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 144 章
天則十五年二月。
近十七年沒有戰(zhàn)事的天祥國頭一次被侵犯, 先皇最后那三年,手下的武將們打遍周邊無敵手,換來這十幾年的太平日子。
可如今雖說那股敵兵只有二十多人, 到西北邊域搶了糧就跑,但還是讓人心驚。
西北向來是防御重地, 怎么就能讓二十多人搶了糧食, 而且還毫發(fā)無損地回去。
這樣看來, 西北駐防只怕空虛已久。
否則怎么會這么輕易被擊垮。
其實搶了糧食不算重要, 去年中原豐收,大可送糧過去, 可代表的意思卻讓人皺眉。
十幾年前固若金湯的城池被這么一股敵人擊潰,十幾年前誰都不敢來犯的西北城池如今被輕易進入。
這也代表著,上一輩的努力在一點點被瓦解。
那一輩的征戰(zhàn)給天祥國帶來十幾年的和平日子, 可如今和平日子恐怕就會越來越少。
往日天祥國防御極好的時候,對方不敢來犯, 一旦知道你們是個紙老虎,很多勢力只怕蠢蠢欲動。
外敵亡天祥國之心不死。
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上一輩努力把祖輩打下的江山穩(wěn)穩(wěn)守住, 讓周圍番邦國臣服, 讓四海歸一,天下順心。
但守住,不是一時的事,是需要很多皇帝,很多大臣共同維護的事。
就跟家里有個花園一樣,先祖買下來, 上一輩打理好。
那后輩們就可以一直欣賞, 不管不顧嗎?
這定然不行, 打理好的花園可能撐個一年半載,還能花木繁茂,井然有序。
但三年五年不管,必然雜草叢生,必然亂象橫行,說不定花園外面野草都要蔓延進來。
如今的天祥國就是這個樣子。
心大的人覺得,不過是小股敵兵,但懂得局勢之人,便知道這是個信號。
似乎在告訴所有人,天祥國不如之前那樣強盛,已經(jīng)不是逢戰(zhàn)必贏,已經(jīng)是可以欺辱的了。
或許一時間不會直接進攻,可對方必然開始摸天祥國的底細。
而天祥國,還在為國庫空虛的事情發(fā)愁。
“司馬法仁本里說過,故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蘇菀一邊做事,一邊跟李蓉蓉說道,“講的就是這么回事吧。”
雖然天下太平更久了,但懈怠戰(zhàn)備,同樣會帶來危險。
如今就是很好的例子。
經(jīng)過之前看過內(nèi)宮人死在面前,李蓉蓉就有了喜歡來找蘇菀的習慣。
總覺得蘇菀雖然年歲比她小,但事事穩(wěn)得住。
蘇菀果然安慰道:“現(xiàn)在看著為難,但事情也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方。”
“上一輩留下的底子太強,所以這么久的時間天祥國平安無事,如果收拾收拾家底,應該也不會太慘。”
上一輩的人,還有許多老臣子,也留下不少精兵強將,破船還有三顆釘呢,更何況十幾年前如此強盛的天祥國。
別的不說,蘇菀可是見過璧廣山的丁家軍,那些人的本事可見一斑。
但并非有了他們就能高枕無憂,若只吃老底,很快就會敗光家業(yè),大廈將傾,如今還能巍峨一陣。
若想讓后世無憂,現(xiàn)在就要重新打地基,重新修繕,讓這個即將傾倒的大廈修繕完備。
這不是個簡單的事。
也不知道虎視眈眈的外族又會給多少時間。
李蓉蓉低聲道:“可我聽說,西北那些外族已經(jīng)在聯(lián)合草原上的部落,這也沒事嗎?”
蘇菀笑:“一家子幾個骨肉相連的兄弟姐妹,還會為家產(chǎn)斗個你死我活。”
“那么多部落想要合縱連橫,還想規(guī)規(guī)矩矩安安順順地聯(lián)合?”
