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靠譜的阿瑪額娘
在寶寶未出生前,胤禛對于阿瑪這個角色,可是有著很多的幻想,他一直在猶豫,他到底是做個慈父好還是做個嚴(yán)父好,要是婉如生的是女兒的話,那么毫無疑問的,胤禛肯定會是個把女兒給寵上天的慈父的。
要是個兒子的話,參照著胤祥的性子,胤禛覺得自己很可能是個嚴(yán)父,當(dāng)然,胤禛也不是說胤祥不好,胤祥雖然小小年紀(jì)但是卻有勇有謀,而且還稍稍說得上是文武雙全,胤祥小小年紀(jì)便是如此,至于胤祥的將來,不可限量。
要是將來自己兒子也這樣,有勇有謀,文武雙全,胤禛做夢都會笑醒的。
他看不上的,是胤祥的性子,相比較總是冷靜沉穩(wěn)的胤禛,胤祥的性子有些太活潑了,胤祥是弟弟,胤禛很多時候訓(xùn)斥胤祥都是毫無顧忌毫不嘴軟的,對待弟弟都是如此,這要是對待自己兒子,胤禛肯定會更毫無顧忌的。
在寶寶出生這半個月里,胤禛對寶寶疼愛到了心坎里,至于他原先設(shè)想的嚴(yán)父,要就被丟到爪哇國去了,如今婉如提起這一茬,他倒是想起來了,自己原先是準(zhǔn)備當(dāng)一個嚴(yán)父的。
見胤禛臉上的為難,婉如是毫無商量余地的反駁道“什么面子里子的,你是寶寶的阿瑪,這事就算是寶寶知道了,他還能對你尊敬?”婉如說著,她拍拍胤禛的肩膀道“爺,你放心好啦,要是寶寶以后真敢那樣的話,不用你開口,我親自滅了他!”
婉如這句話可不是發(fā)癔癥,她是想到了乾隆。對于乾隆,婉如可是萬般的不喜歡。千般的不待見,先不說他的好大喜功,奢侈浪費,光是他不尊重雍正這一點兒,婉如就想把他拍活再拍死了。
乾隆總是像康熙看齊,希望自己也跟著做一個千古一帝,為此還自封了個什么十全老人,他是完全的忽略了他老爹雍正啊,什么事都往康熙身上靠,這乾隆也不想想。要不是有雍正。哪來的他乾隆啊。
不僅回收了他老爹的大義迷覺錄,讓天下的人以為他在為他老爹遮丑,讓天下的人更相信了雍正的罪行,而且還整出來什么康熙是因為他所以才傳位于他老爹的,要不要這么搞笑喲親。康熙是那種因為看中了孫子所以就把皇位傳給兒子的人嗎?
要真是這樣的話,康熙就不怕雍正一個喜怒無常就把他的寶貝弘歷孫子給廢了嗎?康熙沒有傻喲,康熙是千古一帝喲。
這種傳言,婉如不管是不是乾隆整出來的,反正婉如是把賬給算到了乾隆的頭上。
婉如相信,要是乾隆站在她面前,她絕對會揪著乾隆暴打的。所以,要是她的孩子有一天敢做出稍微不尊敬胤禛的事,哼哼。她到時候絕對會毫不手軟的大義滅親。
而胤禛見婉如竟然說出了“我親自滅了他!”這樣的話,胤禛又是感動又是好笑,他沒有去責(zé)怪婉如的口不擇言,相反,他知道這是婉如一心為他所以才會這樣說的,胤禛心里感動。但是嘴上卻說道“你是寶寶的額娘,怎么能說這種話,這要是讓寶寶知道了,他該有多傷心?”
“他要是不尊敬你的話,你該有多傷心啊~”婉如哼哼道。
好吧,聽見婉如這句話,胤禛啥都不說了,婉如想把剛才的事給記下來那她就記吧。有妻如此,夫復(fù)何求。
婉如和胤禛倆個人又開始甜蜜,至于被他們討論的將來可能會成為孽子的寶寶,則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的依然在吃奶。
有著這樣的阿瑪和額娘,真不是是寶寶的幸運還是不幸。
過了倆日,康熙回來了,于是眾人前去迎接,康熙回來之后,先是召見了太子,然后又召見了幾個近臣,確認(rèn)在他不在京城的時候一切無恙之后,康熙便去找太后嘮嗑去了。
康熙先是閑話家常問了太后最近的身子,太后說自己一切安好,然后太后不待康熙詢問,便把當(dāng)日的那處鬧劇給說了出來。
太子已經(jīng)給康熙原景重現(xiàn)過了,但是如今再聽一遍太后的描述,康熙依然覺得心中有把火在燒。
老三和老四,太不爭氣了!老三是為了一個妾,老四是為了他的福晉,倆個人一個個的都是為了女人!康熙如今已經(jīng)在想該怎么懲罰老三和老四了。
太后把事情給康熙說了一遍,她又給胤禛求情道“皇帝啊,老四當(dāng)日之所以行為失常,是事出有因,他是為了他的福晉,他和他的福晉從小一起長大,倆個人感情自然好過常人,既然是情有可原,你就別罰他了吧?”
