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 163 章
等兩人重新打開房門讓人進來添茶,謝沛只有一個想法,談戀愛真好。
蘇菀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西北來的密信上。
誰的耳朵紅了?
反正她的沒紅。
密信上主要在講呼延薔的事,旁邊還有一封呼延薔給她的信,指名給她。
不過蘇菀還是先看密信,再說其他的。
呼延薔去年十一月十二離開,疾馳十天就到了西北。
一個是因為再等等天會更冷,越往西北越冷,馬兒都邁不動腿,二是她著急回去,呼延薔的女兒不多兩三歲,她走的時候把孩子托付給族人。
她“死”了的消息應該很快會傳過去,所以她要在暗中照看才行。
按照蘇菀原定計劃,明面上的消息,呼延薔跟其他外族探子一樣,都被秘密處決,消息也放了出去。
畢竟懷宗都因為這事死了,之后更有殺他們的理由。
氏義族在皇宮的眼線是清理干凈,宮外肯定還好,在謝沛手下秘密監(jiān)視下,也摸清楚在京都的氏義族眼線。
幾乎聽到呼延薔尸體都涼了的消息,又幾經(jīng)查驗,立刻放消息回西北關外氏義族。
所以呼延薔跟自己死了的消息,基本同一時間到達西北關外。
呼延薔自然沒走官道,而是哪偏僻往哪走,更是喬裝打扮,甚至比細作傳來的消息還要早到一些。
但細作是留在西北邊塞城中。
呼延薔則是直接拿著天祥國太子寫的手令去往丁家駐軍處。
雖然她這動作看著很虎,萬一被丁家軍當奸細抓起來就完了,可呼延薔深知這邊塞城里有多少氏義族眼線,自己只有到了駐軍的地方才安全。
好在丁家軍是講理的,看著書信之后,明白發(fā)生什么。
不過讓呼延薔一個女人帶領以后的欒都族?
她可以嗎?
雖說邊塞女人一向兇悍,但背負假死之名,還帶著老弱病殘的部落,怎么在弱肉強食的草原上生活。
呼延薔看出他們的表情,嗤笑:“這就不用你們操心了,我既然決定敢這樣做,就絕對不會后悔。”
不管怎么樣,都好過給人當奴隸。
他們這些天祥國的人永遠不懂。
呼延薔在丁家軍駐地住下來,跟丁家女眷們同吃同住,關系不冷不熱,倒是相安無事。
但在這里,呼延薔有些明白,這些天祥國的人為什么有種與生俱來的驕傲。
他們的母親總會訴說天祥國乃至這片土地上輝煌的過往,隨手拿起一本史書就是波瀾壯闊的故事。
丁家女眷原本在給孩子們念書,見呼延薔也聽,就讓她跟著一起習字。
這些女眷們甚至會寫草原上氏義族的文字,對他們欒都族文字也知道些。
書架還有記載欒都族祖上的書籍?
他們自己都沒記的過往,天祥國在記?
呼延薔心里五味雜陳,但也覺得,自己選擇天祥國絕對沒錯,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能千百年傳承下去絕對不是偶然。
在丁家軍駐地這段時間,草原上也發(fā)生許多事情。
比如氏義族安插在皇宮的眼線全軍覆沒,其中呼延薔也直接被處死。
氏義族首領并未有什么表情,聽到天祥國皇帝駕崩,那個十六歲的太子登基,這才變得表情凝重。
別看他十六歲,但比死了的那個強。
這對氏義族來說可不是好事。
然后便是欒都族的人前來請求離開氏義族,按照之前的說法,公主這次就是為了他們的自由身離開。
欒都族知道這件事的不多,唯獨幾個呼延薔親信知曉,還留了證據(jù)在他們手中。
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以防萬一,去敵國,還是大國當奸細,還是做寵妃,本就抱著九死一生的想法。
所以呼延薔也安排好后事,如果自己死了,族人還能脫離氏義族。
那氏義族首領臉色不算好看。
但他族里容納了不止欒都族一個,若這次答應欒都族的沒做到,那十幾個奴隸部落以后肯定不會好好干活,更不肯賣命。
看在呼延薔差點就要成功,差點就要攪亂天祥國朝堂的份上,就放這幾百人一馬。
呼延薔十一月二十二到西北邊塞。
氏義族那邊二十七日左右等到消息,等到十二月十號,放了欒都族人離開,宣布他們從此不再是氏義族的奴隸,以后不再享受氏義族庇護,還要躲得遠遠的。
草原上冬日的雪,是能凍死人的。
但欒都族的人還是啟程出發(fā),不再當奴隸,自己的后代們不再是奴隸,所以肯定會走。
從積雪的草原上遠離氏義族,其實他們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只能漫無目的離開,至少走個三四天,氏義族在后面跟著的眼線才會離開。
也就是草原上的部落早就習慣這樣的風霜。
這期間四五百欒都族人全都靠僅剩的干糧,再有雪地里的莎冬草活命。
這里面還有當初從京都逃到西北的偷盜工匠,不知他們這會有沒有后悔。
呼延薔看得眼淚直掉。
她在天祥國不管經(jīng)歷多少,就連差點要死的時候都沒哭過。
這會被丁家女眷死死按住:“再等等,氏義族的人往回走了半個時辰,但他們一向狡詐,肯定還會回頭。”
回頭自然看看這些人有沒有勾結其他大的部落,又或者有沒有什么陰謀。
果然,過了一刻鐘,那原本走了的氏義族騎馬回來,繞著這些衣衫破舊,凍到瑟瑟發(fā)抖的欒都族人走了一圈,才哈哈大笑離開,走的時候還用氏義族語言嘲諷道:“離開氏義族,只會被凍死!”