“他們必然要內(nèi)斗上一陣,這才能推出一個總首領出來,可這首領有本事還好,沒本事的話,還沒開始攻打天祥國,就會死于其他部落的手里。”
“天祥國固然沒那么太平,但這一兩年里,大約是無大事的。”
頂多是小股敵兵不斷來犯,不斷試探天祥國的底線,那邊也在合縱連橫,最終以試探的結果,來決定對天祥國的進攻。
不過蘇菀還是嘆氣:“我們一時半會沒事,但西北邊域百姓就慘了。”
糧食可以送,那家怎么辦。
鐵騎踩破的城池怎么辦。
李蓉蓉聽著蘇菀說話,下意識道:“總覺得你好像更厲害了。”
更厲害?
蘇菀自己也愣了下,反駁道:“沒有,隨口說說。”
可想了想,多半是這一年來讀書習字,多看了幾本古書,又結合了現(xiàn)代所學,這才有所感悟。
平日里多看書沒覺得什么,但想事情的時候,不由自主便有了這樣的思維。
兩人在尚膳監(jiān)廚房的對話,被外面的謝沛跟另一個人聽到。
東閣大學士緊皺眉頭,他如何也不敢相信,這些話是一個小宮女口中說出。
這話就算換成他得意弟子所講,東閣大學士都要夸贊幾句,悉心培養(yǎng)他,可現(xiàn)在?
方才他在重華宮,只是跟太子殿下多提了一嘴那個小宮女,問了句:“聽說您帶了一個小宮女去璧廣山?”
太子年雖小,雖說納個宮女沒什么,但待到璧廣山還是不妥。
原本以為太子會多解釋幾句,沒想到竟帶著他走了過來,正好聽到蘇菀對西北戰(zhàn)事的見解。
普通人能想到一股騷擾的敵兵代表什么已然不錯。
再進一層能想到天祥國國力弱,卻能撐上一陣也行。
但后面西北草原部落合縱連橫,一邊內(nèi)斗一邊試探底線,這是把雙方意思都想明白了。
這小宮女竟是在灶房做著飯,就說出許多有功名之人都想不明白的事。
還以為一股敵兵而已打回去就行了,大學士們?yōu)楹稳绱苏痼@。
謝沛原本想進去自己來問,讓東閣大學士在外聽。
也沒想到正好碰上蘇菀在安慰其他宮人。
此刻聽完這些話,一句不發(fā),帶著東閣大學士回重華宮,回到書房之后,謝沛道:“我?guī)ヨ祻V山,如何?”
東閣大學士拱手,“全聽殿下吩咐。”
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如此厲害嗎?
東閣大學士頭一次覺得自己老了。
不管是殿下還是那個小宮女,既有自己的見解,還能憐惜百姓。
大學士忽然覺得,他好像離十幾年前那個輝煌的時代更近些,當時他還是只是個小臣子,是先皇無數(shù)強將能臣中不起眼的那個。
或許有生之年,他也會遇上自己的“先皇”?