太后也不糊涂,當(dāng)日胤禛拿著刀在宮里行兇未遂,胤禛是大大的觸犯了宮規(guī),砍刀,那可是標(biāo)準(zhǔn)的兇器啊,皇宮里怎么能有人掂著兇器行兇呢,胤禛這是置宮規(guī)于不顧啊,所以太后現(xiàn)在為胤禛求情。
聽見太后的求情,康熙笑著開口道“皇額娘,這老四呢,雖然情有可原,但是他畢竟觸犯了宮規(guī),宮規(guī)里明白的寫著,不準(zhǔn)公然拿著刀行兇,那么多雙眼睛看著呢,朕也不好偏袒不是?”
康熙心里要是真的認(rèn)準(zhǔn)了什么事,那是誰都勸說不了的,現(xiàn)在面對著太后,所以康熙好言好語的解釋。這是家事,不是國事,所以太后自然有資格指指點點而不犯康熙的忌諱。
太后想想也是,不懲罰也不好,畢竟那么多雙眼睛看著呢,而且,太后還準(zhǔn)備讓康熙懲罰三阿哥呢,三阿哥當(dāng)日偏信李玉柔,可是讓太后大大的不爽啊。
太后認(rèn)為,胤禛和婉如之間是真愛,是應(yīng)該被包容的,但是三阿哥和李玉柔之間,太后認(rèn)為那是李玉柔迷惑了三阿哥,讓三阿哥是非不分,所以太后希望康熙能把三阿哥給罵醒。
既然要懲罰三阿哥,胤禛也是跑不掉的啊,想到此,太后開口道“皇帝,既然這樣,老四的事你就看著辦吧,那老三也有錯,你也得好好說說,他可是被李氏那樣歹毒的女人給迷惑了啊”洗三那天,三阿哥的面無表情,不高興,連太后這種直腸子的人都看得出來。
“這個當(dāng)然,老三和老四都有錯,朕會一視同仁的。”康熙點頭道。
聽見康熙明確的說要懲罰三阿哥和胤禛,太后又有些操心了“皇帝,這倆兄弟犯的都不是什么大錯,你多說說他們就行了,懲罰的輕一點,他們知道錯了就好了。”
這畢竟是太后的孫子,雖然嘴上說著要懲罰,但是康熙真的要罰三阿哥和胤禛了,太后又忍不住要罰的輕一些了。
“皇額娘放心,這事,朕自有分寸。”康熙答應(yīng)道。
“還有那李氏,她現(xiàn)在還是慎刑司,哀家問過慎刑司的人了,她還是那副說辭,皇帝,現(xiàn)在你回來了,這事,你就看著辦吧,不過那李氏,她是一定得死的。”太后想起了還在慎刑司的李玉柔,便給康熙交代道。
“嗯,這個皇額娘放心,朕自有決斷,李氏和她的家族,朕不會輕饒的。”婉如怎么說也是皇家的兒媳婦,是皇家的人,這李氏只不過是一個妾,說不好聽點兒就是奴婢,小小一個奴婢竟然敢下手害皇家的人,這李氏真是吃了豹子膽了,李氏的行為,是沒把皇家給放在眼里,關(guān)系到皇家的臉面,所以這事,一定要嚴(yán)懲。
之后康熙和太后又隨意聊了幾句,然后康熙便走了,過了倆日,康熙把需要緊急處理的事情忙完之后,康熙便打算和三阿哥胤禛好好的談?wù)劻耍滴跏紫日疑系氖侨⒏纭?br/>
對于三阿哥,康熙還是很看重的,早年他的兒子不長命,都是小小年紀(jì)便沒了,為了保住三阿哥,康熙當(dāng)年還專門把他送到大臣的家里養(yǎng)育,快需要讀書識字了才給接回宮里。于是,這也造就了三阿哥在最開始的時候,對政治并不敏感,一心撲在詩書上。
這次,三阿哥也是沒有那些個政治敏感性,所以才會對太后有所頂撞,事后榮妃知道了這事,把三阿哥給叫過去狠狠的罵了一頓,她平日里巴結(jié)太后還來不及呢,她的兒子卻頂撞太后。
這真是把榮妃給氣了個倒仰,榮妃對三阿哥耳提面命,以后要好好的孝順太后,心里不管怎么想,面上必須得恭敬!三阿哥受教了,但是在心里,他還是認(rèn)為他的李氏罪不至死,不應(yīng)該被送去慎刑司的。
康熙把三阿哥給找來,康熙首先說三阿哥平日里不會管教人,這李氏是三阿哥的妾,三阿哥是李氏的直接領(lǐng)導(dǎo)人,這李氏犯了錯,三阿哥跑不了得擔(dān)責(zé)任。對此,三阿哥心里也明白,于是他老實的認(rèn)錯。
然后便是三阿哥在太后審理李氏時的表現(xiàn)問題了,康熙很明確的指出,三阿哥被李氏所蒙蔽了,但是康熙沒有想到的是,三阿哥對于他的看法竟然不贊同,三阿哥甚至還舉例說明他的李氏有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善良。
這可是把康熙給氣著了。(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