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絕望2
徐溫慨嘆了兩聲,對徐知誥吩咐道:“你且領(lǐng)兵出城試探一下,若能奪回蜀崗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打探道路情況,實在不行,也只有向北走了!”
“孩兒明白了,回去后立刻出城!”徐知誥躬身拜了一拜,便轉(zhuǎn)身出去了。徐溫看了看跪伏在地,滿臉鮮血的徐知訓(xùn),心神煩亂,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便在老妻的扶持下進門歇息去了,一時間原來只剩下徐知訓(xùn)跪在地上,他爬起身來,一把甩開身旁婢女呈上的毛巾,目光兇惡,配上他滿臉的鮮血,如惡鬼一般,嚇得院中剩下的那名婢女趕緊倒退了幾步,轉(zhuǎn)身逃進屋去了。
“老家伙當(dāng)真是瘋了,將兵權(quán)盡數(shù)交給那賤種不說,還當(dāng)眾羞辱我,難道他才是那廝的親生骨肉?”徐知訓(xùn)站在那里喃喃自語道,他額頭的傷口已經(jīng)收口了,不再流血,只是一陣陣的火辣辣的疼,可此時的徐知訓(xùn)卻絲毫沒有感覺到肉體上的傷痛,太陽穴上的兩根青筋不住的跳動著,就好似兩只鼓槌在不住的敲動。突然,他一頓足,猛的下了決心,低頭將地上的玉佩撿了起來納入懷中,恨聲道:“你不仁,我不義,某家倒要看看到最后是誰才是不成器的東西!”說罷,便快步向院外行去。
徐知誥回到軍營中,便立刻檢點兵馬,他心知自己這些新兵的素質(zhì),都是些廣陵城中的惡少、商人子弟,若是偷雞摸狗,欺辱弱小,個個都是不讓人的好漢;可若是披甲上陣,白刃相向,那可就敬謝不敏了,自己若是強逼他們出戰(zhàn),只怕與鎮(zhèn)海軍一交兵便土崩瓦解,不如許以重利,挑選少數(shù)亡命之徒作為選鋒,博個鎮(zhèn)海軍渡江以來一路順風(fēng),麻痹大意,打個措手不及,倒也現(xiàn)實些。于是徐知誥便吩咐從府庫從取來帛布一萬匹,錢十萬貫,盡數(shù)羅列在自己身旁,一疊疊一摞摞看上去讓人眼饞得很,下面的軍士不由得一陣聳動,這些人家中雖然也有些錢財,但何嘗看過這么多錢帛擺放在眼前,不少人都看的目瞪口呆,原來自從楊行密治理淮南以來,勤儉節(jié)用,留下的家底倒是厚的緊,這些也不過是九牛一毛,反正若是讓鎮(zhèn)海軍打進來了也是別人的,還不如拿來激勵士氣。
“你們都看清了,這些是一萬匹帛布,錢十萬貫!”徐知誥點了點身旁的錢帛,沉聲道:“本將軍要募三百選鋒,這些便是賞格,見陣過后,無論是死是活,每個人還有一份一樣多的!如何?富貴險中求,有敢來拿的嗎?”
徐知誥的聲音就好像一顆火星落入了火藥桶里,下面頓時嘈雜了起來。俗話說:“財帛紅人眼!”,這些新近募集的士卒多半是廣陵城中的惡少和市人子弟,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就是社會黑惡勢力和商人手工業(yè)者子弟,這些居住在城市中主要依靠商品經(jīng)濟生活的人和農(nóng)民不同,他們對于金錢的威力更加了解,對于獲得金錢的欲望也更加強烈,固然他們心思滑巧,在堅持上無法和淳樸的農(nóng)民相抗衡,但卻可以用貪婪來補充。不一會兒,便有一條青布裹頭的漢子沖出行列,大聲道:“某家若是應(yīng)募,財物可是現(xiàn)的?”
“自然,本將軍一向言出如山,壯士你若應(yīng)募,便報出家宅,自然有人送至家中帶了收條回來。”
那青布裹頭漢子看了看木臺上堆積如山的布帛和銅錢,喉頭不由得一陣抽動,終于耐不住錢帛的誘惑,喝道:“也罷,某家是德興坊的曲五,便算上一個!”
“好!”徐知誥笑道,自然有屬吏上前,記下那曲五的住址,立即便有士卒上前取下錢帛裝上小車,向軍營外送去,眼見得是送到這應(yīng)募漢子家中去了。那德興坊相距軍營不遠,不過半盞茶功夫,送錢帛的軍士便回來了,帶了一張收條給那曲五,查勘無誤方才作罷。
下面眾人見果然沒有欺瞞,不少自負勇力的漢子紛紛上前應(yīng)募,書吏記下姓名住址后,便將財帛一一送至家中,帶回收條查勘。眼見得那木臺上小山堆一般的錢帛迅速矮了下來,行伍中一個十七八歲的黑面漢子越發(fā)看的眼熱,正要上前應(yīng)募,卻只覺得右手衣袖一緊,回頭一看卻是被一個年齡相仿的青年給扯住了,正是自己同坊里的玩伴恒四,不由得急道:“你扯我作甚,沒看到臺上的錢帛都快沒了?!?br/>
“哼!不扯住你讓你這黑廝去送死呀!”那恒五冷哼了一聲,手上卻是不放:“我知道你喜歡隔壁坊買胡餅的穆三娘很久了,想要拿這些錢去提親,可扈三用你那顆黑頭想想,那些將軍都是些什么家伙,平日里連多半塊餅都不肯多給,現(xiàn)在突然這般大方,這錢帛是好拿的嗎?你就不怕掙了錢來,卻沒命去提親?!?br/>
扈三聽到這里,不禁猶豫了起來,可看了看臺上已經(jīng)所剩無幾的錢帛,眼前似乎又現(xiàn)出穆三娘俏麗的面容,心頭不禁一熱,低聲道:“不過是當(dāng)選鋒罷了,又不是一定會死,俺平日里在坊里也是頭挑的漢子,一根棍棒施展開來也能應(yīng)付三五人,鎮(zhèn)海兵也是人生父母養(yǎng)的,放起對來誰怕誰還說不定,誰說此番某家不能掙一番大富貴回來。”
恒五聽到這里,臉上不由得現(xiàn)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來:“扈三呀扈三!你當(dāng)這是街上任氣相撲,拿把撲刀,打了半天也就砍傷三五個人。這可是兩軍對壘,長矛如林,箭矢如雨,捅上去就是一個窟窿,那邊可是打了十幾年仗的老兵,我們這些算個球呀!你若是不信,那邊可是東城的薛老大,他的本事你是知道的吧,可人家這般本事都沒去,你還敢去?”
