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隨軍北上
,最快更新重生之大明國公 !
朝廷下發(fā)的救糧在第二天的下午才到,馬縣令交接完后,立刻在縣衙旁邊開始派糧。難民們見朝廷又有糧食發(fā)下來,蜂擁而至。馬縣令見場面混亂,生怕發(fā)生搶奪,只好又調(diào)來一隊士兵配合縣衙中的人手維持秩序。
趙氏這一天以來,一直是心神不寧。昨天夜晚還被噩夢嚇醒,她的腦海中總是會冒出張凡倒在尸堆中,閉目不醒,滿身都是鮮血。這天她告訴張凡,張凡卻是不以為然。先不說那中寫到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沖他是一個五百年后的人,他也不會相信這些事。無奈趙氏總是如此,張凡沒有辦法,只好帶他去街的劉半仙那里算了一卦,算出個“雖有劫難,但無大礙”,說張凡能完整無缺地活到九十歲,趙氏這才放下心來。
第二天一大早,有陜西大軍的斥候前來通報,說是大軍將在下午到達,稍做休整,然后將會連夜趕往寧夏衛(wèi)。并且還帶來了張凡的調(diào)令,臨時委任張凡為隨軍主薄,突襲河套。馬縣令得到消息就馬派人請張凡過府,將調(diào)令交| 給他。
這次調(diào)兵,王崇古可是下了狠心,幾乎抽調(diào)了陜西一半的兵力,幾乎有五萬人。不過這五萬人可不是都要進入河套,除去原本就駐守長城的邊防軍不動,這五萬人的一部分要負責巡邏各個無人看守,但是韃子可能會翻山繞進來的山川險要。還要有一部分去支援大同府和薊州府。聽說最近東南沿海沒有鬧什么倭患,大部分都被戚繼光的戚家軍給剿滅了,剩下些倭寇都是三五成群,不成氣候。朝廷準備掉戚繼光及其部下,督陣薊遼,拱衛(wèi)京師。所以這樣算來,真正進入河套地區(qū)執(zhí)行突襲計劃的軍隊數(shù)量不會過多,可能只有五千人左右。當然,人多了目標就大,萬一打草驚蛇,就算不什么突襲了,倒是恐怕能否全身而退都是問題。
張凡就是歷史成績再差,也聽過戚繼光這位鼎鼎大名的大明傳世名將,抗倭英雄。想到自己有可能見到這樣一位歷史人物,張凡心中又是一片激動。
“此番賢侄你隨軍而行,定要多加小心啊!”馬縣令有些擔心張凡,怕他第一次戰(zhàn)場,會出什么紕漏。
“大人放心,晚生省得。”張凡回答道。
“嗯,下午,大軍就會路過此地,稍做休整就會出發(fā)。本縣距離寧夏衛(wèi)之間再無大的城鎮(zhèn),可能會連夜行軍。賢侄還是回家休息,否則可撐不了一夜。你沒有騎過馬,軍中又無車輛,要做好準備啊!”馬縣令關(guān)心到。
“多謝大人提醒。”張凡道了聲謝,說道,“那晚生就回家去了。”
“去,到時老夫會派人去通知你。”馬縣令說道。
張凡回到家中,此時流亡來此的百姓都去縣衙領(lǐng)糧,家中倒是沒有人了。張凡與母親說了夜晚行軍的安排。趙氏知道張凡從來沒有通宵熬夜,平常讀最多也只到子時,怕他熬不住,也是勸他休息。自己卻是怕張凡行軍途中餓著,為張凡準備干糧去了。
張凡從來沒有午休的習慣,心中又想著自己馬就要戰(zhàn)場,紛亂的很,快到申時才睡去。酉時剛到,馬縣令就派人前來叫張凡過府。張凡才睡了堪堪一個時辰就被叫醒,有些迷糊,只是心中還惦記著行軍大事,恐怕耽誤了,連忙請母親打來水,洗了把臉,這才清醒。正準備出門的時候,趙氏遞過一個包裹,張凡有些疑惑。
“這里是娘為你準備的干糧,夜晚行軍勞累,萬一餓了用來充饑。”趙氏喃喃地說道,“凡兒,一路山……要……多加小心……”說道此處,趙氏又哭了起來。
“娘,我只是去做個隨軍主薄,遠離那些刀兵之事,不會出什么事情的。”張凡勸道,“況且那劉半仙不是給我算過,能活到九十歲嗎!我今年還不及弱冠,還有七十幾年好活。況且我怎么舍得下娘您啊!您不是還等著抱孫子嗎!”
