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章 總算來了
日子在一天一天的過。而如今這個沒有了朱宣圻來煩惱自己的時候。張凡當真是覺得心曠神怡了起來。當然。或許用心曠神怡這么個詞完全就不合適。但是張凡如今還就是這種感覺。總之。在朱宣圻沒有煩惱自己的這幾天。張凡當真是覺得很是舒爽。
這種舒爽。甚至于就連張凡原本還覺得朱宣圻的要求當中是不是存在著什么陰謀的事情。都已經(jīng)有些淡忘了。并不是完全忘記了。而是有些淡了下去而已。
總之。如今的確是什么事情都沒有。就算是即將要前往東北。而那邊的事情雖然要準備。卻也已經(jīng)是準備的差不多了。對于東北的情報收集。這本來就有些困難。而如今東北的情況。再加上王杲正在跟其他部族的人商談。動靜比較大。雖然消息很容易就能打探得到。但是當真說是什么重要的消息卻也是沒有的。
至于說關(guān)于對于刺客的防備。實際上在之前商議過了之后。張凡就已經(jīng)派人前去了。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跟李成梁去說。如果說了。恐怕李成梁反倒是會覺得朝廷不信任他。所以找了這么個理由。實際上就是為了監(jiān)視他以及他手下的將領(lǐng)和官員的。
張凡是看出來這個問題了。實際上也沒什么困難的。畢竟李成梁的出身。以及他的經(jīng)歷。雖然說實際上朝廷也從來都沒有表示過不信任他的任何跡象。但是李成梁自己總是時不時地表現(xiàn)出來這種不自信的想法。
總之。不能這么干的。所以。張凡并不打算把這件事情說出去。或者說是絕對不會讓李成梁知道。但是不讓他知道。卻也不意味著自己就什么都不能做了。或者說起來。就是因為想要做。才不能讓他知道。
而這件事情。張凡已經(jīng)是派了人手去東北。暗中保護李成梁。還有他手下的將領(lǐng)和官員了。當然。這種事情想要暗地里行動而不被李成梁和那邊可能存在的刺客發(fā)現(xiàn)的話。就不能太過聲勢浩大了。
再說了。張凡手下錦衣衛(wèi)的人雖然并不少。但是用來做這種事情的還當真是沒有幾個的。所以張凡派過去的人。實際上并不多。一來是為了引人耳目。不讓人知道。二來就是王杲那邊雖然是有跡象。但是卻沒有肯定。所以到底有沒有派出刺客來還說不定。三來就是。實際上這么做是為了保證即將到來的戰(zhàn)事能夠順利進行。因此實際上對于張凡來說。他只需要去保護特定的幾個人也就足夠了。
總之。不會派太多人過去的。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件事情張凡始終是已經(jīng)辦妥了。而至于其他的準備。張凡都已經(jīng)交代下去了。也并不需要他再去盯著。這種事情下面的人就能夠辦好了。
也就是說。如今應(yīng)該準備的事情。已經(jīng)是都準備好了。而對于張凡來說。如今他就應(yīng)該過自己的日子。每天該怎么樣就怎么樣。等到時日到了的時候。就去東北便可以了。
但是。因為答應(yīng)了朱宣圻。因此張凡現(xiàn)在還是要到李太后的跟前去說這件事情。
雖然張凡在跟朱宣圻說的時候。那是非常有自信的。但是這件事情他卻是從來都沒有跟李太后提起來過。甚至連張居正和馮寶也都不知道。當然。朱宣圻之前這段時間一直來找張凡的事情。這是絕對瞞不過其他人的。更加不用提李太后了。李太后那邊絕對是一早就知道了。
可是。李太后知道了是一方面。但是張凡去跟李太后說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如果不說出來。李太后也絕對不可能主動提起的。更加不可能說同意這件事情了。
而張凡這邊。既然是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朱宣圻。不管再怎么不想。事情還是要去辦的。總之。這如今算是張凡的一件事情了。
而之前張凡之所以不去跟李太后說。原因就跟他對李太后所說的一樣了。他就是害怕李太后有什么責怪。不管是責怪他也好。責怪朱宣圻也罷。這兩點張凡都有些擔心。因此他才是一直都沒有去說。
而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朱宣圻了。不去說是不行的。當然。李太后那邊。也是要看情況的。如果挑了個不怎么好的時間去。去了還不如不去的好。那樣的話。不只是會幫不上忙。甚至還有可能會壞了自己的事情。
只不過。到底應(yīng)該什么時候去說。老實說張凡也是并沒有什么好的主意。說起來他對于李太后已經(jīng)算是了解的不錯的了。但是即便是如此。張凡還是沒有辦法拿定主意。再說了。那不管怎么來說。也是太后。而既然是太后。不管她現(xiàn)在是不是執(zhí)掌朝政。也不管她對于張凡有多么的信任。可是太后就是太后。并不是張凡這個做臣子的隨時想見就能夠見得到的。
