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古代奇書 第五十九章 古書之謎
自從那個醉漢全家遇害,林絕峰就擔(dān)心有人正在尋找這本書,這個擔(dān)心現(xiàn)在被證實(shí)了。他問:“你是怎么找到我這里的?”</br></br>那個人回答:“告訴你也無所謂。前段時間,這本書被人賣到一個藏書家那里去,等我們找到的時候,那個老頭已經(jīng)死了,而他的白癡兒子把書賣到了廢品收購站。所以我們就給他了一個時限,讓他把書找回來,他回來告訴我們說,書被你給買走了。”</br></br>“于是你們就開始調(diào)查我?”</br></br>“對,你可是好不容易才被我找到了!”</br></br>“這么說,那個人全家被殺,也是你干的?”</br></br>“我讓他吃了不少苦頭,才讓他知道我不是在和他開玩笑,但是他仍沒能把書拿回來,我就只能讓他死了,這是事先說好了的。”</br></br>“你還有人性嗎?”</br></br>“人性有什么用?能夠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qiáng)的人,才是唯一的真理!”</br></br>“去死吧!”一番對話下來,林絕峰已經(jīng)打定主意干掉這個人了,一記龍擊虎就向?qū)Ψ酱虺觥?lt;/br></br>林絕峰的拳頭剛剛揮出,突然一陣狂風(fēng)襲來,竟然讓他絲毫動彈不得,而且把他硬生生的往樓下推去。他的嘴里和鼻子里都灌滿了風(fēng),眼睛也被吹得睜不開,所有暴露在外面的肌膚,更是感到一陣陣刺骨的冰冷。</br></br>就在這時,林絕峰現(xiàn)那個女孩躡手躡腳的摸到了對方的身后,然后沖著后脖頸就一掌劈下。</br></br>那個人疼痛的喊叫了一聲,風(fēng)力也減弱了,林絕峰借機(jī)沖上前去,一個手刀砍開了他的脖子。</br></br>鮮血從脖子的端口出汩汩涌出,林絕峰緊接著一拳又搗在了他的胸口上,那個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了。</br></br>林絕峰摸了摸這個人的脈搏,現(xiàn)已經(jīng)死了,于是告訴那個女孩:“趁還沒有人看到,快走!”</br></br>罷,拉起那個女孩的手就跑。</br></br>等到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了,林絕峰回頭看看,現(xiàn)女孩的臉色通紅,低著頭不敢正視自己,右手被自己牽著,左手仍然緊緊地抱著書。</br></br>“我救了你,你是不是可以把書還給我了?”林絕峰問。</br></br>“你救了我,和我是否需要把書還給你,沒有必然聯(lián)系。”女孩回答說。</br></br>林絕峰被她弄得哭笑不得:“現(xiàn)在你應(yīng)該知道了,這本書不是什么好東西,很多人在找它,搞不好就會引來殺身之禍。”</br></br>“那你自己不怕嗎?”</br></br>“本來就是我的東西,我為什么要怕?”</br></br>女孩看了看四周,然后說:“這么冷的天,你就讓我站在外面和你說話?”</br></br>“好!我請你喝點(diǎn)東西!”</br></br>林絕峰帶著女孩就近找了一家飲品店,一人要了一杯紅茶,然后面對面的坐了下來。</br></br>林絕峰問她:“你叫什么名字?”</br></br>“凌夢菡。”</br></br>“長這么漂亮,居然做賊,可惜了!”林絕峰一邊打量她,一邊直搖頭。</br></br>“做賊怎么了?這也是門手藝!知道嗎,我已經(jīng)達(dá)到十五鈴了!”</br></br>“十五鈴?”</br></br>原來,賊這一行內(nèi)部也是有分別的,尤其是在舊社會。就偷竊的范圍而言,分作“溜門”(入室盜竊)和“追孫”(跟蹤行竊)。就行竊的手段而言,門派更多。不過當(dāng)今時代,已經(jīng)不區(qū)分那么多了,過去的小偷派別也只有很少幾個,能秘密的流傳下來,凌夢菡所屬的就是其中之一。</br></br>凌夢菡這一派,溜門和追孫的活都干,成員全部是女子,而且一脈單傳,師傅只收一個徒弟,然后畢生教導(dǎo),決不再收第二個。人丁稀少,所以不引人注目,這也是他們能夠躲過歷史變遷,而沒有被消滅的原因。</br></br>凌夢菡告訴林絕峰:他們用來衡量一個人偷竊技藝高低的方法,就是“鈴”。</br></br>每一個小偷在出師之前,都要經(jīng)過一次考核。