謝沛見此并不多說,甚至在蘇菀的事他也沒多說。
只要見識過她才能的人,斷然不會說一句,一個小宮女而已,有什么了不起。
出身也好,地位也好,沒什么是永恒不變的。
豪門大戶的蠢豬臣子,跟平民出身的得力干將,誰都知道要選誰,真正聰明的人,又怎么會芥蒂這些。
何況蘇菀也不單只有聰慧。
她有的東西,是這世間罕見的豁達通透。
西北小股敵兵騷擾,到底沒掀起太大風波,可在很多人心里都留下印象。
兵部等人分析,估計是近些年他們來京都進貢,也發(fā)現(xiàn)了端倪,這次手下人不聽話過來搶糧,更是讓他們確定天祥國的國力不如從前。
想必接下來,西北邊域不會太平。
就跟癬斑一樣,暫時不致命,但會讓人很煩。
如果不能抵抗,估計周邊小國,西邊的,北邊的,東邊的,南邊的,都會試探性掠奪。
天祥國物產(chǎn)豐饒,哪個不眼饞。
可再商議一輪,大家也覺得,一兩年,甚至三四年不會有大事,可再往后就不好說了。
現(xiàn)在最要緊的,還是填充國力,不說讓天祥國恢復先皇在時的模樣,但總要做些事。
圣人看到這些奏章,臉色依舊不好看。
身邊寵妃柔柔弱弱,開口道:“圣人,您是天子之軀,怎好為這件事勞心勞力,養(yǎng)好身子才要緊。”
說著,表情溫柔小意給圣人喂湯藥。
等這湯藥吃完,寵妃表情有一瞬間冷意,隨后又笑,輕輕給圣人捏肩,好讓他睡得更安穩(wěn)些。
旁邊內(nèi)侍瞧著,只覺得這寵妃運氣確實好,原本只是姜貴妃宮里的婢女,可現(xiàn)在卻是宮中最受圣人寵愛的妃子。
可這會在燭光下看著,總覺得新晉寵妃薔美人眼窩較深,平日看著雙眼楚楚可憐,可此時瞧著怎么有點外族血脈。
內(nèi)侍也只敢抬頭瞧一眼,再抬頭想看個究竟的時候薔美人已經(jīng)換了位置,只能看到漂亮的下巴,跟雪白肌膚。
自己肯定多心了,圣人身邊的女人,怎么可能有外族人。
身份背景都是經(jīng)過小心調(diào)查的,否則肯定不能在宮里。
內(nèi)侍自嘲笑笑,他這個小內(nèi)侍亂想什么呢,卻沒發(fā)現(xiàn)薔美人的眼神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隱隱閃過冷意。
圣人沒給外族來訪拿主意,這讓兵部臉色實在不好看。
圣人一黨見此,立刻開口道:“不過是件小事,用得著這樣著急?”
“你們也太少見多怪了些,以天祥國的國力怎么會畏懼一些小賊。”
“兵部自己處理了便好,何必要來打擾圣人。”
兵部從勤政殿離開,轉頭直接去重華宮。
太子是丁老將軍唯一的血脈,唯一的外孫,兵部等人本就對他多有親近,這次既然讓他做主,那他總能找太子商議吧。
太子作為未來儲君,處理這些事很正常。
到了重華宮,兵部尚書終于知道什么叫辦事效率,什么叫英明決斷。
太子直接下令,一個是糧草,二是兵馬,立刻組建起來。
不過這兩樣都要錢,戶部會給嗎?
戶部不想給,可太子都說了,只能咬牙擠出來,畢竟太子承諾,他們很快就會賺回來的!
兵部尚書怎么都沒想到,事情能辦得這么順利?
甚至順利的讓他覺得恍惚。
而兵部去派人,留戶部尚書問道:“只靠宮人出來做事,錢財恐怕沒有容易回來。”
戶部尚書以為太子殿下還在打諸司出去做生意的想法,這事是被圣人駁回,但外面叫喊著要吃尚食司點心的人很多,其實重開并不算難。
可那是細水長流的買賣,怎么解決眼前的難題。
這些銀子各有用處,今日給了兵部,那修河堤的錢就會挪用。
太子不會抱著拆東墻補西墻的想法吧?
