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凜冬
臘月氣溫驟降,京城迎來了第一場雪,還是鵝毛大雪,一夜過去,滿城覆白。常言道,瑞雪兆豐年,人人都覺得冬天不下雪就不是冬天。
所有人都以為昱王磕傷了腦袋也不至于醒不過來,可他就是好幾日都沒有睜開眼。
御醫(yī)們慌了,琢磨不出昱王昏迷不醒的緣由。
沒出幾日,遲遲不見昱王臨朝,關(guān)于康安帝病危,昱王也命在旦夕的消息就流傳開了。
一開始沒人信,可事實總不會騙人,一日又一日的見不到昱王的面,謠言就愈演愈烈,甚囂塵上。
等到昱王昏迷十日了,恐慌漸起,百官、百姓之中擁護昱王的人心惶惶,尤其這個時候禁衛(wèi)軍統(tǒng)領(lǐng)束泰加強了內(nèi)宮巡邏,抓捕了許多散步謠言的,京都府衙也開始行動,增派巡邏士兵,全城戒嚴(yán)。
如今能入乾清宮探視的只有參政知事、樞密使和六部尚書大人,眾人自然會向他們打聽,可他們總一臉凝重,緘默不言,還有問宮廷內(nèi)侍官們的,只是這些內(nèi)侍們言辭含糊不清,問多了就一副惶恐不已的樣子。
安王府。
這一日,府內(nèi)幕僚們聚集在書房,各個摩拳擦掌,興奮不已,安王本人倒是沒有那么激動,反而有股大事即成的不踏實。
“王爺,藥引已下,自然是不容回頭,如今昱王病發(fā),實乃天賜良機,萬不可錯過。”
“是啊,皇上病重,已是奄奄一息,若是不趁此機會除掉昱王……”
“或?qū)⒐μ澮缓垺!?br/>
安王坐在桌后,面露遲疑,幕僚們也沒有過度逼迫,一直以來這位主子雖然陰沉不定,可大事上卻分外拎得清,沒有干過什么出格的事情。
“可本王始終覺得他不是會為色所動的人,宮中那枚棋子至今下落不明。”
“王爺,不管棋子下落,他親口飲下的那杯茶,你是在乾清宮看見的。”幕僚吳先生是獻(xiàn)策毒殺昱王的人,所以在安王舉棋不定,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謀略成功的時候,心里是有些介懷的,他們?yōu)榱顺墒拢沓鲂悦找够I謀,眼下時機已到,安王卻不敢踏出那一步。
“暗棋在宮中靜待十三年,才引得昱王等人信任,王爺,若還是有所懷疑,”吳先生話音一頓,咬牙道,“在下曾有一好友精通醫(yī)術(shù),他是云游閑散之人,眼下他正巧在京城,若是我求他去為昱王看診,或可一窺究竟。”
“如此甚好!”安王撫掌而起,“我來安排他入宮,以為父皇看診的名義,到時候再想辦法引薦給方院首。”
吳先生眸光微閃,笑而不語,起身行了一禮。
其他人也都神色松快,開始暢談成事細(xì)節(jié)。
皇宮里被束泰防的跟鐵桶一樣,這也是為什么先前濮陽緒在北峰城待那么久都不怕出事的緣故,他手握龍符,天下兵馬皆為他掌控,與北荻一戰(zhàn),不僅立下赫赫戰(zhàn)功,也收獲了民心,可以直言,康安帝駕崩,他登基才是眾望所歸,順理成章。
安王急,北荻那邊安插的奸細(xì)也急,還有沒有揪出來的西戎勢力,又或是大周少數(shù)權(quán)貴,他們并不喜歡一個年輕的,羽翼豐滿的不受掌控甚至性格強勢的帝王。