“你這孩子,說的什么話!”趙氏聽到此處,破涕為笑。
張凡在母親的注視下,跟著馬縣令派來的人往縣衙去了。
此時縣城中已經(jīng)沒有難民的身影,聽說是大軍來到城外,幫著建了些簡易的棚子,供流民暫時居住。城里的流民已經(jīng)都出城去了。
張凡進了縣衙,發(fā)現(xiàn)馬縣令正與一位披金穿甲的將軍模樣的男子說話,那男子看起來有四十多歲,臉神情看起來對馬縣令也是十分恭敬。馬縣令見到張凡進來,趕忙把他拉過來,介紹那位將軍與他認識。
“賢侄來了,快來快來,見見劉金全劉參將。”馬縣令拉著張凡來到劉參將面前說道,“這次帶領(lǐng)這五萬大軍前往寧夏衛(wèi)前去復命。”又對劉參將介紹道:“這就是我這安化縣中,今年新科解元張凡張遠德。”
“見過劉參將。”張凡向劉參將拱手說道。
“張相公年紀輕輕就得了解元的名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劉參將的聲音洪亮、中氣十足,“當時朝廷調(diào)令發(fā)下,我本以為是位年過不惑的老舉人,沒想到如此年輕,果真是后生可畏啊!”
“劉參將過獎了!”張凡謙道。
“我可一點都不過獎,年輕人本就是比那些屢試不中的老生要有朝氣的多,何況張相公又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這位參將大人可能不怎么會說話,聽的張凡總有一種指著和尚罵禿驢的感覺,或者就是這位真的是個直腸子,想什么說什么。
“呵呵……還是要謝謝劉參將的褒獎。”張凡有些玩味地說道。
“好了好了,既然大家都見過面了,等會在我府中吃飯,大軍要戌時方能出發(fā),用完了飯再走。”馬縣令趕忙打圓場。看到劉參將走到了一邊,又把張凡拉到一邊說道:“賢侄不要見怪,劉參將就是這樣想什么就說什么,而且他也沒讀過什么。賢侄可不要亂想啊!”
“這點晚生知道,晚生自有把握,不勞大人費心。”張凡說道。
當下三人坐下,開席用餐。席間,張凡聽出來劉參將與馬縣令原本就認識,馬縣令仿佛還是他的級,只不過兩人都不想提及此事,一旦有所涉及,他們二人中的一個必然岔開話題,聽的張凡心中十分好奇。
用完了晚飯,三人一同來到城外。剛出城就看到十幾個長長的棚子,其中住滿了人,時而又有流民進進出出。顯然,這就是劉參將帶來的兵為流亡百姓搭建的臨時居所。這些臨時居所的后方,浩浩蕩蕩的駐扎著張凡一眼望不到邊的軍隊,已經(jīng)整備完畢,隨時可以出發(fā)。
張凡初次看到這么多的古代軍士,列隊整齊的站在自己眼前。以前的自己雖然也在電視見過幾萬人的集會,但卻從來沒有自己親眼見到過,更何況是五萬排列的整整齊齊,提槍跨刀,準備出征的古代大軍。
“張相公看我陜西的軍貌如何?”劉參見問道,話語中顯然帶著一絲得意。
“果然是精兵強將,威武之師,威武之師啊!”張凡由衷贊嘆。
“哈哈哈……”劉參將聽到張凡的話,也是高興地哈哈大笑。
這是,一小校來到劉參將面前,行了一禮,說道:“稟參將大人,全軍已然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fā)。”
“嗯,不錯。”劉參將說著,要張凡站過來,說道,“這是張相公,是我軍中新任主薄。去牽匹馬給張相公。”
校大聲說道,隨即又向張凡行了一禮,“見過張相公。”說完,沒等張凡說話,就轉(zhuǎn)身而去。
“張相公,哦,現(xiàn)在應當稱張主薄了。”劉參將說道,“莫要見怪,這當兵的都是大老粗,沒有你們讀人那么講究。”
“參將大人見外了,軍人出身本當如此。”張凡說道。
這時候,那小校牽了一匹棕色皮毛的馬過來。張凡雖不會識馬,也能看出眼前的馬看起來也算得高大駿健,雖然算不神駒,也是一匹難得的好馬。
“張主薄,還請馬,我大軍就要開拔了!”劉參將說道。
張凡沒有騎過馬,在那小校的幫助坐馬背。雖然有些不適應,但是第一次騎馬的新鮮感取代了這種不適。張凡坐在馬,向馬縣令作了一揖,那邊劉參將已經(jīng)命令大軍開拔了。張凡生澀地催馬前去。
快要走過縣城的時候,張凡望向城門,發(fā)現(xiàn)自己母親正站在城門口注視著自己。張凡心中一片感動,立刻下馬,向母親行了一禮,這才馬離開。張凡就這樣隨著大軍向?qū)幭男腥ィ麤]有過去和母親說話,生怕母親會落淚。更重要的是,張凡怕自己會留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