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別有用心
郭懷最終還是饒過了楚原。
在郭懷看來父母指定子女婚事乃天經(jīng)地義,楚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出逃,他那解釋還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拋開與楚名棠的恩怨不談,郭懷亦覺得這女婿還是蠻合自己心意的,他執(zhí)掌兵部,不僅對軍中高級將領(lǐng)了如指掌,對年輕一輩也甚為關(guān)注,楚原可說是其中佼佼者,南線大營副統(tǒng)領(lǐng)楚洛水雖說亦是楚氏族人,但領(lǐng)兵從不徇私,楚原能在他麾下黑騎軍中立足,年年考評為優(yōu),已足以說明一切。
何況楚名棠早已公開宣稱,三子楚原非郭家小姐不娶,朝中還有哪個官員吃了熊心豹子膽還來提親?郭懷對此雖極為不忿,可自己夫人終日以淚洗面,太長公主又時常施壓,何況穎兒已經(jīng)快二十了,再不出嫁真要誤了終生了。郭懷思來想去,對楚原私逃這事也不愿再深究下去了。
當(dāng)晚酒宴后,郭懷下了他到北疆后第一道軍令,將楚錚調(diào)到自己帳前任參將。楚錚無所謂,反正他連窩都不用挪,倒是孟德起早已將統(tǒng)領(lǐng)大賬騰了出來,自己搬到別處去了。
第二天,程浩然早早的就抵達(dá)北疆大營,估計他天未亮便已起程。楚錚看了直搖頭,看來沙缽略和程氏一族真急了,否則就算突厥再危急至少在表面上應(yīng)裝做從容不迫,如此一來明眼人一看便知東突厥有求于大趙。自陷于不利之地。果然,程浩然與郭懷密談了三四個時辰也沒談出什么結(jié)果來,只好先在北疆大營住下。而郭懷對他并無多少好感,也不設(shè)宴款待,想想大營中只有楚錚與程浩然熟悉些,便直接叫楚錚將他帶走了事。
楚錚將程浩然帶回自己帳中。采蕓已奉命領(lǐng)著程秀已在此等候多時了。父女二人一見,程秀淚水奪眶而出,上前跪倒于地:“阿秀不肖,見過父親。”
程浩然原本還想先訓(xùn)斥女兒一頓,可見她神色憔悴,較先前瘦了許多,顯然此番亦是吃了不少苦,不由心一軟,嘆道:“起來吧。”
楚錚知這父女二人定有話要說,尋個借口便離開了。
不想在帳外迎面正好碰到楚原。楚錚見他手中居然還拎著行李,奇道:“三哥,你這是做什么?”
楚原拍拍包袱,道:“哥哥我在京城幾月可給憋壞了,如今一聽到操練聲就渾身發(fā)癢。想想索性就搬到文錦那邊去住算了。”
楚原逃脫此劫,渾身骨頭都輕了三兩。他本是個閑不住地人,既然已接到兵部調(diào)令,今日一早便去巡營了。他離開南線大營時就已是偏將,在黑騎軍中與周寒安夏漠平起平坐。洪文錦雖隸屬周寒安麾下,但楚原曾任過周寒安副將,說來洪文錦也可算他的舊部。至于鄧世方許唯義等人就更不用說了,這禁衛(wèi)十一營還是他和楚軒一手組建的。
楚錚想想覺得也好,自己這段時日忙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根本沒心思再顧及軍中。而禁衛(wèi)軍這幫子大都是些欠揍的主,沒人管教渾身不舒服,洪文錦和鄧世方在威望上終究欠缺了些,無法真正壓制這些人,三哥在軍中多年,在帶兵方面更勝自己一籌。將黑騎軍和禁衛(wèi)軍交給他再合適不過了。
楚錚心里如此想,嘴上卻仍開玩笑道:“三哥這般著急要走,莫不是嫌小弟招待不周?”
楚原瞪了他一眼:“你把哥哥我囚禁了五六天,還有臉談什么招待?不過小五你還真行啊,已經(jīng)有了兩個丫環(huán)伺候,剛剛又領(lǐng)來一個。奇怪了,那女子無論相貌氣質(zhì)都屬上上之選,用來當(dāng)丫環(huán)太可惜了,你從哪找來的?”
