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 177 章
從踏入京都那一刻起, 松生父子的命運就開始不同。
隨處可見的各色甜點讓松生頓時喜歡上京都,更喜歡京都的熱鬧跟繁華。
之后秋狩更是讓他至今難忘。
接著便是長達一年的訓(xùn)練,其實他很想問, 為什么要訓(xùn)練,他們已經(jīng)是其中佼佼者。
但只有訓(xùn)練過后他才知道為什么。
這次踏上西北, 他原本是不能去的, 因為他的父親正值壯年,雖說識字不多,但頗有悟性, 力氣跟武力已經(jīng)比旁人都要強, 所以要去的只有他爹。
畢竟他爹不管年齡經(jīng)驗,更要強過他這個十三歲的娃娃,反正京都許多將軍都這么喊他娃娃的。
這一年里,他吃了不知道多少雞蛋, 也不知道吃過多少雞鴨鵝羊, 個子已經(jīng)竄得很高。
可年齡在這, 去西北邊塞肯定不帶他。
但松生先去求了陛下, 又去求了蘇菀女官, 兩人皆是不同意, 最后央求了他爹,他爹沒辦法,才找了人說情。
陛下跟蘇菀女官說, 他可以去邊塞,但不能上戰(zhàn)場。
這也行吧。
所以這次出發(fā), 松生父子又是同行。
父子同時出征, 這樣的情形都要追溯到很久之前了。
十月底天已經(jīng)漸寒, 松生舉目望去, 周圍都是熟悉的人,當(dāng)初從天祥國各地選來大幾千人都留在京中,打散在各個隊伍里。
松生對他們可能不太熟悉,但對幾千人中選出來參加秋狩的三百人,卻情同手足,去年到現(xiàn)在,他們經(jīng)過許多師傅的培訓(xùn),還按照每個人天賦不同,教導(dǎo)的方向也不同。
但一樣的是,全都讀書習(xí)字,說他們不應(yīng)該浪費自己的天賦。
這一年里,他們懂了什么是氏義族,懂了那些人為什么想要下天祥國的面子,更明白若真讓對方勢強,那他們天祥國就岌岌可危。
他們在這一年里,所做就是吃最好的食物,練最好的武功,習(xí)最好的兵法。
在日復(fù)一日地練習(xí)中,他們終于成長為真正的戰(zhàn)士。
而這次就是檢驗他們成果的最好時機。
領(lǐng)頭的徐將軍說了,這次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所以他們這些人必須全力以赴,若他們退了,那天祥國的邊境線就要退。
那些被搶了糧草,燒了房屋的百姓們就要退。
這次是復(fù)仇之戰(zhàn),是讓這些人再也不敢侵犯的戰(zhàn)。
清楚為誰而戰(zhàn),所有戰(zhàn)士的心中漸漸明了,為了天祥國,為了百姓,甚至為了自己建功立業(yè)。
將士們出發(fā)時,陛下跟百官親自來送,載著滿滿的物資跟期望出發(fā)。
不僅如此,樂河城附近除邊關(guān)將士之外,各地也在調(diào)兵過去,要在十五天里集結(jié)二十萬大軍。
這個數(shù)字說出來的時候,戶部尚書心里一震,隨后各種糧草軍備等等費用讓他已經(jīng)開始頭疼。
但決定已做,自然要全力以赴,打都打了,還要拖拖拉拉的,那就是拖后腿。
放在懷宗那里或許可以,但這位可不行,你要是拖拉,那就換人,之前工部推托火藥局的事,前段時間就換了個工部尚書,想要保住官職,推脫肯定是不行的。
再說不管是陛下,還是蘇菀,再有后來空章舍人補上的文書,都已經(jīng)說了這次有多重要。
這還是陛下在任之后第一次打仗,這場仗只能勝,不能敗。
蘇菀看著隊伍離開,頭一次帶了些緊張,這不是游戲,不是沙盤上的模擬,而是確確實實要打仗了。
甚至還有自己的原因。
蘇菀眼神看著前方,絲毫沒發(fā)現(xiàn)謝沛走過來握住她手腕,寬袍大袖遮住他的動作,卻依舊能看出安慰的意思。
“早晚會有這一戰(zhàn),所有罪責(zé)都由我一人擔(dān)。”謝沛低聲道,他明顯看出蘇菀的緊張跟猶豫。
有些時候,蘇菀總是有些跟周圍不同的性格,她不認同一些弱肉強食,卻又對這些規(guī)則聊熟于心。
像是什么都沒明白,又什么都沒經(jīng)歷過。
兩人短暫交談,卻讓在場不少人心里起了軒然大波。
陛下的表情是誰都不能否認的親昵,即使他表情淡淡,可看向蘇菀的眉眼瞬間溫和起來,作為陛下微微低頭,像是臣服又像是進攻,更像是強行進入對方的情緒。
在場誰不是人精,短暫地接觸后,對兩人關(guān)系已經(jīng)有了大概猜測。
但真的可能嗎?
