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章 遼東軍變
    ,笑傲左冷禪 !
    “什么,大凌河之戰(zhàn)就要開始了!”
    剛回到嵩山,左冷禪就接到這個震天的消息,一口茶水噴了出去。
    “相公,你很驚訝?”徐蓉蓉莫名其妙的看著左冷禪,想不清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左冷禪為什么只聽到一個戰(zhàn)役的名聲就這么吃驚。在她心里,大明年年和滿清交戰(zhàn),大小戰(zhàn)役不下百次,大凌河之戰(zhàn)不過是一次尋常的戰(zhàn)役罷了。
    不僅徐蓉蓉,就是丁勉等人也覺得大師兄小題大作。
    左冷禪看著他們的神情,心中哀嘆,恐怕大明幾乎所有人都這樣想吧。漢人站在這個世界巔峰已經(jīng)太久了,舊的沉醉在漢唐的輝煌中不能醒來。雖然薩爾滸之戰(zhàn)明軍失去了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從此處處挨打,但是驕傲的國人還是堅信諒小小女真滅不了大明。
    不過是疥蘚之疾罷了。
    尤其是這次還是德高望重的當朝首輔孫承宗親自掛帥,所有人都對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充滿信心,至不濟也是如以往一樣相持的模樣。只有左冷禪知道,大凌河之戰(zhàn)后,明軍失去了最后一只機動的隊伍“關(guān)寧鐵騎”,從此中原成了滿清的糧倉,任其鐵騎縱HENG。
    更可怕的是這一戰(zhàn)祖大壽投降,遼東幾乎所有的統(tǒng)治階級都投降后金,開啟了大明官僚投降滿清的序幕,也真正意義上摧毀了漢人抵抗?jié)M清的決心。從政治上說,這是最大的損失,也是滿清鐵騎南下一路無阻的罪魁禍首。
    煩躁的在大廳里走動,左冷禪明明知道災(zāi)難就在眼前,卻想不出一絲辦法,心中郁悶的緊。
    他清楚,別看自己現(xiàn)在是錦衣衛(wèi)同知,又是駙馬爺,又是帝師,但是在朝堂上的各位大佬看來,自己不過是個江湖武夫而已,要是自己真的去插手朝政,恐怕很快就會多上一頂“弄臣”的帽子,千百年后自己的地位和魏忠賢也差不了多少。
    當然,在歷史書上的地位如何,左冷禪根本不會在意,他現(xiàn)在在意的是如何插手這場戰(zhàn)事,改變戰(zhàn)爭結(jié)果,至不濟也要將關(guān)寧鐵騎保留下來。他的目標是攫取大明權(quán)力然后實現(xiàn)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當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剛剛搭上的大明朝這條破船被滿清撞沉。
    至于投靠滿清,他想都沒想過,他又不是二十一世紀那些滿清粉腦殘,不提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和大國沙文主義的崇拜者,就是一想到腦袋上要掉一根豬尾巴就覺得惡心,——活脫脫一副奴才相。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國家有難,我輩俠義中人不可視而不見!趁著正道聯(lián)軍沒有解散,你去征召志愿者,看有沒有一起去遼東殺韃子的。”想來想去,左冷禪還是只想出這個辦法。
    當年喬峰和郭靖不也是這樣,率領(lǐng)群雄抗擊契丹和蒙古,自己為什么不可以。
    “去遼東殺韃子!”丁勉喊了出來,臉上露出難色,道:“大師兄,我們剛剛和魔教大戰(zhàn)一場,所有人都想著回家,這個時候再要他們?nèi)㈨^子,恐怕大家內(nèi)心都不愿意?!?br/>
    “是啊,左師兄,韃子沒殺到家門口,我們也沒有必要湊前去。尤其是這次掛帥的是孫承宗首輔,我們大明就算不大勝,也絕不會輸?shù)暮茈y看,我們?nèi)チ艘矌筒簧鲜裁疵??!眲⒄L也勸道,其他人微不可察的點點頭,贊同他的觀點。
    倦鳥歸林,人心思歸,大戰(zhàn)之后所有人都想休息一下,沒幾個人愿意又去打生打死,更何況怎么看這場戰(zhàn)爭跟他們也沒多大的關(guān)系。
    “左師兄,你是不是擔心此戰(zhàn)朝廷會慘???”最冷靜的無疑是岳不群,他仔細觀察左冷禪的表情,遲疑的說道。
    “慘???不錯,這詞用的好,朝廷不僅會慘敗,不僅是軍事上的,更是政治上的。我有預(yù)感,大凌河之戰(zhàn)如果沒有意外,大明會失去最后一支機動部隊關(guān)寧鐵騎,而且遼東這些人也會開門投降,給所有的漢奸做一個好榜樣?!?br/>
    “為什么?”所有人都搞不懂左冷禪為什么會這么堅信大明必輸。
    “我問你們,為什么歷朝歷代都是開國的時候邊患極少,而朝代末年邊患頻仍?”左冷禪看著眾人問道。
