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夫妻
    鐘匡時等三人這才相信呂方方才所言是真,雖然不知道對方為何如此,但也都喜出望外,感謝之詞頓時如潮水一般涌了出來,呂方也只是聽著,臉上只是笑吟吟的神色。{}泡-(.PaoShU8.)身旁的呂淑嫻接口道:“三位不必多禮了,三位到了撫州,便請代我家郎君向危公致好,吳賊勢大,我們兩家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只有連枝同氣,才是求存之道!”
    三人趕緊連連稱是,鐘夫人更是與呂淑嫻兩人敘了年齒,呂淑嫻年長一些,便結(jié)拜為姐妹,一時間亭中氣氛融融,仿佛一家人一般。待到宴罷,自有人引領(lǐng)三人與鐘媛翠同去歇息,只留下呂方與呂淑嫻夫妻二人,呂淑嫻突然笑道:“郎君倒是舍得,竟然將王小郎辛辛苦苦弄來的這三人輕易的便還給了危全諷?!?br/>
    呂方笑了笑,自斟自飲了一杯:“這也是沒辦法,誰叫這鐘匡時這么無能,將老父留下的本錢這么快折得干干凈凈,讓淮南軍占了江、洪二州,如今江西已經(jīng)門戶洞開,又對危全諷那些本地土豪先聲奪人,除非我立刻出兵去江西,否則此人留在我手中只是有害無利。”
    呂淑嫻皺了皺眉,問道:“就算郎君覺得現(xiàn)在還不是出兵江西的好時機(jī),可這三人身份特殊,扣在手里也總有些用處,起碼也能讓危全諷有些顧忌吧。”
    “夫人,你還是不了解危全諷這等人物,像是他這等亂世打拼出來的梟雄,對權(quán)位看的最重,他將女兒嫁到鐘家,本就是人質(zhì),可聽王公回來所說,鐘傳還沒死,他在撫州修筑新城,訓(xùn)練軍士,打制軍器,所做的哪一件不是觸犯忌諱的勾當(dāng),那時他又何嘗在乎過自己女兒的安危呢?那時候他不在乎我現(xiàn)在拿著這三人又豈能挾持的住他不成?與其這樣這般不如還給危全諷,不但可以做個人情,而且也讓其多一份爭奪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的底氣,反正我現(xiàn)在的頭號大敵就是要對于淮南軍,只要他不歸于淮南宇下,我們就賺到了,一個鐘匡時又算得什么?!?br/>
    呂淑嫻點了點頭,靜靜的看著神采飛揚(yáng)的丈夫,隨著呂方地位日高,心機(jī)也越發(fā)深沉,像這等將心中謀畫和盤托出的情形也越來越少,尤其是在眾人面前,永遠(yuǎn)都是那副高深莫測的模樣,眾將對其的敬畏之心也越發(fā)的重,只有偶爾在自己面前還流露出一點點昔日模樣。注意到這種變化,呂淑嫻的心里非常矛盾,作為一個妻子,她自然不喜歡丈夫變成這個樣子,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寧愿呂方一輩子都是淮上的那個莊中田客,每日里在田里辛苦完之后回到家中,吃了飯后,抱著自己說些沒臉沒皮的笑話,這般過上一世最好;可她的理智又在告訴她,自己的丈夫絕對不是那種能夠這樣過上尋常一世的田舍漢,呂方就像是一枚放在囊中鋼椎,在這種亂世之中,或早或晚就會脫穎而出,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就會發(fā)生變化,不再是昔日那個打著赤腳,牽著老牛,在田間擊壤而歌的農(nóng)夫;而是現(xiàn)在這個心機(jī)深沉,割據(jù)一方,立于萬人之上的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了??蛇@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想到這里,呂淑嫻禁不住癡了,淚沾雙頰。
    呂方正說的得意間,突然覺得亭中靜了下來,回頭一看,只見妻子坐在矮榻上,雙目淚流,臉上有悲戚之色,雖然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到旗子了,還是蹲下身來,賠笑道:“莫哭莫哭!定是拙夫哪里說錯了,惹得賢妻生氣了,都是為夫的錯,你若是生氣便打兩下便是,哭壞了身子可如何是好!”說著便抓著呂淑嫻的胳膊在自己的大腿上輕輕地拍打了幾下。
