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
最后回碗的人不止西膳房宮人, 更有其他諸司總管,皆是過來請一碗甜品。
而且人人都帶了禮物回來。
兵仗局最樸實(shí),干脆買了幾只烏雞, 直接放到鴨子旁邊養(yǎng)。
也幸好西膳房小廚房院子那樣小,現(xiàn)在已經(jīng)養(yǎng)了兩只鴨,三只烏雞。
其他諸司則送了什么剛下的菱角蓮子,再有便是兩條肥美的鯉魚。
春鰱夏鯉秋鱖冬鳊。
說的便是每個季節(jié)吃魚最好的時候, 但除了鯉魚外, 又有一條珍貴的鱸魚。
可見眾人對蘇菀的手藝多有信心, 都努力找各種好食材, 想讓她沒事開開小廚房。
只要看到小廚房的煙囪一有煙, 就知道肯定有好吃的了。
蘇菀簡直哭笑不得。
但現(xiàn)在哪有時間。
夏日五日菜單第一輪都沒做完呢, 她真的沒空!
今日做個刨冰都是一時興起。
旁邊剛吃完的小月忍不住道:“真希望你每日都能一時興起。”
大家忍不住點(diǎn)頭。
就是!
蘇菀一時興趣,他們就有口福了!
蘇菀也喜歡做甜食讓大家開心, 這么一想, 等她出宮了, 是不是可以開間甜品鋪?zhàn)樱克坪踹€不錯哎。
當(dāng)然暫時想想,她手頭攢的錢還不夠呢。
現(xiàn)在三十多兩, 想在京都租鋪?zhàn)? 也只能租最偏遠(yuǎn)的地方, 估計還租不了太久。
甜品吃完,自然是夏日打個盹,蘇菀打盹, 謝沛則在看手中迷信。
這些時日, 聯(lián)系舊部, 收攬人脈, 面見大臣, 他無形中的威壓又增了些,絲毫不像普通少年。
不過謝沛看了看手邊的甜品碗,只剩下最后一點(diǎn)冰沙。
這點(diǎn)冰沙讓他身上的冷然少了些。
蘇菀睡醒后,自然開始做晚飯炒涼皮跟涼拌面筋。
但這兩樣都好做,不用她操心太多。
而且涼皮在上午的時候都已經(jīng)做好,這會直接拿來用就行。
兵仗局那邊還說了,以后每次吃涼皮,都不需要她們西膳房動手,因西膳房教會他們,以后這都由他們代勞。
這話一說,讓西膳房眾人笑了半天。
這樣也挺好,洗面確實(shí)是辛苦活,以后有人幫忙加工了!
對西外宮諸司宮人來說,換了菜單的第一天都讓他們驚喜,吃過這頓晚飯,自然開始期待下頓飯吃什么。
六月初二,夏日菜單第二日。
早上自然吃的云吞面,這湯底好喝,面好吃,云吞更是皮薄餡大。
不少人還在夸贊,說西膳房做餡料做得越來越好,怎么都好吃。
等到中午,自然是回鍋肉,還有蒜薹炒肉等等,吃著這些肉菜,西外宮的宮人們明顯發(fā)現(xiàn)一件事。
“今日的肉菜怎么變多了?”
“昨日也挺多的,特別是早上。”
其實(shí)之前的菜肴也有葷腥,但不如現(xiàn)在的肉放得實(shí)在,隨便都能扒拉出來一塊。
誰會不喜歡吃肉呢。
蘇菀笑著答:“我們六月份的食材充足。”
說完之后,蘇菀還是補(bǔ)充了句:“每月都要看內(nèi)宮那邊,所以先吃著,七月應(yīng)該也不會特別差?”
諸司宮人也明白這個道理,一個月分一次,這次分的食材都不錯。
現(xiàn)在的西膳房越來越好了,不僅做飯好吃,連食材也多。
不少人暗暗在夸蘇菀,可蘇菀只要聽見必然反駁。
這又不是她的功勞,而是西膳房尚食司做的事情。
晚上煮的豬雜粉絲湯,再有蔥油餅可以吃。
有葷腥真好,吃肉會讓人快樂!
