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投契
    “趙賊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此等惡人,豈能縱其逃脫,某愿為先鋒,定斬得此獠之首,獻與戲下,望主公恩準(zhǔn)!”一名將領(lǐng)站了出來,斂衽下拜道,高聲道,年青臉龐漲得通紅。.
    “末將亦請為先鋒!某愿持兵先行!”節(jié)堂中頓時響起了一片請戰(zhàn)聲,呂方麾下的軍官團作為一個集體來看極為年輕,許多人三五年前還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大頭兵,眼見得有人跳出來,趕緊一擁而上,只見頓時堂上跪倒了一片。
    呂方臉上卻還是淡淡的,沒有什么神色,仿佛沒有看到堂中情景一般,只是看著放在案前的一疊帛書,過了良久,跪在地上的將吏們也覺得不對,抬起頭來窺看主公的舉止,他們雖然不敢在節(jié)堂之上私語,可還是互相交換著眼神,想要知道呂方到底在看什么東西才這么出神。
    “駱推官,這折子中所言可都確實?”呂方將那帛書翻閱了兩三遍,方才抬起頭來,視而不見眼前跪的滿地的將吏,直接詢問站在旁邊的駱知祥道。
    駱知祥聽到呂方詢問,哆嗦了一下,上前應(yīng)答道:“句句屬實,下官豈敢虛言誆騙相公,下官在兩浙為官多年,歷轉(zhuǎn)司工、司田、司戶、司倉諸曹,這些東西要么是來自官府中的圖冊帳薄,要么是這些年來下官與屬吏親自調(diào)查所得,若有半點不實之處,請相公重重治罪。”
    呂方聽到這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道:“很好,駱推官你做的很好,你好好做,勿憂不富貴?!闭f到這里,呂方指著那帛書對堂上眾人道:“列位,若鎮(zhèn)海軍中人人皆如駱推官一般,我呂方又何憂外敵不破,大事不成呢?”
    “下官微功,得主公如此贊賞,實在是愧不敢當(dāng)!”此時的駱知祥低垂著腦袋,腦門上全是汗,雖然他沒有抬頭四顧,可也能感覺道節(jié)堂上眾人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這滋味可是難受之極,目光中的含義更是讓他有些膽怯。%超#速~呂方平日行事也算得上“寬厚”,待屬下幾個重臣也十分禮貌,但在眾將吏面前這般夸獎也是頭一樁,有些人心中暗想:“這駱知祥既無披堅持銳,破陣斬首之功,也無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勞,充其量也不過是個拿著算籌的小吏罷了,和商賈一般的人物,卻蒙得主公這般夸獎。”一個個心中不由得暗生嫉妒。
    “兵法之道,第一就是足食足兵,國無積蓄則不為國,軍無積蓄則敗,駱先生你這折子中所言之事,正是點中了某家的痛處,怎么獎賞也不為過?!眳畏秸f到這里,臉上已經(jīng)笑容滿面,口中更是不再以駱知祥的官職相稱,而是以先生稱呼。自從他地位日高,威福自專,平日居養(yǎng)體,移養(yǎng)氣,不知不覺中臉上總是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像這般笑容滿面的樣子,除了呂淑嫻和沈麗娘外,見得著的也就是陳允、高奉天、王佛兒這幾個老資格的部下罷了。堂中眾人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得更是暗自吃驚,越發(fā)對此時呂方手中帛書中的內(nèi)容好奇起來。
