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
奉天殿中忽然就安靜了下來,老大人們都沒有說話,紛紛望向開口說話的裴綸。
說到底,互市一事從根本上講,是一個政治事件。
它關(guān)系著大明和蒙古的邦交,尤其是在太上皇還被裹挾在迤北的情況下,誰都無法預(yù)測,開放互市帶來的后果究竟是什么。
只不過,大多數(shù)的朝臣,并不敢明面上把這些話說出來而已。
當(dāng)然,朝堂之上總是有或自愿,或被迫的“愣頭青”,譬如眼前這個裴修撰。
高高的御座上,朱祁鈺的目光也落在這個并不年輕的翰林修撰身上。
裴綸,永樂十九年的探花,才學(xué)出眾,善于詩文,還是個硬骨頭。
可惜,不適合官場。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和薛瑄有些相似,但是不一樣的是,薛瑄能開創(chuàng)一代學(xué)派,有心中之道。
但是裴綸卻是一個真正的腐儒,從中進士開始被授翰林編修,到現(xiàn)在為止,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不過是從七品編修,變成了從六品修撰。
前世的時候,朱祁鈺沒少看到他的奏疏,文采倒是不錯,可惜只會夸夸其談,張口閉口就是圣人大義,既不懂實務(wù),也不會交游。
讓他來當(dāng)這個出頭鳥,高谷倒真是物盡其用。
不過,對于裴綸的質(zhì)問,朱祁鈺卻沒有回答。
憑裴綸區(qū)區(qū)一個翰林修撰,還不夠讓他親自開口解釋。
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頭一個站出來的,竟然是一直沒什么存在感的翰林學(xué)士蕭镃。
“裴綸,廷議之上本就是各抒己見,如今互市一事尚未有所定論,你竟妄自揣測上意,出言脅迫天子,實在膽大妄為,還不退下!”
朱祁鈺的神色有些復(fù)雜。
對于蕭镃,他心中也是有些矛盾的,這個人才干出眾,性格穩(wěn)重老成,也是前世他重用的大臣之一。
之所以矛盾,是因為這個人的立場有些奇怪。
朱祁鈺前世廢太子的時候,他竭力反對。
后來朱祁鈺病重,朝臣們想要把朱見深扶回東宮,他也竭力反對,理由是太子已廢,重新扶立是違逆上意。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忠臣,和于謙一樣,他心里也有禮法的桎梏,但是相對而言,知遇之恩對他來說更重要。
這也是這一世,朱祁鈺讓他來當(dāng)這個翰林學(xué)士的原因。
不過這段時間朝局動蕩,蕭镃的性格有些綿軟,所以朱祁鈺也沒有讓他過多參與朝事。
卻不曾想,這個當(dāng)口他站了出來。
不論如何,蕭镃是如今翰林院的掌院學(xué)士,裴綸的頂頭上司,他開了口,裴綸哪怕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退下。
但是裴綸剛剛站回原位,翰林院里頭又冒出了一個人,卻是翰林侍讀彭時。
不過他的矛頭沒有對準(zhǔn)天子,而是對準(zhǔn)了王文。
“瓦剌一戰(zhàn),出使遼東,和脫脫不花達成所謂約定的,乃是天官大人,何故不發(fā)一言?難不成是心虛了嗎?”
朱祁鈺的目光在裴綸和彭時的身上轉(zhuǎn)了一圈,算是回過味來了。
原來,剛剛裴綸的咄咄逼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的壓根不是朱祁鈺,而是想要激王文開口。
眾所周知,王文是堅定的主戰(zhàn)派,在對待瓦剌的態(tài)度上,他一向主張不做任何妥協(xié),而且還是天子的心腹重臣。
裴綸以太上皇為由質(zhì)問天子,王文必定是按捺不住,要出來反駁的。
但是沒想到,蕭镃橫插了一手,于是,彭時不得不接替裴綸,直接了當(dāng)?shù)膶⒚^對準(zhǔn)了王文。
王老大人也不是吃素的,都被人喊著名字陰陽怪氣了,不懟回去都對不起他老人家的名聲。
大步走到彭時的面前,王文冷哼一聲道。
“彭侍讀想讓老夫說什么?”
“是說一說,也先虎視眈眈圖我京師,我大明卻兵力告急之時,老夫如何頂風(fēng)冒雪,孤身深入敵營,力勸脫脫不花退兵,定遼東戰(zhàn)局的?”
“還是說一說,彭侍讀和裴修撰,在瓦剌大軍壓境之時,如何安坐在翰林院修書纂史,吟詩作賦,坐看風(fēng)云的?”
這打擊面有點廣,翰林院剩下的一幫官員,也都忍不住臉色微紅,感覺有被冒犯到。
所幸這位老大人的脾氣滿朝皆知,他們自己只是池魚之殃,也就只能苦笑以對。
不過,王文的戰(zhàn)斗力顯然不止于此,他上前一步,居高臨下的望著彭時,繼續(xù)道。
“彭侍讀要老夫說,那老夫正好想問問彭侍讀,當(dāng)初京師動蕩,邊境接連失守之時,怎么不見彭侍讀請纓出戰(zhàn),用你那錦繡文章,鐵齒銅牙去抗擊虜賊?”
“如今風(fēng)平浪靜,戰(zhàn)息止戈,你倒跳出來對老夫陰陽怪氣,是何居心?”
底下大臣望著彭時的目光略帶憐憫,朝野上下誰不知道,王文這個死老頭,吵起架來能把人氣死。
你彭時一個在翰林院呆慣了的書生,上來就指名道姓的,不被王老大人懟死才怪。
果不其然,彭時被王文這一連串的反問給問的有些發(fā)懵,半晌才反應(yīng)過來。
感受到四面八方向他投來的各種目光,彭時臉色漲得通紅,渾身發(fā)顫,指著王文道。
“你這是詭辯,挾功自傲,不可一世,眾目睽睽之下羞辱同僚,斯文掃地,老夫簡直羞于你同立朝堂之上!”
眼瞧著彭時被氣得胡子都一抖一抖的,王文臉色倒是平靜,開口道。
“挾功自傲,也要有功可挾,似彭侍讀這般只會躲在故紙堆里尋章摘句的腐儒,便是有心挾功,只怕也無功可挾。”
“何況,老夫身為吏部尚書,二品大員,你不過區(qū)區(qū)一個五品侍讀,若非翰林院近侍之臣特許早朝,你今日連上殿的資格都沒有,哪還能在此大言不慚的說跟老夫羞于同立朝堂。”
說著話,王文甩了甩袖子,睨了一眼彭時,一副剛想起來的樣子,輕描淡寫繼續(xù)補刀。
“對了,老夫差點忘了,彭侍讀是五品官員,此次京察,彭侍讀也在考核之內(nèi)。”
“似你這等入仕二十余年毫無建樹,只會夸夸其談,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怕是在朝堂上也站不了幾天了!”
眼瞧著彭時已經(jīng)說不出話來,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一旁的高谷不由在心中暗罵一聲。
早知道這個老東西嘴毒,但沒想到這么毒。
感覺再罵下去,彭時說不準(zhǔn)都要自閉了,高谷連忙出列,道。
“陛下,臣彈劾吏部尚書王文,濫用職權(quán),當(dāng)眾口出狂言,威脅朝廷命官,實乃德不配位,請陛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