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大戰(zhàn)之后
“你說什么,,”隆慶有些激動地問了一遍,也不知道他剛才是真沒挺清楚,還只是單純地想要再聽一遍。
“陛下,江南捷報傳來,戚繼光將軍帶領(lǐng)其戚家軍,殲滅日前駐守在蘇州城中的扶桑敵軍六千余名,俘敵千余名,戚家軍傷亡不過百人,”那名前來傳令的侍衛(wèi)再一次激動地說了一遍,看來對于這種消息來說,說幾遍都不會嫌累。
“快快將戰(zhàn)報呈上來,”隆慶趕緊說道,說著,他就要起身親自去拿戰(zhàn)報,一旁的太監(jiān)見了,趕緊慌著走了下去,接過戰(zhàn)報又趕緊送到了隆慶的手中。
下面的滿朝文武議論紛紛,比之剛才更加激烈,這也是自然的,畢竟這件事情太巧合了,戚繼光的這份戰(zhàn)報來的也實在是太過巧合了一些,誰會想到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在高拱剛剛說出了要彈劾張凡、戚繼光的主題之時,江南大戰(zhàn)的捷報的就送來過來,而且其戰(zhàn)績幾乎是讓人無可挑剔的。
這種富有戲劇性的場面,說實話,在戲臺上都很少能看得見,可是今天卻是讓在場的滿朝文武們看到了一個真人秀,實在是太……不知道該怎么形容。
眾臣議論紛紛之間,大多數(shù)的目光卻都是看向正站在大殿中央,面對著隆慶的高拱,不只是那些反對高拱的人,或者是中立派,就連高拱的那些黨羽們都是用一副好奇非常的表情看著高拱,隆慶,他這個皇帝也不例外,在看完了手中的戰(zhàn)報之后,他笑了笑,隨即也是一臉好奇地看著下面的高拱,而最讓人驚奇的是,就連那從來不問事情的李春芳,也是睜開了他那仿佛是一只在昏睡一般的眼睛,瞟向了高拱,總之,在場的人都是想要看看高拱的表情,那副窘樣絕對是眾人所期待的。
轉(zhuǎn)眼看向高拱,他果然是沒有讓對他期待非常的眾人失望,如今的高拱已經(jīng)五十九歲了,快要進花甲之年的他已經(jīng)是老態(tài)盡顯,而此時的高拱,一張老臉之上,是青一陣紫一陣,時而通紅,又時而煞白,總之是快趕上五彩繽紛的彩虹了,再加上此刻他正處在一副尷尬非常的境地,臉上一直是保持著一個表情不動,唯恐讓旁邊的人看出他的內(nèi)心,這充滿矛盾的場景全部集中在他的臉上,實在是讓眾人覺得好笑,那些與高拱有間隙的人,雖然是各個嚴肅非常,但其實他們已經(jīng)下了非常大的努力來阻止自己笑出聲來,而那些高拱的黨羽們,各個也是忍耐的非常辛苦。
這些人不敢笑,或者說不好意思笑,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不敢。
“哈哈哈……”一陣帶著些得意的笑聲響了起來。
正在惱怒的高拱,內(nèi)心本就已經(jīng)是糾結(jié)非常了,然而這一陣笑聲徹底崩斷了他腦中的理智神經(jīng),迅速的抬起頭,環(huán)顧了一番四周,找到了那個大笑的人,高拱正想開口彈劾他一個咆哮朝堂的罪名,那根名為理智的神經(jīng)卻是再度復(fù)合。
大笑的人隆慶,誰人敢說隆慶,高拱也是為自己能夠立刻恢復(fù)理智而慶幸非常,如若不然的話……呵呵,彈劾皇帝,那就更有意思了。
“戚愛卿和張愛卿兩人倒也真是有辦法,”隆慶根本就沒有看高拱,自顧自地說道,“他二人知道敵人駐守城中,不但糧草充足,蘇州城的城樓也是難以攻破,特別是戚愛卿的人馬雖然各個都手持火器,但是其人數(shù)與蘇州城中的那些敵軍不相上下,多不了多少,明白強攻之下,出了會死傷慘重之余,也未必一定能攻下蘇州,兩位愛卿并沒有貿(mào)然行事,而是用計引蛇出洞,將城中的敵人引出來,隨后前后夾攻之下,大敗敵軍,最終戰(zhàn)果,見地六千余人,俘敵一千余名,而戚家軍自身,傷亡未過百人,”隆慶十分高興,將戰(zhàn)事的情況大概地說了一遍。
不過下面的群臣并不滿意,特別是高拱,他們都想知道,張凡和戚繼光二人是如何想辦法誘敵出城的,畢竟這才是關(guān)鍵,但是既然隆慶沒有說,他們也就不好發(fā)問。