那是蘇菀,一個從小宮女做起的六品女官?
如果是真的,那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為什么陛下身邊的人完全沒有反應(yīng)?
這些誰都不知道,但天祥國京都,乃至天祥國各地,都彌漫著要打仗的氣息。
各地雖未開始征兵,可已經(jīng)提前登記造冊,趁著年前全面清查人口,用蘇菀的話說就是人口大普查。
該登記的登記,所有人上好戶口,再把適齡的強壯勞力登記,隨時都可能征兵。
這樣一做,全國都知道天祥國要打仗了。
不過內(nèi)里蘇菀謝沛這么做的原因,既然是摸清以后征兵約莫能有多少人,二是重新統(tǒng)計人口,那就要統(tǒng)計村落跟里長村長,也方便重新規(guī)劃各個郡府,以及把這十幾年里新形成的村落編在冊中。
利用登記來做這件事,更能更快推行。
與此同時,蘇菀又用尚食司發(fā)起另一項事宜。
十月三十將士們出征,十一月十五到十六的時間,請大家給邊關(guān)的將士們做方糖。
拇指大小的方塊糖,方便將士們補充體力,以此祈禱將士們平安歸來。
要說起來,其實不需要他們來做,畢竟朝堂就算用光庫房,也會備齊應(yīng)該有的東西。
但就是要讓天祥國的人知道,這會在打仗,若這仗輸了,天祥國的百姓就會遭殃。
倒也不是故意讓眾人恐慌,而是接著這件事讓所有人知道,為什么要打這場仗,為什么必須打,為什么必須贏。
明白這些問題,才會讓軍民團結(jié)一心,而不會生出什么謠言,比如說什么打仗勞民傷財,比如說什么為什么懷宗在的時候一直相安無事,怎么謝沛在的時候就要打仗,還在大冬天打,實在過分。
借這個這件事,讓民眾們都知道氏義族以及其他部落的狼子野心,這樣后背無憂,前線才能放心去做。
蘇菀做這些事的時候,并未用空章舍人的馬甲,而是自己認認真真寫了文書上去。
她對這件事十分認真,比之前任何的事都要小心謹慎。
所以這文書一經(jīng)眾人傳閱,難免生出熟悉感。
這,不看落款,不看蘇菀的名字,也不看看這印章,都要以為是空章舍人的手筆了。
這個想法在眾人腦子里剛剛掠過,隨后又覺得不可能。
空章舍人何等奇才,蘇菀?不可能吧?
她被如此重視,既有自己厲害,也有陛下看重的緣故吧。
這些猜測眾說紛紜,甚至傳到蘇菀耳朵里。
比如什么。
“她升官那么快,不會就因為跟陛下關(guān)系好吧?”