楚錚故作嘆息狀:“說來此女亦是個苦命癡情人,與三哥同病相憐哪。”
“什么意思?”楚原有些糊涂了。楚錚在他耳邊低聲將程秀的來歷說了一遍,楚原臉色忽紅忽白,干笑道:“原來如此,這個文錦還在那邊等著,哥哥我先走了。”
楚錚將他拉住,低笑道:“此女雖與家將私自出逃,但仍是處子之身,三哥若有意,小弟可代為撮合。”
“放屁!”楚原掙扎了幾下,只覺楚錚那手如鐵鉗一般怎么都無法甩開,咬牙道,“這話可是你說地,哥哥我稍后便轉(zhuǎn)告郭大帥,看他如何整治你。”
楚錚口中嘖嘖有聲:“這么快便抬岳丈出來唬人了,早知如此,小弟就不絞盡腦汁想法替你開脫了。”
“滾!”楚原惱羞成怒,一腳踹了過去,楚錚松手側(cè)身閃開。楚原見機(jī)不可失,轉(zhuǎn)身落荒而逃。
“楚錚敬程先生一杯。”楚錚向坐在對面的程浩然舉杯示意,一飲而盡。
程浩然卻先是抿了口,細(xì)細(xì)品了一番,神情似有些傷感:“好酒,沒想到程某有生之年還能喝到中原的美酒。”隨之一飲而盡。
楚錚笑道:“程先生若是喜歡,在下命人準(zhǔn)備兩壇,讓先生帶回突厥大營慢慢享用。”
“那就多謝楚將軍了。”程浩然拱手道。
“程先生客氣了。”楚錚呵呵笑道,“別的在下或許不知,但論到繁華富庶,突厥定不如中原遠(yuǎn)矣。”
程浩然心中一凜:“楚將軍說的是。”
楚錚又舉杯向坐在程浩然身旁的程秀道:“楚錚敬阿秀姑娘一懷,先前多有得罪之處,還請阿秀姑娘見諒。”
程秀欠身輕施一禮:“阿秀應(yīng)多謝楚將軍才是。若非楚將軍搭救,阿秀身陷胡蠻之手,定是慘不堪言。”
程浩然也舉杯道:“不錯。小女承蒙楚將軍相救,程某在此亦多謝楚將軍。”
楚錚笑道:“二位客氣了,同為漢人,此乃在下應(yīng)盡之本分。在下這兩丫頭手藝還算不錯,二位請先吃菜。”
今日地菜肴是楚錚親自指點(diǎn)采蕓和映雪做的,程氏父女久居蠻荒之地。幾曾吃過這等美味,頓時贊不絕口。
但程浩然終究心有旁騖,想將話題引到趙國與東突厥上來。楚錚總是避而不答,只說著一些趣事,把程秀逗得咯咯直笑,程浩然見此狀心中一動,也就不再在插話。
可宴席終有結(jié)束時,程浩然見兩個丫頭已將殘席撤下,楚錚似有送客之意,忍不住道:“不知楚將軍對今日郭大帥與程某商議之事如何看待?”
楚錚笑了笑。對采蕓映雪道:“你二人先下去吧。”
采蕓映雪應(yīng)了一聲是,退出帳外。
“那程先生以為如何?”楚錚反問道。
程浩然沉聲道:“恕程某直言,郭大帥對大趙與東突厥結(jié)盟之事毫無誠意,只答應(yīng)趙秦聯(lián)軍分別牽制西突厥兩側(cè)大軍,卻要東突厥傾巢而出與西突厥決一死戰(zhàn)。在程某看來此舉不過是想讓東西突厥火并,而后趙秦聯(lián)軍再來收拾殘局罷了。”
楚錚微微笑道:“若程先生亦是我方將領(lǐng),想必也會覺得唯有如此才最合我大趙之意吧。”
程浩然沒想楚錚竟然坦承此事,不由一愣:“那楚將軍呢?”
楚錚悠悠說道:“在下亦甚是贊同郭大帥。”
程浩然騰地站了起來:“既是如此,程某留在此還有何用。告辭了。”說完,便徑直向帳外走去。
“程先生!”楚錚在背后說道,“方才楚錚所說完全是我北疆大營眾將真正想法。以程先生的才智根本無需諱言,難道非要在下虛言誑之,程先生才能聽得下去么?”
