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七八糟買一堆
乾隆御用琺瑯彩在底款書寫方式上,是有別于康熙和雍正年琺瑯彩的:康熙的款識在琺瑯彩器上均用色料寫款,有紅、藍(lán)、紫、黑等色,落款僅為“康熙御制”四字楷書,加雙方匡。
康熙年琺瑯彩四字款有三種形式:其區(qū)別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兩種不同用筆。
而雍正時期的琺瑯彩款識也有兩種方式,一為仿宋體,一為楷書體,均由四字組成外加雙方匡:仿宋體是“雍正年制”,楷書體是“雍正御制”,只見藍(lán)料款。
而乾隆的琺瑯彩款識只有“乾隆年制”四字雙方匡形一種,底款有藍(lán)料也有赫色料款。
因?yàn)楝m瑯彩瓷是清代專為宮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種精細(xì)彩繪瓷器,由于產(chǎn)量少,傳世更是極少,故價值連城!
張楠所知,目前清代琺瑯彩瓷收藏最多的是京城故宮、滬上博物館及灣灣故宮。
因?yàn)楝m瑯彩瓷大部分都是藝術(shù)精品,在制作工藝上也非常講究,當(dāng)初是完全不計工本的!
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鎮(zhèn)官窯選用最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燒好后送到清宮中造辦處,由宮廷畫師精工繪畫,再經(jīng)彩燒而成。
瑯彩瓷創(chuàng)燒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zhèn)。
根據(jù)清宮中檔案記載:雍正六年以前的琺瑯彩料都來自西洋,俗稱洋色,雍正六年以后宮中自制彩料獲得成功。
因?yàn)楝m瑯彩是一種外來技術(shù),它的化學(xué)組成非常特別,與中國傳統(tǒng)釉上彩有很大不同,主要差別在著色劑和助熔劑方面。
不過就是因?yàn)樗鼈兿∩伲@兩個攤主估計還把兩只“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當(dāng)粉彩碗在賣!
撿漏,減大漏了!
天色慢慢變亮,感覺提溜著這么一提瓷器晃蕩也不是個辦法,這可是3個多億!
這邊還有兩個舊書攤和幾家賣老家具的,那頭還有一大半沒看,估計一圈認(rèn)真看下來至少要花兩個小時。
干脆提著幾個億先去了停車的地方,把東西往后備箱里一放,再回潘家園那個大土堆。
“3個多億”就這樣塞后備箱,他就不怕讓人給偷了?
張楠一點(diǎn)不擔(dān)心――別說這會的毛賊偷奔馳車就是個國際玩笑,就算單單撬車偷車?yán)锏臇|西,不論價值大小,判個十年八年還算輕的!
直接偷車?
抓住了百分百槍斃!
雙手空空一身輕,繼續(xù)回到地攤,這會顧客總算能有擺攤?cè)藬?shù)的六七成了。
張楠也不急,緩緩晃蕩,半圈下來收獲不錯!
在個倒賣郵票和舊書的攤販那,張楠甚至用1ooo塊買下整一版的8o張8o年猴票!
攤位上零散的兩張四方聯(lián)和兩張單張也1oo塊拿下。
不僅這些,張楠還用2oo塊錢,買下攤主手頭所有特殊時期行的郵票,其中有幾種還是將來的稀有貨色。
這一舉動都在整個市場引起小小的震動,那個賣郵票的攤主更是揚(yáng)眉吐氣!
這會可是華夏郵市最慘淡的時候,別說那些這會還不是特別重視的特殊時期郵票,連8o猴票都無人問津!
郵票這東西其實(shí)就是個炒作――1985年1月的《集郵》雜志報道了大6小型張在香港的價格不斷上漲的消息,結(jié)果這一報道,不僅強(qiáng)化了集郵圈內(nèi)有一定影響的集郵保值觀念,更吸引了集郵圈外的投資者涉足郵市!
投機(jī)者在京城和羊城開始大量收購小型張,終于在1985年4月“梅花”郵票和型張行時,達(dá)到了本次熱潮的頂峰!
當(dāng)年4月5日“梅花”郵票行日,在京城更出現(xiàn)了從和平門到宣武門2~3萬人連夜排隊(duì)的情況,公安部門都出動了大批警察來維護(hù)秩序,令過往行人瞠目結(jié)舌!
面值2元的“梅花”小型張,當(dāng)天bj市價為2.3元,外地價格為4元。
不過在1985年5月24日,“臭名昭著”的“熊貓”郵票和型張行,當(dāng)天上午面值3元的“熊貓”型張市價還在3.5元,結(jié)果下午傳出加大行量的消息!
1266萬的行量是“梅花”的4倍還多!
“熊貓”型張市價應(yīng)聲而跌,不僅面值不保,最低跌至2元!華夏第一次郵市熱潮從此漸漸消退,并且持續(xù)了2年多時間!
如今8o年猴票1o塊錢一張也無人問津,不然那個攤主也不會將極少見的整版1ooo塊出售了――再不賣都活不下去了!
張楠其實(shí)不集郵,也從未進(jìn)入過集郵這個圈子,但這次既然遇上了,那就買吧――不為錢,就為將來的收藏多個小類別:整版的8o猴票怎么著也能占個展臺了。
要是那個攤主知道再熬個三四年,華夏的郵市將重新爆,不知會作何感想。
不過既然混了這一行,那就別后悔,不然夠你天天吐血三升!
再說那郵票飯子這會不僅有了過日子的飯錢,還有了收其它東西倒騰的本錢,知足吧!
因?yàn)樘煲汛罅粒奂獾臄傊鱾儙缀跞慷荚陉P(guān)注張楠這個有錢人,就算還在好遠(yuǎn)的地方,也有人向他“甩”煙打招呼。
繼續(xù)逛,一幅范曾的人物立軸1oo塊拿下――二十幾年后三四百萬不會少!還入手一幅齊白石的蝦米和一幅黃賓虹的山水。
不過不為錢,就是好玩――字畫,他都有一倉庫了。
這會只要是攤上的東西,張楠看著就沒什么假貨,而且成色上比滬上鬼市里的都要上點(diǎn)檔次。
天子腳下皇城根,名不虛傳!
當(dāng)然,地攤上的東西絕大部分還是普通貨色,比如瓷器基本上都是民窯――在一開始兩個攤主那撿漏后,張楠直到今天逛完,也就是花6o塊錢買下6套全品相、未使用的同治官窯粉彩蝶戀花蓋碗。
一碟、一碗、一蓋,此為一套。
“用來泡茶,絕對夠檔次!”
不過張楠也只是想想――在家里喝茶,他一貫使用那套老爹當(dāng)初在供銷社里買的“為人民服務(wù)!”陶瓷杯,景德鎮(zhèn)東風(fēng)瓷廠出品,質(zhì)量一流!
直到重生前,在家里他都還在用那幾個杯子喝茶,估計這輩子也不會改!
(三七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