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第 196 章
他倆議事,早把院子里侍奉的人遣退出去,此刻偌大的宮室內(nèi)外只有他倆,羽青鸞連門都懶得走,單手撐在窗戶上,輕輕一躍便翻窗跳出,把落在院子里的紙飛機撿起來,又擲出去,看著飛機在空中劃過弧線再飄落在地。
她玩了一會兒,回屋,把紙飛機放在桌子上,:“孩子玩的。”
裴三郎告訴她,“這叫紙飛機。有一種戰(zhàn)斗機,打仗和偵察用的,也是三角形狀,速度比最快的飛鳥還要更快。”
羽青鸞滿眼不可思議地看著他,沒想到他會跟她講神世界的東西。
裴三郎笑笑,示意她過來。他鋪開紙,在桌子上畫戰(zhàn)斗機、直升機、軍用運輸機,民用客機,分別跟她講各種飛機的用途。他講到客機,:“大家都坐這個,客機。有很多座椅,有錢的坐這里,頭等艙、商務艙,沒錢的或者是想省錢的坐經(jīng)濟艙。”
羽青鸞問:“大家是誰?”
裴三郎:“所有人。沒有奴隸,士族豪商工匠都是職業(yè),只是干的活計不同、能賺的錢多些或少些的區(qū)別,會有貧富差距,沒有貴賤之別。”
羽青鸞:“……”
裴三郎:“有專機,那都是有錢人坐的,或者是領(lǐng)導的。如果是你這個位置的,被稱作領(lǐng)導,父皇會被稱為元首、總統(tǒng),會有屬于自己的專機,跟民用的又不一樣。”
羽青鸞好奇地用動作詢問,他坐哪個。
裴三郎在經(jīng)濟艙挑幾個略靠前又靠窗的位置,:“這些都是常坐的位置,上了飛機會抓緊時間補覺,偶爾會看看空云海和燈火輝煌的城市放飛下思緒。那時候很累,腦袋里想的全是賺錢賺錢賺錢,每只能睡上不到三個時辰,只能抓緊一切可以休息的時間休息。”
羽青鸞想了想,問:“很缺錢嗎?”
裴三郎:“缺,有個比羽飛鳳還槽心的弟弟,父母一直試圖把我變成奴隸去供養(yǎng)他們,成變著法子來要錢。他們算生我多少錢、養(yǎng)我多少錢、供我讀書多少錢、他們病了要多少錢、養(yǎng)老要多少錢。我為了還債,為了擺脫他們,早早地累到病死了。”他笑道:“早死早超生,也好。”
羽青鸞見他雖然笑著,可那笑容里滿滿的全是心酸,心疼地握緊他的手。她道:“若是父皇母后如此待我,羽飛鳳必然早逝,只余我活。”
裴三郎:“……”臥槽,狼滅!
女官進入宮院,來到殿外,詢問是否掌燈。
羽青鸞道:“掌燈,傳膳。”
她把裴三郎畫上圖的那些紙,連同紙飛機一起燒了,之后與裴曦一同去用膳。
他們之前在京城都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用餐,到了這里也沒改,把旁邊的一座院改成餐廳。
他倆到用餐的院時,羽九玄正追在芽兒身后打鬧,兩個孩子跑得滿頭大汗。
芽兒是裴曙的幼女,不滿一歲便送到京城養(yǎng)在鎮(zhèn)國夫人膝下。羽青鸞到鎮(zhèn)國夫人府打麻將的時候,經(jīng)常把她抱在膝蓋上逗著玩。
羽青鸞過去,一手撈一個,把兩個孩子抱到餐桌旁,招來侍女給她倆洗臉凈手。
兩個孩子并排坐在椅子上,一個比一個乖巧。
吃完飯,瑞臨長公主告訴羽青鸞,她要回趟京城。
她在京城還有產(chǎn)業(yè)和商隊需要處理。羽青雀襲了她的爵,買賣上的才剛上手,很多事情還不太懂。南遷的事,需要秘密進行,不宜聲張,她得親自回去安排。
羽青鸞:“姑母再多留幾日,替我捎些物什給父皇。”
瑞臨長公主笑道:“你先把手頭要緊事張羅好,我多留些時日就是。”
羽青鸞有瑞臨長公主替她捎信,不怕被劫,吃完飯便回去給她父皇寫了又長又厚的一封信。
裴三郎徹底的酸了!
原來羽青鸞也是能寫長信的,原來她寫信也不是一直惜字如金的。哼!
酸啦巴嘰的裴三郎寫了一封比羽青鸞更長更厚的信,還用他那蹩腳的畫技畫了幅羽青鸞和羽九玄的畫象。畫得很丑,五官也不像,但衣服上那凰鳥……能看得出畫的是凰鳥吧。
裴三郎怕子認不出畫的是他的女兒和孫女,出于保險起見,在畫像上給她倆添上了名字,這一下再不怕認錯。
兩口子寫完信,深夜了。
他倆睡下后,羽青鸞有點犯愁。
她剛到鸞城,現(xiàn)有的東西都是從京里帶來的,不知道能給她父皇捎些什么回去。
裴三郎:“明去我的莊子里看看。”
羽青鸞問:“莊子?村子?”
