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自殺手冊_第19章 夢可訪談(1)
他說著把打印好的一份“人臉與面具配對”材料放在桌上,邀功似的看著柳菲。</br>
材料做的相當不錯,每一張證件照旁邊對應一張面具臉譜,一目了然,看得出鐘開新著實費了一番心血。</br>
柳菲瞥了一眼,淡然道:“還不錯。”</br>
鐘開新受寵若驚,用力點點頭,“我會加倍努力。”</br>
郭蓉蓉和丁潛全都汗然。這就是傳說中的賤客嗎。</br>
丁潛昧著良心朝鐘開新豎起大拇指,“你讓我們看到獲救的希望了。再接再礪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再好好查查照片里那些人的情況,看看還有多少人活著。你能拯救更多人呢。偉大的英雄是不會被平凡的外表所掩蓋的。”</br>
“放心吧,有我在你們不用怕。”高IQ低EQ的鐘開新同學暫時忘記了*錄像詛咒的擔驚受怕,陶醉在自我感動的美好氛圍里。</br>
對待這樣的仰慕者,柳菲選擇視而不見,她對還算清醒的丁潛和郭蓉蓉說:“照片紙的紙質我已經查過了。是一種高檔的膠版紙。”</br>
“膠版紙是什么紙?”郭蓉蓉問。</br>
“一種比較高級的彩色印刷品,像彩色畫報、畫冊、宣傳畫、書籍封面,插圖什么的,都是這種紙。我覺得,這張照片很像是從雜志上剪切下來的。”</br>
“雜志啊。”郭蓉蓉拿著皺皺巴巴的照片看著,“難不成設計者隨心所欲,看一本雜志的時候忽然動了念頭,拿起剪刀剪下一張照片就開始他的*了?”</br>
丁潛若有所思,“要是能查出是什么雜志就好了。”</br>
“我查過。”柳菲接過話,“膠版紙也分很多種,有不同型號,單層版和雙層版之分,還有超級壓光與普通壓光兩個等級。這張照相紙屬于特號,單層版,超級亞光的材料。可以說,是一種成本很高的紙。如果是做雜志的話,這份雜志的售價一定不低。剛好藍京有幾家大的雜志社。門口報亭里就有賣的,我挨家雜志買了一本回來化驗。恰好有一本雜志的紙質完全一樣。”</br>
“是什么雜志?”</br>
“《明星休閑周刊》。”</br>
郭蓉蓉說:“原來是這本雜志啊,很出名呢。全國都有銷售呢。”</br>
“講什么的?”丁潛問。</br>
“明星休閑嘛,顧名思義,都是關于明星的各種新聞啦,娛樂圈的大事件啦什么的。”</br>
“你也看嗎?”</br>
“偶爾,我一般經過報攤,先翻翻看,有沒有關于我偶像的,有,我就買一本看看。”</br>
“沒想到你還這么八卦。”</br>
“我那不是八卦,我那是時尚好不好。”</br>
“你偶像是誰?”</br>
“那得看你問國內還是國外,國外哪個國家的。你想知道?”</br>
“不想。你就用你時尚的腦袋想想,如今雜志里出現這么一張照片,通常會是什么情況?”</br>
“一般來說,像上映新電影,新影城開業(yè)啦,或者是訪談類節(jié)目報道什么的。不過像這樣的照片也不多見,我也說不好。依我看,既然找到了雜志社,那就直接去問問他們了,找到這本雜志應該不難。雜志社的編輯肯定知道這張照片是哪里拍的。”</br>
郭蓉蓉的思路是對的。大家都沒有異議,現在必須爭分奪秒,用最直接的方式查找真相。</br>
不僅僅是為了拯救照片里的幾百人,也是為了拯救他們自己。</br>
想象一下,上百人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經歷著相同的夢魘,聽著自己內心不停的說“我想死”。這是不是夠驚悚。</br>
你可以醒來之后裝作正常人一樣上學上班,與家人道別,與朋友約會,但你無法預料會在哪一天,你離開家就不再回來,你的約會也意外爽約。就在一個其他人都很平常的一天,你,正在某個孤獨的角落里欣然結束自己的生命。</br>
世界上最恐怖的死就是殺死自己。</br>
沒有人能比你更能體會臨死前的絕望。</br>
……</br>
……</br>
“明星休閑”雜志社依托歐洲著名傳媒集團,實力雄厚。出版雜志包裝精美,設計時尚,內容面向當代中國娛樂圈,緊緊圍繞當紅明星和熱點娛樂話題,第一時間呈現新鮮熱辣的娛樂人物以及娛樂事件。</br>
雜志社地址在市中心黃金地帶的中鼎商業(yè)大廈14樓。占據整層寫字樓。</br>
郭蓉蓉和丁潛帶著照片來到雜志社,直接面見主編,說明來意,想要找出這張照片來自哪期雜志。</br>
主編張瑞東接過照片看了幾眼,似乎有點兒印象,但也想不起具體是哪一期。于是叫人把最近兩年里發(fā)行的期刊全都找出來。一共一百多本雜志。</br>
考慮到自殺事件發(fā)生的跨度,郭蓉蓉和丁潛從早期的期刊開始找。</br>
“找到了!”郭蓉蓉翻著翻著,忽然興奮的叫起來。</br>
她翻開的那一頁雜志上赫然有著一模一樣的照片。</br>
這期雜志是大約一年前發(fā)行的。照片出現在雜志的第二條新聞版面,旁邊陪著醒目的標題“藍京女歌手暢談心酸歷程,動情處難抑飆淚——夢可訪談”</br>
標題下還配上一張女主持人采訪嘉賓的小照片。</br>
郭蓉蓉打量著那張照片,端詳了兩眼,“咦”道:“這個女嘉賓看著這么眼熟呢?”</br>
她往文章開頭的人物介紹一瞅,“著名訪談主持人何夢可專訪新生代女歌手安琪……安琪?!這不是蔣雨馨的藝名嗎,我說怎么看著這么眼熟呢!”</br>
丁潛也很意外。</br>
他仔細打量那個女歌手,盡管照相角度偏,她也化了妝,但分明就是蔣雨馨無疑。</br>
怎么也沒想到那張重要照片的出處居然是蔣雨馨參加的一擋訪談節(jié)目。</br>
調查了半天,繞了一個大圈。</br>
文章并不算長,開頭簡單介紹了安琪的成長經歷,與蔣雨馨完全吻合。不過內容里并沒怎么寫“辛酸經歷”,措辭也十分模糊,只是用“不堪回首”、“一言難盡”這樣的詞語一語概括。明顯有標題黨之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