“也不會?陛下還在潛邸,甚至還沒當(dāng)太子的時候,蘇菀已經(jīng)被尚食司長官重用。”
“這個倒是,她的手藝確實厲害。”
“不過我還是好奇,她為什么能跟陛下那么熟悉,要知道陛下后宮空無一人,若她進去,那就是掌權(quán)貴人。”
“可真羨慕,陛下如此年輕還如此英俊。”
“反正我覺得她能當(dāng)六品女官,肯定是走了后門的。”
“但陛下若真的開口,那就不是六品吧?至少也要四品往上,六品也太低了些。”
“對啊,蘇菀的官職升遷都很正常,不想被干擾了。還是說就是蘇菀當(dāng)了女官,所以才跟陛下認識?”
最后這個猜測是流傳最廣的。
說著說著,不少心里活絡(luò)的家族更想讓自家女兒去當(dāng)女官了。
看看,不僅能當(dāng)女官,還能接近陛下,這種機會太難得了!一個小宮女能做到的,他們家女兒難道做不到?
這在之前就起來的想法,現(xiàn)在更是熱衷的厲害。
記得百年前不還有個朝代,女子也能科考,考出來就叫孺人,雖說后續(xù)沒什么官職,但也是正經(jīng)科考啊。
要是能把這個重新拾起來,不是也挺好的?
孺人這個事情蘇菀是知道的,在她那個時空也舉行過幾次女子科考,擇選沒有那么復(fù)雜,考試都在京都,考出來的便叫孺人,雖說是女官,但也沒有實際的官職,之后不了了之。
不過她怎么也沒想到,因為自己被重用,他們竟然自己把這過往搜尋出來。
明顯想推動女子科考,仔細查一查便知道,這些基本都是家中沒有可用男丁,反而自己女兒還不錯的人戶,但人數(shù)到底少,沒有形成一定的勢力。
蘇菀見此也不阻止此事,若不是現(xiàn)在情況不對,說不定還能助他們一臂之力。
換做其他時候,蘇菀跟陛下親昵的事肯定會引起眾人熱議,可誰現(xiàn)在注意力還是在西北邊塞,那邊才是重中之重。
二十萬大軍調(diào)到小小的樂河城,遠遠看去黑云壓境一般。
領(lǐng)頭的是朝中頗有聲望的孔將軍,當(dāng)初算是元宗手下幾名大將之一,今年五十七,雖說頭發(fā)花白,但精神奕奕,估計他也沒想到自己還能重回戰(zhàn)場。
如今也只有他壓陣最為合適。
手下的副將就是徐將軍,算是孔老將軍的副手。
兩人到邊關(guān)頭時,二十萬大軍還沒到齊,只有從京都一路帶來的七八萬人,這七八萬人到了之后,首先幫助樂河城重建,然后等著四周兵馬調(diào)過來。
一兩年前的話,這些人肯定調(diào)不過來,但這兩年時間里,謝沛對軍中的清理其實比明面上文官清理還要狠辣,只是鮮少有人知道而已。
所以現(xiàn)在蘇菀說要打,謝沛要調(diào)兵,都是有依據(jù)的,并非張口就來。
等到十一月二十日,大軍已經(jīng)集結(jié),除了最開始的急行軍之外,剩下則是按部就班慢慢靠近。
這么短的時間里,集結(jié)這樣多的軍隊,整個樂河城百姓眼里只有暢快。
不是搶我們的糧草,搶我們的辛辛苦苦種的甜菜嗎!天祥國陛下還記得我們,派這么多人過來幫忙報仇了!
百姓們不會想那么多,也不會思考什么打仗虧不虧。
他們只知道自己挨打了,就有人幫忙打回去。
收到鼓舞的并非只有樂河城百姓,更有西北邊關(guān)其余十一城,北境那邊也得了消息。
邊關(guān)附近百姓無不關(guān)心鼓舞,只覺得天祥國是庇佑自己子民的,子民們被欺負了,肯定要找回來。
看看這兵將們,他們只會覺得安心。
徐將軍根據(jù)上面的命令,還讓當(dāng)?shù)爻侵鹘y(tǒng)計各家各戶的損失,直接說了,這些損失要讓偷襲的斯色塔部落如數(shù)奉還!