若是如此。
他有點后悔給兵部派人派糧了。
謝沛嗤笑:“普通賺錢方法肯定沒那么容易。”
自己之前提過一嘴,蘇菀都能立刻反應過來。
還有什么比抄家賺錢更快的呢。
京中不少人戶都被養(yǎng)得肥肥胖胖,如今也到開宰的時候了。
那些吃了民脂民膏的,以前躲起來的,這幾個月拿著他填補的銀子胡吃海塞的。
是時候算總賬了。
跟蘇菀想的差不多,西北那邊的亂子只給大家?guī)硪欢螘r間的恐慌,連五天時間都不到,大家基本該干嘛干嘛,根本不在意,畢竟西北太遠,遠到大多數(shù)京都人一輩子都不會過去。
可璧廣山一群人已經(jīng)在兵部秘密召請下出發(fā),估計十天左右到那邊。
剩下的就是機密,甚至璧廣山這些人過去,都不是蘇菀該知道的。
可誰讓她身邊有個謝沛,謝沛每次來蹭飯的時候,總會帶來點消息。
其實外面的平靜,跟內(nèi)里的暗潮涌動看著矛盾,其實又很正常,畢竟大多數(shù)人也接觸不到這些。
大家吃好喝好,好好過日子就行。
比如宮里就要有大變故,可原定的擇選宮人照常進行。
還是姜貴妃負責,下面層層指派任務。
到尚食司這邊,自然要好好分配五十有手藝的宮人,還有一百五十沒手藝的普通人。
分配的時候,蘇菀站在長官身邊,感覺看到兩年前的自己一樣。
時間過得如此之快,她進宮再有兩個月,也就兩年了。
不過即使進宮兩年,她年齡在尚食司還是屬于年齡較小那一批。
誰讓她家里把她送進來太早。
長官跟禮部都感嘆過,若蘇菀年齡大些,去當個左右執(zhí)掌都行,但十四歲,還是太小了些。
長官也不氣餒,還是讓蘇菀繼續(xù)讀書,在尚膳監(jiān)多待一些時日。
雖然現(xiàn)在總有蘇菀會被太子隨時拐走的感覺,可該教還是要教的。
二月十五,終于把各處宮女分配完畢,今年擇選宮女的事情也終于結束。
蘇菀也算忙了小兩個月,估計等到后面再次選人,她自己都能負責。
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諸司都有增派人手,畢竟不光尚食司多了宮人其他各處添的人比他們還要多。
原本就有一兩萬宮人的皇宮,人數(shù)已經(jīng)兩萬出頭了。
這還只是內(nèi)侍跟宮女,連侍衛(wèi)們都沒算,還有各處的工匠。
想想就頭疼。
但也該是謝沛頭疼,跟她一個小宮女又有什么關系呢。
她今日做了海帶排骨湯,好好給謝沛補補腦子,不對,好好補補營養(yǎng)。
主要這次用的海帶也是璧廣山那邊給的,她既然都做了,肯定要顧著謝沛。
湯湯水水的最是養(yǎng)生,她沒事就做幾碗湯,既給幫她補習的戶部書庫老大人,也順便給謝沛送一些。
這海帶排骨湯,蘇菀還在中間加了栗子,栗子味道甘甜溫和,在換季的時候吃,能讓身體好些,預防感冒。
海帶提前泡上,既能洗干凈,還能去腥味。
栗子則是用開水煮個一炷香時間,去掉栗子表皮的一層薄膜,只能里面軟綿的栗子肉。
剩下都不用管了,鍋里加水煮開,放入這些材料,排骨非常新鮮,焯水之后可以直接放里面,水煮開轉小火,兩盞茶二十分鐘就能好。
放的調(diào)味也很簡單,咸味的鹽,提味的白胡椒粉。
煮湯的期間一定不能掀鍋蓋,否則不僅香味會散,排骨的味道也沒那樣嫩。
做了排骨湯,蘇菀順手又做了春日常常吃的魚頭燉豆腐。
