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衛(wèi)道子
那些黑乎乎的東西,都是些長約二十公分、寬度約只有一公分多一點的竹片。
竹片不似這些巨石建筑,能承受得住時間的打磨,哪怕是在封印下,保存狀況相對良好,也不可能完全不變樣,碳化、腐朽之后,就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
這是——尺牘!
也就是竹簡的竹片。
而且是民間用來書寫書信的竹片,這從長度可以看出,一尺左右的基本都用于民間,而三尺左右的則用在詔書上,兩尺左右的卻是用來抄寫經(jīng)書的,這都有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
看來……這確實是我家那位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他應(yīng)該是商代的人,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意識當中,大概都以為商代的書寫材料是甲骨和鐘鼎,畢竟現(xiàn)在挖掘出的商代文字都是出現(xiàn)在甲骨和鐘鼎上的,這絕對是個錯誤的認知,甲骨只用于占卜等,而鐘鼎則都是禮器,是重器,當然,也有可能是炊具,但總歸這都是非常規(guī)材料,之所以發(fā)現(xiàn)的都是它們,原因就一個——這些東西能扛得住時光的打磨。
實際上,商代的主要書寫材料也是竹簡,這從甲骨文中提到的“冊”、“典”等就可以看出,保存不下來就是因為它的材料是竹子,而這里因為封印的原因,天官留下的竹牘記載竟然保存了下來,放出去絕對是舉世第一份,價值不可估量……
當然,它對于我的價值來說更大。
竹牘上是用毛筆寫出來的一個個小字,這也很正常,雖然相傳毛筆這東西是蒙恬發(fā)明的,按說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實際上這同樣也是錯誤的認知,根據(jù)現(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毛筆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甚至,在距今六千多年的仰韶文化遺址里就有人發(fā)現(xiàn)了毛筆的雛形。
我也問過茳姚,她們那個時候用的確實就是毛筆,只不過不是現(xiàn)在的狼毫筆,也就是用黃鼠狼尾巴上的毛做的毛筆,而是用兔子毛做的,名為兔毫。
實際上,兔毫在書寫上要優(yōu)于狼毫,只不過原材料已經(jīng)沒地方找了,古人常言制筆以中山兔最好,肥且毫長,大概就是現(xiàn)在太行山里的兔子,然而現(xiàn)在的制筆行家壓根兒在太行山里沒發(fā)現(xiàn)這種兔子,全國的所有兔子,毫最長的反而成了長江那邊的兔子了,原因可想而知,古人言筆鋒殺盡中山兔,可窺一斑。
有一種夸張的說法叫做,兔毫制筆,蘊藏了晉唐書法的一半秘訣。
可見這書寫效果的差距有多大!
哪怕是落在我們家這種沒什么藝術(shù)細胞的傳承上,它仍舊有了優(yōu)勢,竹牘上的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最不易產(chǎn)生變化,能保存很久,文字用的就是祭文,那些怎么看都晦澀的古怪文字,竟然生生寫出了一種飄逸感。
我看過很多的祖先留下的手札,這位老祖宗的書法可能是最棒的,雖然竹牘腐敗,可上面的字跡倒還算清晰,不影響閱讀。
可惜,竹簡已經(jīng)散開了,竹片散落成了一堆,在羚羊精把它們帶回來的時候,更是混淆在了一起,順序完全打亂了。
無雙拿出的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看了幾眼,祭文我是認得的,對方并沒有使用天官巨闕和玄黃九葬里那些高深的祭文,只是因為內(nèi)容的不連貫性,上句不接下句,根本無法閱讀!
“讀祭文就已經(jīng)夠吃力了,更不要說讀現(xiàn)在這樣的祭文,這個整理工作也是個不小的工程量。”BIquGe.biz
我嘆了口氣,又睨了一眼羚羊精帶回來的那些薄薄的石板,保存的相對完好,可上面的文字卻不認識,正是我們收到的那些金子卡片上的文字,可能現(xiàn)在全世界也就只有錢光啟還能辨認這種文字了,于是乎,我只能收斂起心思,將竹牘重新收拾好了,起身道:“休息的差不多了,咱們也該回去……”
話未說完,茳姚的聲音忽然在我心頭響起:“你再取出那些竹牘來,我還想看看上面的文字……”
這娘們……一直在潛水,很少冒頭,忽然說話還真是嚇了我一跳。
她,不認識祭文!