二十萬大軍如此氣勢洶洶,草原那邊自然得到消息。
可草原那邊已經(jīng)打起來了,暫時無暇顧及那么多。
這就要從氏義族圍堵欒都族開始。
之前知道欒都族聯(lián)合一眾部落,氏義族首領(lǐng)自然格外不爽。
那么多部落加起來,確實會讓人忌憚。
等知道欒都族明面上的首領(lǐng)其實是個傀儡,而實際首領(lǐng)另有其人的時候,這個憤怒自然增加。
再知道實際首領(lǐng)竟然是應(yīng)該早就死了的呼延薔,這讓他什么都明白了。
呼延薔被他派去當(dāng)間諜,以為她已經(jīng)死了,所以才放她族人離開,沒想到非但沒死,還跟天祥國合作?
怪不得天祥國格外照顧欒都族,還讓他覺得奇怪過,原因竟然是這個。
好個呼延薔,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
斯色塔部落突襲樂河城,十幾部落請求天祥國援助。
再有圍堵欒都族,是他計劃中的三步。
前兩個已經(jīng)做成,只是到最后一個的時候,卻撲了個空。
經(jīng)過一兩年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欒都族可不是當(dāng)年只有幾百人的小部落,如今已經(jīng)有三四千人。
這三四千人雖然還不多,但轉(zhuǎn)移起來可沒那么簡單。
可這些人就像憑空消失一般,草原茫茫根本找不到他們的蹤影。
他們也不可能進西北邊塞主城,任何一個城也不可能進入,那是天祥國地盤,所以只會在草原上。
氏義族首領(lǐng)手下大將遍尋半個月,但草原實在太大了,而呼延薔又實在狡猾,根本找不到蹤影。
也就說明,他們手里物資充盈,根本不用停下來補充,而且對這事早有準備?
無能憤怒的氏義族已經(jīng)在草原上浪費十幾天時間,實在找不到人。
這下又聽到天祥國集合四十萬大軍的消息。
實際二十萬,但小吹一下翻個倍,也是常有的事。
要是就是威懾對方,讓對方膽戰(zhàn)心驚。
斯色塔部落首領(lǐng)肯定也坐不住,他們對外說有近五萬死士,實際上三萬多一點。
三萬多,對四十萬?
這是個什么概念?要他們?nèi)巳艘砸粩呈?br/>
斯色塔部落是氏義族手下的好狗,好狗也是要骨頭的,這會自然去求援。
氏義族這邊本就因為追捕欒都族不爽,這會看到來求援的斯色塔部落自然氣不打一處來。
但該給的援助還是給援助,讓他們放心,草原這樣大,難道還真能精準過來打到他們?
這么冷的天,天祥國的兵將能承受得住?
按常理說,確實冷得伸不出手。
可身穿棉衣,又有厚厚的盔甲,這就不同了。
至于找不到位置?
徐將軍在到樂河城的第一天,已經(jīng)跟欒都族以及幾個零散部落接上頭。
最后還有北軍聯(lián)盟給的消息,斯色塔部落的位置已經(jīng)盡在掌握。
天宛十二月初八,臘八節(jié),京都,今日好多人家都早熬臘八粥喝,還可以在里面放糖吃了。
但看著方糖,難免想到邊關(guān)的戰(zhàn)亂,也不知道將士們有沒有打贏。
此時的皇宮里,謝沛跟蘇菀烤著炭火,算著時間,這不是現(xiàn)代可以通訊,他們只能大致掌握情況。
但不出意外的話,大批軍隊已經(jīng)出動。
臘八樂河城,吃了熱粥穿著棉衣的精兵出動,先頭部隊一萬人浩浩蕩蕩出城,由其他小部落探子,以及自家的探子帶路,直接去斯色塔部落,佯裝偷襲被發(fā)現(xiàn)。
只見斯色塔部落果然派人過來,先頭部隊見“偷襲”被發(fā)現(xiàn),立刻逃走,這樣利落的逃走,竟然要往氏義族方向。
斯色塔部落首領(lǐng)猶豫片刻,他們在樂河城附近自然有探子也知道最先派出來的人并不算多,后頭的還有大批援軍還在路上。
所以這到底的是調(diào)虎離山,讓他們?nèi)プ窊簦缓笤娭苯佣肆怂麄儬I地,還是佯裝攻擊斯色塔部落,實際去攻擊氏義族?
