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60 章
戰(zhàn)士們又開出了十來畝田, 今天輪到炮團下田種植,他們領(lǐng)了玉米種子、紅薯秧苗。
中午王營長從田里回來吃飯,王老太丟給他一個碗口粗的木槌,一指砧板大的青石和盆里泡好的稻草:“捶吧, 捶軟了。”
“娘, ”王營長拿著木槌笑道, “我在田里忙了一上午了, 回家您也不讓我歇歇。”
王老太指指他腳上磨損的草鞋:“十天,你穿壞了四雙草鞋, 再不趕緊捶了稻草給你打兩雙,明天就要光腳上班了。”
蘇梅背著小瑜兒,提了罐羊骨湯從農(nóng)墾食堂過來, 聞言笑道:“王營長歇會兒吧,我來。”
王營長忙擺了擺手,知道她有心疾,哪敢累著她:“不用、不用, 我有的是力氣。”
說罷, 搬了個小凳,撈了盆里的稻草放在青石上,坐著捶打了起來。
打草鞋, 要先把稻草捶軟了, 搓成草繩, 才能上架打鞋。
蘇梅把手里的罐子遞給王老太:“司務(wù)長跟屠宰場買了十幾斤羊骨,熬了濃湯, 給兒我打了些回來。”
“付錢了嗎?”王老太接過罐子問道。
“司務(wù)長沒要, 說統(tǒng)共也不值幾個錢。”
“不管值不值錢, ”王老太怕人說閑話, 叮囑道:“下次能不要就別要,咱不貪這點小便宜。”
蘇梅點點頭,解下身上的布巾放下小瑜兒。
小黑蛋、林念營寫完作業(yè)出來,叫了聲“娘/嬸”,湊到王營長身邊,看他捶稻草,聽他講田里的趣事,時不時地幫忙遞一下泡好的稻草給他。
小瑜兒聽著鴨窩里小鴨子的嘰叫聲,蹣跚著走到木柵門前,握著柵格往里瞅,嘴里嘰嘰咕咕地跟它們說著話。
張寧拎了半竹籃青草尖給他,教他喂鴨子。
王老太蒸了米,用蘇梅結(jié)婚時送來的豬肉,做了份梅菜扣肉,弄了盤蒲公英炒雞蛋,早前泡的酸筍好了,她撈了幾塊,用香油拌了個酸筍絲。
蘇梅提來的湯,她倒進爐上的瓦罐里,調(diào)了下味,切了小根蒜撒在上面。
王老太盛了飯菜,蘇梅拿拖盤端到堂屋擺好,轉(zhuǎn)身進了小課間。
趙瑾一個人坐在桌前看書。
蘇梅揉了揉他的頭:“吃飯了。”
趙瑾放下書,提醒道:“蘇姨,輪椅。”
“明天給你做,”蘇梅彎腰將人抱起,歉然道,“最近太忙了,把這事忘了。”
“沒關(guān)系,”趙瑾抱著她的脖子笑道,“我會再跟你說的。”
“好,日后蘇姨再忘了什么,或是小瑾想要什么,就像今天這樣,直接跟蘇姨說。”
“嗯。”
蘇梅放他在飯桌前的椅子上坐好,出去投了條濕毛巾給他。
趙瑾接過來擦了擦手,疊疊放在手邊。
王營長捶好稻草,帶著小黑蛋、林念營洗了手,接了王老太手里的碗筷,帶著兩個小家伙進了屋。
“張姐,吃飯了。”蘇梅抱起小瑜兒到水池邊,拔下竹管上的塞子,給他洗手。
因為這邊竹管剛架不久,還能用,戰(zhàn)士們就沒給這邊換。
三菜一湯,一鍋糙米飯,吃得丁點不剩。
飯后,張寧收拾碗筷,王老太和蘇梅拿了王營長捶好的稻草搓繩。
為了編出來的草鞋結(jié)實耐穿,稻草里兩人加入了麻絲。
麻絲是戰(zhàn)士們?nèi)ツ昵锾煸谏嚼锟车囊奥椋瑏G在南邊溪水里浸泡一冬后,剝離捶打曬干,搓麻繩剩下的余料。
王營長要下田,林念營、小黑蛋想跟過去看看。