這么一來的話。張凡想要隨時隨地的判斷到底李太后的心情如何。也就變得比較困難了。而隨之而來的。到底應(yīng)該什么時候去跟李太后說這件事情。也就變得不確定起來了。
當然。張凡自然是可能讓馮寶幫忙。畢竟馮寶身為太監(jiān)。呆在宮中是無可非議的事情。再加上如今馮寶的身份。他就算是整日陪在李太后的身邊也并不奇怪。讓馮寶幫忙看看李太后如今的心情如何。然后在派人給張凡傳話。這么一來也就變得比較容易了。
只不過。這件事情。張凡是早就已經(jīng)想到過了。而讓馮寶去看了之后。張凡卻并不覺得這個主意好在什么地方。并不是說這個主意本身有什么錯誤。這么做是完全正確的。只不過問題就出在。如今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李太后是什么心情。
讓馮寶傳了幾次話出來。甚至于張凡都找過馮寶。當面問他。而馮寶倒也不會推搪。總是將實情相告。可是張凡越是聽這實情。就越是覺得李太后如今的心情。當真是難以琢磨。
時好時壞。這是肯定的。任何人的心情都會如此。但是最起碼的。不管是好心情還是壞心情。總是會維持一段時間才對。
可是如今的李太后可不是如此的。那個時好時壞。轉(zhuǎn)變的非常快。根本就讓人難以把握了。甚至于都有可能。這時候李太后的心情大好。而馮寶看到了之后就馬上讓人去給張凡傳話。讓他進宮來。
但是等到張凡進宮來。這當中恐怕連一炷香的時間都沒有過。李太后的心情可能又變壞了也說不定。
所以。如今張凡根本就沒有辦法找機會去跟李太后說這件事情。
李太后會如此。并不是毫無原因的。而且這個原因。張凡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的。如今朱宣圻的事情。再加上東北的事情。當然還有朝中的一些瑣事。這些事情統(tǒng)統(tǒng)加起來。也就是的如今李太后的心情如此的變幻不定。讓人難以琢磨了。
而偏偏的這些事情并不能靠其他人來改變。張凡不行。馮寶不行。換成是任何人全都不行。這種事情。甚至于就連李太后自己都沒有辦法做主。只能看她何時心情好了。
可是。答應(yīng)了朱宣圻的事情。張凡還是會去做的。而且張凡也覺得。朱宣圻和朱宣洛兩人還應(yīng)當見上一面才對。
如今。日子在一天一天的過。距離朱宣圻離開京城的日子也是越來越近。還有短短的五天時間了。如果現(xiàn)在再不去跟李太后說這件事情。恐怕也而就來不及了。
但是張凡卻依舊是不知道如今李太后的心情到底如何。是不是個合適說這件事情的時間。
就連朱宣圻那邊。雖然已經(jīng)是答應(yīng)了張凡。不再來糾纏他了。可是他也隨著自己即將要離京的時間的逼近。慢慢的再次開始慌亂了起來。
當然。朱宣圻倒是一個能夠信守諾言的人。既然他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張凡。在李太后那邊沒有消息傳來之前。就不會再去纏著張凡了。而如今。就算是他也開始慌亂起來。卻也依舊是沒有再來找張凡說什么。
只不過。他倒是不來。如今卻是派了人過來詢問張凡事情的進展了。
而張凡現(xiàn)在。也只能夠應(yīng)付他。雖然每一次都是滿口答應(yīng)。說自己馬上就會去找李太后說這件事情。可是實際上。張凡當真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去。
又過了一日。下了早朝的張凡。這才是剛剛出宮門。就看到朱宣圻的手下在等著自己。看到這。張凡根本就不用等來人開口。就已經(jīng)知道是什么事情了。而這。也是讓張凡皺起了眉頭。并不是他煩惱朱宣圻派人來問他。而是他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回答了。
不過正當張凡頂著滿腦袋煩惱的心思往那邊走過去的時候。宮中突然出來個小太監(jiān)。快步來到張凡身邊。
“張大人。是馮公公讓奴婢前來。跟張大人說一聲。”小太監(jiān)到了張凡的身邊。小聲說道。“公公說太后如今心情不錯。似是遇到了什么高興的事情。之前公公已經(jīng)說了張大人的事情。太后也是準了。如今正傳張大人進宮。太后召見。”
聽到這番話。張凡也是知道時機來了。這段時間。馮寶傳了不少話出來。但是沒有一次如同這一次這么自信。而憑著張凡所知道的馮寶的心思。如果沒有把握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讓人這么傳話的。也就是說。如今當真就是一個絕好的時機了。
明白了這一點。張凡對著遠處朱宣圻的人微笑著點了點頭。便是轉(zhuǎn)身往宮里走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