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一百三八章
胤礽談?wù)撆d致上來的時候, 有一萬個理由說出口去說服別人,那小嘴叭叭叭,康熙受不了, 胤禔也受不了。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 胤禔問他:“你累不累?”
胤礽搖搖頭。
“那餓不餓?反正哥是餓了。”
胤禔沒好氣道:“看看天色,你拉著我說了那么久, 說服我有什么用,你將這些話去對汗阿瑪說,去對朝臣說比對我說有用。”
“我這不是想來問大哥出出主意,”胤礽不好意思道:“現(xiàn)在這時候能信任的只有大哥了。”
找汗阿瑪會挨揍, 找阿珍會被鵝啄,其他人又給不了他意見, 能與他聊一聊,當(dāng)他傾訴對象的唯有大哥啦!
胤禔給他一擊直球說得心情大好,尤其是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覺, 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弟弟獨一無二依賴信任的對象。
這樣一想,胤禔心情還挺好, 讓人給胤礽準備了宵夜。
膳房給他們端來了一份核桃杏仁露, 味道甜中帶了些苦澀, 還不錯的樣子。
一夜無夢, 睡到大天亮, 胤礽從阿哥所收拾出來的屋子中醒來,嘀嘀咕咕地摸了摸腦袋:“孤昨夜還準備好好寫一份給汗阿瑪?shù)纳献嗄兀]寫就睡著了。”
他嚴重懷疑自己被胤禔敲了悶棍!
胤禔醒來的時間與胤礽相識, 他不必去上朝會,此時正在庭院中晨練。
那一雙拳頭打得虎虎生風(fēng),乍一看還真有幾分花架子, 許是因為最近在躥個子,胤禔的胃口比之前大了許多,專挑肉吃。
兄弟二人大清早的用膳,先是叫了一份雞肉粥,尤還嫌不夠,又吃了肉包子。
一個人的時候,胤礽可吃不了這么多東西,可是看胤禔胃口好,他自己也不知不覺吃了個十分飽。
用膳期間,胤礽動不動瞅一瞅胤禔,小眼神滿含懷疑。
胤禔一臉正直無辜,不就是多喝了一碗安神湯?喝了對身體好,還是院判開的方子,改善睡眠還補腦子,他昨天也喝了。
待康熙派遣來叫胤礽去上朝,胤禔回到自己屋子里,又寫上了幾頁大字就要去上書房了。
他先去上書房上課,待朝會結(jié)束后,再前往兵部。
胤礽沒能在朝會前了解清楚八股文,又來不及去整理思路寫上奏,倒還真不方便提起這件事了。
待朝會以后,今日又到了要給弟弟們授課的時候,授課日胤礽并不需要去禮部點卯,每逢五日授課一次,頻率倒也不高。
待胤礽到達上書房的時候,胤祉與胤禛兩位小乖乖都已經(jīng)在堂中等著他了。
看到如青蔥般稚嫩可愛的弟弟們,胤礽的心情頓時好轉(zhuǎn)。
今日他要給弟弟們上化學(xué)課,其他人可以不知道化學(xué)是個什么東西,但胤礽希望這兩位從小就經(jīng)過他培養(yǎng)出來的弟弟,能夠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他,了解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不學(xué)習(xí)新的知識,不接受外來信息,人就會像井底之蛙一般,只看到井口那方寸天空。”
胤礽說道:“化學(xué)這一門學(xué)問,算是格物的其中一種,此前孤有為你們二位教授過何為化學(xué)反應(yīng)的概念,今日孤命人帶來了學(xué)習(xí)實驗用品。”
他的實驗用品,其中包含了燒杯、量勺、量杯、漏斗、攪拌棒、試管,等等,用了琉璃官窯的最佳工藝,燒制出來全無雜質(zhì)的純透明琉璃,其上還繪制了量度,只看這些瓶瓶罐罐的東西,看上去就極唬人。
胤礽做了幾個簡單的實驗,比如用淀粉遇水膨脹,又做中和試驗,以酸堿來呈現(xiàn)出花汁變色的反應(yīng),接著又將一套完整設(shè)備放到了弟弟們的面前,向他們演示一番,怎么操作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做試驗。
“用高溫煅燒石灰石,可得生石灰。”
“溶于水后得氫氧化鈣。”
“這些白色的粉末用處可大了,可以用來做建筑材料,可以改善土壤等。”
“做這個實驗時,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胤礽的課程就像是在變戲法似的,胤祉看懵,胤禛也看得眼睛都直了。
他自己從小跟著小美的課程學(xué)習(xí),接受能力強,胤祉年紀小,稀里糊涂、懵懵懂懂地學(xué),腦子空白填鴨式地塞入胤礽的知識,倒也勉強能達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比起胤祉的不求甚解,胤禛所受沖擊尤甚!