程浩然停下腳步,緩緩轉(zhuǎn)過身來:“看來楚將軍另有深意?程某愿洗耳恭聽。”
楚錚卻答非所問:“郭大帥初至北疆,楚錚有幸,在大帥帳前任參將一職,日后大帥所有軍令,及東突厥和程氏一族與我北疆大營聯(lián)絡(luò)之事,皆由在下經(jīng)手。”
程浩然覺得與這少年打交道實(shí)在很累。苦笑著拱手道:“那我程氏一族就拜托楚將軍了。”
楚錚卻又沉默了下來,五指輕彈著桌面,心中猶豫不決。自從得知突厥內(nèi)訌,而郭懷出任北疆兵馬大元帥之后,一個膽大包天的想法始終在他腦海揮之不去,如今終于要到了決斷地時刻了。只是這一步邁了出去,若有任何差錯自己都將身敗名裂,但如果成功了
楚錚突然坐直了,道:“程先生可知在下何許人也?”
程浩然不明其意,但仍答道:“將軍乃趙國太尉之子,程某雖未曾到過趙國,但出使西秦時也聽人道,令尊楚大人雖為太尉,但執(zhí)掌朝中大權(quán),乃當(dāng)朝第一重臣。”
楚錚點(diǎn)點(diǎn)頭:“不錯,但有一事程先生尚未知曉,在下雖是家父幼子,但已內(nèi)定為楚家下代宗主。”
程氏父女聳然動容,程氏一族現(xiàn)任族長雖為程浩然之父程思非,但程浩然已是下任族長不二之選,當(dāng)然明白世家門閥的宗主與其兄弟之間權(quán)勢相差以千里計也不為過,而楚家為趙國第一大家,其宗主較趙國皇帝亦是相差無幾。
程浩然不禁有些懷疑:“家族繼承歷來長幼有序,為何”
楚錚淡淡說道:“其中詳情不便外人能道,不過在下若要欺瞞程先生,何必用這等稍加打聽便可輕易拆穿之事。”
程浩然吸了口氣:“如此說來,程某先前失敬了。”
“程先生不必客氣。”楚錚道,“在下有一事需請教程先生。”
“楚公子請講。”
“在下聽聞沙缽略可汗與達(dá)頭可汗皆有資格接任突厥大汗之位,而程氏一族之所以擁沙缽略為汗,是因與達(dá)頭可汗有舊怨,若此人繼承大汗,程家則不被突厥所容。唯有再度逃亡一路可走。”楚錚看著程浩然,“此事不知是真是假?”
程浩然怒視了程秀一眼,這等內(nèi)情不是她就是那童毅所說,否則楚錚從何知曉。程秀亦是惴惴不安,她來到北疆大營后,楚錚沒事便逛到她那邊與她說說話。有時還帶著童毅來讓他二人一訴相思之苦。程秀心中感激,而且楚錚畢竟可算救了她一命,漸漸便沒了提防之意,心中地話全給他套去了。
楚錚視若無睹,繼續(xù)說道:“倘若是真,程氏一族便與那沙缽略可汗一樣,敗則毫無生機(jī),若是降,達(dá)頭可汗迫于當(dāng)前局勢或許暫且安撫你等,但日子久了。終究難逃一死,程先生久居突厥,但我中原史書想必也定是讀過不少,其中原因不必在下多費(fèi)口舌。”
程浩然冷哼一聲道:“楚將軍究竟何意,何不一并說了。這般吞吞吐吐作甚?”
楚錚從懷中取出一張絹紙,道:“明日程先生再與大帥會談,就以東突厥名義提出紙上所寫三點(diǎn)請求。”說完,楚錚手一揚(yáng),那張絹紙平平飛向程浩然。
程浩然下意識地接住。不由一呆,那紙如楚錚遞到他手里一般。待看完紙上所寫,程浩然苦笑道:“別的且不說。僅這條請大趙派遣三萬大軍與東突厥并肩作戰(zhàn),依程某與郭大帥今日所談來看,定無可能。”
楚錚道:“大帥若是不肯,則酌情略減,但定要堅持紙上提三點(diǎn),不可退讓,請程先生放心,大帥最終定會同意。”
程浩然拿著絹紙又細(xì)細(xì)看了遍,不由冷笑一聲。從腰間拔出彎刀在地上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張簡單的四方對峙圖便告完成。程浩然抬頭說道:“這紙上所寫看似對我突厥有利,但趙軍若暗藏禍心,這三萬人只是佯攻,且處在左翼隨時都可撤出戰(zhàn)場。而北疆大營在此位置,稍加變陣便可繞至我東突厥后方,若是如此,我東突厥一旦出擊便退無可退,唯有死戰(zhàn)到底,除非西突厥主動退卻,但西突厥身后還有西秦十六萬大軍,處境如我東突厥一般尷尬。楚將軍真是好計謀啊,難道不怕東西突厥各自為戰(zhàn),與趙秦兩國決一生死么?”