第三日也不例外,早上魚片粥,中午板栗燒雞,晚上雞絲豆角涼面。
不少人還在講,內(nèi)宮貴人們不在宮里就是好,大家該吃吃該喝喝,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似乎一切都很清靜。
也沒有之前的緊迫感。
除了暑熱之外,也沒什么不好的。
但到下午的時候,各種解暑湯換著法地做,偶爾還能吃到蘋果湯呢!
聽說這是掌權(quán)貴人親自賞的,大家也感激得很。
蘇菀聽到提起姜貴妃名字,自然沒說什么,跟別人私下夸也就算了,但吐槽還是不能說的。
西丞副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幾日里,蘇菀在大廚房確實(shí)有些辛苦,有時候只能在關(guān)帝廟歇一會,主要是吃雞蛋。
大廚房人多,吃自己買的雞蛋也會覺得奇怪,還不如跟言沛一起。
言沛自然不會拒絕,兩人每天一個雞蛋,可是奉行得非常好。
換菜單的第四日,早上吃的是蒸餃跟面湯,中午又吃了幾個炒菜,其中竟然有一道蒜香排骨,雖然一人只能分到一塊,但對宮人們來說,已經(jīng)十足珍貴,吃的津津有味。
晚上更是勁道有味的刀削面,里面的肉臊炒得異常香。
偷偷吃過蘇菀做小灶的衛(wèi)鈞還說,這刀削面有些之前熗鍋面的口感,反正都好吃。
說到熗鍋面,那似乎都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
也是那碗熗鍋面,讓御用監(jiān)副總管知道蘇菀的手藝,才有了現(xiàn)在的事。
不過蘇菀還是問了句:“你們正總管去了行宮,可有說什么時候回來?”
“都不知道,肯定要過了暑熱再說。”衛(wèi)鈞隨口道,“行宮那地方偏僻,但也涼爽。”
也是,這年頭又沒空調(diào),只能過去避暑。
換菜單第五日,早上煎包跟玉米粥,還有炒了兩個小菜。
中午豆角五花肉燜面,海帶湯。
晚上肉末燒餅,絲瓜雞蛋湯,太極芋泥。
大家都沒想到,最讓人喜歡的,竟然是這豆角燜面。
面條蒸得油滋滋的,其實(shí)沒有放多少五花肉,但豬肉的香味滲透到里面,濃汁收尾,燜面看著色澤金黃,外表發(fā)亮。
吃起來鮮咸柔韌,帶著特有的豆角跟豬肉香味。
一個人都能吃兩大碗!
打飯的時候,每個人都分得多多的,再有清口的海帶湯,看起來清,但實(shí)在鮮美。
五日菜單下來,誰都會對這次的飯食喜歡得很。
而且這五天吃下來,大家好像剛發(fā)現(xiàn)一件事。
那便是西膳房這次的五日菜單,今日跟春天五日菜單里,每天餐食都沒重復(fù)!
甚至連粥都沒重復(fù)的!
而且做得道道都好吃,怎么會如此厲害?
不僅如此,各個菜肴之間差別也很大,說明蘇菀對這些菜單掌握極為熟悉,甚至不管什么食材都能信手拈來。
做夏日菜單的時候,還考慮了夏日的口味。
食材也是夏日當(dāng)季菜品居多,不僅便宜,還口感新鮮,吃當(dāng)季的食材肯定沒錯。
很多西外宮的宮人還是不敢置信,雖說吃了那么多吃食的,但西膳房改變得太快了,讓人根本不敢置信。
信不信食物已經(jīng)吃到嘴里,反正吐不出來!
五日菜單一過,有些人還在為吃到的美食排序,排一下哪個最好吃。
但眾口難調(diào),宮人們還有些爭論,也是如今宮里確實(shí)很閑,沒事聊聊這些消磨時間。
蘇菀在西膳房忙的時候,卻不知道她做好的餅夾菜跟涼皮被偷偷帶出去一份。
那人像是尚寶監(jiān)宮人,偷偷把西膳房飯食帶到宮外,給了那提茶瓶三人。
原來是上次他們?nèi)齻€終于弄明白怎么回事,終于明白尚寶監(jiān)兩位總管為什么不找他們?nèi)ベI吃食。
可回去之后,三人還是不甘心。
宮里美食多,大家自然知道。
但別人不知道也就罷了,他們?nèi)齻€人知道啊。
西膳房飯食一向難吃,之前聽尚寶監(jiān)宮人不知道吐槽過多少次。
這短短時間里,怎么就能改了?