“你們都記住了實驗步驟嗎?”
胤礽笑呵呵地問道。
胤祉點了點頭:“記住了八成。”
以胤禛的記憶力要記住這些實驗步驟去依葫蘆畫瓢,那可太容易了。
盡管心里對胤礽所說的深奧管理仍然不能理解透徹,胤禛心想:動手去做應(yīng)當(dāng)是沒什么問題的。
待胤禛拿到拿來酒精燈,手上給塞入一根實驗用的火柴,頓時就不知道該將手往哪里放了。
“要點燃酒精燈。”
胤礽溫聲提醒胤禛,只見四弟弟小心翼翼地滑動火柴,那小小的柴火頓時就燃燒了起來,照亮了他的指尖。
“四弟弟沒有玩過火折子嗎?”胤礽好奇極了。
火折子這東西,從宋朝就已經(jīng)有啦,宋代有個叫做陶毅的人就記載了名為“火寸”的東西,是最早火柴的稚形,而胤礽做的,不過是將這火寸的外形改良一下,采用更加容易燃燒的木頭來制造罷了。
此后的步驟,胤禛手忙腳亂,以實際行動來告訴胤礽,什么叫做“一學(xué)就會,一做就廢。”
胤礽愛憐地摸了摸四弟弟,輕嘆著道:“學(xué)不會也沒事,即使不求甚解,有孤教,四弟弟的見識也會比尋常人要寬許多,倒也不會算白學(xué)。”
四弟弟笨笨的,這個時候就只有看三弟弟的天分了。
胤祉的記憶力在上書房的課業(yè)磨礪下逐漸加強,多試幾遍,也就大致記下了實驗步驟,待胤礽再問他問題時,可以回答出約他大部分的提問。
教授弟弟們新課程的時候,胤礽盡量在安排一些容易引起他們興趣的內(nèi)容來教,注重互動與交流。
幾門課程中,物理課他們能夠理解較快,生物次之,接著是化學(xué),最差的竟是數(shù)學(xué)。
上書房中也有教導(dǎo)皇子們數(shù)術(shù)的先生,可先生教的數(shù)學(xué)淺顯許多,也不教他們何為“幾何”。
胤礽在教弟弟們什么,全都瞞不住康熙,帝王對“幾何數(shù)學(xué)”與“物理”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而胤礽顯然不適合好先生,無法滿足康熙的求知之欲,于是帝王索性召見傳教士們前來御前為他講解。
授課時間差不多了,胤礽讓弟弟們溫習(xí)今日所學(xué)習(xí)到的內(nèi)容,并且讓胤祉與胤禛交換筆記,互相查漏補缺。
而他自己,則拿出紙與筆,奮筆疾書去寫打算寫給汗阿瑪?shù)纳献唷?br/>
他苦思冥想許久,從各方面論述廢除八股文的好處及保留八股文做題的害處,當(dāng)他沉浸在寫作中時,身邊的動靜都感覺不到了。
胤礽聽見一聲清脆的聲音。
“即使廢除八股取士,亦找不到可替代八股取士之法。”
他驚訝地抬起頭來,見胤禛站在他身邊,手里拿著剛寫好的筆記,歪著頭正在偷看他寫的內(nèi)容。
胤礽大大方方地任由他看,只是今日的四弟弟,似乎與平時不太一樣?
他遲疑道:“四弟為何這么說?”
胤禛的眼神波瀾不驚,沒有胤祉那樣天真無邪的光芒,反而深邃地猶如年長之人。
他說道:“八股之利大于弊,二哥若不想出更勝于八股文體之法,則無法說服汗阿瑪。”
胤礽感覺四弟弟特別成熟,好像聰明了許多,不由多看了兩眼。
胤禛任他打量,心頭涼涼:太子發(fā)現(xiàn)了?
