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職
“你在門口等我,一會就好。”蘇榆留下一句話,進了店里。
這家店以前是私人的,后來改為國營,里面的裝潢很好,賣的竟然還有旗袍,有兩個裁縫在忙碌。
蘇榆買了東西沒多做停留,出來時韓尚正站在臺階旁低頭沉思,一只手插在褲袋里,身姿筆挺,像個文質(zhì)彬彬的紳士又抑或追求真理的學(xué)者。
跟他平日上班的形象相差甚遠,蘇榆覺得還挺有氣質(zhì)。
“好了?”聽到聲音,韓尚抬頭看過來,“沒買嗎?”沒看到她拎東西。
“買好了,我們等下去哪?”蘇榆把布袋往后背了背,趕緊轉(zhuǎn)移話題。
“前面有家店,你應(yīng)該會喜歡。”
蘇榆坐在后座扶好,車子如風一般輕快向前,街邊的建筑風格多樣,有歐式的洋房城堡,又有中式的四合院垂檐門樓。
自行車在一處鮮花店門口停下,里面姹紫嫣紅開滿了各色鮮花。
暮春時節(jié)花卉繁多,蘇榆詫異他竟然會帶自己來花店,選了幾支素淡的梔子花,插在細長的陶瓶里。
低頭聞了聞,香味很濃,回頭放在辦公桌上應(yīng)該不錯。
韓尚付好錢出來,隨后又騎車帶蘇榆轉(zhuǎn)了幾個地方。
周日人比較多,自行車穿梭在并不寬敞的巷子里,小心的避讓開來往的行人,微風拂面,身后傳來一陣陣清香,花美人更嬌。
最后兩人去了京大某個著名的湖,還去湖里劃了會船。
方向不太好掌控,蘇榆好奇的拿起漿劃了兩下,船在原地打轉(zhuǎn),韓尚試著轉(zhuǎn)了兩下,仔細測了風向,沒兩下就把船劃了出去。
這個時候湖中已經(jīng)有幾艘小船,有的是出來游玩的情侶,有的是大學(xué)的學(xué)生,還有一家?guī)卓趲Ш⒆映鰜淼摹?br />
船艙太小,兩人面對面坐著,韓尚的腿偶爾碰到蘇榆的膝蓋,肌肉瞬間繃緊又不動聲色移開。
兩人就如何測試風速,如果給這船加個發(fā)動機,放在哪個位置合適討論了一番。
“你會游泳嗎?”蘇榆用手撥了撥湖水,隨口問道。
韓尚點頭,“夏天可以去游泳館玩,你會嗎?”
蘇榆搖頭,她有些怕水,小的時候被父母逼著學(xué)過一陣子,后來不了了之。
“我教你,其實學(xué)起來不難。”韓尚說的時候真沒多想,后來不知聯(lián)想到什么,眼神有些飄忽,不敢往蘇榆這邊看。
也是這個時候蘇榆才知道,韓尚的父母竟然是某科研單位的研究員,蘇榆肅然起敬,這個年代的科研人員都是真正的大佬,后世沒人不知道他們的豐功偉績。
據(jù)韓尚說他們常年待在單位,京市的家里一般都沒人,今天中午兩人打算去韓尚家自己做飯。
去菜場買了幾樣新上市的瓜果蔬菜,回家讓蘇榆先準備著,韓尚又去買了些油鹽醬醋。
韓尚家在一處幽靜的巷子里,周邊都是小洋樓,路邊的洋槐樹影影綽綽遮擋了大部分陽光,走在巷子里很是陰涼。
蘇榆今天穿了件墨綠色的毛衣,里面是件白襯衫,下面穿著寬松的黑褲子,襯衫的下擺束在腰間,白的的領(lǐng)口從毛衣里翻出來,整個人看起來有些慵懶又很有書卷氣。
室內(nèi)并無太多裝飾品,一組沙發(fā)一個衣架還有一臺留聲機。
屋里雖久未住人,卻并不臟亂,把客廳和廚房的浮塵擦掉,蘇榆去廚房摘菜清洗。
沒一會韓尚提著醬油瓶子回來了,把油鹽一一拿出擺上,蘇榆已經(jīng)洗好菜正準備切。
“我來切吧。”韓尚看她拿刀心里發(fā)慌,洗洗手自己來。
蘇榆把米飯蒸上,又去起火燒油,韓尚把切好的菜放進鍋里。
“你去歇一會,我來做。”韓尚道。
蘇榆被推著出了廚房,在客廳里逛了一圈,從廚房外探出頭:“客廳里的留聲機我能打開嗎?”
