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彈劾再來
張凡聽見張玉方見到自己之后。開口第一件事情就是問揚州如今怎么樣了。心里面明白的很。自己這個伯父定然是放心不下家中的情況。如今。即使張凡已經(jīng)是平安歸來了。張玉方卻還是要有此一問。這倒不是說張玉方一點也不相信張凡的能力。只不過是他關(guān)心則亂罷了。
“伯父還請放心。”張凡一副非常輕松的樣子。說道。“家中一切安好。那些倭寇根本連揚州城都沒有進來過。小侄臨行之前也已經(jīng)吩咐那揚州知府王德照派了人好生照料著。絕對不會出什么事情的。”
“唉。看來我也是太會胡思亂想了。”聽了張凡的話。張玉方并不顯得高興。反而是一副不開心的模樣。“昨天晚上。嫂子她就已經(jīng)過來跟我說過了。可是我自己。唉……不提也罷。”
“伯父還是不必如此。”張凡說道。“這關(guān)心之情乃是人之常情。畢竟那里是咱們張家的祖屋。伯父身為一家之主。緊張那里也是正常的。”
“我倒不是緊張家中的錢財什么的。”張玉方也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要對張凡解釋一番。“畢竟錢財乃是身外之物。失了可以再賺回來。我所擔心的是家中供奉我張家歷代先祖靈位的祠堂。那可是萬萬不能有一點疏忽的啊。”
“伯父還請放心。”張凡說道。“小侄也是張家之人。又怎么會不照看好祖宗之身呢。”
“這樣就好。就好。”這會兒。張玉方才算是完全放心下來。
“對了。伯父。”張凡突然問道。“嬸子她還好吧。還有堂哥、堂嫂、堂妹。他們都沒事吧。”
“延兒他們并沒有什么事情。”張玉方說道。“只不過你那小侄子畢竟年紀還十分幼小。這一旦染上了一些小病卻也是很難馬上就好起來。倒是婷兒。啥事都沒有。話說這女子就是……”
張凡沒有接張玉方的話。看來他這位伯父。倒是還有幾分大男人主義的。
“大人。”
張凡正和張玉方二人說著話。身后卻是響起了王猛的聲音。
“伯父。小侄還有些事情。就先告退了。”張凡略顯歉意地對張玉方說道。
“不用如此。你有是要做。快些去吧。”張玉方一副自己非常了解的模樣。
“大人。”看到張凡走了過來。王猛再次抱拳說道。
“有什么事情嗎。”張凡問道。面色不算很差。但也絕不會好。畢竟今天他才剛剛打算按照隆慶所說的。給自己放幾天假。休息休息。這事情卻是又來了。
“是今日早朝上的事情。”王猛說道。
“哦。早朝上有發(fā)生了什么。”張凡聽了之后。立刻好奇地問道。雖然他幾乎都能夠猜到一些。
“還是那高拱。”果然。王猛所說的話不出張凡的預料。
原來這高拱昨日幾番試圖彈劾張凡不果。卻也一直沒有放棄。今天。他又再一次出擊了。而目標正是如今剛回京城并沒有幾日的徐階。
高拱要彈劾徐階的事情非常簡單。而且張凡之前也是早就知道了。正是那正在江南開展的徹查地主豪強大肆侵占土地一事。
高拱顯然是做過了很多準備的。事情說起來更是一套一套的。而且不管是人證還是物證。在他說來全都是有名有姓。完全不像是胡編亂造的。
朝堂之上的朝臣聽到這件事情之后。并沒有顯出太多的怪異。自從嘉靖一朝到現(xiàn)在。大明內(nèi)閣之間的爭斗就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且其程度堪稱是激烈。甚至是血腥。從首輔夏言語嚴嵩之間的爭斗。到嚴嵩與徐階之間。再到徐階與高拱之間。總之就是沒完沒了。有的被抄家了。有的被流放了。有的就是被滿門抄斬、一命嗚呼了。
如今。高拱可以說是已經(jīng)勝利了。徐階已經(jīng)是被他給整回家去了。可是高拱顯然對此還并不覺得滿意。還想要更進一步的落井下石。最好是能夠?qū)⑿祀A打入谷底。弄得身敗名裂才來的痛快。
所以今天朝廷里發(fā)生的事情。沒有任何人會覺得意外。就連孤坐高臺之上的隆慶也沒有對此表現(xiàn)出什么詫異。
而作為徐階一手提拔起來的大臣兼其弟子的張居正。這一次居然也沒有對此發(fā)表任何意見。
果真是所謂的“墻倒眾人推”嗎。其實不然。徐階做了內(nèi)閣首輔。被人稱為閣老這么多年。還是非常有威望的。起碼朝廷里的眾臣就算不喜歡徐階。也不會對他有太多的討厭。他們之所以沒有開口說話是因為。自己不想惹上什么麻煩而已。畢竟現(xiàn)在朝廷里是高拱一家獨大。誰也不想去觸這個霉頭。
然而更加重要的是。這一次有些人對此更加是胸有成竹。
果然。高拱彈劾徐階的話才剛剛說出來不久。沒有過多的議論。只是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只不過這個人會在此時站出來。倒真是讓滿朝文武以及隆慶本人都覺得非常驚訝。