兩種可能中,斯色塔部落立刻選擇前者。
氏義族如今已經(jīng)有幾十萬人,雖然住的比較分散,但一出事肯定從四面八方而來,天祥國能去打他們?肯定不可能啊。
肯定柿子挑軟得捏,就跟他們一樣。
隨后天祥國來的原因也表明了這一點,斯色塔部落只慶幸,他們幸好沒有追擊,不然自家營地就沒了!
這會甚至派人去氏義族求援!
否則他們就要被包圍了!
天祥國的人為何這樣睚眥必報,不會把三四十萬大軍都拉過來了?
這是不是有些太瘋了?
看著源源不斷來的天祥國兵士,斯色塔部落三萬多人就算再驍勇善戰(zhàn),也比不上裝備精良,為了百姓而戰(zhàn)的天祥國將士。
這將士里面還有樂河城的人,他們之前眼睜睜看著斯色塔部落攻擊樂河城,如今終于有報仇的機會,肯定會下狠手。
與此同時,另一支八萬人的軍隊已經(jīng)被孔老將軍帶著出發(fā)。
孔老將軍在草原作戰(zhàn)豐富,有他帶著熟悉情況,這八萬人隊伍在草原上靜悄悄的,路上遇到群狼立刻驚悚避著逃開。
他們比徐將軍帶著去斯色塔部落的軍隊晚出發(fā)半個時辰,那邊打了兩個多時辰,這邊才摸到氏義族附近。
而氏義族也派出三四萬人前去援助陷入苦戰(zhàn)的斯色塔部落,所以現(xiàn)在的氏義族防守人馬直接削減。
孔老將軍帶著的八萬人并不戀戰(zhàn),掩護一小隊人馬直奔氏義族庫房,庫房防守自然嚴密,但擋不住這么多人一擁而上。
庫房里的東西并未搶奪,而是直接放把火,然后轉(zhuǎn)身就走。
軍隊見大火起,更加不戀戰(zhàn),被孔老將軍帶著往后退,明顯意圖拉開戰(zhàn)線。
最后在蘇菀謝沛看的戰(zhàn)報里面。
天祥國兵士且戰(zhàn)且退,等著一側(cè)攻打斯色塔部落的軍隊撤退,另一側(cè)埋伏的十萬兵士合圍。
二十萬人,直接把里面九萬多人困在里面,直接放箭射殺。
被圍在里面的一部分斯色塔部落人,還有大部分氏義族人,只覺得四面八方都是天祥國的人,而且夜色低沉四野茫茫,根本看不清到底有多少敵軍。
想到天祥國放出的消息,他們難道真的是在天祥國集合了四十萬大軍?!
因為合圍之后的劍雨,對射箭的天祥國兵士來說根本不需要準頭,只要往里面射就好。
眼看對面毫無還手之地,而氏義族大批士兵即將前來。
三支合圍的兵士原地兵分六路,從不同的方向回天祥國。
夜色里突襲,天亮前離開。
等氏義族大部隊趕到,只有一片狼藉。
天祥國甚至把自己的死傷兵士都帶了回去,只留下鋒利的弓箭狠狠插在氏義族跟斯色塔部落人的身上。
太陽升起,這一切顯得更加慘烈。
回到樂河城,孔老將軍那邊是沒搜刮戰(zhàn)利品,但徐將軍那邊可是把斯色塔部落搶來的東西加倍奪回。
誰讓斯色塔部落被牽扯的來回奔波,一會覺得天祥國是針對他們,甚至還去找氏義族求援,一會被氏義族臭罵再去救被牽扯的氏義族軍隊,等回家的時候,營地還是空了!