    駱知祥見呂方對他如此相待,心里也不由得一熱,他在兩浙州縣歷轉(zhuǎn)多年,所任的多是司工、司田、司戶等州縣屬官,對于唐時兩浙的基層行政經(jīng)驗和弊病所在清楚之極,用現(xiàn)代的話說,他就是體制內(nèi)部的訓(xùn)練有素的行政官僚的代表,這種人物由于通曉世情,又富有行政機構(gòu)的工作經(jīng)驗,由他們提出的行政改革措施,不但切中時弊,更難得的是這些措施往往有很高的可行性,要知道指出行政機構(gòu)的弊病很簡單,而做出有建設(shè)性的改革確實千難萬難,歷史上許多改革往往是不改還能維持,越改越糟糕。所以唐宋時,有“不經(jīng)州縣,不入臺閣?!钡恼f法,選拔出來的以宰相為代表的中央官僚們不但在官僚系統(tǒng)里有崇高的威望,更有豐富的行政經(jīng)驗,不會瞎指揮,這樣才能有效地維持中華帝國這么龐大的一個機構(gòu)的正常運行。駱知祥作為這樣一個人,在田覠麾下時就在宣州做出了很不錯的成績,當(dāng)時宣州有在淮南諸州中有獨強的名聲,幾乎可以與廣陵分庭抗禮??墒怯兄S刺意義的事,駱知祥的工作成果反而提供了田覠反叛的物質(zhì)基礎(ch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助長了田覠的野心,最后當(dāng)駱知祥反對田覠將自己工作的成果全部投入擴軍備戰(zhàn),而是進一步對宣州進行開發(fā)的時候,他也就失去了自己主君的信任和寵信,被當(dāng)做一介信使派到呂方這里來借糧。而當(dāng)他現(xiàn)在又一次拿出自己的計劃呈獻給呂方的時候,他也做好了被再次貶斥的準(zhǔn)備,畢竟他這個計劃要投入的資源之大,駱知祥自己是最清楚的,這也就意味著鎮(zhèn)海軍一切對外的軍事行動都要立刻停止,甚至還要裁退一部分現(xiàn)有的軍隊,在如今武人經(jīng)國的時候,任何一個官吏提出這樣的建議,幾乎可以說是要冒著掉腦袋的危險的。
    呂方此時已經(jīng)逐漸從方才剛看到這份折子的驚喜中脫離出來了,他壓下心中的歡喜,擺了擺手,讓跪在地上請戰(zhàn)的將領(lǐng)們站了起來,沉聲道:“軍國之事,干系重大,不可倉促行事,待日后再做計量,今日便到這里吧!”說到這里,呂方便站起身來,下面的部下們趕緊躬身行禮,待到呂方由堂后離去方才站直了身子,雖然心中還有些疑惑,可也不好當(dāng)旁人向駱知祥詢問,只得紛紛離去。待到眾人離去后,駱知祥方才出得堂外,正要回家,卻被一名親兵攔住,道:“推官且隨某來,主公有事相招。”
    駱知祥猜想是關(guān)于自己那帛書的事情,趕緊尾隨那親兵,沿著廊橋一路到了一處院落外,那親兵站在一旁,示意駱知祥自己進去。駱知祥進得院來,走到正屋門口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了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激動,高聲道:“下官駱知祥求見鎮(zhèn)海軍節(jié)度敵龍無呂相公!”
    “駱先生何必拘禮,且進來!”呂方笑道,從堂內(nèi)走了出來,此時身上已經(jīng)換了衣衫,不再是那件紫色官袍,而不過是見半舊圓領(lǐng)袍衫。他伸手把住駱知祥的右臂,延請進屋道:“方才居公時,不得不如此,現(xiàn)在在某家私宅,駱先生大可自在些?!闭f著便領(lǐng)著駱知祥進得書房,便要請其坐下,駱知祥還要推諉,卻被呂方強自按著坐下。
    呂方和駱知祥分賓主坐下,呂方面容一整,指著放在一旁幾案上的帛書道:“某家少時貧苦,曾為人田客,深知稼穡艱辛,農(nóng)人苦作一年,除卻稅賦、蟲鼠、種子,所獲無幾,稍有水旱,便是糟糠不厭。起兵之后,指望能打下一個清平世界,至少能致一方太平,讓百姓稍得休息,可呂某的官是越當(dāng)越大,手下地盤和兵士也是越來越多,可百姓的日子卻沒有絲毫改善。呂某每次想到這些,也是夜不能寐,今日得見先生的折子,才有撥得烏云見日的感覺,還請先生不嫌呂某愚鈍,不吝賜教。”說到這里,呂方捋起袖子,拜了一拜,兩臂裸露的肌膚上到處都是昔日在呂家在當(dāng)田客時留下的疤痕。
    駱知祥忙不迭起身讓開,不敢受呂方那一拜...[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