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他鄉(xiāng)
第二日,龍彥一大早就醒了,忙活了半天終于把吳文英的一件白色衣衫穿上身了,這古人的衣服其實是不好穿的呀。特別是扣那些扣子,唉,發(fā)明拉鏈的那個家伙真是了不起啊!
信步走出房門,伸了個懶腰。今天比昨天要好上許多,精神狀態(tài)不錯,身體也好像好了許多。正待舒展一下身體,做做廣播體操什么的,在院落的盡頭,大柳樹下吳文英老爺子正在那緩緩打著一套拳術。仔細一看,嘿嘿,這不是太極拳嗎?這年頭什么都可以穿越呀!這個世界和中國古代世界還是很相似的。
“吳老哥,早上好啊。昨日在山里摔傷,今日已經好了很多了,謝謝老哥了。”龍彥站在樹下先向吳老哥打招呼。
“龍兄弟客氣了,以后一個人可別往山里跑了,要去也要找人陪伴才是。嗯,你這衣服穿在身上,白衣勝雪,不錯,不錯。你本就長得一表人才,今后還不知迷倒多少少女。呵呵。”吳文英雙目閃動,輕撫長須微笑說道。
“呵呵,老哥說笑了,小弟我現(xiàn)在一無所有,說這些太早了。”
“哈哈,龍兄弟過謙了,不拍你笑話,老哥我像你這般年紀時候天下俱知我風流之名呀!哈哈。”吳文英說這話時眼里閃過一絲精光,但隨即又變得黯然。
嘿嘿,早知道你這個老帥哥是個有故事的人啊。
“我知龍兄弟乃非常之人,但不知龍兄弟仙鄉(xiāng)何處?”吳文英馬上就轉過了話題。
“小弟我乃荊楚人士,現(xiàn)孑然一身,故常年在外游歷。所以昨日才會在山里摔傷。”龍彥頭皮發(fā)麻,這說謊話就是累啊。
龍彥以前的家鄉(xiāng)正是湖南岳陽,而湖南湖北均屬荊楚大地。岳陽古稱巴陵,又名岳州,是一座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岳陽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文化燦爛。自古以來,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產生過許多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他理想破滅,以死向邪惡勢力抗爭的時候,他選擇了岳陽土地上的汨羅江作為自己生命的最后歸屬。從此以后,“日夜江聲下洞庭”的汨羅江就一直馳騁著一股悲壯的英雄氣概。一代詩圣杜甫,拖著病殘的身體,瞻仰“屈原祠”,登臨岳陽樓,寫下了著名的詩篇《登岳陽樓》。不久,病死在岳陽市境內的平江縣。還有李白、韓愈、白居易、孟浩然、陸游、歐陽修等著名的詩人,都有先后來到岳陽吟詩作賦,留下了許多動人的篇章。
宋代的范仲淹把對岳陽的吟誦推向了*,他寫下的《岳陽樓記》成為了千古奇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成了眾多的仁人志士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哈哈,果然是人杰地靈,唯楚有才啊。龍兄弟,你那衣服不知是何處所購?你也知道我家就經營著布匹服裝,我虛度這許多年竟從未見過如此神奇材質。”
“嘿嘿,那可是限量版的李寧運動服。這個世界是絕對沒有的。那材質可是高科技出品的,別說你不知道了,我都不知道具體的成分是什么。最貴的一套要幾千塊人民幣。身上穿的那套想當初也是花了我一千多啊。可惜陪我買衣服的女朋友五月雪卻再也見不到了。”龍彥心道
看著吳老哥求知的眼神,龍彥覺得只有忽悠一下了,不然還真不好過關。“吳老哥,我這衣服可不是買的,是別人送的。至于是什么材質這個我也不清楚了。”
“哦,究竟是何人所送?如此稀罕之物,我敢說就是大順皇室也不可能曾有。”吳文英滿臉的驚奇。
“嗯,這個是小弟的一位異國朋友所送。小弟去年曾在東南沿海一帶游歷,偶遇一位異國人士,因小弟略通些外文,故我們成了朋友。他說這樣的衣服在他們那也是很少有的,只有他們的皇室才有很少一些。”
“呵呵,我原想如此好的材質,若我家商鋪能出售此等衣物,必定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啊。看來是老哥我奢求了。”吳文英臉色恢復淡然。“但不知你朋友的名諱?日后有機會龍兄弟你可介紹給我認識啊。”
“嗯---哦,我這位朋友的名字叫馬可波羅,呵呵,馬可波羅。以后有機會定會介紹給老哥認識的。”汗,龍彥巨汗。
“嗯,你這姓馬的朋友的名字倒頗為怪異。”
“呵呵,那是,那是,比不上咱們大順子民的名字。”龍彥只能心里祈禱,老馬哥哥,對不起了。
“也只有你這非常之人才有這般際遇,我知龍兄弟乃非常人,非常人行非常事。但龍兄弟你的頭發(fā)似乎有大不妥。要知道古有訓導,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龍兄弟可為我解惑?”