別說之前搶的東西,就是自己的牛羊也被牽了個干凈。
營地里的奴隸也被放跑,根本不見蹤影。
一夜之間,家沒了。
到底誰說的天祥國勢弱?!
到底誰說的天祥國現(xiàn)在不會打仗?!
他們這些人還是那么陰險狡詐,根本不跟人打正面!
斯色塔部落這邊驚懼不安,氏義族那邊則帶著憤怒,他們被偷襲的地方不是氏義族主力,但也是中型營地,這次營地里的物資全都沒燒干凈,仿佛明明白白告訴他們,你們怎么弄樂河城的,我們就怎么加倍報復(fù)回去!
這場大戰(zhàn)結(jié)束,孔老將軍笑著說自己寶刀未老,更是讓樂河城士氣大振。
打了剩下的兵將們此刻更是熱血沸騰,更是恨不得再去打一仗。
等樂河城百姓們反應(yīng)過來,拿到被搶走的物資,這輩子都沒想過,被搶走的東西,竟然還能回來?
還是加倍回來?!
消息在孔老將軍,徐將軍的有意傳播下,西北邊關(guān)十二城,皆知道這次勝利。
甚至趕在過年之前把消息送到京都。
京都百姓都沒想到,勝利竟然來得這樣快。
在天祥國兵士死傷百人的情況下,殲敵兩萬,這樣的數(shù)字也太可怕了些。
出征不到兩個月,就帶來這樣的好消息?!
戶部尚書第一反應(yīng)是,錢沒白花!雖然花了很多錢,但這些軍備物資確實有用!
陛下這兩年儲備的兵士們也實在厲害,頭一仗就贏得這樣漂亮。
一時間整個天祥國都知道這場大勝仗,十足提了士氣!
看看,肆意擾亂邊境就是這個下場!
他們真的給樂河城百姓報仇了!
這樣的結(jié)果讓京都街頭巷尾都是這個好消息。
戰(zhàn)爭確實能激起人的血性。
朝廷這邊自然也不例外,蘇菀則稍稍松口氣,贏了就好,贏了就行。
跟天祥國這邊的興奮不同,草原上因為這場駭人聽聞的戰(zhàn)事已經(jīng)不敢冒頭。
大部分人跟斯色塔部落一個想法。
到底誰說的天祥國很弱?!
到底誰說的天祥國可以被隨便欺負?!
這么多年過去,他們還是那樣強啊。
幾萬人毫無還手之力,直接被合圍,這是正常軍隊能做出來的?
這叫很弱?
人家的盔甲比你的好,馬兒比你的馬兒跑的快,連箭都比你的鋒利,這還怎么打?
天祥國的戰(zhàn)術(shù)還是那么詭異,根本讓人摸不透,學(xué)不會。
等稍稍冷靜下來,目光自然轉(zhuǎn)向一直跟天祥國作對的氏義族。
這次死得大部分人都是氏義族人,小部分是斯色塔部落。
至于為什么打他們,大家心知肚明,誰讓你的小弟去搶人家糧草了,人家肯定給與還擊,只是這還擊也太狠了。
糧食被搶不說,你們自己營地也被燒了個干凈。
族人也死了幾萬。
這樣的后果就算對草原上強盛的氏義族來說,那代價也是慘烈的。
聽說氏義族首領(lǐng)重罰了斯色塔部落首領(lǐng),更是直接砍下他的小指,說都是因為他來求援,才害的氏義族本族人死了。
至于之后怎么處理,大家也都偷偷打聽,據(jù)說很像直接攻打樂河城,可又想到天祥國四十萬軍隊就在那駐扎,如果想要攻破西北邊關(guān)其他城池,那樂河城兵馬必然會去支援。
而且現(xiàn)在損失這么慘重,還要從其他營地分出物資給這個中型營地,這些損失都有些承受不住。
四十萬軍隊。
天祥國怎么能召集這么多人?