所以三人湊了幾兩銀子,讓人幫忙帶出來。
飯食帶出來的這個人以前確實(shí)跟他們有些來往,這次也是幫忙了,但看著涼皮跟餅夾菜被他們帶走,心里那叫一個難受。
幸好酸辣湯不好帶,他已經(jīng)給喝了。
但這哪夠啊,還是去吃個鹵肉飯好了。
拿到?jīng)銎じ瀶A菜的三人,還沒打開這兩個油紙包。
畢竟是做見不光的事,直接揣著油紙包跑到其中一人家中。
三人面面相覷。
他們?nèi)齻€也是瘋了,竟然做這樣的事。
可一想到尚寶監(jiān)兩位總管的賞錢以后再也沒有了,三人怎么都不甘心。
就算當(dāng)鬼,也要當(dāng)個明白鬼。
既然賺不到這份錢,就要明白原因!
可就這東西,真的好吃?
但是打開油紙包的一瞬間,餅夾菜香味立刻出來。
上次在小廚房的時候,蘇菀讓人單獨(dú)買了鹵肉回來,但在大廚房吃飯,肯定是沒肉的,但可以六種素菜六選三。
這個夾帶出來的小太監(jiān),挑的是青椒豆芽豆串。
三人定睛一看,好聞是好聞的,也沒多驚奇啊。
不過這餅子烙的確實(shí)好。
他們?yōu)榱私o尚寶監(jiān)總管買到飯食,對美食也是有些研究的。
打開另一個油紙包,先是聞到清爽的香味,然后是一種沒見過的食物,聽小太監(jiān)說,這東西叫涼皮,上面還放著黃瓜絲,還有不錯的料汁。
這樣看來,其實(shí)兩樣食物香味都不濃郁,可就是能勾住人的心?
現(xiàn)在大熱天的,他們出去辦個事不容易,就弄來這個?
話是這么說,可三人中的一個,還是提議道:“要不然嘗嘗?”
那就嘗嘗!
讓尚寶監(jiān)兩個總管都喜愛的美食,到底看看有什么特殊的。
只是那餅要給切開,三人平均分,涼皮則拿著筷子取就是。
先是一口餅,不就是餅子里面夾菜嗎?
!!!?
這餅是不一般的,口味竟然這樣不同!外酥里嫩也就罷了,餅子的層次感竟然這么強(qiáng)。
如果餅里面沒有層次感,那單單夾著菜也不足為奇,京都都有這樣的食店。
但餅子內(nèi)部的層次感強(qiáng)一些,便會更好吸收菜肴的湯汁,湯汁在口感極佳的餅子內(nèi)里,咬一口滿口酥脆清香。
三人分吃一個餅,幾乎兩口就沒了。
原本以為餅夾菜已經(jīng)吃得夠快,到?jīng)銎さ臅r候更為可怕。
只吃一口涼皮,這桌子已經(jīng)不是桌子了,而是戰(zhàn)場!
三個人一份涼皮,能不搶的昏天黑地嗎?
吃過飯食的三人再次面面相覷。
這還只是西膳房一頓簡簡單單的飯食,若食物都是這種水平,怪不得尚寶監(jiān)總管們不愿意出來。
三個提茶瓶嘆口氣。
看來宮里這錢,他們是賺不成了的。
但其中一個叫甘興的提茶瓶,心里卻隱隱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雖說他不知這涼皮如何制作,但能大量供應(yīng)給諸司宮人,應(yīng)當(dāng)不是什么貴重食材。
既然不貴重,那他是不是可以同做出涼皮的人合作。
好像是叫蘇菀的小宮女?
他們合作,必然能賺的盆滿缽滿,他也不必求什么賞錢了。
不是甘興自信,而是這吃食太過優(yōu)秀,在盛暑的天氣里,總覺得這碗涼皮更為解暑。
以他提茶瓶的經(jīng)驗(yàn)來看,這食物必然能風(fēng)靡整個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