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帝都三院
帝都三院,號稱去往閻王殿的最后關口,在別的地方縫縫補補宣告無能為力的人,但凡有點經(jīng)濟實力,不甘心就此放手的家庭,都會想著不遠萬里的把人再推到這里試一試,覺得在這全國名醫(yī)的匯聚之地,怎么也能保住活人的一口氣。
畢竟人就這么一輩子,哪怕在這看完,能比在別的地方多活一天,那也是賺著了。
就是這么個被封神的地方,郭戈銘真不知道徐巖是怎么把通達的產品賣進來的。在他的認知里,一個醫(yī)用耗材生產企業(yè)能把貨賣進帝都三院,那期間的血雨腥風,絕對不是一般人的心力能玩得起的。
等高露因為早產,在這里住挺長一段時間的院以后,郭戈銘才突然意識到,為什么他爸跟他說通達的產品是以質取信,以先取勝——越是這樣的權威醫(yī)院,越要注重醫(yī)院消耗器材的多方性能,因為這里的病人只要往病床上一躺,那就是數(shù)以萬計的費用,而他們的治療需要無比精細的全方位管控,用到他們身上的東西,勢必就得是先進而有超高品質保障的產品。
通達的產品成本高,進入八院這種二甲醫(yī)院或許會因為性價比的問題而多有困難,但進入帝都三院,無論從品牌還是從質量上看,都是方方面面的占盡優(yōu)勢。
這就叫什么呢?郭戈銘終于想到一個比較貼切的比喻:高端版本得用高端配置。
一個項目最終能不能談成,往往非常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對于如此高版本的帝都三院,若是半年前讓郭戈銘過來談,他肯定是連邁進醫(yī)院大門的底氣都沒有。達州八院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二甲醫(yī)院,四季從頭跟到尾,最后都能把單子給跟跑,他們怎么可能有膽子往帝都三院的鍋里瞄。
就是這半個年頭的差距,一切都不再一樣。
陳辰那邊整個系統(tǒng)架構已經(jīng)全部搭建完畢,國內總部這邊配備的服務器和工程師人手也已經(jīng)全部配備到位。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下,郭戈銘以中外合資公司老總的身份再來談整個三院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他此刻所展現(xiàn)出來的就完全是舍我其誰的底氣與實力。
三院早在去年年末就準備全面更新90年代引進的那一批應用系統(tǒng),采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提升醫(yī)院全流程的服務效率,讓患者實現(xiàn)一站式智能就醫(yī),同時減少每天蹲在門口替人掛號的黃牛黨,讓就醫(yī)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但計劃沒有變化快,非典的突然而至,把三院的一切工計劃都給打亂了。現(xiàn)在疫情結束,國家對醫(yī)院各項改造建設的扶持力度空前,三院推進信息化的進程變的刻不容緩。
郭戈銘跟三院副院長史豐金吃過兩頓飯后,便開始等著醫(yī)院的公開招標。
招標這東西,要真像高考弄張試卷就能論出輸贏那么簡單就好了。
三院也跟八院一樣,對整個工程進行一體化招標,預估的項目費用達到上億級別。這種數(shù)額的招標,沒有點實力的公司根本進不來。就是憑實力進來,沒有點硬實關系也很難跟著一路走下去。就是經(jīng)過幾輪各顯神通的走到最后,但贏家只有一個,這標到底花落誰家,沒有人敢說自己會穩(wěn)操勝券。
三院這個項目開始是彭征跟著郭戈銘一起跑,后來周遠派個負責硬件的工程師過來跟著一起做
這個被周遠科技委派來的工程師叫任澤橋。
郭戈銘跟任澤橋接觸沒兩天就發(fā)現(xiàn)周遠真是調派了個單槍匹馬能頂千軍萬馬的能人過來,這個任澤橋不僅跟時天一樣完全是個信息技術領域內的全才通才,他還相當了解醫(yī)療行業(yè),了解那程度,就跟他上輩子在醫(yī)院當過院長似的。
在醫(yī)院見識了任澤橋的能力后,郭戈銘就不覺好奇起人家的年齡,某天三人談完業(yè)務一起就近找個飯館吃飯時,郭戈銘便趁著自己喝點小酒的微醺醉意問人家:“橋哥,你有30?”
任澤橋笑答:“32,怎么了郭總?覺得我把咱們四洲科技的平均年齡給拉高了?”
郭戈銘忙一擺手:“不是不是,我是覺得你對醫(yī)療系統(tǒng)了解的太過清楚,要不是年齡對不上,我簡直得懷疑你以前在醫(yī)院上過班。”
“我沒在醫(yī)院上過班,不過我在醫(yī)院住過院,一年住兩次,一次住半年。”任澤橋說。
郭戈銘那音拉的老長:“啊……長在醫(yī)院啊,啥病啊橋哥?”
在一旁的彭征看自己老板一眼,無奈地搖搖頭:哎,這種屬于個人隱私吧,是能直接問的嗎。
“心臟病。”任澤橋說。
心臟病郭戈銘熟啊:“啊心臟病啊,心臟病沒啥大事,我也有,也住過。大夫說咱倆這病得養(yǎng),不能熬夜,那你熬不?”