簡直要把補腦進行到底,這道菜也是換季的時候吃,魚頭的功效自然不用多說,有豐富的蛋白質,還能補維生素等等。
這菜選用春日的鰱魚,只用魚頭,再有豆腐一塊切好。
兩者分鍋煎好,再起鍋炒姜絲放豆腐跟魚頭,大蒜,燉個兩刻鐘三十分鐘就好。
千滾豆腐萬滾魚,不用怕時間長兩者會散開,燉到最后只會讓豆腐跟魚頭的味道互相交融,剩下濃濃的香味,其中的姜絲跟蒜香又是點睛之筆。
放蒜的時候,蘇菀忽然想到,如今都二月中旬,再有不到三個月,去年端午做的糖蒜都能拿出來吃,時間過得好快。
蘇菀做好飯菜,一份裝到食盒里放桌子上,自有護衛(wèi)過來取,一份自己吃,還有一份帶到禮部給書庫老大人。
只是如今送飯菜的時候,總感覺跟做賊一樣,否則總會被人要走些,自己是沒什么,但老大人可不高興。
趕著中午飯點之前,蘇菀出發(fā)去禮部總部。
六部的官署基本都在一起,蘇菀路過兵部的時候,只覺得里面熱鬧得厲害,估計在為西北的事做準備。
已經(jīng)去了一批人,但后續(xù)還需要再派過去。
如果西北被人撕了一個小口,想要補救,那可太難了,不如現(xiàn)在就給堵上。
蘇菀想想用兵要用的銀子,嘖嘖幾聲,最近還是老老實實在宮里待著,有些人的老底都要被翻出來了。
蘇菀提著食盒去書庫,就算再小心,還是被人發(fā)現(xiàn)。
于是老大人的飯桌上就多了好幾個蹭吃蹭喝的人,也虧蘇菀每次做得都多,否則還真的不夠吃。
其中一個蹭吃的人就是儀部的崔琥誠,他明明有話要說,但一定要等吃完再講,按他的意思是,多說幾句,就少幾口飯菜,這怎么可以!
等吃過飯,崔琥誠才道:“蘇菀姑娘,你可吃過河豚?”
河豚?
那個一捏氣鼓鼓的河豚?
還別說,蘇菀真的吃過。
見蘇菀點頭,崔琥誠大喜:“那你知道怎么處理河豚嗎?”
聽到這話,別說崔琥誠看過去,來蹭飯的幾個人也都是同樣的表情。
那可是河豚啊!
蘇菀無奈:“河豚確實鮮美,但真的不好處理,若處理不好,吃者必死。”
“東坡先生都說過,為了河豚值得一死,近來翻閱書籍,越想越覺得河豚美味,所以你能不能宰殺一些出來?”
不怪崔琥誠想吃,哪個風雅的人不想嘗嘗河豚的味道?
當年東坡先生還說什么,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可不就是如今二月份,錯過今年二月要等到九月十月才能吃到。
蘇菀只覺得,東坡先生簡直是帶貨達人。
不過說實話,河豚的味道確實足夠鮮美,不然也不會引得人前赴后繼為河豚送死。
說送死可完全沒講錯。
首先河豚味美,大家都知道,肉質白色細嫩,回味無窮。
可河豚是有毒的啊,就算是現(xiàn)代人,普通家里也不會自己宰殺,總要有專門的人做這件事,最好是去飯店里吃,人家殺的干干凈凈。
這里就要提河豚的吃法。
河豚有毒大家都知道,但吃對了,其實也可以避免。
其中河豚的內(nèi)臟,卵巢,皮膚等等,全都有毒,而且不同地方,不同時間,不同河流的河豚毒性還不一樣。
這就導致了,你今天這樣處理河豚,那沒事,人好好的,吃了頓美味。
那每天照樣這樣處理,人卻死了。
所以崔琥誠來找蘇菀,問的不是她會不會烹飪,而是問的會不會宰殺。
但蘇菀可不想冒著風險,雖然她確實會,但萬一吃死人了呢!