欒都族人只能咬緊牙關,但他們就算凍到發(fā)抖,凍到把所有御寒衣物給孩子們,也不會回頭。
奴隸是什么。
實在沒糧食的時候可以被當口糧。
是在缺女人的時候肆意侮辱,是在需要人拼命的時候,男人都去送死。
老人稍微老邁點,就會被丟到野外凍死,還能節(jié)省糧食。
他們對自己的族人當然不會如此,但對奴隸,就是這個待遇。
只是草原上的雪太大了,他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找到可以歇腳的地方,也不確定以后的日子會怎么樣。
但這是他們欒都族公主為什么爭取到的自由。
這次氏義族離開兩刻鐘,偷偷跟隨的丁家人來報:“走了,這次真的回氏義族了。”
“快,救人。”丁家軍副將立刻道。
呼延薔第一個騎馬跑出去,淚水不自覺糊住眼睛。
欒都族的人根本不敢詳細看到的是誰,最后呼延薔兩歲的女兒喊了聲阿娘,這才讓大家驚醒。
半個時辰后。
一處稍微有些坡度的土丘旁邊,已經(jīng)扎了十幾個帳篷。
帳篷成半圓形,讓中間的空地少些風寒。
其中最大的帳篷里,呼延薔給眾人舀著肉湯,熱乎乎的肉湯喝到肚子里,整個人都暖和了。
肉放得比較少,怕大家一時間吃得太多會不適應。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呼延薔沒死,更不敢相信她帶來這么多東西,這么多帳篷。
最后丁家軍帶著他們離開,在西北邊塞外二十里地處安營扎寨。
草原上的人都知道,只要離天祥國越近,那日子就越好過,但也不能太近,否則整個部落里的人都會向往天祥國的生活,從而成為天祥國的人,特別是小部落,用不了三五年,都會偷偷進去天祥國,反正他們跟西北邊域人的長相還是有點相似。
但他們暫時沒有選擇,雪太大了,風也太急了,他們需要時間休養(yǎng)生息。
距離這邊比較近的話還能隨時得到補給,這是公主呼延薔爭取過來的。
等到這個寒冬過去,他們可以放牧,日子就會好過起來。
等丁家軍離開,呼延薔抱著女兒遠遠看過去,又看了看遠處氏義族的方向,這仇怎么能不報。
信件傳回來的時候,呼延薔的欒都族已經(jīng)安頓好,呼延薔跟更成為了欒都族首領,等過了冬天,她再以部落首領的名義向天祥國進貢,正式成為番邦國。
那樣天祥國庇護就會合情合理。
以后有哪個部落想要欺負,可以派使臣想西北邊關求援。
對于番邦國,西北邊關應該去幫忙,否則人家為什么成你番邦國,為什么俯首稱臣。
蘇菀感覺,現(xiàn)在草原上部落跟天祥國離心,也是因為許多小部落請求幫忙,被西北邊關忽視。
誰讓他們邊防實在空虛,沒辦法顧及到他們。
一旦顧及不到,那邊就會有異心,試圖侵犯邊域。
至于欒都族現(xiàn)在沒有立刻請求成為番邦國,是怕氏義族發(fā)現(xiàn)端倪,所以還要等一等。
看完這些,蘇菀算長舒口氣。
旁邊還有個呼延薔寫給她的信,信里內(nèi)容跟這些情況差不多,蘇菀想了想還是提筆回了一封。
即使兩人脾氣相投,也要常常來往。
不然以后萬一要用到她騎馬的技能怎么辦。
再說,蘇菀也欣賞呼延薔這個女子,她身上的堅韌讓人側目。
謝沛給蘇菀磨墨,看著蘇菀寫完字道:“你怎么徹底換筆法了。”
“不然呢?等著被發(fā)現(xiàn)跟你有關?”