吳先生把好友送到安王府,由安王帶進(jìn)宮之后,便穿上準(zhǔn)備好的衣袍,坦然的在家中飲茶,若是贏了,便不負(fù)半生隱忍蟄伏。
隨著安王進(jìn)宮,暗流涌動,京中原先一反常態(tài)擁護康安帝的某些官員也在行動,他們暗暗的聯(lián)合起來,商議著康安帝是沒有指望了,是時候推出一位新的合他們意的皇帝了。
他們把主意打到了今年冬天才回京的慶王頭上,于是慶王府門庭突然之間就熱鬧了許多。
安王也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順利,康安帝竟然又醒了,他得知昱王昏迷的消息,出乎意料的氣怒,把太醫(yī)院罵的狗血淋頭。
安王帶著人進(jìn)去請診,只介紹了幾句就被康安帝打斷,“你領(lǐng)著他去敏毓殿給昱王看診,昱王昏迷了十多日,這群無能庸醫(yī)全是廢物。”
安王不可抑止的激動起來,但是他慣會隱忍,面上流露出傷懷,似乎也憂心昱王傷勢,“兒臣這便去看看大哥。”
與先前迥異的是,越靠近敏毓殿,越是人少,只有全副武裝的侍衛(wèi),三步一崗,別說人,蚊子都飛不進(jìn)去。
入殿之前,領(lǐng)頭的侍衛(wèi)對他們進(jìn)行了搜身,安王身上沒有帶什么東西,自然放行,而他領(lǐng)來的人卻被攔住了。
安王道:“這位是牛大夫,奉皇上口諭為昱王看診,藥箱里的東西都是治病看診要用的。”
“殿下有令,利器不得入內(nèi)——”
“交給咱家拿著,安王這邊請。”徐肆從殿內(nèi)出來,語氣平常,面色憔悴,眼底還有疲憊的青黑,安王瞧見他,神色稍霽,也沒把侍衛(wèi)的攔阻放在心上。
寢宮之內(nèi),彌漫著濃濃的藥香,并不是康安帝寢宮里的那種聞著發(fā)苦的藥味。
重重帷幔阻擾了視線,安王只能隱約看見有人躺在床上,他想近前去,卻被面色不太好的束泰攔了下,“王爺留步,看診只需大夫一人。”
安王神色微變,袖中拳頭握緊了,“也罷,束統(tǒng)領(lǐng)可真衷心。”
這種護主的狗最討人厭了,不管你用什么法子都策反不了。
束泰仿若聽不出他言語諷刺,只目光沉沉的盯著身形精瘦、面容普通的牛大夫。
后者整了整衣袖,謹(jǐn)慎的走近床前。
守在床邊的還有陳落等三位內(nèi)侍官,每一個人都緊盯著他。
氛圍凝重,壓力巨大的牛大夫本能的屏氣凝神,他小心的伸出手去把床上男人的脈。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有機會細(xì)細(xì)察看對方的容貌,即便是病中,這個男人也是天之驕子,長相俊美,只是比他所見的畫像要柔和許多,大抵是他閉著眼安睡,軟化了硬朗的面容。
真的是昱王本王……他收了手,朝著陳落等人道,“還需察看昱王雙目,磕傷的頭部情況。”
陳落沒有猶豫的點了頭,還主動為他騰出了位置,方便他靠近床頭察看昱王綁著紗布的腦袋。
牛大夫主動撩起了袖子,露出細(xì)長的手腕,他的一雙手曝露在眾人視野,干干凈凈,只是在指頭按在床上之人的額上時,兩指之間多了一枚跟頭發(fā)絲差不多的細(xì)針。
牛大夫眼睛都不眨一下,心跳如雷。
大業(yè)將成,功載史冊!