每年都有吃河豚死了的人,這風險確實很大。
見蘇菀拒絕,大家只好嘆氣。
不過想想也是,萬一人死了算誰的。
蘇菀有心想寫下河豚處理方法,可覺得這也是有危險的,這些還都是朝廷命官,算了算了。
河豚的毒性之大,一點點就能致人死亡,就算你是皇帝,該死也要死。
蘇菀回到皇宮,只覺得如今皇宮安靜得厲害,有些像暴風雨前的寧靜。
蘇菀感覺的沒錯,晚上見到謝沛在自己房間的時候,就知道他有話要說。
“最近不要經(jīng)常出宮,在尚膳監(jiān)即可,還有你御用監(jiān)朋友的物件,應該能找回來。”
這句話雖短,里面信息卻很多。
不要出宮,說明附近有亂子,御用監(jiān)朋友的物件,那就是衛(wèi)鈞之前弄丟的物件?跟黑市有關?
見蘇菀明白,謝沛就知道不用多說,可此刻還是道:“還有一條,不要進內(nèi)宮,若碰到圣人寵妃薔美人,千萬不要多看她。”
這又是為何?
“為什么,看她圣人會吃醋?”蘇菀也就想到這個理由了。
謝沛又被她逗笑,開口道:“前幾日有個內(nèi)侍多看她幾眼,直接被活生生打死。”
處死?
蘇菀緊皺眉頭,天祥國律法沒那樣嚴苛,怎么會動輒把人打死?
“御史臺沒說什么?”蘇菀立刻問。
“自然上表奏章無數(shù),可薔美人只是被禁足幾日。”謝沛過來,自然是告訴她規(guī)避危險。
等謝沛離開,蘇菀理清思緒,其實就兩件事。
黑市要被徹查,雖說之前已經(jīng)查過一波,人也已經(jīng)撤離,但只要能掙錢,這些人絕對不會放棄。
人為財死這句話可不會說錯。
而且趁著那邊沒有防備,突然去查,反而另有奇效。
再者便是內(nèi)宮寵妃薔美人,可不是個好惹的。
但就因為多看兩眼,就要殺人?
那她之前沒事看謝沛的臉,是不是要死上好多回了。
沒辦法,誰不愛看小帥哥,但只是看看,也沒什么啊,而且小帥哥有長成大帥哥的趨勢。
這就是閑話了。
第二日蘇菀有心在尚膳監(jiān)不亂走,還沒找到理由,就見長官已經(jīng)把尚膳監(jiān)幾十年的文書都找了出來,開口道:“趁著最近事情不多,大家把這些陳年文書整理好,重新規(guī)整。回頭這些書可以送到禮部作為保存,我們這邊只留備檔就好。”
這些瑣碎的活計,什么時候做都行。
可偏偏現(xiàn)在來,蘇菀自然知道,這是太子一黨在暗中準備。
自己人肯定要保護的。
尚膳監(jiān)的人自然很聽長官的話,認真整理過往文書,蘇菀也從當中一窺幾十年里尚食司的經(jīng)歷。
尚食司是從前朝就有,幾經(jīng)變化,先開始負責的是宮里全部人的伙食,之后才慢慢又有細分,這倒不是重點,哪個官署基本都經(jīng)過這樣的變遷。
重要的是,從二十多年前開始,宮里的人就越來越多,部門也越來越復雜。
之后又趕上先皇提高待遇,愿意主動入宮的人更多,內(nèi)侍也在那時激增。
接下來這段時間里,人數(shù)只多不少,從此有了現(xiàn)在的局面。
單說每日青菜錢,宮里就要支出近萬兩銀子,這還只是尚食司負責的宮人,內(nèi)宮只會比這花費多數(shù)倍。
別看里面人少,花銷卻堪稱恐怖。
自從尚食司這邊窺探幾分,就知道謝沛現(xiàn)在要做的事何等要緊。
看似是抓黑市,其實順藤摸瓜,揪住內(nèi)里。
到時候就可以來個大清掃。
先查清楚諸司賬目,重新點清名冊,之后的事情那就順理成章。
原本不需要這一步,若圣人答應讓各宮開始出去做事,那謝沛便是慢刀子,一點點清創(chuàng)。
現(xiàn)在他既不答應,就來個快刀斬亂麻,讓圣人不得不去面對皇宮,朝堂,邊塞,早已經(jīng)千瘡百孔。
不是閉著眼睛就看不到的。
皇宮也不過是朝堂邊塞,甚至百姓們的縮影而已。
天子腳下都亂象橫生,何況其他地方。
蘇菀越看過完文書,心里越明白。
長官瞧著,卻只有心疼,她這個好的接班人,怎么能便宜太子!