扈三聽到這里,轉(zhuǎn)頭沿著恒五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十七八步開外站著一條虬髯漢子,右頰有一條寸許長的刀疤,讓這本來生的頗為端正的面容顯得猙獰起來,正是東城薛老大,廣陵乃至淮南有名的游俠。這薛老大身旁簇擁著二三十條軍漢,正冷冷的看著不遠處的木臺上應(yīng)募的軍士,嘴角上鉤,臉上滿是譏誚的冷笑。
看著薛老大果然正如恒五所說的一般不曾應(yīng)募,扈三這才不由得泄了氣,這薛老大手下足有兩百多人,廣陵城中各路買賣旬月間都要孝敬他,正是扈三恒五這兩個市井惡少年崇拜艷羨的對象,此番顯見對方不看好此事,扈三也只得罷手,臉上滿是可惜之色:“這可是好大一注財喜呀!當(dāng)真是可惜了!”
徐知誥在木臺上眼見得募齊了三百人,心中不由得一喜,他在臺上已經(jīng)仔細看過了,這三百人多半體形魁梧,動作敏捷,應(yīng)該是軍中的健者,若是以精甲利兵武裝了,夜襲蜀崗,若是有利,則以大兵進擊;若是不利,也能探清鎮(zhèn)海兵蜀崗上防守虛實,為下一步的逃亡做好準備,他此時已經(jīng)對于打退這次鎮(zhèn)海軍的圍攻不抱什么希望了,但在這危城之中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反正他和呂方有血海深仇,要么戰(zhàn)死,要么逃走,投降是決計不可能的??吹街T事完畢后,徐知誥便吩咐屬吏讓這些選鋒用些酒肉,自己則上了乘輿,準備前往王府巡視一下被軟禁的史太夫人和楊隆演等人。
徐知誥坐在乘輿上,不由自主的打起瞌睡來,徐溫養(yǎng)傷這段時間,嚴可求又出使周本那邊去了,廣陵城中的大小事情便都壓在他一人身上,把他累得夠嗆。這倒并非徐知誥包攬大權(quán),只是這段時間來徐溫對外連戰(zhàn)連敗,對內(nèi)殘酷鎮(zhèn)壓,昔日強大的淮南軍已經(jīng)顯出了土崩瓦解之勢,像劉金、朱瑾、李遇、李簡等昔日的元勛大將紛紛倒戈歸降鎮(zhèn)海軍,此時徐溫除了這幾個心腹和血親之外,其他人也實在放不下心。
正當(dāng)徐知誥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聽到外間傳來一陣爭吵聲,立即驚醒了過來,沉聲喝問道:“到哪里了?外間是什么人爭吵?”
乘輿的簾幕被揭開了,隨行的校尉畢恭畢敬的答道:“稟告少將軍,已經(jīng)到了弘農(nóng)王府外了,爭吵的是徐虎將軍和知訓(xùn)公子?!?br/>
“什么?他們兩人怎么吵起來了?”徐知訓(xùn)聞言微微一愣,旋即起身下乘輿來,只見不遠處的王府門前有兩人正掙得不可開交,其中一人額頭上包了一圈白布,正是早上被徐溫打破了頭得徐知訓(xùn),遠遠看去應(yīng)該是徐知訓(xùn)想要進府而被徐虎攔住不讓,于是兩人便爭吵起來。
徐知誥趕緊上前,離得還有四五步遠,便聽到徐知訓(xùn)高亢的聲音:“你這廝不過是我們徐家的一條狗,如今居然仗了外人的勢,對自家主人狂吠,當(dāng)真是可惡之極!”
徐虎聽到徐知訓(xùn)辱罵自己是狗,一張黑臉頓時漲得通紅,顯然怒到了極點,但他還是強自忍下,拱手行禮道:“大公子請慎言,末將乃是受了軍令,看守大王與太夫人,不讓閑人驚擾!此事干系重大,都指揮使三令五申,沒有他的命令,除了嚴書記和知誥公子以外,誰也不能進府,有得罪之處,還望見諒!“
徐知誥聞言眉頭一跳,徐知訓(xùn)方才口中的“外人”自然說的不是別人,就是身為徐溫義子的自己,他正想著如何上前勸解才能不傷了二人顏面,便聽到徐知訓(xùn)怒罵道:“呸!知誥公子?他不過是不知道哪里來的一個野種,也配稱公子,徐虎你到底是我父親的人還是徐知誥那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