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最后的寶藏
先不管卸貨了,就留下原本看守碼頭的幾個伙計,張楠和一大幫人到了挖掘機(jī)所在的位置,看到了那條深入山體地底的裂縫。?
取過強(qiáng)光手電往里一照,能看到靠近洞口的一部分洞內(nèi)情況:在積土和碎石之下,閃現(xiàn)出黃金特有的金黃閃光,就像一條光帶,嘆為觀止!
“藏寶洞!”
說話的是菲利普船長,張楠聽到后,說了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人把金銀幣放在這,單靠這12枚不好判斷,年代時間都比較早。
如果能夠清理出最晚時期的貨幣,就能大概判斷出是什么時候埋下去的。”
有錢人了,寶藏在眼前還得探究一下它的來路、原因---閑得!
既然有想法,這辦起來簡單,不用將里頭所有錢幣搬出來才能判斷,先弄個幾十公斤就能大體看出點名堂。
這里劉文棟個子比較小,用架鋁制折疊梯爬到里邊,再用掃地用的簸箕先運(yùn)了幾回,搬出來5o多公斤。
至于里邊還有多少,劉文棟估計金銀幣加起來至少以噸計數(shù)!
堆積厚度都有個三四十公分,少不了。
攤在小貨車車斗后部,張楠開始鑒別。
認(rèn)識的、不認(rèn)識的都不少: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和其死后,馬其頓王國行的重量為8.55克的金標(biāo)幣有不少,張楠就認(rèn)出了至少25個城市制造的品種!
主題圖案都差不多,絕大部分這種金幣是在亞歷山大占領(lǐng)波斯以后,用波斯國庫的金塊打制的。
金標(biāo)幣的重量和成色夠標(biāo)準(zhǔn),流通時可以按“個”計值,不用單個稱重,當(dāng)初提高了交易效率。
張楠記得有研究顯示,實測亞歷山大金標(biāo)幣的純度高的能到99.7%,只比24k純金的99.9%稍低一點點,達(dá)到了那個時代提煉技術(shù)的頂峰。
后期、亞歷山大帝國邊遠(yuǎn)地區(qū)造幣廠制造的成色最差的含金量也過85%,一般都在97%以上。
不僅僅是純度,金標(biāo)幣的重量也控制的非常嚴(yán)格,標(biāo)準(zhǔn)的重量是8.55克左右,絕大多數(shù)幣的誤差都控制在o.1克以內(nèi)。
因此亞歷山大金幣當(dāng)時在亞非歐三大洲被廣泛接受,他的繼任者們也仍然繼續(xù)行這種制式的金幣。
所有金標(biāo)幣正面是智慧與戰(zhàn)爭女神雅典娜的頭像,背面則是長著翅膀的勝利女神奈姬全身像,還有制造廠的希臘文名稱。
相對迦太基人自己的坦尼特金幣,亞歷山大金標(biāo)幣的重量要大一點,而且純度更高,所以當(dāng)初在地中海沿岸似乎還是金標(biāo)幣更受歡迎。
坦尼特金幣其實是金銀合金幣,對商人們而言還是純金吸引人,包括迦太基人自己。
“要是把里邊全部整理完,我想都能和大英博物館叫板!”
心里給自己豎了個“給力”的拳頭:在亞歷山大金幣收藏上,似乎還沒什么人和博物館能和大英博物館打擂臺,更別說個人。
這趟自己倒有可能。
能把大英博物館比下去,想想都帶勁!
這下張楠干脆先把馬其頓王國的金幣先選出來:取出來的金幣中就迦太基和馬其頓金幣多,而且是看到亞歷山大時期的金標(biāo)幣種類越來越多,不自覺先挑選馬其頓王國歷史上這個最偉大的帝王定下樣板的金幣。
能把迦太基先放一邊,就是因為大英博物館里的亞歷山大金標(biāo)幣是全世界收藏最全的:來自于亞歷山大活著的時候19個城市的造幣廠,在加上他死后仍然生產(chǎn)的造幣廠,那就是總共有亞非歐三大洲共計33個城市造幣廠的制造版本。
根據(jù)大英博物館的研究,大部分的金標(biāo)幣都是亞歷山大死后打制的,比例占到了61.9%,只有.8%的金標(biāo)幣是在亞歷山大活著的時候打制的,而有16.3%的品種是在他生前死后都有制造――最后一枚金標(biāo)幣在公元前2oo年在黑海邊的城市奧德索斯打制。
就這5o公斤窖藏金銀幣里就有25個品種金標(biāo)幣,那將整個藏寶洞清理完畢后,還真有可能湊齊33個金標(biāo)幣品種。
就算湊不齊,缺少的品種去采購也能搞定。
這下一幫人也都不干活了,挖寶、追尋歷史的足跡比搬黃金要有趣的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個喜愛尋寶、挖寶、收藏的老板,身邊這群人也都快成了古董收藏愛好者。
像托馬斯和菲利普船長還能幫著老板挑選,都有了一定的收藏分辨眼力。
張楠先把金幣都選了次,金標(biāo)幣、迦太基域馬圖金幣,還有存在于公元前55o年―前33o年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第一帝國鑄造精美的金幣。
這些最古老的波斯金幣正面大多雕刻著國王手持弓箭的形象,像極了古城波斯波利斯遺留下來的那些古波斯浮雕。
這類金幣現(xiàn)在屬于絕對的稀少品種,擁有一枚這樣最早的波斯金幣,就是收藏了一段濃縮的歷史。
不過這會的氣氛都一點也不嚴(yán)肅,不像在“考古現(xiàn)場”,更像在酒吧:一群人在那哄笑。
為啥?
