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陸副總理的詢問
全國土地流轉(zhuǎn)工作鋪開之后,各地都因地制宜地開展了這項工作,但是,從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為了更好的把這項工作搞好,由陸副總理主持召開的土地流轉(zhuǎn)工作研究會再次召開,山南省長呂敬新、省土地流轉(zhuǎn)辦公室主任顧政云參加了會議。
從這次匯報的情況來看,各地的發(fā)展情況參差不齊,本來認為應(yīng)該最好的山南省卻并沒有什么出色之處。
會后,陸副總理把呂敬新叫了過去。
“敬新,你們山南省在土地流轉(zhuǎn)工作上一直都是走在了全國的前面,工作開展得很好啊!這次從你們匯報的情況來看,山南省的開展這項全國姓的工作中卻顯得力度不夠,到底是什么原因?”
看著陸副總理皺眉問話,呂敬新道:“首長,都是我們沒有把工作做好,回去之后一定加大這個力度。”
“敬新啊,在這項工作的開展上,你們的大坊縣就一直干得不錯,記得大坊縣有一個人才,叫王澤榮的,這小書記可是有幾把刷子的,一定要用好這樣有能力的人。”
呂敬新點頭道:“報告首長,王澤榮同志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貫河市的副市長了,省里對他很重視。”呂敬新還是明白陸副總理的話意,希望說出王澤榮是副市長之后能讓陸副總理明白山南省還是重視人才的。
“哦,這是好事情,我們就是要大膽使用能力強的同志麻!”陸副總理高興了起來。
說到這里,陸副總理再次把眉頭一皺道:“不對啊,王澤榮既然成了副市長,他應(yīng)該更有用武之地,怎么沒聽說貫河市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呂敬新現(xiàn)在開始有些后悔了,早知道王澤榮在陸副總理的心目中已是一個人物,就應(yīng)該好好的加以任用才是,王澤榮到現(xiàn)分管的工作他是知道的,并沒有去管有關(guān)土地流轉(zhuǎn)的事情。
呂敬新一時也不敢接話。
“敬新啊,山南省現(xiàn)在在土地流轉(zhuǎn)工作上大有退步的趨勢,你們要認真加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來,必要時我也會到貫河去查看一下你們工作的情況。”
從國務(wù)院出來,呂敬新的心情非常不好,今天的談話中,陸副總理對山南的土地流轉(zhuǎn)工作看上去是大有不滿。這可怎么辦呢?
回到京城的家中,呂敬新立即找到了老爺子,現(xiàn)在的呂家缺不得老爺子。
認真聽完呂敬新的講述,坐在躺椅上的老人笑道:“敬新啊,都到了省級領(lǐng)導(dǎo)了,你的眼光怎么還在原來的那地步!小陸是土地流轉(zhuǎn)的堅定支持派,這項工作的好壞對他非常重要,他是希望做成這事的,你們到好,把一個在土地流轉(zhuǎn)方面的能人閑置起來,這完全就是在拆臺麻,依我說啊,今天小陸這樣對你還是看到了我的面子上了,要不然,你可要吃虧了!”
呂敬新道:“我也想到了這事,讓那王澤榮閑置也并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那頭的那個人也是這樣想的。”
老頭笑道:“這樣就能夠打壓項家了?笑話,指不定人家正想借這事情生事呢。這樣吧,你如實向小馮匯報這事,如果他還趁職,他就會有決定的。”
說完這話,這老爺子閉目仿佛睡了過去。
呂敬新回到山南之后,立即來到了省委書記馮曰鏵這里。
“馮書記,我要向你匯報一下這次國務(wù)院會議的情況。”
“嗯,國務(wù)院對土地流轉(zhuǎn)工作看非常重視,這次會議有些什么新的精神?”馮曰鏵走過來坐在了沙發(fā)上,兩人面對面的坐著。
“馮書記,會議有內(nèi)容我就不多說了,我想向你匯報的是陸副總理把我叫走說了一些話。”
“哦!”一聽這話,馮曰鏵重視了起來,問道:“有些什么情況?”
“是這樣的,陸副總理對山南省的土地流轉(zhuǎn)工作不太滿意,對我們的工作進行了批評,在講話中還專門提到了王澤榮。”
“貫河的王澤榮?”馮曰鏵看向呂敬新。
點了點頭,呂敬新遞了一支香煙給馮曰鏵道:“就是新任貫河副市長王澤榮。”呂敬新把陸副總理的話很快就說了一遍。
拿火機先幫呂敬新點燃香煙,又點燃了自己的得煙,深深的吸了一口之后,馮曰鏵問道:“老呂,你怎么看?”
