朝廷一品大員的公服打扮。眾臣剛才還在好奇。張凡這么一個已經被隆慶放了假的人怎么會出現在早朝上。再加上張凡是錦衣衛(wèi)的都指揮使。執(zhí)掌廷杖之責。就算是來。也不應該出現在這里。直接就從偏門進去了。可是當這些大臣們看到張凡這么一身打扮的時候。這才想起來。張凡的身上還有那個從一品的太子太傅這么一個頭銜。而且張凡想不想來上朝都是經過隆慶同意。由著他自己決定的。張凡前來上朝。絕對無可非議。
只不過出了當年他殿試中了狀元的那一天和昨天來到朝殿上之外。幾乎從來都沒有上過朝的張凡卻是在今天來了。這不得不讓眾人有所非議。
張居正看到張凡的人到了。一開始還有些疑惑。卻并沒有持續(xù)多久。立刻就舒展開了眉頭。他張居正是何等的七竅玲瓏心。張凡這個時候出現在這里。還如此正式。自然不可能是來看熱鬧的。定然是他已經有了什么打算。想到這里。張居正剛才心中的煩惱心情也不知怎么的就這么突然一掃而空。不知道他是對張凡信心十足還是別的什么原因。
而有人心中歡喜。自然也就有人心中不爽。而且這種不爽并不只是局限在心中。已經是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來了。高拱一幫人。特別是高拱本人。臉上如今的表情現在絕對是不好看。不過除了這種不爽的表情之外。高拱也并沒有什么其他的心思。在他看來。如今事情已成定局。即使是如今隆慶面前大紅大紫的張凡來到這里。也根本就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而那些與今天將要發(fā)生的事情沒什么關系的人。見到張凡到此。一開始詫異的表情已經變成了一副更加期待的樣子。不用說。這些人覺得張凡的到來。必將會使得今天的戲更加的精彩。
而張凡本人并不知道。或者說他根本就不在意其他人在想些什么。只不過他接下來所做的事情。讓現場的情況變得更加的精彩了。
張凡顯示走到自己的老師張居正的身前。一番問禮。張居正也是一副公事的模樣。回了禮。二人一番寒暄之后就分開了。雖然張凡沒有提起任何事情。但是張居正一點點詢問一番的意思都沒有。似乎他從張凡的幾句寒暄之語中就已經是聽出來了一些玄機。
而之后。張凡就直接大步走到了李春芳的面前。一番恭敬非常的禮數作為開場的問候。做為從一品的太子太傅。向正一品的武英殿大學士恭敬見禮。這無可厚非。但是張凡的這番動作放到如今這么一個非常時期。可就讓人們想不通了。
李春芳如今正在危急時刻。致仕致仕回鄉(xiāng)幾乎就已經成了必然的結局。而且他很有可能并非致仕。而是被彈劾而罷官。雖然如今的張凡圣眷正隆。再加上前日的江南歸來還為隆慶帶來了這么大一筆可供揮霍的銀子。如今更是春風得意。可是在眾人看來。張凡完全就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將要失去官位的李春芳而冒犯本就已經對他不爽的高拱了。畢竟誰也不能知道。下一刻或許就會發(fā)生什么大變也不一定。
但是張凡卻是絲毫沒有任何覺悟一般。與李春芳兩人談得更是投機非常。而李春芳似乎也是找到了知音一般。臉上綻開了幾十年都沒有在朝臣們面前露出過的笑容。和張凡熱切地談論起來。不時還發(fā)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除了其他大臣們的驚異。只有高拱一幫人的憤怒。不過在高拱看來。這只不過是張凡故做姿態(tài)給他們看得。而李春芳也只不過是故作輕松而已。
而其他的大臣們。心中所想的也是和高拱一樣。覺得這只不過是李春芳不讓高拱得意的伎倆而已。而張凡。今天就純粹是來給高拱臉色看的。
這個時候。午門城樓上傳來了整整鼓聲。大臣們聽聞了之后也是趕緊依著各自的官職排好隊伍。午門也在此時緩緩打開。上朝的時候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