    呂淑嫻見呂方如此憊賴模樣,依稀正是過去兩人新婚時的樣子,已經(jīng)不知有多久未曾如此了,不由得破涕為笑,抽回自己的手笑道:“夫君如今已是朝廷使相,何等身份,怎可如此有失體統(tǒng)?其實我也只是想起過去我們在淮上的日子,雖然清苦些,但也不想如今整日里都在琢磨著如何對付別人,倒也快活的很?!?br/>
    呂方聽到這里,也不由得生出感慨來,但他身在這個位置,不過一會兒便恢復(fù)了心思,笑道:“夫人說的是,那時雖然清苦,可也過得快活,不過如今天下洶洶,哪有獨(dú)善其身的桃源?為夫努一把力,爭取十年內(nèi)將天下掃平,還一個朗朗乾坤,那時我將大位傳給孩兒,你我悠游林下,豈不為美。”
    “那自然是好!,妾身看余姚四明山風(fēng)景秀麗,頗為喜愛,不如我等便在那邊歸老可好?”說到這里,呂淑嫻突然啐笑道:“夫君倒是好大口氣,當(dāng)天下群雄是紙糊的,十年便要掃平天下!只怕是妄語吧?”
    呂方這本也只是夫妻間的調(diào)笑話,可聽呂淑嫻這么一說,反倒強(qiáng)項了起來:“信不過為夫嗎?也罷,多則五年,少則三年,這大江以南必為我有,淑嫻靜觀即可!”
    廣陵,自從徐、張二人發(fā)動兵變之后,城中的諸股勢力就好像水潭里的游魚,被突然扔入水中的落石驚擾,全都躲在了深水之中,反倒平靜了下來,可是這種平靜并不是真正的平靜,而是暴風(fēng)雨前、臺風(fēng)眼中的那種沉悶的平靜,廣陵城內(nèi)外的諸般勢力都在水下結(jié)盟、收買、恐嚇、勾結(jié)、博弈,等待著機(jī)會為自己在下一輪權(quán)力分食中獲得最大的一塊蛋糕。而讓所有人驚異的是,徐、張二人在發(fā)動兵諫,將楊渥身邊的親信殺的一干二凈之后,城中并沒有接著發(fā)生大的變動,保持了良好的秩序,徐溫和張灝都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克制力,他們只殺了親信本人,并未殃及家人,而且在控制了楊渥本人之后,也沒有呆在王府之中發(fā)號施令,大封親信以酬庸勞,也沒有劫掠府庫以自肥,恰恰相反,他們兩人都搬出了王府,封閉府庫,并且將手中的大部分軍隊駐扎在城外,當(dāng)然在王府之中他們還是留下了一小隊親信,也將原先楊渥親信控制的東院馬軍吞并了,但是相對于其他藩鎮(zhèn)兵變之后的腥風(fēng)血雨來說,徐張二人發(fā)動的這次“兵諫”實在是平靜的有些過分了。
    亂世中的百姓是一種記憶力很差的動物,不過大半個月時間,廣陵城中的百姓便幾乎把不久前發(fā)生的那次兵變給忘記了,反正生活也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城頭上依然插著“楊”字大旗,黍米鹽菜依然還是那個價格,在緊閉了一天之后,城門依舊大開,城外運(yùn)河碼頭上依然停滿了各地來的船只,載運(yùn)著全國各地的各種貨物,廣陵依舊是那個唐末第一的揚(yáng)州城,如果一定要說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的話,就是那個驅(qū)鷹趕馬,五陵年少的吳王楊渥現(xiàn)在不再橫行城中,這應(yīng)該算是個好事吧!
    可是這一切在那些有心人的眼里就有意味著另有深意了:其一:徐、張二人之中至少有一個人不是簡簡單單的武夫,他不但有能力把楊渥從權(quán)利的寶座上推下來,還有能力維持住廣陵的局面;其二這兩人沒有取楊渥而代之的想法,起碼現(xiàn)在還沒有。那些有心人在看到這一切之后,也做出了這樣或者那樣的決定,但是在西征大軍的事情還沒有塵埃落定之前,...[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