“不熬。”任澤橋說。
郭戈銘跟病友間討論病情似的,又特別認真地問:“那你還挺會保養(yǎng)的,再沒犯過是吧。”
“沒犯過。”任澤橋說。
郭戈銘點點頭:“那挺好,不嚴重。”
任澤橋隨口道:“還行,換個心。”
“……”
餐桌上一陣沉默,郭戈銘看看任澤橋的腦袋又看看任澤橋的心口,半天憋出來一句:“快10點了,橋哥你是不是該回家睡覺了。”
任澤橋望著郭戈銘挺隨意的開口道:“開個玩笑,郭總別介意。”
郭戈銘沒介意,郭戈銘就是被換心術給嚇到了。
“橋哥,今天項目談的好,我們郭總高興,稍一貪杯就把自己給灌多了,您這別介意。”
彭征覺得任澤橋這人挺傲的,估計是郭戈銘一個勁地往人傷口上劃拉,給他劃拉煩了,干脆弄那么一句讓他趕緊閉嘴。
任澤橋聽完彭征的話倒是沒說什么,就又是很隨意的笑笑,散了飯局他就去趕地鐵。
“征兒,你也覺得任澤橋這人不太好接觸是不是?”走出飯店郭戈銘進到副駕駛,系好安全帶就開始問他的新晉小助理。
近期一直帶著彭征跑業(yè)務以后,郭戈銘是越發(fā)覺得自己有眼光,彭征這孩子他選的實在是大大地好。就像黃楚熙說的,彭征遇事機靈,處事沉穩(wěn),干什么心里都特別有數(shù),確實是個腦子里在琢磨事的人。
“任總性子有點冷,接觸起來確實有距離感。不過我覺得任總現(xiàn)在跟咱們不親近,最主要的問題是他不想來四洲科技,但他又知道憑借他對醫(yī)療體系的細致了解,自己無疑是這個項目的最佳人選,就是再不想來也得來。”彭征說。
又是一個英雄所見略同,郭戈銘馬上跟著附和:“沒錯,四洲科技腦袋大身子小,扣個中外合資的帽子,這么兩個半人的配置,就是掛個董事長的名,那來了也是操心干活的命。咱們這地兒離他家還遠,整個一貫穿帝都的大對角,倒地鐵得倒三趟,倒完還得坐段公交車,我要是他,我也不樂來,我來我也得擺臭臉,是不?”
話問到這,彭征大腦里突然就拉起根弦,然后斟酌道:“嗯,對于不再需要歷練的人來講,確實如此,但是……”
彭征的話還沒說完呢,郭戈銘就趕忙讓他打住:“行行別但是了,跟我不用想那么多,沒給你下套。”說完郭戈銘突然又問:“哎,是不是擠地鐵把人都擠焦躁了啊,要不我給他從賬上批輛車開開吧。”
彭征毫不留情地打擊他:“郭總,咱們公司還沒開張呢,賬上沒錢。別說車,這個月能把咱倆的工資按時開出來就不錯了。”
郭戈銘聽完一臉的不樂意:“哎你這熊孩子,等著,等三院的項目到手,我獎勵你倆一人一輛。”
彭征一聽直激動:“真的啊三哥,那我能問問獎啥車嗎?”
“啥車……”郭戈銘想了想道,“就四個圈吧!”
兩輛四個圈得多少錢啊,成一單生意就這么大手筆,那公司以后的日子還過不過了!于是彭征試探性地問:“二手的啊?”
郭戈銘笑話他:“傻樣,你覺得咱們四洲科技的實力,就能整得起二手車啊。”
彭征聽完,開始端正態(tài)度,一板一眼的給他老板上課:“三哥,我不是懷疑四洲的實力,我是覺得獎勵四個圈不合適。咱們這公司說白了就是個跑業(yè)務的,要讓別人看到四洲談下個單就來輛四個圈,那未免有點太厚此薄彼,不得寒了四季兄弟們的心。”
被問得啞口無言的郭戈銘,用一臉吾心甚慰的表情看向彭征:別說命運不公,有些人,真是生來就是做大事的材料,彭征思考問題完全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的,這樣的人,怎么可能甘于一輩子在人手底下當小兵。
彭征看郭戈銘突然盯著自己瞅,馬上有些不自在起來:“郭總,我剛有說錯話嗎?”
郭戈銘收回視線,懶洋洋地說:“征啊,咱們公司目前就咱哥倆,一個老總一個助,以后你就別老郭總郭總的叫了,沒啥外人,就也跟著你黃爺叫我三哥,我聽著舒服。”
彭征猶豫一下,直接跟著改口:“好的三哥。”
聽三哥聽舒坦了,郭戈銘接著說:“征啊,你剛說那意見我覺得非常對,我想好了,四個圈確實有點夸張,那減倆圈總行吧!”
彭征微微轉頭看著郭戈銘問:“減倆圈,QQ嗎?”
郭戈銘道:“對唄,別看那玩意小,據(jù)說開著手感還不賴,反正就是個代步,等以后單子多了,咱們再跟著加圈。”
被自己親手給抹沒兩圈的彭征道:“方便停還省油,我覺得這個行。”
郭戈銘聽完自己在那無比開心的樂:“哈哈哈,我行你大爺,估計任澤橋聽完腦瓜子都得直接氣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