要說之前兩人字跡還帶點彼此的影子,但蘇菀可以換了寫法,竟然完全不同。
謝沛嘖嘖幾聲,幫著蘇菀把折好書信:“今晚就能寄出,好在他們部落人不多,多供應他們也還行。”
聽這話,蘇菀就知道他在鋪墊。
果然謝沛道:“咱們邊關還是太過薄弱,所以我覺得宮里開銷依舊過大,你覺得呢?”
“所以,你想讓我?guī)湍愎芎髮m的事?”蘇菀看他。
謝沛點頭:“如果你能幫忙當然好,不行的話我就多勞累了。”
蘇菀笑了下,謝沛不明所以,不知道她在笑什么。
就說嘛。
同樣一件事,東閣大學士說,跟謝沛說,完全兩個感覺。
前者像是恩賞,后者則是央求。
哪個更尊重自不用講。
蘇菀又笑:“不知道算了。”
“管當然可以,正好趁著今年五月還要放宮人出去,時間也來得及。”
主要趁著謝沛剛登基,很多事情都能趕緊改變,過了這個村,以后可就難了。
謝沛自然沒問題:“此事全交由你來做,不僅宮里變化多,朝廷也會有變動,最近會很忙。”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的。
新皇登基,自然要用自己人,該清算的清算,該提拔的提拔。
謝沛已經(jīng)算不錯的,連建極殿大學士都愿意給體面,禮部幫忙退了婚事,讓他孫女體體面面跟他回老家。
建極殿大學士全家都要回到家建州,走的時候其他老臣子都去送行,陛下雖然沒有表示,但默許同意去送,已經(jīng)不錯了。
要知道他當初可是穩(wěn)站二皇子,二皇子知道自己被退婚,甚至在太廟里砸了些東西,這下直接被幽閉到小房間里,估計這輩子也就在那了。
兩者對比,也沒人敢再造次。
體面地離開,陛下還給點面子,不體面的話,那就沒什么說的。
不僅這些左遷官員要離京,四方使團同樣陸陸續(xù)續(xù)回去,只是他們一走,京都又要開始清掃細作。
皇宮還好,現(xiàn)在皇宮的人只出不進,也算另一種嚴防死守。
除開這些,自己人的任用也是為難,還有開春了,各處都要用錢,該修水渠的修水渠,不能耽誤春耕,下面各個郡府也要約束,以防生有異心。
什么修河堤,修路,修城墻,潮水般的折子砸過來,全都是事情。
各地的稅務清查,指揮營清查,下面官員的奏章,更有官學撥款,今年的科舉等等。
反正蘇菀看完就一個想法,要是登基,最好在秋天登基,那時候只有秋收要緊,不像開年什么事都要管。
好在去年才科考過,原本今年應該加開恩科,但也推到明年。
朝廷也都理解,誰讓太忙了!
