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何獎賞
這位說話的仙官那也是德高望重,官位一品大司空,因?yàn)槟昙o(jì)大了,所以平日里很少發(fā)表意見,就算是參加首輔閣的閣會,大都也是坐著不說話,只是這一次,這位大司空居然開口了,而且是為楚弦開口。
當(dāng)下不少仙官都是一愣。
大司空的資歷很老,乃是楊真卿這一輩仙人的長輩,所以他開口,楊真卿和王神齡也不好反駁。
更何況,人家大司空說的很有道理,哪怕是為了防患于未然,也應(yīng)該去楚弦說的那一片區(qū)域探查一番,這是作為圣朝官員必備的素質(zhì)。
“既然司空大人開口了,那便去查探一下也好,就算是為了消除隱患,總之陸江這等逆賊,必須要除掉,和他相關(guān)的勢力,也要連根拔起,絕不姑息。”楊真卿這時候總結(jié)道,這么一來,王神齡也不吭聲了。
“既然說起楚弦了,那么我提一件事,說說該如何獎賞他吧。十三巫祖的事情,是楚弦查清楚的,雖說是他職責(zé)所在,但圣朝用人,歷來是做好有獎做錯有罰,更何況,楚弦的確是有才能的,本來如何獎賞刑部那邊就可以決定,但那只是對六品一下官員,刑部有直接賞罰權(quán),六品及六品以上,就得經(jīng)過朝會討論,今天咱們偷個懶,就在閣會上定一下吧。”大司徒這時候也開口說了一句。
這件事,實(shí)際上無可厚非,楚弦立功那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且不光是查清一個案子那么簡單,如果只是一個大案,查清楚,那是楚弦的職責(zé)所在,談不上獎罰,最多就是在履歷上填一些光彩和資歷。
可十三巫祖的案子,不光是一件案子那么簡單。
那還關(guān)系到和巫族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不是楚弦在七天之內(nèi)查清楚真相,給了巫族一個交待,不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和巫族全面開戰(zhàn)了。而一旦開戰(zhàn),死傷者何止萬數(shù)?甚至?xí)訐u天唐圣朝的根基。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楚弦一人,就挽救數(shù)萬蒼生,這種功績,不獎,那實(shí)在是說不過去的,只是前段日子,沒有人提出來。蕭禹是為了避嫌,其他仙官也都是觀望,所以今天,大司徒是擔(dān)起了這個責(zé)任,將這件事提了出來。
“這件事,吏部那邊應(yīng)該先擬定出一個章程出來,最好是參照之前的慣例,該怎么獎勵,就怎么獎勵,如果達(dá)到升官提品的程度,那就應(yīng)該給楚弦提一下品級。”另外一位仙官與禮部尚書那邊說了一句。
當(dāng)下,不少人都看向吏部尚書,任用官員,獎罰機(jī)制,吏部那邊的確是有一套慣用的章程,所以按照章程來走那肯定是沒錯。
只不過此刻吏部尚書一臉苦笑,搖頭道:“楚弦這件事,那是特例,之前他查清十年前仙宮懸案,已經(jīng)是在他官履中記了下來,今次也只是同樣紀(jì)錄他查清大案的功勞,但該如何獎賞,是真的沒有先例,他已經(jīng)是提刑司總推官,在提刑司內(nèi),再向上,就是從五品的司事中,不過司事中只有一位,且已有人選,再向上,便成了四品司郎中,所以如果給楚弦提品,這提刑司內(nèi)便沒有適合他的官職,再說,他入職提刑司,也不過半年時間,眼下當(dāng)真是不知如何給他獎賞。”
“這的確是一個麻煩。”大司空此刻笑道:“沒想到,咱們這位圣朝神探居然功勞太多,都不知該如何賞他,大家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說說,集思廣議嘛。”
王神齡這時候道:“楚弦在提刑司,已經(jīng)是六品總推官,已經(jīng)無可提升,更何況查案斷兇本就是提刑司推官的職責(zé)所在,楚弦所作,也是履行他的職責(zé),不如就只給他增加一些資歷,寫入官履,再口頭嘉獎一番,便足矣。”
聽到這話,就是楊真卿也是倒吸一口氣,暗道楚弦是怎么得罪這王神齡了?居然是惹得這位王侍中如此的針對。明明就是一份巨大的功勞,便是直接官升到正五品,那都是綽綽有余,畢竟是避免了兩族大戰(zhàn),而到了王神齡嘴里,居然就成了職責(zé)所在,口頭嘉獎,這種肉不疼皮不癢的獎勵有個屁用,說實(shí)話,就是楊真卿因?yàn)閷O子楊克的緣故看不上楚弦,也沒想過如此的打壓對方,王神齡這位之前力挺楚弦的人,居然會做的這么絕,實(shí)在是出人預(yù)料。