具體做法是給一個假人拴上鈴鐺,要求從其身上偷出東西,而不能觸動鈴鐺。剛開始的時候,拴五個,然后逐步增加,能夠從十個鈴鐺的假人身上把東西偷出來,才算合格,也就是“十鈴”的水平。</br></br>凌夢菡得意洋洋地說:“達(dá)到十五鈴水平的,我是最年輕的。”</br></br>林絕峰差點(diǎn)哭了出來:“你這是偷竊啊,怎么說得好象有多么光榮一樣!”</br></br>“那又怎么樣?我們也是靠自己的勞動吃飯!”</br></br>“可是你想過丟東西的人的感受沒有?”</br></br>凌夢菡怔了一下,然后說:“我們是劫富濟(jì)貧!”</br></br>“可你是偷的地方,是我們一幫打工仔的宿舍!”</br></br>“你們也不窮啊,東西賣了讓我花了好一陣呢,而且還有個意外收獲!”</br></br>“那都是我們省吃儉用攢下來的。你說的意外收獲,就是《子不語》吧!”</br></br>“嗯!”</br></br>“這本書到底是怎么回事?”</br></br>“我聽我老師說,歷史上,儒家有一個流派叫做‘子不語’,他們寫了一本書,就叫做《子不語》,據(jù)說名字好像是根據(jù)《論語》中的一句什么話來的。</br></br>“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吧?”</br></br>“好像是!”</br></br>“難怪,這個流派專門記錄一些世俗社會無法相信的東西,也就是所謂‘怪力亂神’,作為儒家的門徒卻有違孔子的教導(dǎo),所以他們才稱自己‘子不語’。”</br></br>“他們寫的書從來沒有公開行過,只有這么一本手抄的,這一流派歷代的人都要不斷充實(shí)和完善其中的內(nèi)容。據(jù)說,他們中的很多人,為了完善這本書的內(nèi)容而死。”</br></br>“原來是這樣,難怪他們能記載各個門派修真密法,恐怕是派出了臥底也說不定。”林絕峰心里這樣想,嘴上問凌夢菡:“你的老師見過這書嗎?”</br></br>“沒有,她也是聽人說的,她告訴我,那本書一直流傳到當(dāng)代,如果有緣看一眼,一輩子都夠用了。那天我摸到你們家,現(xiàn)書架上有這么本古書,因?yàn)槔蠋熢?jīng)告訴過我一些其中的內(nèi)容,我推測這就應(yīng)當(dāng)是《子不語》。所以說,我還是很幸運(yùn)的!”</br></br>“你的確幸運(yùn)!這本書也的確就是《子不語》,否則怎么會有人為這書殺人呢!”</br></br>凌夢菡急忙連連擺手:“這和我沒關(guān)系,我只偷東西,不殺人!”</br></br>“這么說,你并不認(rèn)識剛才那個人了?”</br></br>“是的!我剛跳過去,就被他打了一掌,然后他就讓我把書交出來。”</br></br>林絕峰心想:“這本書的價值是不容置疑的了,只怕要引起一場腥風(fēng)血雨也說不定,只是那些到底是什么人呢?為什么剛才那個人能制造出狂風(fēng)呢?”</br></br>凌夢菡說:“我不明白,儒家既然尊崇孔子,孔子又說過什么‘不語怪力亂神的’,他們?yōu)槭裁催€要寫這么一本書呢?”</br></br>“這些人應(yīng)該是儒家的史學(xué)者。中國人對歷史的記載,講求客觀公正,即便對當(dāng)朝皇帝的過失,也要如實(shí)記錄,故而,歷史上以身殉史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現(xiàn)在很多人批評中國古典史籍如何維護(hù)統(tǒng)治階級,有多少缺點(diǎn),其實(shí)他們寫的歷史更操蛋!”</br></br>凌夢菡聽到林絕峰罵人,“噗哧”的笑了。</br></br>林絕峰繼續(xù)說:“事實(shí)上,中國古代史籍的價值是全世界公認(rèn)的,很多國家的歷史學(xué)者——比如韓國——需要到我們的史書里尋找關(guān)于自己國家歷史的記載,因?yàn)樗麄冏约悍炊鴽]有。倒是我們這些后世子孫自己不重視。不過這話有點(diǎn)扯遠(yuǎn)了,我估計‘子不語’這一派的人,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世界上真實(shí)存在著許多被認(rèn)為是虛妄的事情,本著一種責(zé)任感,就記錄了下來。因?yàn)楫吘褂羞`孔子的教誨,所以他們稱自己‘子不語’,不公開行的原因,也可能在此,也有可能是害怕這些東西流傳出去,會荼毒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