“呃,這個,這個說來慚愧,小弟我前些日子不小心頭部受傷,需要剪掉頭發(fā)才好敷藥,故只能做那不孝之人了。”龍彥到現(xiàn)在倒覺得這謊話也不是很難說嘛,說多了連自己都信了。呵呵。只是想起在原來世界的父母不由得一陣心酸,真是不孝啊!
“如此倒是我多心了,見諒見諒。”
“這吳文英老哥倒是個細心體貼之人。他昨日就想問我這些卻不問我,怕是見我有傷在身。”龍彥暗自揣測
“老哥教訓的是,小弟我以后定不會輕易剪去頭發(fā)的。”龍彥說道。嘿嘿,不留發(fā)怎么行?給人參觀么?初來乍到的一定要低調啊。
吃過早飯,吳文英邀請龍彥一起去他的學堂看看。龍彥也覺得多走走對身體有好處,并且可以早點明白這個世界的一些東東。于是二人一起往學堂走去。龍彥發(fā)現(xiàn)路上的行人很多。男人們帶著農具,牽著大水牛往地里趕去。那些小孩子背著小書包也朝學堂跑去,見到了吳文英老哥都恭敬地叫聲:“先生好!”看到這場景,龍彥一陣恍惚。那純真的學生時代是那么遙遠,又是那么清晰,可是再也回不去了。路上行人見到吳文英老先生俱都很尊敬地向他問好。吳文英一一含笑回應。看來這大順朝的統(tǒng)治還算可以,或者龍鳳村本身的原因。這個龍鳳村就顯得非常和諧,比起后世那些每日里喊著和諧口號,卻人心不古的人來說。這里就是他們應該學習的樣板。是不是叫那些后世當官的也來穿越一下呢?嘿嘿。
“吳老哥,這龍鳳村處處可見自然和諧,和睦相處。老哥生于此好福氣啊!”龍彥邊走邊對吳文英說道。
“哈哈,大順朝這些年還算風調雨順,村民幾乎都有自己的衣食。故傷風化的事情他們是萬萬不做的。再者我們龍鳳村自出了一位皇后,這老百姓都是極度自豪的,每個人俱都恪守本分,不做那好吃懶做,偷雞摸狗的勾當。再怎么也不能給咱龍鳳村丟臉啊。若真有那品行不良且屢教不改之人,我們村一定會將其驅逐出去,永不許進村。”
原來如此。這驅逐之法甚是厲害,那古人都很講究家族宗室觀念。若驅逐出去那還不是將人從家族中直接開除,以后會背一世罵名。
“龍兄弟,到了李大夫的家了。順便換下藥。”吳文英指著一個小院落說道。
“好啊。”
一進小院,便聞到濃濃的中草藥味道。那李大夫和吳文英差不多年紀,著一件灰色衣衫。精神矍鑠,眼睛明亮,腰桿挺直,一點都不顯老態(tài)。看來這做大夫的都知道些養(yǎng)生之道。
“李大夫,小弟路過,特帶我這龍兄弟來換下藥。”吳文英抱拳含笑道。
“客氣了,這位龍兄弟坐好,我這就為你看看。”李大夫說。
“有老李大夫了!”龍彥對李大夫施了一禮后坐下。
李大夫手腳麻利,且動作輕柔。不一刻就已換好了。三人談笑間關系也越發(fā)熟絡。那李大夫也是如吳文英一般要龍彥叫他一聲老哥。龍彥自然是求之不得。寒暄過后。吳文英和龍彥告辭而出。
那學堂卻就在離李大夫小院二十米左后地方。一塊木匾上書“龍鳳村學堂”。筆法飄逸,看到落款卻是夢窗題。呵呵,這吳老哥的字倒也是飄逸瀟灑,字如其人,字如其人啊。
進到院里,大約二十幾個到三十個小孩子已經全部坐好,見到吳文英走來,俱大聲叫道:“先生好!”吳文英微笑點頭便要龍彥自便。參觀也可,聽講也可。他開始講授今天的內容。龍彥聽了一陣就覺得頭大。這孔老夫子的文章到哪里都得學啊,看著那些學生搖頭晃腦的念著那些經典名句。龍彥想:“怎么不教蒙學,或者三字經,千字文。以后有機會給吳老哥提提意見。”
結束今天之后,龍彥的日子就這樣暫時先安定了,做了一個吃白食的。每日里到學堂走走,教小孩子做做游戲,什么“老鷹抓小雞”,什么“官兵抓強盜”等小學玩過的東西。得到了小朋友們的一致?lián)泶鳌R坏酱蠓蚶细缒抢餀z查下傷口,順便認識下中藥。倒也是頗有收獲。
閑時,和兩位老哥聊聊也不錯,兩位老哥俱都是學識過人,而龍彥卻是后世千年的白領骨干精英,三人俱都覺得相談甚歡。(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