難道說……
我心頭一動,又取出了幾支竹牘,放在一起,讓她對比著觀摩。
須臾后,她長嘆一聲:“果然是……衛(wèi)道子!”
衛(wèi)道子?就是封印這里的天官嗎?
她……知道這個人!!
這可算是意外之喜了。
因為年代的不準確性,我只知道封印這里的祖先是商代時的人,可殷商存國六百年,他具體是哪個時期的人就不清楚了,茳姚雖然是殷商王女,未必就一定知道他。
何況,我早已從茳姚口中了解過——禮官,在殷商時代其實和朝廷的關(guān)系并沒有那么親密!
真正走上政治舞臺是在周代制定周禮之后,禮官才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
而在殷商時期,負責(zé)占卜、祭祀的基本都是殷商的王族,禮官相對而言更加隱蔽,只有一部分人和他們有接觸,更多的則是閑云野鶴,所以就算茳姚也說不出那個時代的禮官一門門庭狀況如何,到底有多少族人,高手又有多少。
“你……認識他?這個……衛(wèi)道子……”
“……”
“不認識……但我聽說過他,在王后婦好宮闈之內(nèi),存著一些他的書信,我曾見過,筆跡與這個一模一樣,雖然那些書信使用的不是祭文。”
茳姚的情緒有點激動:“沒想到居然是他,他……可是個傳奇人物啊!!
早在武丁王即位之初便已名動天下,天文地理無一不精,無一不曉,能通五行之變,甚至,還是一位了不起的戰(zhàn)略大師。
武丁王即位之初,遍訪天下名士,多數(shù)都被收入囊中,唯獨這衛(wèi)道子,數(shù)次拜訪,不肯出世,反倒二者成了好友。
那時,周邊有朔方、土方等蠻族擾邊,來去如風(fēng),我大商勇士常常捕捉不到他們的蹤跡,朝中大臣皆認為伐他們無利有害,于是武丁王與衛(wèi)道子夜談。
衛(wèi)道子言,必伐之。
于是有了后來的分兵之策,不斷小規(guī)模用兵,最終平定西北。
也是在那時,衛(wèi)道子與王后婦好認識,婦好亦無數(shù)次的請教衛(wèi)道子,留下了很多書信。
再后來,當那些碧眼蠻人來的時候,王后婦好受了重傷,我臨危受命之際,曾聽她嘆息——可惜了,衛(wèi)道子已不在人世,否則,或許有更妙的破敵之策。”
“……”
衛(wèi)道子。
我深深的記下了這個名字。
“除了這些呢,還有沒有別的了?”
“……”
“呃,我知道的大概只有這些了。”
茳姚頓了頓,隨即語氣有些奇怪的說道:“不過,聽說這個人……性格相當?shù)膼毫影。。∥涠⊥跖c王后婦好都對他的才華推崇備至,可每每提及此人人品的時候,都是咬牙切齒,武丁王怒罵那是個鳥眼賊,王后婦好也是咬牙切齒的說,不過一蒼髯皓首、碩鼻鼠牙的匹夫……
咳咳,果真說起來,你跟你的歷代祖先相比,人品和性格應(yīng)該是最好的了吧?”
這……都什么話!
鳥眼賊,這是嘲笑眼睛小?
至于什么蒼髯皓首,碩鼻鼠牙什么的,這就更過分了,鼻子大點怎么了?大板牙大點怎么了?
……
我一陣無語,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苦笑了一聲,揮了揮手,對那羚羊精說道:“帶上兩個孩子,跟我們一起走吧,這地方要變天了,跟著我們……是你們唯一的活路!”
……
(連續(xù)搞了十來天,讓我休息一天,今天先一更吧,明天恢復(fù)兩更,很抱歉這個月沒辦法按計劃恢復(fù)到三更了,因為月中和二十號以后我有兩個事兒——一個是得去喜馬拉雅總部錄音,大概五天時間,一個是去魯迅文學(xué)院學(xué)習(xí),為期七天,時間都很緊迫,我需要存存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