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私學(xué)
直到次日傍晚,許褚的大軍才算全員抵達(dá)。
潁川的百姓們需要一個喜慶的氛圍來給生活添加希冀,許褚軍中的將士們同樣也需要。
獎賞錢財,分發(fā)米糧犒賞等不在話下,對于潁川出身的將士們,許褚給他們放了三天假,當(dāng)然,是在言明軍紀(jì)的前提下。
對于從揚州、兗州、荊州等地前來投效的部曲,許褚為了讓他們以免戀鄉(xiāng)情重,特地準(zhǔn)備了比射、角抵等活動,表現(xiàn)好的人,另有封賞。
忙到夜深,才算安排妥當(dāng)。第二天一早,又開始著手籌備慶功宴,宴請麾下眾文武。正午時分,連軸轉(zhuǎn)了半天的許褚屁股剛坐下,帳外軍士來報:許褚妻祖父張?zhí)安嚏咔皝碥娭邪葜]。
許褚騰地一下站起來,摸著腦袋苦惱道:“我竟將此事給忘卻了。”
依照禮節(jié),哪有長輩前來拜謁晚輩的道理,許褚雜事纏身,竟是忘記了得去一趟鄢陵縣東襄里,跟張氏宗族的長輩們敘敘話。
時張老太公已到營中,許褚硬著頭皮迎了出去,見面就連聲告罪。見到蔡邕攜女同來,忙又下拜行禮。
看到許褚執(zhí)禮甚恭,如做錯事的小孩子一般乖巧,張?zhí)c蔡邕相顧一笑,步入帳內(nèi)。
落座之后,奉上茶湯,許褚不敢拿大,舉杯示意,說道:“怎敢煩勞二位尊長親臨?!?br/>
張?zhí)岫添?,道:“仲康,你如今雖貴,我與蔡公卻非特地來看你的。乃是聽聞陽翟有趣事,所以乘車而至,到得城外時,路過你的大營,是故來坐一坐?!?br/>
蔡邕跟著說道:“光復(fù)洛陽,此你與曹孟德之功也。可惜天子仍在長安,不得返還,實乃憾事?!?br/>
許褚觀察著二老的表情,認(rèn)真聽著,覺著兩人意欲未盡,便斂容靜待下文。
不消片刻,蔡邕復(fù)道:“哎,討董暫告段落,戰(zhàn)事似有緩和之意,今陽翟郭氏等望族邀請各方名士參加詩會,仲康,你不覺得其中有何門道嗎?”
許褚拱手道:“還請蔡公指教?!?br/>
蔡邕擺擺手,說道:“指教不敢當(dāng),不過確有一言,想說與你聽?!鳖D了頓,續(xù)道:“今方戰(zhàn)亂之后,正是重整文事之時,老朽客居張公府邸時,常與張公提起要辦私學(xué)一事,今日既然與你相見,便也想跟你談?wù)勥@件事?!?br/>
許褚聽了‘私學(xué)’兩字,頓時心潮澎湃,面色卻不改,暗自想道:諸如陽翟郭氏、辛氏,以及長社鐘氏、潁陰荀氏、許縣陳氏等清流望族,皆都有辦起自家的私學(xué)......而阿穎家里,因為家道中落,已經(jīng)多年未有辦私學(xué)了。私學(xué)一辦,與名望上自對張氏大有提升,這還只是其一。現(xiàn)我往擊董卓,克復(fù)洛陽,已然有了角逐天下的資本,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何況是我妻族?他們要想壯大,私學(xué)便是個很好的途徑,收的學(xué)生越多,我以后可以辟用的人才就越多,張氏也會跟著枝葉繁茂起來......
“蔡公的意思,可是要于近期在鄢陵縣辦起私學(xué)?”
“非也,乃是在廬江郡郡治舒縣辦私學(xué)?!?br/>
“舒縣???”許褚驚訝間脫口而出,看向張?zhí)皬埵献谧逶概e族遷往廬江郡?”