還真讓人生悶氣,早知道就不該讓蘇菀給太子送飯。
可再想想,他倆認識早在她知道之前,似乎也阻攔不了。
在尚膳監(jiān)努力整理文書的時候,各個膳房也約束宮人不能亂走動。
唯獨雜理庫甜食司幾個嬤嬤心情不佳。
畢竟二十天賺了小百兩銀子,突然又把這路子給斷了,心里難免不暢快,有個嬤嬤甚至想提議,要不然她們老姊妹幾個出去開個小鋪子?
可再想想,她們在外面無依無靠,不像現(xiàn)在做了點心還有個地方回來,似乎也不太行。
李丞副也在寬慰她們,說不定以后還有機會。
其實她們賺錢,雜理庫也有好處,二十天得了五百多兩,放在哪也不算少。
之前她對出去賺錢還有些猶豫,可現(xiàn)在卻覺得十分好,不說別的,她給雜理庫的嬤嬤們請御醫(yī),吃湯藥,手里都寬裕許多。
所以雜理庫這邊也意外的不愛走動。
可外面發(fā)生的變化卻翻天覆地。
二月十七晚上,南熏坊內(nèi)一處茶水鋪子被查,搜出御用物件數(shù)十件,什么爐上瑪瑙頂,什么白玉蟾蜍,還有幾個象牙瓶。
二月十八清早,順藤摸瓜找到茶水鋪子的庫房,里面有著宮里特有的改機衣五件,這衣服是福州織造所做,四層經(jīng)絲與兩層緯線制成的雙層織物,其中眾人皆知的織金料子就是改機衣的一種。
其貴重可想而知。
另有絨衣二十多件,紫砂漆器四方壺兩個,圣人專用執(zhí)壺一尊。
剩下什么漆盤,雕漆杯,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
甚至還有一個玉床,幾個大屏風。
經(jīng)過審訊,這都是還未出手的物件,原本要等月底送到京都碼頭船只上,等出了京都,去往各地銷贓。
賣的人不會說,買的人不敢說,可千里之外的天祥國各地,隱隱以用到御用物件為喜。
二月十九,查幾地巡撫與此案有關。
二月二十五,查宮里皇親國戚所在的內(nèi)官監(jiān)及姜貴妃的表叔,跟南熏坊茶水鋪子有關。
二月二十七,銷贓處不止一個茶水鋪子,大大小小鋪面有七八個。
就連每日避暑要去的玉泉宮附近,都有他們的鋪面。
這可太狠了。
這就是碩鼠啊。
說后宮千瘡百孔,又怎么會有錯。
而且此次牽扯的人甚多,提出幾個也是比較典型而已。
一時間京都官員人人自危,都在逼問家中子侄,是否參與這件事。
皇親國戚那邊也沒想到,竟然真有人敢查到他們頭上。
不過蘇菀想想,內(nèi)官監(jiān),之前在內(nèi)務府受姜貴妃挑唆為難尚書事的時候,那會出現(xiàn)過。
算是個監(jiān)管內(nèi)宮宮人的官署。
如今監(jiān)守自盜,也不知道偷了多少東西出去。
怪不得像衛(wèi)鈞那樣,時時查驗庫房的人,東西都會被偷走。
可見這勢力之大。
那個內(nèi)官監(jiān)的官署也在皇宮外城,但是最北的地方,而且出了門就是北安門。
行事之方便,隨便想想就能想到。
不用說,那地方的守衛(wèi)肯定也有勾結,這還要清查守衛(wèi)隊伍。
這一查,簡直從上到下擼一串下來。
可也沒人敢阻止不擼。
若阻止的,太子黨羽自然會攛掇御史臺當噴子,怎么?為什么不讓查,是不是心里有鬼?