    “開國之時,君主勵精圖治,朝臣賢明,更是有百戰(zhàn)雄獅未曾解甲歸田,名將名帥層出不窮,蠻夷粗野之人,不知禮儀不通教化,自然不是我漢人的對手,到了朝代末年,奸臣昏君,再加上官將怕死,士兵疏于操練,自然不能跟胡人相比。”岳不群看到左冷禪發(fā)問,連忙認真的回答道。
    二次正魔大戰(zhàn)之后,左冷禪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在所有人的心里都幾乎等同于天下第一高手。他的所作所為,在五岳劍派的眾人眼里都有深意,所以即使同是一輩的人,岳不群也對他保持著虔誠的尊敬。
    五岳劍派能夠經(jīng)歷這么多風雨而安然存在,并且論江湖地位,論路人口碑,遠遠超過了之前的時代,即使嘴上不說,岳不群也知道居功至偉的是盟主左冷禪。他斷然不會問毫無意義的問題,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深意。
    “岳師弟總結(jié)的很到位,但是還沒說到點子上。”
    “決定一個戰(zhàn)爭勝負最重要的因素是實力,而能發(fā)揮出幾成實力則看指揮戰(zhàn)爭的人,所以可以一句話說,決定一場戰(zhàn)役的勝利的最關(guān)鍵因素是指揮者的素質(zhì)?!?br/>
    “孫承宗名滿天下,連關(guān)寧防線都是他一手建立,現(xiàn)在的遼東軍政要員大部分都是他的心腹,所以你們都認為他會得心應(yīng)手,而這恰恰是最致命的因素。”
    左冷禪的話音落下,所有人都迷糊了。為什么孫承宗的優(yōu)勢會成為戰(zhàn)爭失敗的最致命因素。
    “你們想想,如今大明最精銳的軍隊是哪一支,這支軍隊占了朝廷兵力的幾成,離京城有多遠?”左冷禪眼睛一一從眾人臉上掃過,終于看到仙鶴手陸柏眼睛一閃若有所悟。
    “老三,你想到了什么?”
    “大師兄,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我認為大師兄的意思是孫首輔位高權(quán)重,又掌握了朝廷最大的軍力關(guān)寧鐵騎,偏偏呢關(guān)寧鐵騎里面都是他的心腹,水潑不進。朝廷多半會懷疑,這支軍隊是朝廷的還是你孫承宗的?如果萬一孫承宗心有異心,這支軍隊是聽朝廷的還是聽你孫承宗的。”
    “怎么可能,孫大學士是名滿天下的忠臣,他怎么會起異心。”
    “對啊,孫首輔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沒幾年活頭,怎么會想著反叛?!?br/>
    劉正風和天沖天門幾人跳了起來,不以為然。孫承宗是帝師,也是名譽非常好的忠臣,他們是斷然不會相信他會謀反的,反倒是岳不群和定閑若有所思。
    陸柏陰測測的道:“如果有呢?”
    陰森的聲音淡去,所有人都靜了下來。
    是啊,皇家無父子,連親生父子都信不過,更何況是一個忠臣的名分。人心是會變的,一個忠臣在他還是一個宰相的時候能保持忠心,但是當這個宰相偏偏又是當朝大將軍,掌握了全國最精銳的軍隊,這份忠心不會變么?
    即使他自己沒有這個心思,他的兒子他的孫子呢,誰能保證他們不會起做龍子龍孫的心思?誰能保證他的部下不會起從龍的心思,來個趙匡胤陳橋兵變故事。孫承宗現(xiàn)在既是當朝首輔又是遼東軍政統(tǒng)帥,既是宰相又是大將軍,行政權(quán)軍權(quán)一把抓,即使天啟怎么信任他,心里多少也會提防吧。
    “還要加上一條,孫承宗既然離開京師,就不能再像以往一樣對陛下保持足夠的影響力。偏偏朝堂之上對他內(nèi)閣首輔位置虎視眈眈的人多不勝數(shù),我敢保證,只要他一離開,然后軍隊跟滿清相持不下,到時候必然會謠言四起,即使陛下原本相信他,心中也會猜疑他是不是挾軍自重,再加上一些讒言,必然會催促他進軍,打亂他的既定戰(zhàn)術(shù)?!?br/>
    “我大明缺少戰(zhàn)馬,長于防御,疏于進攻,本來應(yīng)該秉持穩(wěn)扎穩(wěn)打,固守城池的策略,先消耗韃子銳氣,再圖其他。但是如果一接到朝廷催促,以孫老學士剛烈的性格,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肯定會明知不可為也強自進軍,給敵人可乘之機?!?br/>
    “所以我說,從孫承宗離朝的那一刻起,其實大凌河之戰(zhàn)就敗了,不是敗在戰(zhàn)場,而是敗在朝堂;不是敗在實力,而是敗在人和。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左冷禪的話落下,大堂里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咀嚼他的話,都覺得十分有道理。想起了岳飛,他當年的情形和如今那么相似,都不是敗在戰(zhàn)場之上,而是敗在朝堂。只是一個莫須有,——也許有呢的罪名,一代名將就死在了陰謀之中,孫承宗這樣的剛烈之人豈會意外!
    不知怎的,大家的心里都沉甸甸的。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