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二章 草原精銳騎兵
“班超、烏孫王兩位大人退回貴山城!”
“烏孫人被拔都擊敗,折損上萬!”
王朗到了貴山城數(shù)日,班超、烏孫王兩個西域都護府的高級武將統(tǒng)帥兵馬返回貴山城,而始畢可汗、拔都的騎兵也陸續(xù)抵達貴山城附近。
“烏孫王,既然你來了,那么將你的騎兵借給我。”
班超正因為手中沒有足夠的騎兵,無法追上突厥騎兵而頭疼,正好烏孫王還剩八萬騎兵,于是班超直接要走烏孫王的騎兵。
“盡管拿去。”
烏孫王敗給拔都,導(dǎo)致烏孫騎兵陣亡兩萬人,所幸將烏孫國騎兵交給班超指揮。
“不能讓他們對貴山城形成圍困,否則將會孤立無援。”
班超沒有選擇入城。
被拔都等人包圍貴山城,那么所有被困在大宛國的西域軍團,有可能全軍覆沒。
貴山城的傳送陣被切斷,也意味著大宛國無法獲得來自西域都護府和關(guān)內(nèi)的援軍和補給,西域都護府想要增援大宛國,必須重新翻越蔥嶺。
因此,班超、烏孫王選擇在城外扎營,必須將拔都、始畢可汗阻擋在貴山城之外。
北風(fēng)呼嘯,班超騎著戰(zhàn)馬,與烏孫王并肩而立,望著陸續(xù)出現(xiàn)在視野盡頭的蒙古騎兵和突厥騎兵。
“根據(jù)斥候獲得的情報,鐵木真戰(zhàn)死以后,怯薛軍分為兩部,一部為夏王所有,一部為拖雷所有。夏王的怯薛軍令是擊敗鐵木真的怯薛長所得,而鐵木真將大多數(shù)兵馬留給了拖雷。怎么窩闊臺勢力也有怯薛軍……還是說,這一支并非是鐵木真的怯薛軍,而是金帳汗國設(shè)立的怯薛軍……”
班超從烏孫王口中得知擊敗烏孫國騎兵的是赫赫有名的怯薛軍,于是想到了金帳汗國的禁衛(wèi)軍。
金帳汗國雖然滅亡,但拔都還有一支仿照蒙古帝國設(shè)立的怯薛軍,品階比鐵木真的怯薛軍低,但戰(zhàn)力也不算弱。
烏孫王臉色沉重:“不只是怯薛軍,似乎還有金帳汗國的長子軍、突厥人的附離軍。”
“長子軍和附離軍……”
班超感受到了壓力。
怯薛軍、長子軍、附離軍,全部都是草原上精銳的騎兵,在不能憑借城池固守,只能與這群草原騎兵在野外會戰(zhàn)的前提下,阻擋這三支精銳騎兵挺進,難度極大。
王朗與陳湯站在貴山城古老的城墻上,俯視西域軍、草原軍對壘。
拔都的騎兵有八萬,始畢可汗的突厥騎兵有七萬,大約有十五萬騎兵。
這些騎兵不擅長攻城,但也不需要攻城,只要切斷大宛國的傳送陣,就可以達到目的。
“看來,必須要盡快向王府請示調(diào)遣援軍,否則大宛國有可能失守……”
王朗見草原騎兵兵強馬壯,高階兵種的比例更高,不由擔(dān)心,于是立即派人返回夏城求援。
不僅僅是金帳汗國的怯薛軍、長子軍,突厥汗國的附離軍,還有印度半島的剎帝利騎兵,皆是高階騎兵。
陳湯也憂心忡忡:“如果僅僅是這些兵馬還好? 萬一窩闊臺從貴霜帝國調(diào)遣數(shù)十萬兵馬支援耶律大石、拔都,那么,恐怕我們不得不退出大宛國,或許死守貴山城。死守貴山城? 傳送陣失效,與丟失大宛國也沒有多大的區(qū)別。”
“確實很棘手。”
王朗初來乍到? 已經(jīng)感受到大宛國局勢的危急。
上百名大宛國的貴族也來到城墻上,觀望拔都、始畢可汗的軍勢? 大為恐慌。
如不是有西域都護府的兵力坐鎮(zhèn),或許大宛國的貴族們已經(jīng)選擇向橫掃中亞、南亞的蒙古、突厥騎兵臣服。
“不遠處就是貴山城? 拿下貴山城? 漢軍將不得不退出大宛國。以后他們?nèi)羰窍胍髡? 只能走伊犁河谷一路。”
拔都指向?qū)γ姘喑鯇O王的營地。
只要擊敗班超、烏孫王? 圍困貴山城,幾乎相當(dāng)于大宛國到手,而他拔都也可以順利完成窩闊臺交給他的任務(wù)。
“讓我的附離軍? 與之交戰(zhàn)!”