謝沛跟蘇菀自從那日別院相見,也沒怎么碰過頭。
蘇菀被借調(diào)到內(nèi)務府里做事,但調(diào)過去之前,她的職位也有所變動。
從名義上小宮女,實際大宮女,升為八品女官,身穿綠衣,雖不入品,連最小的芝麻官七品都不是,但也算升遷。
這身綠衣料子不錯,顏色清淺,顯得格外清新可愛,因為天氣還有點冷,外面加了毛茸茸的無袖褂子,又顯得可愛了。
這次升遷說是謝沛的原因也對,說不是也沒問題。
新皇登基,很多人職位都會變一變,她們長官之前是從四品尚食司主事,現(xiàn)在成為正四品女官,雖然位置沒變,但也升級一級,俸祿等等也隨之變化。
下面的尚膳右郎中,也就是原來的北膳房北丞副,正五品的女官,被調(diào)到內(nèi)織染局做主事。
內(nèi)織染局主事雖然也是正五品,但是一個地方主事,這定然算升遷。
她還帶走下面的尚膳員外郎,以前也是她的手下,現(xiàn)在也調(diào)到內(nèi)織染局,兩人算是繼續(xù)搭班子做事,算是正副手。
她們兩個一走,下面的人肯定升上來。
翠竹位置沒變,還是尚膳左郎中,南膳房南丞副到了尚膳監(jiān)做右郎中,這位就是李蓉蓉的姑姑。
之前是尚膳主事詠蘭姑姑升為從五品女官,做了員外郎。
而現(xiàn)在的尚膳主事,則是從西膳房調(diào)過來的西右執(zhí)掌,封萍姑姑。
再往下的兩個大宮女升為八品女官,也沒什么從正之分。
還有兩個小宮女升為大宮女。
下面就不提了,誰升職誰不升,其實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
若蘇菀不升職,那才奇怪呢。
她全靠自己的本事得來的。
所以說這事說靠謝沛吧,那確實他登基了,才有大家一起升遷的機會。
說不靠吧,那確實,這是蘇菀自己的本事。
用長官的話說,蘇菀憑自己的本事,也能做好女官的,誰知道終點在哪。
她們尚膳監(jiān)這邊定下。
下面的南北西,雜理庫都有變動,就不一一說了。
不過李蓉蓉跟于淑還是大宮女,她們做大宮女年份短,所以還是之前資歷經(jīng)驗更豐富的大宮女來做。
倒是春香也做了大宮女,進宮三年能當大宮女,其實已經(jīng)非常厲害了。
像蘇菀這種,純屬特例。
按西丞副的話說,誰要有她的本事,那也會被各處搶著要。
她們一個尚食司變動都這樣大,更不用說其他地方。
反正能留下來的,基本都在互相祝賀。
蘇菀還見到之前在禮部認識的小郎君王儀彬,他去年考中在翰林院做了一陣差事,雖然只是打雜,到底沒跟奪嫡的事扯上關系,他的父兄在任上也老老實實,所以這次外放的名單里也有他。
王儀彬離京的時候還在遺憾,若能帶著蘇菀一起就好了,他絕對傾盡家底,給蘇菀最高的月錢。
禮部尚書恨不得直接捂住他的嘴。
要不是看在跟你父親關系不錯的份上,真不想繼續(xù)送你啊。
謝沛聽了這話,差點默默把王儀彬在外的任期延長。
蘇菀收到王儀彬別禮也是笑笑,知道他開玩笑而已,倒是謝沛又送來不少同樣的花瓶,個個精美異常。
你一國之君,還跟人家比財力啊?
也是讓蘇菀無奈。等該升職的升職,時間也到天宛元年二月初一。
蘇菀正式被內(nèi)務府從禮部借調(diào)過去,正式接手皇宮內(nèi)外城一切事務。
新皇后宮是沒女主人的,幾個沒問題的太婕妤也不知情況,此時讓內(nèi)務府或者女官代為打理最合適。
除了女官品級太低之外,其他也都正常。
蘇菀看著手里的令牌,又看看內(nèi)務府的人,也就是之前的寶鈔司總管童喜弘,甚至連童喜弘身邊的內(nèi)侍都是認識的人。
副總管也是之前的舊監(jiān)庫總管,熟人。
她根本不用管這些人際關系,直接做事都行。
不過她來的時候,還是帶了盒自己做的桃花酥,兩盒讓謝沛派來的人偷偷送到內(nèi)宮乾清宮,這盒則拿著來了內(nèi)務府,她記得童喜弘是愛吃甜食的。
果然童喜弘笑著接了東西,但不僅雙手接,身子還微微彎曲。
他這個下意識的動作讓旁邊小內(nèi)侍們有點奇怪。
不過蘇菀立刻反應過來。
好家伙,童喜弘也知道天宛國號的來歷?
想想也是,他確實是知道的。
雖然接下來做事會更順暢,但怎么那樣奇怪啊。
好在馬上開始清查小山一般的賬目,讓蘇菀沒時間想那么多。
為什么皇宮會有這么多賬本要看,為什么有這么多人,為什么各處耗費銀兩這么多。
為什么這么辛苦的差事姜貴妃跟楚婕妤搶著做!
行吧,千頭萬緒總有開始。
蘇菀跟謝沛兩人基本同時忙碌起來。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
兩人一頭扎在公務里,怎么回事,怎么都升職了,反而更辛苦了?
兩人靠著小宋護衛(wèi)來回傳書信,其實頗有些樂趣。
只有小宋護衛(wèi)氣得回璧廣山找母親大喊:“娘!您不是說給我找媳婦兒嗎?媳婦呢?”
君靈嬸子看著他差點一巴掌下來,發(fā)什么神經(jīng)!
這是發(fā)神經(jīng)嗎?這是吃狗糧吃多了!!hsy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