今天是周六,下午王老太沒備課,聞言就點了頭。
小瑜兒湊熱鬧地跟著出了門。
張寧洗刷好碗筷,出來抱著他打開了鴨窩的柵欄,給了他根竹桿,兩人趕著小鴨下山去了溪邊。
有了水管,就不用挑溪水吃用了,遂山腳這支分流出來的小溪就成了張寧和大胖等人放鴨的好去處。
小溪里水草、小魚、小蝦等都成了小鴨子的食物,大家都不用怎么喂,每天趕了去溪邊,它們就一個個吃得肚兒溜圓,還成長飛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
這么一來就顯得小雞、鵪鶉和鴿子費糧了。
不過,司務(wù)長瞅準(zhǔn)了農(nóng)墾食堂不遠的一片荒地,他這幾天帶了人去山里挖了些刺梨圍著種了一圈,正打算買些菜種回來撒了,待長出來,丟了小雞鵪鶉進去圈養(yǎng)。
至于鴿子,砍竹子編了竹籠養(yǎng)著唄,一個半月就能殺著吃了。
熱熱鬧鬧的院子陡然一空,蘇梅偏頭朝小課間看了一眼,問又拿了書看的趙瑾:“小瑾,你要不要出來坐會兒。”
屋里陰涼,不如外面來的和暖。
趙瑾點點頭,蘇梅搬了張椅子放在她和王老太身旁,進屋抱了他出來。
麻繩搓好,王老太去雜物房拿了個木齒架子,這工具叫鞋耙。
“小梅搬條凳子來。”
蘇梅搬了條長凳,按王老太的吩咐將鞋耙固定在凳子一頭。
王老太騎坐在長凳的另一頭,拿起麻繩、稻草一邊講解一邊編了起來。
按照鞋的大小尺寸,將四股麻繩的一頭扣在鞋耙上,另一頭拴在腰間,拿了稻草穿過一根根麻繩編織。
打到五六道時左邊放出三個繩鼻,再編三道后右邊放出三個繩鼻,然后隨著腳形放大縮小,中間兩邊放一個穿繩耳。
打到后跟處往上翹一寸收頭,再用麻繩結(jié)股成束,以繩代幫。
最后用一根細繩將兩排繩耳穿起,穿時綁在腳踝上,如此一只草鞋就成了。
王老太編織好一只,起身拿了麻繩、稻草給蘇梅,讓她試試。
蘇梅的精神力雖沒有恢復(fù)至前世的十分之一,記個東西卻是不難,遂接手后略一回憶方才王老太的手勢動作,就編了起來。
“不錯!”王老太口中贊著,拿了根草繩幫她將兩排繩耳穿起。
蘇梅接過脫了腳上的布鞋,穿上試著走了走,又輕又軟,透氣性也好。
一個下午,蘇梅手下不停,大大小小的草鞋打了五雙。
快到旁晚,蘇梅停了手,把趙瑾抱進屋,背了小瑜兒去食堂幫忙。
為了讓農(nóng)墾的戰(zhàn)士們吃好點,炊事班的小戰(zhàn)士昨天去小溪里摸了成筐的螺絲回來,經(jīng)過一天一夜的吐沙,可以吃了。
蘇梅背著小瑜兒到食堂,戰(zhàn)士們已剪去了螺尾,將其淘洗干凈。
“小梅,”知道蘇梅有心疾,司務(wù)長就不讓她干重活,遂這會兒見她過來,一指灶前的小凳,“過來燒火。”
并排五個灶,一個剛放了團好的雜面饅頭,一個放了淘洗好的糙米。
蘇梅四下看了下,拎了半筐蒜坐到了灶前,點燃兩個灶繼上干柴,放下小瑜兒,娘倆湊在筐前剝蒜。
當(dāng)然小瑜兒就是搗亂,時不時拿了蒜丟著玩。
司務(wù)長摘了紫蘇葉,切了蔥姜干辣椒,讓蘇梅又燒了一個灶,待鍋熱,倒了點菜籽油,又稍鏟了一點豬油進去,這樣會更香。
蘇梅把剝好的一把蒜遞給他,他拍了拍跟蔥姜干辣椒紫蘇葉一起丟進鍋里,待香味爆出,抱起一盆螺絲倒了進去,翻炒后加入米酒。