呂敬新笑道:“我聽書記的。”
馮曰鏵夾著香煙的手指著呂敬新笑道:“你呀!”
呂敬新道:“老章最近對貫河的工作有些意見。”
馮曰鏵道:“貫河市的同志在土地流轉(zhuǎn)工作上還是存在問題的,應(yīng)該把有能力的同志用在刀刃上才對麻!”
呂敬新道:“陸副總理說了,適當?shù)臅r候會到貫河去看看。”
馮曰鏵的眼睛一睜道:“哦,說了什么時候去嗎?”
“這到是沒講。”
“老呂啊,貫河的工作決不能松懈,有那么一個良好的開局,山南省就算再不行,貫河卻是應(yīng)該在土地流轉(zhuǎn)上做一些成績才行。”
呂敬新離去之后,馮曰鏵坐在那里想了一下笑了起來,不就是一個副市長嗎?折騰不出什么大事的。
貫河市的市委書記杜守如發(fā)現(xiàn)這貫河的氣氛很是微妙,那王澤榮雖然并不是常委,但只要是有關(guān)他的事情,常委中就有好幾個人會無條件的對他進行支持,雖然暫時無關(guān)大局,可就事已經(jīng)說明了王澤榮的力量在增大。
聽到桌上的電話鈴響,杜守如有一絲煩躁之情,本不想接那電話,最終還是看了一眼號碼。
手的動作非常快,看到了那顯示出來的號碼,杜守如一把抓起了電話,聲音盡可能的表示出一種恭敬之意說道:“馮書記,我是杜守如。”
馮曰鏵說道:“小杜,貫河的領(lǐng)導(dǎo)分工你們是怎么把關(guān)的,要把每一個同志的特別都體現(xiàn)出來嘛。這次全國土地流轉(zhuǎn)工作會議召開了,呂省長參加了會議,山南省要進一步推動土地流轉(zhuǎn)工作,你們貫河市里這項工作的最先進行地,希望你們能夠一直保持領(lǐng)導(dǎo)先的優(yōu)勢。”
杜守如接完電話之后就楞在了那里,省委馮書記的這個電話是什么意思?
拿起桌上的水杯又把水杯放了下去,站起身來在房間內(nèi)走動了一會,細細的分析著馮曰鏵的話。
其實,這話根本不必太費心就能夠分析出來,馮曰鏵先是對分工有看法,接著說土地流轉(zhuǎn)的事情,如果硬要聯(lián)系在一起,不外就是王澤榮三字而已。
想通之后,杜守如突然對王澤榮有了一些嫉妒之情,這王澤榮怎么就上達馮曰鏵那里了,看來馮書記是對市里讓王澤榮去分管的那些工作有了看法!不對啊,讓王澤榮閑置起來不正是上面的這些人的意思,怎么現(xiàn)在又講起了這事,難道上面有了什么變化?
杜守如琢磨了一陣,感到自己基本上把握住了馮曰鏵的意思之后撥通了張松的電話。
的到杜守如讓自己過去,張松很快就來到了杜守如這里。
杜守如看到張松進門就伸手握了一個手拉著張松坐了下來。
“老張,剛剛省委馮書記打來了電話,對于我們貫河市在領(lǐng)導(dǎo)分工上很有看法。”
“哦!”張松聽到省委馮書記對分工有看法,不解道:“杜書記,我們的分工是向上級報過的,馮書記應(yīng)該是知道的,都過了那么長的時間,怎么突然對這個不滿意了?”
杜守如道:“馮書記說了幾個事情,一是分工的事情,二是全國土地流轉(zhuǎn)會議上估計山南省被批了,三是希望貫河在土地流轉(zhuǎn)工作上處于全國領(lǐng)先地位。”
聽到這里,張松算是弄明白了,問題看來是出來對王澤榮的分工上!
兩人對望了一眼,張松道:“要調(diào)整?”
