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棠棣苑下人一般卯時中便起,粗使下人得提前打掃院落,而貼身大丫鬟等洗漱后先吃了早食,才方便伺候主子。
而今日,棠棣苑的下人是被香味兒饞醒的,天剛蒙蒙亮蟹香味兒飄散,有那聞著味兒的下人走到廚房一看傻眼了,使勁揉了揉眼睛,她看到了什么?
二少夫人那般嬌小一人,站在灶臺前煮面。
灶臺下,他們家高貴謫仙般的二公子竟然在燒火。
門口有人出現(xiàn),程淮璟眉頭一凝,這才發(fā)現(xiàn)外面天色已經(jīng)大亮,不知不覺竟這個時辰,丟下柴拿了劍起身便走。
“夫君,面好了,滅火。”
喬瑜正要挑面,發(fā)現(xiàn)人忽的起身離開,眨眼睛就消失在廚房門口。
面挑出兩碗,剛要將蟹黃蟹肉鋪上去,一黑衣勁裝男子出現(xiàn)在門口,“少夫人,公子讓分一碗面送去青松苑。”
面條易克化適合老人用,喬瑜點了點頭分了面出去。
老太君對她蠻好的,請安也從不難為,二房夫人和五姑娘人也好,只可惜面條和蟹肉都不多。
分給二公子的蟹黃多些,想著她把人傷了,也不知道一碗蟹黃面賠禮夠不夠。
--
老太君上了年紀(jì)覺便少了,早早醒來,得知棠棣苑的紫萱來了,說是給她送蟹黃面來,乃二公子和二少夫人親手做的。
前一句不重要,得知是小兩口親手做的,老太君趕緊讓人拿進來。
面條與平日廚房做的不一樣,面條細白又長,沒有湯湯水水,最上面是一片金黃色的東西,聞著倒是香。
“老太君,少夫人說此為蟹黃面,伴勻了食。”
紫萱看過少夫人拌面,便攬了差事。
老太君近幾年胃口越發(fā)不佳,平日吃的少,一碗蟹黃面,她愣是吃的一口不剩,還有些意猶未盡。
伺候的下人見狀還有些擔(dān)憂,平日老太君胃口可沒這般好,別撐壞了。
老太君用茶漱了口,想問問二公子夫婦如何做的面,然紫萱未曾看見無法告知,不過小廚房螃蟹殼螃蟹腿剝了一堆,二少夫人臉上手上粘了面粉,應(yīng)是錯不了。
老太君越發(fā)滿意這個孫媳婦兒,老大兩口子在世時二郎乖巧又懂事,自打兩口子沒了,二郎性子驟變,她這些年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二郎在她面前雖一再隱忍掩藏,可孩子心里苦,她這做祖母的又豈會不知。
只望如今娶了媳婦讓他身邊有個人陪,能好受些。
“上次宮里賞了兩匹錦緞,一匹羅甸紫一匹昌榮,適合二郎和二郎媳婦,一并拿了去。”
--
喬瑜讓紫萱提了面送去給老太君,又將做好的簪子交給紫檀讓其拿去給五姑娘,其中每支簪子還用邊角料做了配套的耳環(huán)/耳墜。
吃了面她一覺睡到下午方醒,傍晚又做了一支絨花簪子方再歇下。
過了兩日,五姑娘欣喜的來找喬瑜,“嫂嫂,猜猜妹妹手里有多少銀子。”
六支簪子全部賣了,最少六十兩,最多一百八十兩,看五姑娘高興模樣難不成還有多?
喬瑜現(xiàn)在缺銀子缺的緊:“二百兩?”
五姑娘將荷包鄭重的放在喬瑜面前,“嫂嫂快點點。”
荷包不大,鼓鼓的,但聽聲里面銀兩似乎無幾,打開發(fā)現(xiàn)是一摞銀票,面額不大但多,數(shù)下來一共六百六十三兩。
六支絨花簪子再怎么賣也賣不了這么多銀子,喬瑜詫異極了,“為何,這么多?”