李春芳。這位平日里在朝堂之上就如一個悶葫蘆一般的人。從來都不會對于紛爭之事。特別是對于這種他自己身處的內(nèi)閣之中所發(fā)生的紛爭之事做出任何評論的李春芳。這一次卻是站了出來。
這也就罷了。畢竟李春芳也是內(nèi)閣大臣。上朝的時候開口說話也是正常的事情。然而當李春芳拿出一件東西之后。則是更加讓在場的大臣們驚訝了。
李春芳從懷中掏出了一本不大的冊子。要呈給隆慶。而且口中更是說道:“陛下。此冊乃是徐閣老名下田產(chǎn)之上的那些農(nóng)戶百姓們聯(lián)名簽字畫押。請求能夠一直成為徐家雇農(nóng)的本子。”
他的這句話以說出來。整個朝堂頓時就沉寂了。相比起他所說的話中含義的震撼。眾人對于李春芳居然會如此不顧和高拱交惡。明言要力挺徐階的行為。感到十分的驚訝和不解。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張凡聽到這里。已經(jīng)是忍不住詢問了起來。他記得明明白白。自己是將那本冊子派人交給了張居正。并且隆慶那邊。他也是上了折子知會過。可是如今。這本冊子竟然會出現(xiàn)李春芳的手里。實在是讓張凡根本無法理解。
“卑職當時聽到這個消息之后。也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王猛說道。“后來打聽了才知道。據(jù)說兄弟們有人看到李春芳在前幾天去過張大人的府邸。聽說是李春芳自己主動去找張大人的。”
張凡聽到這里。更覺得不可思議了。李春芳會知道這件事情他并不奇怪。他所奇怪的是。李春芳這個一直都表現(xiàn)得不聲不響。對什么事情都不關(guān)心的人。怎么會突然想要管起這件事情來了。
“事情后來怎么樣了。”張凡繼續(xù)問道。他想要知道后面到底還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關(guān)于徐階的事情。并沒有什么好爭論的。隆慶雖然懶惰、奢侈、好色了一些。但是他并非一個昏庸無道的昏君。事理還是能明白的。再加上如今又有了這份百姓們聯(lián)名簽字畫押的冊子。徐階侵占良田的這件事情。高拱是再也翻不起什么花樣來了。
不過高拱若是能夠就此打退堂鼓。息事寧人。那他就不叫高拱了。
高拱見他彈劾徐階不成。馬上就是一個眼神向著郭樸看過去。這郭樸也是機靈的很。得到高拱的示意之后。立刻是站了出來。對隆慶說自己有本要奏。
之后的情況就更加有意思了。郭樸掏出一本折子。呈給了隆慶。隆慶打眼一看。這份折子居然是應天府的給事中王禎彈劾李春芳的折子。看來高拱定然是早有準備。
折子上說李春芳“親已老二求去不力。弟改職而非分希恩”。意思就是說李春芳位高權(quán)重之后。就不顧親人。是為“不忠不孝”。
張凡聽到這里。已經(jīng)大概明白過來了。話說這高拱心思變化的倒也是真快。這李春芳剛剛站出來說話。他就已經(jīng)想好了對策。
這一次他彈劾李春芳的折子若是能夠成功的話。李春芳致仕之后。內(nèi)閣之中必然就會空出一個輔臣的位置。如今內(nèi)閣之中。高拱和郭樸連成一氣。算是占了一半勢力。而張居正獨自一人。并不算太過強勢。李春芳雖然是平日里不聲不響。但是說起來。他還是對張居正有些好感的。
如果李春芳致仕的話。高拱在拉進一個自己的黨羽到內(nèi)閣之中。到那個時候。高拱的話在內(nèi)閣之中可就算是權(quán)威了。憑著張居正一個人聲音太小。起不到什么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大明一朝。內(nèi)閣的權(quán)利本就不輸于皇帝。其權(quán)利之大。經(jīng)常可以駁回皇帝的圣旨。還讓皇帝沒有辦法發(fā)脾氣。
張凡自然是不想讓高拱大權(quán)在握。但是如今的情況在他看來。卻是有些危險了。李春芳今天會這么站出來說話。在張凡看來。并非是他心血來潮什么的。必然是李春芳自己已經(jīng)萌生了退意。
漸漸的。張凡心中也越發(fā)覺得。李春芳致仕已經(jīng)成為了必然之事。而他現(xiàn)在所要做的是。趕緊找一個合適的人頂上內(nèi)閣的那個空缺。憑著張居正、馮寶、以及張凡自己與隆慶的關(guān)系。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很困難。
但是找誰呢。
突然。張凡想起了一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