……
北峰城的寒冬是沈汀年從未感受過的,她日日在暖炕上,并不曉得外頭多冷,只是從進(jìn)入臘月,驛站就不再送信了。
“主子,驛站那邊傳話說,之后要送信出去也得到年后,他們不再來各處收信,也不會接到京城那邊來信……”
“每年到了這最冷的時候,除了戰(zhàn)報,北境也不會給京城遞折子了。”
不說驛站的人抵抗不住北邊的寒風(fēng)刺骨,風(fēng)雪如刀,而是馬也扛不住,據(jù)說來回一趟京城,要跑死七八匹馬。
菁菁稟話的時候還著重說了下見到驛站的士兵裹著冬衣被凍得瑟瑟發(fā)抖,糊在臉上的雪都不會化成水。
沈汀年與京城的信件都是走的常規(guī)家書渠道,她捏著手里頭送不出去的數(shù)封信,輕輕嘆了口氣,“早知道上一次那封信就不寫了。”
寒莓菁菁菲菲三人都沒有聽明白這句話,但是碎燕聽懂了,那日是她伺候研磨,沈汀年寫了有史以來最簡短的一封信,只寥寥幾句。
既沒過問那些謠言,也沒有問他何時來接她,而是說肚里的孩子鬧騰的厲害,是個不體貼人的小家伙。
這個小家伙還有三個月就要出來了。
###
濮陽緒在昏迷的時候做了一個夢。
在夢里他領(lǐng)著幾個孩子在山溪里游泳,孩子們的嬉鬧太真實了,他實在是分辨不清虛幻與真實。
好夢不愿醒。
再次有了意識時,呼吸都分外的沉重,他聽見嘈雜的聲響,跪在床前的陳落低聲的同他說話,雖大部分聽的頭疼,可主要意思也不難理解。
安王逼宮,康安帝不肯寫詔書,發(fā)病時要殺安王,沒能成功,當(dāng)場暴斃了。
百官嘩然。
逼宮造反的人是沒辦法得到他們擁護的,安王鬧這么一出,反倒給了有心人機會,他們在朝堂上振臂高呼要擁立慶王。
到這個時候,就沒有什么藏著掖著了,什么黨派的人做什么事情,暴露的干干凈凈。
垂拱殿,劍拔弩張。
“國不可一日無君,王大人不認(rèn)安王,那是要認(rèn)誰?”
“論安撫民心,匡扶社稷,慶王有何不可!”
“慶王軟弱,不配為君。”有人直言不諱。
也有人氣的臉紅脖子粗:“我等絕不會認(rèn)弒君篡位之徒……”
在群臣面前,御史臺的人并未表態(tài)支持,反而是哪一方占了優(yōu)勢,他們就會有人冒出來挑刺,矛盾挑起來了,這些官員們吵起來跟市井潑婦沒有什么區(qū)別。
“韓大人,這么吵下去也無濟于事,不如由你來說,是安王還是慶王?”
此話一出,陸陸續(xù)續(xù)有人附和,參政知事韓平是三朝元老,他與樞密使趙襄一直站在另一邊,看著群臣辯駁未出一言。
“我心中明君,唯有一人。”
韓平只說了這么一句話。
垂拱殿內(nèi)為之沉默。
“昱王已經(jīng)死了。”群臣中有人冷笑起來。
三日前,昱王于昏迷中遇刺,不治而亡,這事是安王親眼目睹的。
除了韓平和趙襄之外,御史臺和六部的許多年輕官員都是臉色鐵青,瞪向那說話的人。
“你們?nèi)暨€不愿意相信,不如現(xiàn)在就去敏毓殿看看——”
“倒也不必。”濮陽緒低沉的聲音在宮殿之中響起,“我自己來了。”
聞聲者齊齊色變,他們驚愕的看向殿門口。
濮陽緒由陳落扶著,走進(jìn)來,外頭的雪光映照著他略顯蒼白的臉,熠熠生輝的眸。
“臣韓平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趙襄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韓平趙襄為中心周圍的臣子俱是面色慘白,雙膝一軟便跪倒在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濮陽緒抵拳輕咳,身姿瘦削,還帶著滿身藥香,卻居高臨下。
“平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