米酒一下鍋,香味就被激了出來。
放入鹽、醬油調(diào)味,倒入山泉水。
待咕嚕咕嚕滾起,丟入泡好的紅薯粉絲、筍干、菌子、土豆片,起鍋時散入大量的野菜尖。
鮮香味一下子溢滿了整個廚房。
司務(wù)長拿碗,盛了滿滿一碗,遞給蘇梅:“先吃。”
說罷,掀開中間的鍋蓋,拿笊籬撈了米,裝進蒸籠,米湯舀進帶蓋的木桶里留給戰(zhàn)士們待會兒回來喝。
隨之又掀開里面的蒸籠,按了下鼓脹的饅頭,饅頭凹進一個槽后又慢慢地彈了回來,“好了,不用燒了。”
蘇梅瞅了些灶內(nèi),拿竹桿攏了攏火:“還有點余火,再燜一會兒。”
司務(wù)長點點頭,招呼大家盛菜先吃,等會兒好給戰(zhàn)士們打飯。
等大伙兒一個個盛了菜,鍋內(nèi)的雜糧饅頭也好了,松軟中透著糧食的清香。
蘇梅帶小瑜兒洗了洗手,掰了塊饅頭,拿開水涮了三片土豆,夾進饅頭給小瑜兒抱著啃。
小家伙上下各長了兩顆門牙,正是見什么都想咬一咬的時候。
大胖進來見蘇梅面前剝好了大半碗蒜瓣,沒有急著先吃,而是端走洗了洗倒進石臼,丟入鹽粒搗碎成泥,舀進小盆,點上兩滴香油,三勺醬油拌了拌。
新蒸的饅頭什么都不就,戰(zhàn)士們一個人就能吃六七個,醮著蒜泥他們吃的更香了,又何況多了道螺絲燴菜。
抱著小瑜兒,拎著司務(wù)長硬塞到手里的半盆燴菜、2個饅頭,領(lǐng)著跟王營長一起過來,吃得肚兒溜圓的小黑蛋、林念營回王家接趙瑾,蘇梅都在考慮等發(fā)工資了,要不要少領(lǐng)點?
不然照這么吃下去,影響不好。
“娘,娘,”突然,小黑蛋拽著蘇梅的褲腿,指著上面叫道,“是趙叔叔!”
蘇梅抬頭,趙恪背著趙瑾正從王家出來。
小黑蛋松開蘇梅的褲腿,跟枚小炮彈般沖了上去:“趙叔叔!趙叔叔!”
趙恪俯身接住他,一手在后攬著趙瑾的雙腿,一手抱了他起來。
“趙叔叔,你怎么時候回來的?”
“剛回來。”
“那你吃飯了嗎?”
“沒呢。”
“娘帶了螺絲湯,還有饅頭,等會兒你要多吃點哦。”
“好,謝謝我們念輝。”
蘇梅抱著小瑜兒,帶著林念營等在山道邊。
林念營:“趙叔叔。”
趙恪掃了眼自己鼓囊的口袋,笑道:“口袋里裝了野果,過來自己拿。”
林念營扒著他的衣兜往里看了眼,是紅紅的羊□□,伸手抓了一把,給了小黑蛋幾顆,小瑜兒一顆。
趙瑾有些小潔癖,果子不洗不吃。
林念營就沒給他,“嬸嬸吃。”
趙恪跟著笑道:“很甜,嘗嘗。”
蘇梅捏了一個,跟小燈籠似的很漂亮,吃到嘴里酸酸甜甜的:“王大娘做飯了嗎?”
沒做的話,她就把手上的食物送過去,回家再給爺倆做些吃的。
“正在做,”趙恪道,“留我和小瑾吃飯,我沒應(yīng)。”
既如此,就不用往上送了。蘇梅轉(zhuǎn)身帶著林念營隨他往下走:“拿的饅頭不夠,回去給你們爺倆再下點面,用菜拌著吃。”
趙恪:“好。”
“上工后,司務(wù)長幾乎頓頓都讓我?guī)┎嘶貋斫o孩子們吃,”蘇梅道,“我再領(lǐng)工資,是不是不太好?”
“那就等月初發(fā)工資時,你留幾塊給大胖,讓他做帳。”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