最先現(xiàn)這枚“國王手持弓箭跑步”金幣的是夏米力,感覺有意思,他就說了句:“老板,這個國王看著怎么像是在跑路?”
眾人一看,還真像!
最搞笑的是大概是這枚金幣雖然打制時間早,但流通次數(shù)應(yīng)該不多,加上工藝的原因,頭戴王冠撒丫子跑步的國王長袍后頭還有一條條細(xì)密的刻痕,一看就像是他在撒丫子跑路。
臥槽,還跑步帶風(fēng)的!
等眾人看明白了,少不了一頓哄笑,包括卡里米也在那笑。
張楠沒笑,反而在那直搖頭!
“別笑了,特別是你們兩個!”手指了指夏米力和卡里米。
看到老板認(rèn)真嚴(yán)肅的表情,眾人立刻表情變白板,變臉度塊。特別是被點名的夏米力和卡里米兩人,有點弄不明白情況,不知道哪里出問題了。
到這,張楠感覺可能自己有點小題大做了,露出笑容,道:“我們都是一家人,世界人民大團(tuán)結(jié),再笑這個跑步的國王,當(dāng)心有人告你們種族歧視。”
眾人心里一臉懵逼。
這關(guān)種族歧視鳥事?
張楠拿起這枚“國王撒丫子跑路”的金幣,對夏米力和卡里米道:“這是枚波斯第一帝國制造的金幣,為啥不能笑你們兩個自個去想。”
眾人聽到這話,腦子里立刻開始高運(yùn)轉(zhuǎn),夏米力和卡里米兩個倒是反應(yīng)快,夏米力說了句:“老板,我們是華夏人。”
好吧,是張楠太顧及別人的感受,就算這2ooo多年前的古波斯人可能也說古伊朗語,但那一片地區(qū)這2ooo多年來戰(zhàn)爭頻繁,這當(dāng)著夏米力和卡里米兩人的面笑話個可能是25oo年前的波斯國王,估計也不會有人去告別人種族歧視。
想太多了。
……
除了價值和品種夠豐富,在金幣上沒有什么重要現(xiàn),最晚的年代下線也在公元前2oo年左右,那會迦太基還逍遙著呢。
那就再看銀幣。
銀幣品種更多,檢查了一小半,現(xiàn)這是迦太基時期,羅馬共和時代,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塞琉古帝國、阿薩息斯王朝(安息帝國)時期都有。
才檢查了一小半,古羅馬共和時期第納爾銀幣最晚被劃定到了公元前152年――有兩枚那時候行的勝利女神駕馭雙馬車銀幣。
很小的兩枚,直徑不到2厘米,厚度也不到2毫米,重量可能就三克多一點。
而從波斯帝國系列又銀幣看,最晚的是一枚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dá)梯一世銀幣――這個波斯國王大概是公元前136年掛掉,就不知道這枚銀幣是他在位的哪個時期制造的。
繼續(xù)檢查,然后…
有現(xiàn)!
一幫人陪著當(dāng)“專家”,就聽著張楠高興的說了句:“應(yīng)該就是這個!公元前125年至前119年行的雅努斯神銀幣,被埋藏前幾乎沒有流通,可能是迦太基人在伊維薩島被羅馬軍隊徹底攻陷前,將這一大批財富隱藏在這里。
這都可能是迦太基帝國最后的財富!”
銀幣表面雖然有點灰色氧化,但保存很不錯,能看清上頭的細(xì)微線條清晰,使用痕跡幾乎沒有。
為啥會是帝國最后的財富?