轉(zhuǎn)念一想:他發(fā)現(xiàn)又能怎樣?
這樣一想,心里頓時就輕松了起來。這一世太子與上輩子不同,他……
胤禛又嘀咕:反正這份不一樣也該是汗阿瑪去操心,關(guān)朕什么事?
胤礽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文章,失落道:“大哥也是這樣說的,四弟弟聰明,與大哥想到一處去了。”
他也知道八股取士能流傳至今,肯定有其優(yōu)勢,而從儲君的角度思索起來,大約也能大致推測出其有利于“穩(wěn)定”,各種方面的,無論是考試規(guī)范方面的溫度,還是大清統(tǒng)治天下的穩(wěn)定。
“但是你說的利大于弊,孤卻是不認的,”胤礽不將胤禛當(dāng)做孩子,而是當(dāng)成胤禔那樣能夠交流的對象來認真道:“這分明是弊大于利的事情,其壓抑之處,已經(jīng)違背了最初設(shè)立八股取士時的初衷,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前朝了,隨著弊端的逐漸出現(xiàn),我們所要思考的應(yīng)該是如何找到更好的路,如何去改變它,而不是一條道路走到黑,明知前面是死胡同,卻仍然不思改變。如果一個人將錯誤的道路走到底,那是一個人的萬劫不復(fù),如果一個國家將錯誤的道路走到地,那會成為千千萬萬人的萬劫不復(fù)。”
胤禛皺了皺眉,他竟從年僅九歲的太子身上看出了銳意?!
眉眼稚嫩,卻有鋒芒初現(xiàn),這個孩子,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初那個嘻嘻哈哈,總是不著調(diào)盡想著玩鬧的淘氣包了。
胤祉左右看看,沒聽懂他們在說什么,一副狀況之外的模樣。
這才是一個六歲孩子該有的模樣,而胤禛比他還要小,卻已經(jīng)吐字清晰,條理分明,觀其言行舉止,分明就不是一個愚笨的人,甚至極有可能還是個天才。
胤礽給四弟弟歪頭的動作刺激地心頭一顫,又想要捏捏他肉嘟嘟的臉頰了。
他不僅這么想了,還真就大膽地干了!
胤禛面無表情地揉了揉自己被捏紅的臉,以死魚般的眼神瞪視胤礽。
“孤還以為四弟從小就遲鈍愚笨,沒想到竟是偏科生,比起理化,你更擅文呢!”
“三弟也別灰心,你是全科綜合性人才,哪一門都能學(xué)會,哪一門都不偏科,這樣也挺好。”
若是胤禔在此,必定會發(fā)現(xiàn)胤禛沒有掩飾下的違和之處,而胤礽,他自己就是個六歲上房揭瓦、從小就聰明絕頂?shù)奶觳牛X子里還時不時會冒出來各種各樣熟悉又陌生的知識,對比一下胤禛六歲與他談?wù)摪斯扇∈康睦祝膊凰闾貏e出格。
不過,有了胤禛的提醒,胤礽還真得到了啟發(fā)。
直接給汗阿瑪上奏這個方式,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汗阿瑪自己都曾經(jīng)嘗試過廢除八股,最終卻不了了之。
其中原因,有力主八股的文官們在推動,也有更為現(xiàn)實的原因,那就是維護統(tǒng)治,這才是促使汗阿瑪做出妥協(xié)的,最終恢復(fù)八股的根源所在。
【大朋友如果需要大量有關(guān)于歷朝歷代科舉的資料,可以問小美,或者去往藏書閣翻書。】
他帶上了曹珍,又拎上了兩位弟弟們,一起前去藏書閣,翻閱先帝年間開設(shè)“特別科”的記錄。
胤禛為帝數(shù)十載,在位期間也曾因是否廢除八股而起爭議,對此記憶猶新。
胤祉就當(dāng)了個吉祥物,跟在后面老老實實學(xué)習(xí)。
曹珍是幫助胤礽查閱書籍的主力,他掃蕩書本時一目十行,思維之敏捷,每每引起胤禛的注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