裴三郎告訴羽青鸞,村子里種的都是種子和種植技術(shù)很成熟的作物。他的莊子是指農(nóng)科作坊。他在京城的時候,各處的豪商都給他送各種特產(chǎn),奇石瓜果這些都是出了名的,各種各樣的作物種子也收。很多都是他不認識的,于是就讓人種種看唄。
他:“有玉米,當時只有一捧,外加幾根玉米棒子。沒有施肥,也沒有除蟲,長得稀稀啦啦的,還有蟲眼,也不知道現(xiàn)在種出多少,要是種得多,我給你做爆米花。明把我的鍋帶上。”
羽青鸞知道裴曦那的稀罕物什多,頓時放心了。
她正要閉上眼入睡,忽然,裴曦翻身壓在她的身上,頓時渾身繃緊。
裴曦自去年出京前就再沒開過車,今晚上誰都不要想搶他的方向盤。
他拉著羽青鸞換著體位開車,直到兩人累到筋疲力盡……
……
第二,兩人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兩人悠哉地吃過早飯,才溜達著去鎮(zhèn)國夫人那接孩子。
雖然封地有很多事情要忙,但羅馬不是一建成的,并且在這生產(chǎn)力落后的地方,他倆著急那幾沒有什么意義。日子是一過的,難得來到這高皇帝遠自己占山為王的地方,裴三郎還是很想享受下生活的。
于是,他在接自家孩子的時候,順便把自己的侄子侄女連同父母一起接上,去農(nóng)科作坊。
農(nóng)科作坊是他在京城的莊子里挑的肯下苦功夫去琢磨怎么種地的莊奴組建起來的,顧名思義,主要研究農(nóng)作物。
他得到植物種子后,認不出是什么,交給農(nóng)科作坊的大管事派人種出來看看。
莊奴把作物種出來后,再去看是什么植物,如果是能夠值得種植的,便去研究怎么能種得更好,研究它們是喜濕還是喜旱,喜陽還是喜陰,土壤要夠肥還是要透氣,喜不喜歡加點桔子皮之類的酸性土壤。
京城最開始是只有野菜沒有蔬材,都是他們把野菜采回去種成了蔬菜,才豐富了蔬菜品種。
那么多的作物種子,種出什么來的都有,什么雜草野花也就罷了,有些植物不是有毒就是奇臭。
有那種磨盤大的花,是有豪商弄了一截奇奇怪怪的根莖種出來的,花朵巨大,直徑一米多,開得特別艷麗,一股子屎臭味,隔著好幾里地都能聞得到,專招惹蒼蠅,喜歡長在陰冷潮濕的地方。
大部分的植種物子,種出來后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或者是真的沒什么用,基本上就是負責種植的人照著畫個圖記錄其特性特征,完事。錢,財,人力,都打水漂。
這些水漂和浪費卻是必須的,因為有用的東西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中篩選出來的。
他有這人力、財力、物力,去做這些事,能夠很大的改善民生,也能讓自己提早享用到。不然不知道要花上多少年才能讓人發(fā)現(xiàn)它們的價值。他的五香牛肉,他的鹵菜,他的各種香辣、麻辣食物,就是這么來的。辣椒有了,芥末也有了。
他剛來鸞城,到處都不熟,不知道農(nóng)科作坊在哪,還是讓裴七派了人來領(lǐng)路,才找到。
因為鸞城要預留出建城的區(qū)域,莊園開墾都較遠,不過也不算太遠,就在預留的城區(qū)外,馬車慢慢悠悠地行駛了大半個時辰就到了。
農(nóng)科作坊跟村子不一樣,村子是只圍人住的區(qū)域,不圍莊稼地。
農(nóng)科作坊是連莊稼地一起建了木頭院墻圍起來的。作坊里有戰(zhàn)奴巡邏,閑雜人員要是進去會被戰(zhàn)奴抓起來,如果故意進去損壞作物之類的,戰(zhàn)奴有權(quán)將人射殺,出了事他兜著,管得極嚴。
畢竟,豪商們賣給他的作物種子都是一包、一袋,多的也就是一兩筐果實,數(shù)量都是很有限的。他交往的豪商們多,很多豪商怕出現(xiàn)意外或被找麻煩,不愿給他真實信息,做完買賣就找不到人了。要是沒出來或者是種子沒了,想連補種都沒地方找種子。
他買的玉米就是一筐,因為肥料不夠,只有十厘米長,每根玉米棒子上只有稀稀疏疏幾十顆玉米粒,再把壞掉的剔除出去,只有一碗玉米粒,那真是按粒數(shù)著種,施肥加守著除蟲種出來一些,因為授粉不好,長得……也不太好,不過,好歹種出了兩三斤種子。
作坊南遷,耽擱了種植,他不確定今年有沒有種上,如果沒有種的話,他決定先拿一斤種子給老婆孩子嘗個鮮,再給老丈人送去點。雖然有點敗家,但剩下的種子,多種一兩年也能出來的嘛。
他下了馬車,正準備看有沒有種玉米,然后一眼瞥見面前那一大片白花花一團團一簇簇的東西,酷似棉花。
他快步趕過去,扯起一朵,仔細看,發(fā)現(xiàn)真的棉花。
這棉花的數(shù)量不少,按照種盆景的樣子的一株株的種得極好,種了約有大半畝。
裴三郎:“……”呃,棉花,花……花農(nóng)把它當成盆景植物來種,沒毛病。
負責種植棉花的花農(nóng)還在那抓蟲,見到裴三郎過來,先是愣了下,然后俯地叩頭跪拜行禮,忙不迭地介紹道:“此花如同上的云絮,經(jīng)久不敗,總管事能賣錢。”
裴三郎激動地連連點頭,:“賞,評優(yōu)!”老丈饒棉被、棉襖都有了。
本章共3段,你正在閱讀(第4段)
本章共3段,你正在閱讀(第5段)
本章共3段,你正在閱讀(第6段)
本章共3段,你正在閱讀(第7段)
本章共3段,你正在閱讀(第8段)
本章共3段,你正在閱讀(第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