張?zhí)h首道:“以往老夫喜食醬菜,尤其是孫女阿穎腌制的,可自從阿穎嫁給你后,你這混小子也不知道時不時送來些,為了一飽口福,可不就只能追到廬江去了?”
許褚笑著附和道:“確是晚輩的不是?!?br/>
張?zhí)摹u菜’云云不過是托辭,其意是在告訴許褚,他已然想通了,與其在潁川郡活在這些名門望族的陰影下,不如就去名族相對較少的廬江郡發(fā)展。而且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張?zhí)蚕朊靼琢?,?zhàn)亂不知要持續(xù)多久,潁川又是地處中原的四戰(zhàn)之地,留在這里有著諸多不可控的危險因素。孫女婿如今既貴為一方郡守,地盤有之,精兵強(qiáng)將有之,何不干脆舉族遷至廬江?
即便是交通不發(fā)達(dá)的古代,家族遷至他地的情況也多有發(fā)生。為了生存與發(fā)展,許多家族不得不在外力逼迫之下遠(yuǎn)走他鄉(xiāng)。
蔡邕熟視許褚,問道:“你意如何?”
許褚沉吟著,張?zhí)男乃妓朊靼琢耍刹嚏吣??他究竟為何對此事如此上心,難道是重返朝廷的愿望不得實現(xiàn)后,他又想著著書立學(xué),揚名后世?于是便試著問道:“敢問蔡公,若我張氏辦私學(xué),閣下可愿屈尊講學(xué)?”
蔡邕著作等身,當(dāng)世大儒,如他真的愿意偶爾來張氏私學(xué)中客串一下講師的角色,那真是再好不過??捎^其顏色,似乎對許褚的提議有些猶豫。
這時候,一直默不作聲的蔡琰忽道:“家父每思及天子流離在外,經(jīng)常以淚洗面,悲傷不止,恐無心教學(xué),怕是讓君侯失望了?!?br/>
方才見到蔡琰時,許褚心尖一顫,想起了過往某一天,滿手豐腴的香膩,更想起了滿園花色下,蔡琰傾城絕世的容顏。尊長在側(cè),許褚怕失了禮數(shù),故而一直不敢再往蔡琰身上瞧,如今佳人既已開口,他卻不能再刻意不去看她。
不過聽了蔡琰的話,許褚心中亦是了然。蔡邕思及天子悲傷不止,緣何?他仍舊是把自己當(dāng)成大漢的臣子,為天子的不幸而悲傷,更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悲傷。其從政的意愿,表露得再明顯不過。
許褚于是回道:“蔡公的心情,晚輩感同身受,當(dāng)日在洛陽城內(nèi),我與曹孟德亦為此感傷無比。蔡公,晚輩不才,腆居廬江太守一職,如閣下先前所言,戰(zhàn)亂之后,百廢待興,蔡公如愿屈尊至廬江,則全郡必皆歡欣鼓舞。”
蔡邕嘆道:“舊地重游,尤未不可也?!?br/>
中平元年,蔡邕被當(dāng)時的五原太守迫害,無奈遠(yuǎn)避江海,從五原郡逃到泰山郡,投靠與自己關(guān)系莫逆的泰山名族羊氏。在羊氏的幫助下,蔡邕最終來到了廬江,因為當(dāng)時的廬江太守正是史上非常有名的‘懸魚太守’羊續(xù)。
不管是因為在廬江避禍多年產(chǎn)生了感情,或者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有了蔡邕這尊大佛在,對廬江的發(fā)展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又聊了幾句閑話后,二老不意多留,準(zhǔn)備去郡府那邊拜謁下荀緄、陳紀(jì)等名士。許褚將他們送出營外,路上蔡琰突然問道:“君侯,洛陽真的已經(jīng)變成一片鬼蜮了么?”
“嗯?”
“小時候,我與姐姐跟著阿翁在洛陽住過一段時間,洛陽的繁華、美麗,時常出現(xiàn)在我夢中……聽說董卓一把大火之后,洛陽已成一片廢墟……君侯,你剛從那里回來,可否說一說洛陽現(xiàn)在的樣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