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據(jù)陵墓董卓定計策,數(shù)創(chuàng)傷許褚振士心
賈詡笑道:“許褚、曹操、孫堅三人初逢大勝,故而我與相國議定遣人去求和,實乃相國的驕兵之計是也?!?br/>
李儒心下懷疑,但也摸著胡子配合道:“原來如此,明公英明,我不能及也?!?br/>
董卓此刻也回過神來,順著賈詡話頭笑道:“擊邊章、韓遂時,我便與孫堅相識,邙山腳下,我認識了許褚,此二人我熟之非常,皆是戇憨之人,是以早就料到兩人都不會接受我的議和提議,正如文和說的,乃是驕兵之計。我與文和已有定計,你們暫且退去整軍,稍后我便會有軍令下達!”
眾人應(yīng)諾,分別告退離帳,唯有賈詡、李儒二人被留了下來。
人走光后,董卓從位子上站起來,走到帳中間,長嘆一聲,對賈詡道:“文和,現(xiàn)在該怎么辦?”
李儒方才就疑賈詡的話是為了穩(wěn)定諸將之心,現(xiàn)在聽見董卓的問話,心里便透亮了。他也看向賈詡,這條計策是賈詡提議的,現(xiàn)在不但沒有成功,還被許褚、孫堅兩人好好的羞辱了一番,他也真想知道賈詡會怎么扭轉(zhuǎn)乾坤。
賈詡素以能識人心、斷人性讓董卓折服,可在許褚這個穿越者、孫堅這個猛鷙武人身上,他終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失算了一次。
眼下的局面,要扭轉(zhuǎn)乾坤,賈詡做不到,可建設(shè)性的意見,賈詡還是能給出來的。
但聽賈詡說道:“凡戰(zhàn),氣沮則敗,適才相國隨機應(yīng)變,穩(wěn)住了軍心......”
董卓不耐煩道:“這時候就別說這些沒用的了,今文和可有計策能為我退敵?”
“退敵怕是不能了?!辟Z詡淡淡說著,目光灼灼看向董卓。
董卓被賈詡的目光刺得有些不自在,道:“為何不能?”
賈詡答道:“伊闕、大谷兩關(guān)既失,洛陽以南無險可守,許褚等輩揮師北上,兩日便能抵達洛陽,而我軍士氣低落,西歸之心似箭,如何能退敵?不過雖不能退敵,卻也有一個辦法,可讓我軍全身而退?!?br/>
這時候胡軫跟徐榮已經(jīng)奉董卓之命,放棄伊闕關(guān),來到了洛陽。
董卓大喜,道:“文和請說!”
其實這個時候,董卓也知道再在洛陽廢墟里頭帶著也沒啥意思了,只是現(xiàn)在大谷、伊闕到洛陽一馬平川,他們?nèi)缫鞒?,也害怕在抵達函谷關(guān)前被許褚等人追上,到那時候,聯(lián)軍氣勢如虹,他們歸心似箭,這一仗不用說,肯定是稀里嘩啦地就敗了。一敗之下,不僅會損失大量即戰(zhàn)力,還有可能會激起其余坐望不定的諸侯的反撲,重新集結(jié)軍隊,西擊函谷關(guān)。這個局面是董卓極為不想遇見的。
賈詡說道:“洛陽已是廢墟,無堅可守,我軍無意激戰(zhàn),周邊平原,亦不適合當做戰(zhàn)場?!?br/>
李儒忽道:“文和的意思難道是?”
賈詡嘴角露出詭異一笑,一字一句道:“城周諸多苑林、陵墓,有水、有山、有林,地勢復雜,可以用為依仗,將許褚等人的軍隊攔截?!?br/>
洛陽周圍有很多皇家苑林,董卓剛到時居住的顯陽苑,便是其中之一,而且還有很多光武中興以來駕崩的諸多皇帝的陵墓,這些地方都可以成為阻攔敵軍的有利地形??蓾h代以孝治國,董卓身為大漢的臣子,死去的皇帝都算是他的‘君父’,把君父的陵墓選做戰(zhàn)場,確實太過于聳人聽聞了。
李儒驚道:“苑林倒也罷了,以陵墓為戰(zhàn)場,會不會.......”