杜守如道:“看來你們政斧那邊的分工還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老張啊,這事你要全盤分析,盡快的拿出一個意見才是。”
張松的心中也不好過,雖然王澤榮是自己的同學(xué),但是,在對王澤榮的分工上,他只能聽自己背后人物的話,杜守如又何嘗不是如此。
從杜守如的辦公室出來,張松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后就關(guān)上了門,電話打到了老領(lǐng)導(dǎo)白漢松那里。
聽完了張松的講述,白漢松說道:“小張,這事我多少知道了一些,據(jù)說這次山南省的土地流轉(zhuǎn)工作受到了陸副總理的批評,陸副總理還專門問起了大坊縣的王澤榮情況,他希望山南的土地流轉(zhuǎn)工作要走在前面。”
“老領(lǐng)導(dǎo),我們怎么辦?”張松問了起來,沒想到這事還捅到了陸副總理那里。
“小張啊,貫河發(fā)展好了,對你也是有好處的,一定要把有特點的同志用好。”
就在張松思考之時,政法委書記褚[***]也接到了省公安廳長李鎮(zhèn)江打來的電話。
剛一接通了電話,李鎮(zhèn)江就說道:“褚[***],很好麻,看來你在貫河的曰子過得很不錯。”
聽到李鎮(zhèn)江這樣說話,褚[***]有一些慌亂。
山南省的情況有些特別,省政法委書記并沒有兼職省公安廳長,作為省政法委書記,是省委的常委,而省公安廳長卻不是省委常委。
褚[***]本來是李鎮(zhèn)江一手提撥起來的,這在他要到貫河任政法委書記的時候,通過關(guān)第終于搭上了省政法委書記盧政強的線,在一陣權(quán)衡之后,他感到一個省委常委比起不是常委的公安廳長要強,所以逐漸的就倒向了盧政強一邊。
“李廳長,有空時請你到貫河來檢查工作。”褚[***]笑道。
李鎮(zhèn)江道:“不錯,有長進。”把電話按了下去。
聽著電話中傳來的掛機聲,褚[***]的心中有些擔憂,李鎮(zhèn)江的情況他非常清楚,別看李鎮(zhèn)江沒進常委,如果他想要整自己,應(yīng)該有不少手段,這次算是把人得罪死了!
坐在那里,褚[***]的心情很差。
褚[***]不知道的是,貫河市公安局的第一副局長于洋在家里正在與李鎮(zhèn)江通著話,匯報著褚[***]到了貫河的情況。
貫河的一切情況都顯得很是平靜,王澤榮每天聽取匯報,到各個分管地去檢查工作,曰子過得很是輕閑。
在任桂怡的陪同下,王澤榮來到了大坊縣,這次到來的目的是對大坊縣旅游開發(fā)的情況進行檢查。
“澤榮,難得你到大坊縣來一次,我們可要好好的喝上幾杯。”縣委書記毛孝禮對王澤榮真是感激之極,他時常都會為自己當初決定跟隨王澤榮之事感到英明,不是是自己當初有了那樣的決定,就不會有今天的縣委書記。
“老毛,大坊縣的變化很大麻,才幾個月的時間,繁榮了不少!”看到新城的建設(shè)情況,王澤榮有些感慨。
縣長繆祥剛笑道:“老書記,這可都是你一手搞出來的,沒有你的到來,大坊縣就沒有今天的這樣種發(fā),老百姓們可都記得你的好的。”
任桂怡在一旁道:“大坊縣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得非常快,現(xiàn)在全市旅游收入的一大半就是從大坊縣獲得,當初要不是打通了這通道。大坊縣的旅游業(yè)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發(fā)展,王市長在這事上是有大功于大坊縣的。”
聽了她的話,附和之聲不斷傳來。
看向馮芳,王澤榮笑道:“你們的招商工作進展怎么樣了?”
馮芳笑道:“非常好,楊局長這不又到省里去了,有一個項目在談。”
王澤榮點頭道:“土地流轉(zhuǎn)是基礎(chǔ),關(guān)鍵的還是要盡可能的發(fā)展項目,只有項目發(fā)展了起來,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正在與眾人笑談中,王澤榮聽到手機響了起來,拿出來一看,是市委秘書長隋瑜打來的。
“王市長,杜書記請你盡快趕回來一趟。”
王澤榮也不知道為什么杜守如那么急著叫自己趕回去,笑著對毛孝禮等人說道:“本想好好的在這里玩幾天,看來玩不成了,市委杜書記讓我趕回去。”
朱倩瑤笑道:“是好事情。”
王澤榮知道她有不少內(nèi)幕消息,看了她一眼,在這個時間并不好過問。
朱倩瑤的臉上滿是笑意。
應(yīng)該是好事情吧!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