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
與眾人一通商議,許褚頗有‘改過自新’的意思。這日午后喚荀諶、荀悅、鐘進、張禮和杜佑奏對,說了讓他們負責主導潁水以南八縣屯田的事,除了荀諶外,其他人都覺得詫異。
奏對的時間不長,出門后荀諶謂眾人道:“武治中不日將拜訪我等。”
眾人一聽,皆道原來如此。許褚突然往后退了這一大步,將八縣屯田讓給士族,除了緩和與士族的關(guān)系外,最重要的還是應付黃琬那邊的求援。
他們這段時間可沒有閑著,因為許褚放權(quán),在各縣中塞了許多士族子弟為屬吏,加之以他們在郡中的威望,只要許褚肯出一部分糧食,當真如郭嘉所說——須臾可募五千義從。
這筆買賣,應該是劃算的。
……
……
許褚又去拜會了蔡邕,聊至晚間方走,回了自家。第二日的行程,許褚決定往妻子張穎的娘家‘東襄里’去一趟。不為別的,只為戲忠那句:連張氏旁族都不提拔。
次日陽光明媚,許褚寶車華服,讓陳義帶著甲士隨行,浩浩蕩蕩攜妻子去了東襄里。大張旗鼓是道理在于此次前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招攬張家旁支及里中豪強,許褚這么做,無疑給足那些受招之人面子,不管愿不愿意來許褚?guī)は乱栏?,至少也會覺得臉上有光。
到了張府,拜見了張?zhí)?。張?zhí)劼犜S褚來意,哼道:“你這榆木腦袋,總算也有開竅的一天?!崩咸褜O女嫁給許褚,圖的什么?你許褚當時不過一個縣令,還是搖搖欲墜的,沒有才名,沒有德名,不就是希望你許褚坐穩(wěn)了以后和張氏相互扶持嘛?
宗族姻親都不懂得利用,張?zhí)@些日子可沒少背地里數(shù)落許褚。
許褚生受過張?zhí)脑箲?,留張穎陪著老人家嘮會嗑,自己帶人去了里中。
東襄里自張氏日漸沒落后,不知多少年沒有‘二千石’來過,許褚甲士寶車一到,里中震動,尤其是年輕人,基本都過來看熱鬧。
陳義這個人喜歡結(jié)交輕俠之輩,是知道一些東襄里的豪俠的。其中有個叫李平的人,在這一代很活躍,跟陳義喝過幾頓酒,算是有交情。
許褚下令原地不動,刻意讓人去打聽一下李平的為人。三個人分頭去打聽,一柱香后回復許褚。
這個李平,實際是個小地主。因家中尚算富裕,時常接濟那些潦倒的輕俠,所以在里中有‘好義尚氣’的名聲。然觀其生平,并沒有什么其他過人之處,正如陳義所說,李平人如其名,武藝平平,智慧平平,只是崇尚俠義而已。
許褚頷首,問道:“李平可在家中?”
士卒回報:“李平昨夜飲酒至醉,現(xiàn)還在家中熟睡。”
許褚于是對陳義道:“便先去李平家,再行造訪里中張氏旁支?!?br/>
一行人趕往李平家,后邊遠遠跟著大批年輕里民,人還沒到,有李家門客已向李平通報,說是太守車駕似乎朝家中方向過來。
李平稀里糊涂被叫醒,聽門客所言,大為驚訝。失色道:“果真是太守車駕?”
門客回復說:“甲士華車,另有與君相識的府門亭長陳君隨行護衛(wèi),還能有誰!”
李平如墜夢中,喜不自勝。因附近除了他以外,都是些普通的農(nóng)戶,車駕朝這個方向過來,十有八九是來他家里。
“去弄些水,取衣物來,我要打理一番!”
……,許褚到后,不緊不慢下了車,透過院門打量起李平的家來。
院子不大不小,擺放著些農(nóng)具與棍棒,幾間房屋也只是和普通人家的房子相擋,左手邊搭起一個棚子,看不清里頭養(yǎng)的是牛還是馬。
看了片刻,見十幾個人從房里走出來,為首一人穿戴整齊,容貌平平,朝許褚遠遠下拜,應該就是‘李平’了。
幾十個甲士特地散開,只留幾人并陳義隨許褚邁步進入院中。跟著的里民見狀,大著膽子湊了過來。
許褚故意停頓了幾步,朝周圍四處瞧瞧,見里民涌到了門口,才緩緩走到李平面前,將李平扶起。
“可是東襄里李君?”
許褚聲音洪亮平緩,讓人都聽得分明,又不覺嚴厲。
李平雙手顫抖著被許褚扶住,從神情可以看出,他還沒從驚喜中緩過勁來。
這可是一郡之守??!李平為里民所尊敬,但有生以來,何曾被一個‘二千石’的高官扶住雙臂,好言相問。由是不能控制情緒,抖著聲音回道:“小……小民……正是……是李平?!?br/>
圍觀里民堵在了院門,有的年輕人甚至爬上了院墻,看到這一幕時,無不心中羨慕。
許褚等李平緩了緩,才道:“聞李君大名久矣,今日來時問及里中百姓,都道李君義氣,愿意傾囊?guī)椭夭幌嘧R的人。如君之德行,不為國效力,實在太可惜了?!?br/>
李平更是驚喜,嘴唇動了動,卻忒自不能說話,急得直跺腳。更可見此人的平庸。
許褚也不等他回話,自向陳義道:“阿義,如今郡中急缺豪俠義士效命,你說說看,以李君的德行,可為一隊率否?”
陳義作慷慨狀,激昂道:“李平有古人俠風,當然可以!”
兩人一唱一和,莫說李平自己,旁邊門客,外邊圍觀的里民,都驚嘆不已。
李平他們都很熟悉,祖上留了家產(chǎn)給他,使他能夠接濟輕俠,豢養(yǎng)門客。然他本人沒什么大能耐,祖上留的家產(chǎn)也不算多,豢養(yǎng)的門客徒附便只這十幾人而已。
然而太守竟讓他做了隊率!
軍中職位不比其他,管制十人的什長已是俸‘斗食’,而隊率已是‘百石’之祿,雖然在漢末特殊時期所發(fā)常不有及,仍是讓其他人紅了眼。
李平憋了半天,終于能大聲回道:“平愿為府君赴湯蹈火!”又向許褚下拜。
許褚再次將其扶起,道:“我初識君,君初識我,君之熱血,殷殷薦我。李君請起,許你三日時間打理家中事務(wù),便帶上你的門客,來找府門亭長?!?br/>
李平說話忽變得利索,斷然道:“不必,能做府君門下一小卒,平心愿足矣。些許家私,又何足道哉?愿散盡家財,為府君招募勇士!”
要說這李平,能這么快的放棄祖上留的家業(yè)并散之募兵,也稱得上果決了。
許褚自不拂他的好意,勉勵幾句,轉(zhuǎn)身欲走。圍觀里民散開,甲士開路,許褚踏出院門,在一眾驚嘆目光中坐車離去,去尋張氏在東襄里的旁支。
此一出唱罷,當時情景由圍觀里民和李平門客口口相傳,不日就穿遍了鄢陵縣,后又傳到郡中各地以及附近的郡縣。各地豪右遂知許褚‘求才若渴’到了這個地步,里中一個小地主,便許了隊率之位。于是那些自認強過李平的人,難免就對到許褚麾下從軍有些意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