韓尚讓她隨意,顛勺把炒好的菜盛出鍋。
沒一會兒屋子里響起古典的圓舞曲,舞曲起伏連綿,節(jié)奏輕快典雅,很有華爾茲的特色。
蘇榆閉著眼睛跟著哼了幾句。
飯菜被陸續(xù)端上餐桌,聞著香味十足,蘇榆幫著把碗筷擺上,兩個人四個菜綽綽有余。
第一次吃韓尚做的菜,蘇榆有些小期待,夾了一筷子蔥花炒蛋,味道還不錯。
沒想到他還有做飯的隱藏技能。
這一天先是去買胸衣,又去買花,接著又到湖里劃船,快把京市逛了一遍,回去時蘇榆累的不行很快睡下。
晚上,韓尚坐在書桌前,打開一本厚厚的筆記本。
他熟稔的翻到某一頁,紙張上整整齊齊寫著一排排文字,字體剛遒有力,排在前面的文字后面還打著勾。
韓尚拿起一只鋼筆,在緊挨著的幾排文字后面劃上勾,下面僅剩下寥寥幾行,像是待完成的任務(wù)。
徐青啟突然從后面伸頭看了一眼。
只見上面赫然寫著:
一起逛圖書館√
河邊散步√
泛舟湖上√
買花√
一起做飯√
討論文學(xué)
交流人生
暢享未來
羅曼蒂克求婚
……
只來的及看見幾行,韓尚已經(jīng)快速合上筆記本。
徐青啟的表情有些一言難盡:“錢老師教的?”
韓尚的臉色有些可疑的泛紅,沒吭聲。
“你就不怕她以后發(fā)現(xiàn)你的真面目,到時候跟你鬧怎么辦?”
“到時候再說。”
徐青啟突然有些期待這個畫面。
第二天早上,錢總工他們?nèi)h室時把蘇榆也帶上了。
“小蘇把圖紙給我看看,咱再進行改進改進,廠委那邊已經(jīng)有了計劃,過段時間說不定會生產(chǎn)一批賣出去。”錢總工和藹道,把眼鏡拿下來擦了擦。
蘇榆把圖紙遞給他,錢總工一眼看出來不是韓尚的筆跡,上次看的匆忙沒在意,這次不由正視道:“小蘇自己畫的?”
蘇榆點頭,雖然知道大多數(shù)人都有些誤會,但也沒刻意出去顯擺自己的本事,對她來說,這么個小物件實在不值一提,況且這東西本來也不是她發(fā)明的。
“基礎(chǔ)很扎實,小蘇以前學(xué)過?”錢總工問。
韓尚替她回答:“她父親曾經(jīng)出國留學(xué)過,她本人也去大學(xué)聽過課。”
錢總工聽后點頭,怪不得,原來是家學(xué)淵源。
這孩子是個好苗子,之前讓她整理資料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既然是小蘇獨立研究的,那我找個時間把這事報上去,想來小蘇工程師的職位很快就能申請下來。”
圖紙在眾人之間傳閱一圈,錢總工讓他們提出可供修改和補充的建議。
幾人討論半天,都覺得這個設(shè)計已經(jīng)非常完善,可改動的地方很少。
“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蘇榆舉手,“這個完全可以做成電動的,只要裝一個馬達就行。”
大家有些疑惑,馬達的概念這個時候知道的人還很少。
“就是小型的電機,聽說蘇俄那邊已經(jīng)有電器生產(chǎn),我們國家也在籌備這方面的專業(yè)實驗室。”錢總工跟大家解釋,沒想到小蘇連這個都懂,“前陣子李總工說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研究小組,不知道有沒有進展,回頭我問問去。”
蘇榆這個提議,直接讓眾人眼前一亮,實在是馬達的用處太廣了,如果他們國家也可以自主研發(fā)一些電器,說不定可以在這方面趕超英美。
眾人興致勃勃,就這個話題討論了許久。
廠委對于蘇榆提升工程師的事情很快有了回應(yīng),不光有回應(yīng),還當成一個典型廣為宣傳。
廣播站連著念了兩天的稿子,更是出了相關(guān)主題的黑板報。
烈士家屬這個標簽一出,再加上了解廣大工友所需,體諒食堂大師傅的難處,發(fā)明了什么什么機器云云,讓大家的伙食得到了改善,著實出了兩天風頭。
“回來啦,大名人。”吃過晚飯,蘇榆回到宿舍,幾個舍友這么喊她。
蘇榆脫掉工裝,擺擺手讓他們別起哄,“小林還沒回來?”
“你倆以前每天最早回來,自打談了對象,是一個比一個晚。”趙秀娟撇嘴道。
“我還好吧。”蘇榆把頭發(fā)散開,扎成丸子頭,“小林才是陷入愛河的女人。”
“你沒陷入?”趙秀娟八卦道。
蘇榆有些說不清楚,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小林當天晚上沒有回來,為此蘇榆特地跑到男宿舍打聽,被告知馬超群也沒回來。
蘇榆:……
進展這么快的嗎?
第二天一早,蘇榆吃過早飯去辦公室,小林已經(jīng)到了。
“我和他準備結(jié)婚了。”小林羞答答道。
原來倆人昨天下了班直接去郵局給馬超群老家發(fā)了電報,告知家里他們打算結(jié)婚的事。
過幾天就是周日,完全可以等那時候去發(fā)電報,這也太迫不及待了吧。
“那你們晚上住哪了?”蘇榆好奇的問。
“住我家了,他跟我弟弟擠了一晚。”
蘇榆記得小林有三個弟弟,馬超群那憨大傻擠得下?
倆人準備還挺充分,等辦公室里人齊了,馬超群咧嘴笑著給大家發(fā)喜糖,隔壁幾個研究組都發(fā)了一遍。
蘇榆看著滿臉喜悅的小林,不禁陷入沉思。
說起來她和韓尚接觸也快一個月了,是不是該有個決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