張楠侃侃而談,很享受這種眾人聽講、我當(dāng)老師的感覺。
人嘛,特殊場合不喜歡顯擺的人還真是太少了,張楠也不能免俗。
大約在公元前九世紀(jì),腓尼基其中一個城邦推羅的移民橫渡地中海,抵達(dá)非洲北海岸如今的突尼斯區(qū)域,與羅馬隔海相望建立了迦太基,還把那里作為大量販賣奴隸及海上貿(mào)易的中轉(zhuǎn)站。
到了大約公元前8世紀(jì)至公元前6世紀(jì),迦太基開始向非洲內(nèi)6擴(kuò)展,并控制了北非的大部分腓尼基人殖民地。
與此同時,迦太基還向西地中海進(jìn),利用其航海技術(shù)達(dá)的優(yōu)勢,逐步占領(lǐng)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島嶼,還有像撒丁島、科西嘉島及西西里島西部等,當(dāng)然也包括半海里外的伊維薩島。
從那時開始,迦太基開始稱霸西地中海,與希臘分別控制著地中海的西東兩邊。
由公元前6世紀(jì)開始,迦太基開始與欲染指地中海西部的希臘人生沖突,直到公元前4世紀(jì)初,希臘在經(jīng)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后元氣大傷,開始停止在西西里殖民,迦太基與希臘的紛爭大致告一段落。
但取而代之的,卻是與更可怕的對手――羅馬生根本性的利益沖突!
兩邊爆了三次布匿戰(zhàn)爭,在公元前149年至前146年爆的第三次布匿戰(zhàn)爭時,迦太基戰(zhàn)敗慘遭屠城,領(lǐng)土成為羅馬的一個省份――阿非利加行省。
迦太基城也被羅馬人徹底夷為平地,羅馬獲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權(quán)――而且羅馬恨死了迦太基,在徹底摧毀了迦太基城之后,還在迦太基所有的良田里種上荊棘、澆上鹽水,基本就差用原子彈再炸上幾十回!
迦太基似乎從那一刻消失了,不過緊接著羅馬內(nèi)部也不安穩(wěn),反而是在地中海里的伊維薩島等島嶼還被迦太基人控制,直到羅馬人在公元前12o年騰出手來,徹底解決了這個還在靠著海洋貿(mào)易茍延殘磚的民族最后的根據(jù)地。
“…根據(jù)羅馬人的記載,他們在公元前12o年才占領(lǐng)伊維薩島。如果我是伊維薩島上迦太基人的領(lǐng),絕對不會將這筆財富交給羅馬人,因為不管交不交給羅馬人都是死路一條,完全沒有幸存的可能。
其它民族的俘虜還可能有機(jī)會成為羅馬人的奴隸,但迦太基人能活下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種族滅絕!
取出來的物品暫時清理完,托馬斯聽到老板的話后,道:“羅馬人是恨死迦太基人,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看看羅馬人把迦太基的歷史寫成什么樣了,就能知道那時候的迦太基人沒活路。
換成我,也不會把一個銅子留給羅馬人。”
華夏來的保鏢不了解迦太基,美國保鏢就好那么一點,在李攀峰幾人表示疑問后,托馬斯解說了一下。
“羅馬人是這么寫迦太基人的:迦太基流行將孩童活祭給他們的日神-巴爾。
據(jù)說很早以前,迦太基人將他們家的長子,通常是剛剛出生的男嬰,裝在石棺里向神靈祭祀。
現(xiàn)在的考古掘,證實這種小石棺非常之多,其實我個人而言,那時候死亡率不低,更不用說兒童死亡率。
羅馬人說迦太基后來還進(jìn)入到更野蠻的時代:將1至3歲的男孩,通常都是貴族家的孩子割破咽喉,然后在小孩還沒斷氣的時候活生生的投入到大火中燒死。
還說就在迦太基滅亡前夕,戰(zhàn)爭的失敗,使迦太基的執(zhí)政者下令將3oo多名男孩活祭給他們的神,祈求他的保佑。
連那個漢尼拔之所以能活下來,原因是他的父親耍了個掉包計,買了一個窮人的孩子來代替漢尼拔。
另外,迦太基還流行對月神的祭祀,每年都要舉行這種祭祀儀式。
這個儀式是選取很多清白的少女,沐浴更衣后到寺廟內(nèi),接受一名陌生男子的洗禮--這被認(rèn)為是給月神最好的禮物,殘忍的剝奪少女的貞潔。”
眾人聽完托馬斯的話,心里直搖頭。
還是阿廖沙說了句大實話:“貴族孩子活祭?臥槽,這迦太基還能堅持到羅馬人來滅它簡直就是奇跡,這他-娘的也太能編了!”
張楠撇撇嘴,心理道:“有什么奇怪的,再過個二十多年你就知道人有多能編!都能讓你懷疑十五年抗戰(zhàn)這小鬼子是怎么堅持下來的?”8
(三七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