難道他還是晚了一步,根本沒能趁著天祥國弱的時候就出手?
氏義族首領(lǐng)能把氏義族帶領(lǐng)到這種程度,也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他既恨不得帶著人打回去,又害怕狡猾的天祥國還有后手。
要是再惹怒他們,是不是還要繼續(xù)打下去?
兩個月里就能集齊四十萬大軍,以后呢?
他在天祥國的探子也說了,從京都軍隊出征那一刻起,天祥國皇帝就在全國動員,還登記無數(shù)適齡參軍的人。
天祥國有著萬萬人,而他們撐死五十萬人,就算全都對上,也不如人家隨隨便便招募兵士。
天祥國太大了,那樣長的邊境線是很難守,但也證明他們國土有多大,人口又有多少。
他好像錯過攻打天祥國最好的時候。
就在氏義族首領(lǐng)沉思,族人叫囂打回去的時候,只聽說樂河城那邊已經(jīng)宰羊殺豬熬糖,開始準備過年的吃食。
兩邊對比,更顯得凄慘。
原本跟著叫囂的木炎族,喊著天祥國欺負草原部落的其他部落也漸漸閉嘴。
沒辦法,他們顯得太淡定,而且有種要打就打,他們根本不在乎的感覺。
說起來,也確實是虛張聲勢,先是全力一擊,打到對方暈頭轉(zhuǎn)向,再者開始大肆慶祝,彰顯財力物力。
等了幾天之后,孔老將軍派人去說,要斯色塔部落首領(lǐng)寫來認錯書,悔過書,承諾以后再也不侵犯天祥國邊境,否則等他們吃飽喝足,草原上再見。
等到春天到來,你們草原上青黃不接,可我們天祥國卻又有大批物資送到。
咱們就看看,到底誰會贏。
軍隊打仗,一個看戰(zhàn)力,更重要看后勤。
你們的后勤跟天祥國比?
天祥國這邊趕在年前已經(jīng)飛速批了幾處船舶司,有些地方甚至不等開春就能遠航,趁著十二月,二月合適的季風(fēng),揚帆就能出海,出海一來一回的收益更是可觀。
別說什么過年,有很多年都可以過,但賺錢的時間肯定越提前越好。
蘇菀就差把那句什么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喊出來了。
原來他們賺錢的基因就刻在骨子里!
而且春耕也好,內(nèi)里商業(yè)整頓等等,全都已經(jīng)準備好。
那邊打仗,這邊為打仗賺錢,再有全國適齡青年登記,這些消息并不掩蓋的傳到草原跟北境諸國耳朵里。
這讓不少首領(lǐng)國王下意識想說一句。
天祥國瘋了嗎。
這樣也要打?
還準備長期打?
要是天祥國真的增兵百萬,內(nèi)里還能安穩(wěn)住持續(xù)賺錢,到底誰輸誰贏,似乎不言而喻。
可這樣,是不是有點太瘋太拼了?
都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你們穿著牛皮鞋,怎么還這么狠?
天祥國準備的一切似乎都說得很明白。
要打就打,誰都不怕。
全都看你斯色塔部落到底服不服軟,愿不愿意寫著認錯書,更有下面樂河城十二條。
包括并不限于交出斯色塔部落世子作為人質(zhì),還有賠償樂河城一千五百頭牛羊,黃金千兩,放牧地劃分給欒都族為首的小部落,還有派使臣前去京都給天祥國陛下賠禮認錯等等。
天宛三年正月十五前若不辦成此事,那就等著吧。
等什么不言而喻。
其他的也就算了,放牧地劃分給欒都族為首的小部落?
到底是哪幾個小部落啊?