“若真出現(xiàn)這等情形,我趙秦兩國大軍索性后撤,大不了秦軍退回原地,任由西突厥回阿爾泰山罷了。”楚錚笑了笑,走過來將西突厥那塊擦掉,“屆時仍是我趙秦三十余萬聯(lián)軍對你二十萬東突厥,勝券在握。”
程浩然冷笑道:“倘若如此簡單郭大帥為何還要見程某,我東突厥亦有二十萬大軍,豈會輕易束手就擒,你等還不是擔(dān)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到頭來便宜了西突厥。”
楚錚忽然在東突厥東北方踩出個深深地足印:“若此地再有七八萬大軍呢?”
程浩然哼了一聲:“趙秦聯(lián)軍盡在此,從何多出來這七八萬兵馬?”
楚錚看著程浩然:“程先生難道忘了世代居于北疆地胡蠻了嗎?”
程浩然頓時大震,冷汗?jié)裢溉恚宦牫P悠悠說道:“自古漢胡不兩立,在下怎會從赤勒族中救下阿秀姑娘,程先生難道沒想過么?”
程浩然強(qiáng)定心情,道:“程某自然想過此節(jié),可秦趙兩國若真已經(jīng)與胡蠻聯(lián)盟,東突厥必敗無疑,郭大帥與楚將軍為何還要敷衍程某?”
“無可奉告。”
程浩然氣得眼前發(fā)黑,一個踉蹌差點(diǎn)跌倒,程秀忙過來扶住他,對著楚錚怒目而視:“楚將軍,你若真是楚家下代宗主,就請自重身份,我程家雖已沒落,但絕不容你這般戲弄。”
楚錚正色道:“在下并無此意,只是想告訴程先生,程氏一族已窮途末路,僅憑東突厥已無法再庇護(hù)程家,程家若還想自救,一則請程先生明日按在下所寫與郭大帥商談,其次,日后在下手諭程氏一族必須遵從,不得有任何異議。”
程浩然掙脫女兒扶持:“楚將軍,你不過是一參將,郭大帥及北疆大營統(tǒng)領(lǐng)等人職位均在你之上,我程氏一族為何要聽命于你?”
楚錚道:“放眼整個北疆大營,只有我楚錚愿意助你程氏一族。而程家畢竟是我大趙罪臣,其后果亦只有在下方能承擔(dān)。當(dāng)然,在下自然也另有用意,此時此刻雖不便挑明,不過請程先生放心,程氏一族聽命于我楚錚,僅限于北疆戰(zhàn)事時期。”
楚錚神情突轉(zhuǎn)肅穆:“只要程氏一族在此期間聽從我楚錚之命,我楚錚愿以先祖先行公之名和我楚家兩百年基業(yè)在此立誓,全力助程氏一族逃脫此難,決無加害之意,若違此誓,我楚錚定受千刀萬剮之刑而死,永世不得超生。”
程氏父女驚異之情溢于言表。這時代的人比后世純樸得多,大都相信世間自有神靈在,不會輕易許諾,象楚錚這般以先祖和楚家聲譽(yù)來起誓,一諾重于泰山,若有違背,非但他身敗名裂,而且楚名棠亦會聲名掃地,連帶楚家在世人面前也難以抬頭。
程浩然忽長揖及地:“楚將軍好意,程某替我程氏一族在此多謝了。不過家父和程某曾在沙缽略大汗面前同樣立下過重誓,此生只為東突厥效命,大丈夫一言既出決無反悔之余地,請楚將軍見諒。”
楚錚道:“程先生之意,大概以為在下是想策反程氏一族,借此大功助程家重返我大趙?”
程浩然奇道:“難道不是么?”
“在下既是要相助程家,自然不會陷程氏一族于不仁不義之地。不過事分輕重緩急,明日大帥若應(yīng)下這紙上所寫條款,我大趙有何要求也請程先生不可拒絕。”
“今日言盡于此。”楚錚起身道:“天色已晚,程先生與程姑娘先去歇息吧。”
程浩然拱手道:“楚將軍”
楚錚打斷道:“程先生受沙缽略可汗之托來我北疆大營,無非是想我大趙與之結(jié)盟共對西突厥,我家大帥若應(yīng)下此事,程先生已是不辱使命。而我北疆大營亦會派使節(jié)隨程先生一同前往突厥大營拜會沙缽略汗,屆時在下向大帥請纓,程先生若有不解之處待到途中你我再詳談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