突厥傳奇英雄始畢可汗親自出戰(zhàn),突厥禁衛(wèi)附離軍,縱馬襲擊漢軍的營地,戰(zhàn)馬疾馳,突厥神射手釋放弓箭,上萬支箭落入漢軍營地,不少仆從軍士卒被附離軍射殺!
漢軍的弓弩手設(shè)法還擊,而突厥騎兵沒有正面沖擊設(shè)立了鹿角的營地,只是在外圍游走,試圖找到破綻。
“殺!”
霍去病挑起一個突厥千夫長,數(shù)百漢帝國驃騎緊隨霍去病,高舉明晃晃的環(huán)首刀,斬上千突厥騎兵!
霍去病利用九階輕騎兵的機動力,終于追上耶律大石,與耶律大石的突厥騎兵大戰(zhàn)!
而耶律大石率領(lǐng)兩百西遼具裝鐵騎,突擊后方陸續(xù)到來的大宛國騎兵!
西遼具裝鐵騎雖然只有兩百人,卻擊破上千大宛國輕騎兵,騎槍甚至貫穿兩個大宛國輕騎兵的身軀!
霍去病擊潰耶律大石的突厥騎兵,而耶律大石擊潰霍去病的大宛國騎兵,雙方都在利用高階騎兵,率先擊破對方的低階騎兵。
兩人聚攏潰散的低階騎兵,再次交戰(zhàn)!
霍去病也算是少有遇到一個頗為強悍的對手。
耶律大石麾下大將蕭斡里剌握著鐵骨朵,與漢帝國驃騎擦肩而過,鐵骨朵呼嘯,砸中一個漢帝國驃騎的扎甲,沖擊力讓九階騎兵也無法承受,從馬背砸落而亡!
霍去病也力挑一個西遼鐵騎,不甘示弱!
兩軍三日六戰(zhàn)!
耶律大石在混戰(zhàn)之中身中三箭,但因為裝備精良甲胄,因此沒有受傷。
“霍去病不愧是西域都護府的頭號統(tǒng)帥,我與蕭斡里剌等四十余名將領(lǐng),領(lǐng)兵五萬與之交戰(zhàn),竟不得勝。”
耶律大石的部將有契丹人、漢人和突厥人,按照窩闊臺的指示,對所有投靠的武將,基本來者不拒,所以不斷壯大自身的勢力。
即使如此,也始終無法逾越霍去病的防線。
耶律大石甚至親自督戰(zhàn),率領(lǐng)騎兵發(fā)起沖擊。
“向大汗請求征發(fā)貴霜帝國的降卒,進入大宛國,掃蕩整個大宛國,將西域都護府在中亞的釘子拿下。”
益州,江油關(guān),楚天偷渡陰平以后,向成都進軍,受阻于此關(guān),于是立即爭分奪秒強攻江油關(guān)。
雄關(guān)之上,箭如雨注,猛將李嗣業(yè)的盾牌被十幾支弩箭射中,猶如刺猬,不得不退下。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楚天望著雄偉的江油關(guān),不由感慨。
此地群山環(huán)抱,險峰壁立,直插云天,關(guān)下江流湍急,濁浪翻卷,占盡天險。
李太白有蜀道難之感慨,并非虛言。
鄧艾偷渡陰平,之所以后世評價較高,是因為鄧艾實在是太過冒險,而且還成功了。
從隴南經(jīng)陰平古道入蜀,必經(jīng)江油關(guān)。
諸葛亮發(fā)現(xiàn)此關(guān)之重要,于是蜀國一向在江油關(guān)囤積重兵,如不是江油關(guān)守將見鄧艾神兵天降,不戰(zhàn)而降,或許鄧艾未必可以如此輕易迫降蜀國。
江油關(guān)不投降,鄧艾可能會面臨楚天現(xiàn)在的困境——受阻于江油關(guān),難以逾越天險。
后方?jīng)]有援軍,箭矢和糧草隨時可能耗盡。
“必須盡快攻破江油關(guān),獲取補給。”
楚天召集眾多部將。
典韋、楊大眼、高順、尉遲恭、程咬金、亞瑟王、太史慈、夏侯恩等猛將都在其中。
為了盡快攻破江油關(guān),楚天決定讓一群猛將前去冒險破關(guān)。</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