顯然,王神齡話還沒說話。
“楚弦,畢竟年輕,年輕人,還是應(yīng)該多多歷練,多多積累,咱們都是從他們那個年紀(jì)走過來的,試問,像楚弦這般年紀(jì),諸位在官場官居幾品?所以說,過早的身居高位,對一個人來說并不是好事,我這也是為了楚弦好,免得讓他覺得他功勞大,就因此而驕傲自大,更何況,楚弦的能力,都在斷案上面,提刑司內(nèi)才是最適合他待的地方,正所謂人盡其用,當(dāng)然,這也是我自己的想法,大家若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提出來。”
說完,王神齡身子向后一靠,坐在椅子上,神色泰然。
蕭禹這時候眉頭直皺。
王神齡這老小子,太不是東西了,嘴上說是為了楚弦著想,實(shí)際上就是在打壓,想要將這一份天大的功勞給淡化。
不用問,楊真卿那一系肯定樂得如此,所以必然會支持王神齡的意見,但自己這邊,絕對不能就這么妥協(xié)。
一來,楚弦立了功,就應(yīng)該獎賞,不能因?yàn)樗昙o(jì)輕,說什么為他好就故意抹殺這種功勞,這種想法,簡直是故意混淆視聽,歪曲事實(shí)。
二來,楚弦是自己一方的人,崔煥之的門生,那就是自己的門徒,這種時候若是不替楚弦說話,面子上肯定是過不去,而且也會讓手下人看不起。
所以蕭禹這時候開口了。
“王大人此言有一定道理,不過年紀(jì)輕,就未必不能辦大事,楚弦的官履,或許有的人不了解,我來簡單說一下吧。”說著,蕭禹便將楚弦入仕之后的經(jīng)歷一一道出,從巡查司,到定海縣,從定海縣到洞燭司,從洞燭司到文院編撰,再到城令,主管一地,最后是因病調(diào)入京州,進(jìn)入提刑司。
這份官履,如果是放在一些四品左右的官員身上,實(shí)際上并不算有多么了不起,可是如果放到楚弦身上,以他的年紀(jì),以他入仕的年限來看,已經(jīng)可以很肯定的說,楚弦是一個有資歷和積累的官員,甚至遠(yuǎn)超一些五品的官員,而且楚弦的能力,并不限于查案斷兇上,這才是蕭禹要說的重點(diǎn)。
“中書大人所言不假,楚弦官履的確是如此。”那邊吏部尚書也是出言證實(shí)。
蕭禹顯然還有話。
“當(dāng)年,圣朝初立,太宗圣祖如何選拔人才,如何選拔官員?那不就是從年輕文人和修士當(dāng)中選拔的,當(dāng)初圣朝年輕的官員比比皆是,因而不可因?yàn)槟昙o(jì)而限制官員的選拔。除此之外,從楚弦官履可見,楚弦雖擅長查案斷兇,但對其他政務(wù)也是了若指掌,做的很出彩,甚至,在定海縣,他離任時,百姓萬人相送,試問,如今還有那些地方官員能做到這一點(diǎn)?所以,還是不應(yīng)該被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想法和老舊思想困住手腳,該做事情的時候,就是要放開手腳去做,提拔獎勵也是一樣,我建議,提升楚弦官品,從正六品,提到正五品,但依舊擔(dān)任提刑司總推官,畢竟,提刑司的官制,也應(yīng)該變變了,就像是孔謙,擔(dān)任推官已有三十年,可他的官位,一樣是正六品,這次,借著官制度改革,應(yīng)該一并將孔謙的品級也提升到正五品。”
顯然,蕭禹的話分量十足,誰都看得出來,太師呂巖十分看重蕭禹,之前仙軍衛(wèi)誰的命令都不聽,甚至不理睬楊真卿,但卻聽從蕭禹之令。
這說明什么,已經(jīng)是顯而易見的事情,說一句大膽的話,等到呂巖辭官而去逍遙天地時,怕是太師之位,就輪到蕭禹來做了。
而且蕭禹聰明之處,就是不光是說楚弦,那是順便將提刑司的官制改革也提出來,最好的例子就是孔謙。
孔謙做了那么多年的推官,可謂是勞苦功高,資歷和功勞那都是足夠升官,別說五品,就是四品,那也是綽綽有余,可就是因?yàn)樘嵝趟竟僦频膯栴},只能是停留在正六品這么多年,今次借著楚弦的事情一并解決,也算是讓圣朝推官看到了一線晉升的希望。
以前,做推官,最高就是做到孔謙這樣,提刑司總推官,正六品,但蕭禹的建議下,如果能將總推官的官品提升到正五品,那地位肯定不一樣,對下面的推官,也是一種巨大的激勵。
“蕭中書的建議很好,我贊成。”大司空第一個表態(tài),這位是一品大佬,如果說之前只是蕭禹,份量還不夠的話,加上大司空,那就不一樣了。
“我也贊成。”大司徒也點(diǎn)頭。
“此事,隨后我就會擬定一個章程出來!”吏部尚書也是支持的。
這么一來,就算有人有不同的意見,也不好說了。楊真卿沒吭聲,這種事對他來說無關(guān)痛癢,如此一來沒必要反對。
但對王神齡來說,就有些惱火和不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