自從進宮,蘇菀就聽過御史臺的名號,這會站出來說自然正常。
而且御史臺是怎么晉升的?
那就是噴的越多越多,晉升得越快。
這是有規(guī)定的,若彈劾一個官員,這個官員被你彈劾成功了,那你就能晉升。
如此的晉升機制,誰又會不努力呢。
所以御史臺每每化成大噴子,都是有原因的。
御史臺當然知道太子是拿他們當?shù)秳Γ麄円矘芬馊绱耍F(xiàn)在朝廷上的情況大家心里明白。
三殿下當太子,再好不過。
誰不想遇到自己的“先皇”。
反正時間到了三月,幾乎日日都為這事爭吵。
尚膳監(jiān)的文書還沒整理好,日日都在忙著文書的事,反而最為清靜。
而且各宮查下來,雖說尚食司也少了些東西,但對比其他各宮來說,基本算是安安穩(wěn)穩(wěn)。
其他宮里不是丟了這個就是丟了那個,查的人仰馬翻。
按照蘇菀估計,涉事的宮人數(shù)以千計,也不知道以后會如何處置。
再說還有空餉的事沒爆出來。
內(nèi)官監(jiān)不讓徹查,也是因為監(jiān)守自盜就算了,空餉空人的事若一出,更是大事。
一年侵吞幾十萬兩白銀那都是少的。
涉事官員更是無數(shù),這清查下來,幾乎人人自危。
所以一直到三月下旬,想要徹查的跟不想徹查的,幾乎天天在朝堂上爭吵,甚至有些水火不容。
姜貴妃既想徹查,可這事又是謝沛挑頭,若她的人支持徹查,豈不是給謝沛漲勢。
在她猶豫的時候,楚婕妤跟二皇子已經(jīng)牢牢站穩(wěn)不徹查那面,引得皇親國戚竟然開始支持二皇子,隱隱要跟太子分庭抗禮。
這種抓機會的能力讓人側目。
此時西北還傳來消息,說是兵部派出的人馬報了搶糧的仇,只是那邊防守空虛,城墻破舊,必須修繕。
說白了,仗勝了,但要錢。
所以兵部義無反顧站在謝沛這邊,局勢又在隱隱傾斜。
終于在四月初,謝沛帶著靈臺司的人直接搜查與南熏坊牽扯最深的官員家中,直接搜出黃金一百萬,白銀三百萬。
更有房產(chǎn)地契無數(shù)。
這些小山般的銀子黃金幾乎讓所有人坐不住。
謝沛道:“如此小官家中,就有如此數(shù)量的貪墨,那其他人呢?”
這還用說?!
其他人只多不少吧!
四月整月,過清明節(jié)都沒蓋過連續(xù)抄家的風頭。
等到四月底,蘇菀都要換上夏衫,整理完尚食司最后的典籍,伸伸懶腰,支開窗戶。
窗臺落了只白色胖嘟嘟的鴿子,下面帶著一張紙條。
蘇菀熟練地取下紙條,只見上面寫著:“璧廣山春游改夏游,小荷才露尖尖角,去游湖。”
兩人過年的時候約好春日去璧廣山放風箏打馬球的。
沒想到時間都快到夏日了。
蘇菀卻回:“先忙,秋日再說?”
打馬球放風箏哪有看宮里大戲有意思啊。
現(xiàn)在事情還沒落幕,也不好出宮吧?
但隔日謝沛讓人送了風箏馬球,看來肯定有時間。
可蘇菀上了馬車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馬車不止謝沛一個人,這寬大的馬車上還坐了東閣大學士。
這?讓她過來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