其實倒并非隆慶藏私或者什么的,他倒是當(dāng)真將戚繼光送來的戰(zhàn)報上的內(nèi)容原原本本、一條未漏地說了出來,戰(zhàn)報中確實沒有關(guān)于這方面的戲說,而即使是隆慶本人也是非常想知道原因,但是他看完這份戰(zhàn)報之后就明白了過來,憑著戚繼光為人為官的性格,再加上他以前的行為,戰(zhàn)場上是什么樣,那戚繼光寫來的戰(zhàn)報就會是什么樣,絕對的原原本本,一絲一毫的私藏和謊言都沒有,然而這一次,戚繼光竟然放過了最為重要的一點沒有寫,這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隆慶一開始也在奇怪,不過之后他就就明白過來了,不能寫出來的原因,肯定是因為其中有著什么不好公開說出口的隱情,而且,如今戚繼光身邊還有張凡在,張凡是什么人,他是大明如今最大的兩個特務(wù)機關(guān)的掌權(quán)者之一,隆慶想到這里就知道,對于事件的介紹,后面必然是由張凡的奏折來告訴他。
而對于下面的群臣來說,既然隆慶不說,他們也沒辦法。
“高愛卿,如今江南危局已解,而且戚將軍的戰(zhàn)績斐然,真乃是一場大勝仗,”隆慶開口對高拱說道,“如此看來,高愛卿就不用再彈劾了吧,”他這也是要賣給高拱一個面子,畢竟這件事情可大可小,全都是有他這個做皇帝的人來定奪,而隆慶,并不想要把這件事情鬧大。
“微臣明白,是微臣太過心切江南百姓了,以至微臣盲目了起來,還請陛下責(zé)罰,”高拱雖然因為自己失去了一個絕好的機會而感到不爽,但是他并非一個看不清局勢的人,如今這個時候,形勢已經(jīng)確定下來,他想要彈劾張凡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了,這個時候,如果他還想要胡攪蠻纏的話,惹得隆慶生氣,后果可就是不堪設(shè)想了。
“責(zé)罰之事就免了,畢竟愛卿也是心中關(guān)切江南的百姓,才會如此,”隆慶大度地說道。
朝中的眾臣見高拱除了丟些面子之外,并沒有出什么狀況,也就失去了繼續(xù)圍觀的興趣。
總之,這一天的早朝,就在這種前期頗有爭鋒,而后期兼具搞笑的巧合中結(jié)束了。
而江南那邊,張凡等人并不知道朝中發(fā)生的事情。
如今,江南大戰(zhàn)已然過去,很多事情都要重新考慮,而張凡,在沒有收到隆慶的旨意之前,還沒有回去的打算,也因為如此,這里的重建工作,他漸漸成為了領(lǐng)頭人,很多各地的官員都來向他詢問相關(guān)事宜。
這次,倭寇加上扶桑敵軍的入侵,著實是給江南這片繁華之地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就拿如今,這揚州城的城墻來說吧,城樓上被炮擊的是漆黑一片,有如被大火燃燒過一般,而城樓之上,更是殘垣斷壁,瓦礫無數(shù),好一副慘狀。
但是,說到底,這些都只是表面現(xiàn)象而已,敵人的入侵,其實并沒有造成太過重大的傷害,前期三座被倭寇攻占的城池,各個都是因為倭寇的深夜偷襲而被攻破的,而且速度極快,但是城中的百姓們卻是逃跑的極快,幾乎是剛剛聽到城中的動靜,他們就已經(jīng)是慌不迭地往城外跑了,只有幾個沒來得及的人留在了城里,但是即使是留在城中的人,不說少得很,敵人也并沒有太過兇殘對待他們,甚至松江府那里,進城的倭寇都沒有搜城。
之后,蘇州告破,那里的百姓再次奪路而出,一半涌進了揚州城,一半涌向了應(yīng)天府。
說來說去,加上戰(zhàn)后的統(tǒng)計,這次的江南大戰(zhàn),百姓們受到的傷害可以用微乎其微來形容,幾乎就沒幾個人是直接因為戰(zhàn)爭的原因傷亡的,而倭寇和那些扶桑敵軍所帶來的損害就是城池以及城中房屋的一些破壞而已。
總之,這一次的大戰(zhàn),表面上看起來是慘烈非常,但是實際上,造成的損失非常小。
幾場大戰(zhàn)中,傷亡最為慘烈的倒是對陣那些倭寇的戰(zhàn)役,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倭寇都不要命這一方面,但是更多的卻是暴露出江南之地,守軍的問題,一群號稱訓(xùn)練有素,并且是全副武裝的正規(guī)軍隊,卻是和一群喪家之犬,武器簡陋的倭寇打成了一個平手,這實在是有些讓人覺得問題非常。
張凡也是注意到了這件事情,如今戚繼光防守北方,不在江南,以后這里會怎么樣還形勢難明,他打算回京之后就上奏隆慶此事,看看是否能做些什么。
總之,江南大戰(zhàn)結(jié)束,雖然并非百廢,但是依然待興,這幾日的工作全都是圍繞著該如何幫助百姓們平安有序地回到原地,而張凡雖然還是在等待隆慶的命令,順便解決一些當(dāng)?shù)氐默嵤拢撬呀?jīng)吩咐了手下打點行裝,隨時準(zhǔn)備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