“嫂嫂聽我與你說。”五姑娘眉眼彎彎,原本賣不了這么多,皆因她今日去見交好的密友,不料竟被其他人盯上。
來的四位姑娘身份有高有低,其中一位家中是皇商,未婚夫乃郡王。
五姑娘幾人不便得罪。
想要的人多然絨花簪子不夠,便有人提議競拍,價高者得。
六支絨簪,其中一支因格外華貴驚艷,被皇商家那位小姐一口氣三百兩收入囊中,因著她那不缺錢的樣子,其他小姐不服氣,若這般下去,誰爭的過她。
可若是競拍她們都吃虧,最后一番商議后,那皇商家的小姐一口氣四百兩要了兩支絨簪,另外四支她不參與。
拋開那四百兩銀子,另外四支競拍出了二百六十三兩。
這六百六十三兩對于喬瑜來說算是巨款了,原主奶娘那邊該送銀錢去了,她還得養(yǎng)病,她自己手頭有錢心里也不那般慌,還可以計劃日后離了陳家的生活。
喬瑜拿出二百兩放到五姑娘面前,“妹妹,應(yīng)得。”
五姑娘趕緊推了回去,“嫂嫂這是作甚。”
“妹妹幫我賣簪子,這些銀子你該拿。何況我想與妹妹談一筆買賣,我出簪子,妹妹幫我賣,三七分。”
“嫂嫂你說話……”五姑娘知曉自家這位二嫂說話有些奇怪,但不好戳人短,卻不料二嫂嫂說話流暢起來這般好聽,聲音甜糯好似有江南那種輕柔水潤的味道。
喬瑜靦腆一笑,發(fā)現(xiàn)能賺銀子剛剛太過高興一時竟忘了緊張,然被五姑娘點出來,喬瑜又有些緊張起來,把銀子有推了過去,“妹妹,拿、拿著。”
五姑娘趕緊搖頭,“使不得使不得,我可什么也沒做怎能分那么多,嫂嫂若想感謝妹妹,多送妹妹一支簪子便好。”
喬瑜搖了搖頭,廢了翻力氣解釋,日后她還需五姑娘幫她賣絨簪,且他們要簽契據(jù)的,賣得的銀錢他們七三分。
喬瑜是自家店鋪的客服,奈何這里沒有網(wǎng)絡(luò),面對面交談太費勁。
在離開陳家之前攢銀子的事不能停,她不認(rèn)識貴女也無法出去結(jié)交貴女,加之她與陌生人說話這磕磕巴巴的毛病,更是不行,這事便只能麻煩五姑娘。
五姑娘看著面前的銀票有些不敢置信,“二嫂嫂,這些太多了。”
“不多,日后,還指望,五妹妹,好生幫忙。”
五姑娘鄭重的應(yīng)承道:“嫂嫂放心,抱在妹妹身上。”
五姑娘每月月銀是三兩銀子,父親是家中庶子,在戶部任職正五品,母親雖是嫡出,奈何外祖家遭難,娘親嫁妝不多還要時常幫襯外祖家,也貼己不了她。
她在家中吃穿用度都比不上四姐姐,雖知道四姐姐是正兒八經(jīng)的嫡女,可她難免心里不痛快,如今自己手握銀錢,且這些屬于自己,那種感受格外不一樣。
兩人后面又商議了絨簪定價,物以稀為貴,不可太過頻繁出簪。
因著做的簪子被競拍,五姑娘閨中閨友反倒有兩人沒有得到簪子,喬瑜答應(yīng)她再做兩支。
因著盛京貴女多,故而款式華貴的、素雅的、大氣的或是小巧的都可做些,而五姑娘要回去想想怎么將簪子賣出去。
五姑娘回到二房臉上都是怡悅,將銀錢放好,被丫鬟告知母親來了。
二房夫人遣退下人,“發(fā)生何事這般高興?”
五姑娘拉著母親坐下,將她與二嫂嫂簽下契約的事一一說了。
見母親神色凝重布滿憂愁,五姑娘臉上的歡喜漸漸消散,神色不安的絞著手帕,“母親?女兒做錯了?”
二房夫人愀然不樂,因著相公在戶部任職,自家閨女從小玩的最多的就是算盤。
閨中姑娘會撥算盤會管家這些無妨日后用得上,但不可將其早早顯露出去,被人知曉了難免說她市儈。
以往她都壓著,不料這事到底鬧了出來,偏偏招惹的是二少夫人。
二房夫人嗔了眼五姑娘,“也不怕你二哥哥知道了埋怨你。”
二公子不缺銀子,身為妹妹跑去麻煩嫂嫂不說,還同嫂嫂做起了買賣,這若傳出去外人該怎么編排二公子,說他連娘子都養(yǎng)不起,還需自家娘子自己去外面賺錢。
更別說宮里還有位太后,那可是拿二郎當(dāng)心珠子疼的,若知曉了這事有他們二房參與。
越想二房夫人越是愁,“快些去與你二嫂嫂推了此事。”
五姑娘不愿意,可母親的擔(dān)憂不無道理,他們二房是庶出,若是得罪了身為太后的大堂姐,遷怒之下,她不敢預(yù)想后果。
--
棠棣苑,喬瑜向來喜歡在賺了銀子后犒勞自己,便拿了銀子給紫檀讓她跑一趟大廚房,加餐。
喬瑜喜辣,陳家大廚房廚娘手藝好,奈何菜都較為清淡,只是紫檀去了回來告知喬瑜,說廚娘做不出水煮魚,倒是可備清蒸鱸魚。
清蒸鱸魚可以為二公子準(zhǔn)備,還是讓大廚房加餐。
不過水煮魚想到了便開始念上。
去小廚房轉(zhuǎn)了一圈,小廚房每日菜色都備的滿滿的,不過今日沒有螃蟹,那日的螃蟹后來聽說是宮里賞下的,專門給二公子的。
喬瑜剛開始得知是宮里賞下來的還有些擔(dān)心,肯定是身為太后的女主賞給男二的,想到那日蟹黃面的味道,宮里出來的就是不一般,那螃蟹個大的,又滿滿蟹黃,現(xiàn)在想想都還是回味。
菜和調(diào)料小廚房都有,大些的魚卻沒有,花了銀子讓紫檀去大廚房買了一條。
喬瑜自己動作做水煮魚,賺錢了就該犒勞自己。
五姑娘再來棠棣苑時,一進門連連咳嗽起來,實在是那味道刺鼻又嗆人,偏還帶著辛香味兒。
“咳咳咳……什么味道這么嗆人,公子先別過來,咳咳……”
五姑娘回頭便見二公子皺著眉頭走來,忍著咳嗆,見禮道,“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