問就是去找欒都族,他們首領(lǐng)呼延薔全權(quán)做主。
名單全都是呼延薔來做,天祥國不插手你們草原的事。
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明牌支持欒都族,能得到強大的天祥國支持,欒都族即使族人不多,那也不可小覷的勢力。
畢竟他們首領(lǐng)聰明,人少也意味著行動靈活。
看看他們得到的物資就知道,人少也不一定戰(zhàn)斗力弱,現(xiàn)在的欒都族也愿意成為天祥國手中的利劍,這樣才有報仇的機會。
氏義族跟他們可是不死不休的死敵。
之前被氏義族苦尋無果的欒都族適時出現(xiàn),并且直接給出名單。
這些名單上的小部落,多是當(dāng)初不跟著氏義族起哄問天祥國要物資的部落,又或者對這次攻打斯色塔部落有功的部落。
根本不用天祥國多說,就給了份恰到好處的答案。
對天祥國好的,當(dāng)然能得到好處,不好的就一邊涼快著吧,而且還能有一點自己的小私心,好讓欒都族更好籠絡(luò)其他部落。
孔老將軍也覺得這呼延薔雖是女子,倒是比許多男子都要更適合做部落首領(lǐng)。
心里清楚,辦事也清楚。
至于那討要物資的十幾部落,現(xiàn)在根本不敢開口,要是一開口,就怕槍打出頭鳥。
那邊斯色塔部落已經(jīng)氣得想要打人,他們還沒同意樂河城的條約,他們竟然已經(jīng)把自己的放牧地瓜分了?!
要知道以他們斯色塔部落的強悍,以他們跟氏義族的關(guān)系,那塊放牧地位置極好,很難找到比那更好的草地了。
天祥國這邊,乾清宮側(cè)廳,吃過羊肉火鍋的蘇菀有些懶洋洋的,但還是道:“年后肯定還有一戰(zhàn)。”
這是肯定的。
不打才奇怪。
雖說這次突襲讓斯色塔部落跟氏義族元氣大傷,士氣正落。
但他們計劃了那么久,不可能因為一次失敗就徹底放棄。
肯定還要嘗試幾次,這樣才能出結(jié)果,蘇菀謝沛確實也做好安撫內(nèi)里,順便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正好徹底練兵,練兵的目的,自然不用說,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士兵更能決定戰(zhàn)爭的勝負。
這次計劃能那樣順利,也全靠經(jīng)驗豐富的孔老將軍,但只有他們還不夠,必須給天祥國培養(yǎng)接班的人才行。
所以肯定要練兵。
不練兵,以后怎么打通西域之路,怎么跟亞歐國家做貿(mào)易,怎么賺錢養(yǎng)自家百姓。
放在以前,蘇菀也沒那么多話,更不會越說越夸張,這會也沒喝醉,頂多是懶洋洋的,可她還是愿意說出來。
因為眼前的謝沛只會笑著道:“別人以為我們只是打仗,其實不知道空章舍人早就把規(guī)劃設(shè)到十年后了。”
不等蘇菀再說,謝沛又道:“我很開心,你十年后的規(guī)劃里還有我。”
蘇菀被謝沛笑得扭過頭去:“我就是隨口說說,你怎么還深究起來。”
“肯定要深究,無心的話才動人。”謝沛絲毫不覺得不好意思,自己還分析起來,“那你說二十年后,我們會如何。”
“不如何。”蘇菀剛想坐起來,又被謝沛摟住腰根本不讓她坐直。
如今的謝沛已經(jīng)是青年模樣,長手長腳幾乎把人禁錮在懷里,偏偏也只摟住了腰,蘇菀真要走又能隨時走。
可氣氛顯得尤為曖昧。
外邊冰天雪地,桌上還有沒吃完的火鍋,更有怎么也做不完的公務(wù)。
謝沛低下頭跟身邊人交換一個綿長而又溫柔的吻。
“蘇菀,成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