李儒想說的是:會不會因此更被天下人憎恨。
董卓大袖一揮,怒道:“文優(yōu)不必多言,事到如今,我還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就依文和的辦法,速傳令軍中,命董越、胡軫、徐榮各率兩千步卒選陵墓、苑林為據(jù),我親率騎軍壓后,靜待許褚等人。至于其他人,則盡數(shù)撤出洛陽?!?br/>
......
李傕、郭汜返回洛陽的時候,曹仁、曹洪、甘寧、王闌等等攻伊闕關(guān)的諸將也來到了大谷關(guān)。
能夠打下大谷關(guān),曹仁跟曹洪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他們兩人暫時迷惑了董軍,并在之后的戰(zhàn)事中死戰(zhàn)不退,曹操跟許褚就不會這么順利地拿下大谷關(guān)。
曹仁傷勢最重,據(jù)說戰(zhàn)事到最危急的時候,他屹立陣前,帶著僅存的一百死士死死守住轅門,這才讓徐榮無功而返。
“孟德,可將子孝抬到我軍醫(yī)療隊中,請樊阿代為醫(yī)治?!蹦克筒苋时粨芙o抬走,許褚出言說道,曹操自無不可,向許褚道了句謝。
回到本部軍帳中,甘寧、王闌也是負了傷,比之曹仁較輕。兩人中,又以王闌負傷稍重,身受十余創(chuàng),有刀傷,有箭傷,他的鎧甲上,還插著許多根箭簇,足見其效死敢戰(zhàn)。
王闌是許褚身邊的‘老人’,和徐庶一樣是來到許褚身邊最早一批的弟兄??珊髞淼陌l(fā)展,許褚雖也一直將其奉之高位,讓其統(tǒng)領(lǐng)著從潁川募來的主力,卻因為他的能力與甘寧、樂進、典韋等人相比終顯不足的緣故,沒有給他太多立功的機會。所以對王闌來說,他早就憋足了氣,要好好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就像許褚代表著一個‘政治團體’的利益一樣,王闌也是關(guān)系著徐庶、宮肅等許褚‘舊部’的利益,為了大家伙共同的未來,王闌愿意拼死作戰(zhàn)。
看見王闌的傷勢,許褚已非‘吳下阿蒙’,豈會不知道他的心思。想到往日在鄢陵縣時,他還身無長物,王闌帶著長社縣的輕俠投靠他,為他身先士卒,許褚不免紅了眼眶。他走到王闌身邊,當著麾下眾文武的面對王闌道:“請卿脫去甲衣?!?br/>
王闌不明就里,卻也照辦,脫掉鎧甲、袍服,赤.裸上身,露出了一道道剛剛結(jié)痂的傷疤。
許褚指著王闌身上的傷痕,一道一道數(shù)下來,總計有十二道深淺不一的傷痕。
“校尉王闌,本是長社豪俠,與我非親非故,今卻為我戰(zhàn)如熊虎,不惜性命,身受十二創(chuàng),膚如刻畫,我豈能不將他當成我的兄弟,委他以重任!”許褚掃視眾人,聲調(diào)激蕩,說完這番話,又向王闌深深一拜,道:“卿乃我之功臣,我在此立誓,必于卿同榮辱,共休戚!”
王闌不善言辭,聞言只覺感動異常,漲紅了臉,口不能表,唯有還禮拜向許褚。
帳中諸武將,皆感與有榮焉。
郭嘉等謀士亦心生感慨:主公真情流露,諸將更加奮勇,洛陽一戰(zhàn),必能水到渠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