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一個大的目標
看到大家都已贊成自己的觀點,王澤榮感到是拋出自己的設想的時候了。
目光在大家的臉上掃過,王澤榮把手中的煙在煙達缸里一按,然后才抬起頭來說道:“我有一個想法,大家可以議議。”
看到大家都很認真地看向自己,王澤榮這才說道:“既然是共同發(fā)展,這就不能夠有區(qū)別,現(xiàn)在南滇的各地發(fā)展并不平衡,有的地方發(fā)展得快一些,有的地方發(fā)展得慢一些,雖說南滇的經(jīng)濟總體在提速,但是,這樣的發(fā)展是歧形的,我有一個想法,既然華夏的發(fā)達地區(qū)都能夠支持南滇發(fā)展,我們南滇的內部為何就不能夠互相的幫助和支持?一直以來,我們把一個地方的經(jīng)濟發(fā)展作為對干部的考核標準,現(xiàn)在是否可以加上一條,如果這個地方的干部在促進了本地各方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又能夠促進了其它地區(qū)的發(fā)展,是否也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政績?另外,干部在任期間,當?shù)氐拿撠毲闆r并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這樣的干部是不是可以判為不稱職呢?”
聽到王澤榮這樣一說,省委常委們一下子就尋思開了,王澤榮到底想做什么呢?
春城市委書記寧安貴看到大家在尋思,便說道:“我聽了王書記的講話,很受啟發(fā),現(xiàn)在春城各方面的確在提速,人民生活水平也總體上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全市脫貧狀況非常不錯,在春城發(fā)展的同時,我們可以與一個或是幾個還沒有脫貧的地區(qū)結成互助的對子,雙方之間資源共享,共同發(fā)展,我在這里也表一個態(tài),春城將選擇全省最貧困的地區(qū)作為幫扶結對的城市。”
寧安貴這樣一說,大家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王澤榮的這個意見很不錯,對于現(xiàn)在的南滇發(fā)展是有著好處的,互相之間資源共享,這完全能夠有助于各地的發(fā)展,是一件好事。
“同志們,南滇要想真正的發(fā)展起來,這需要的是廣大的干部們共同的努力,一個地方發(fā)展并不代表著南滇的發(fā)展,只有我們南滇的人民都脫貧了,這才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安貴同志的想法非常不錯,我建議省政斧立即成立一個內部互助的機構,制定出一整套互助辦法,省委組織部也要參與其中,制定出考核干部的辦法,在這里面要列入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任職期間無法使當?shù)厝嗣衩撠殻鸵M行相應的處罰!我們決不允許那些一年到頭無所作為的人擔任領導,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組織部長馬燕棟認真說道:“請王書記放心,這事我們會當成一件大事來做。”
微微點了一下頭,王澤榮說道:“我們今年的一個最大的目標就是全省大部份地區(qū)人民脫貧的事情,這事是一件大事,任務很重,也很難,但是,就算是再難,我們也得把這事做好。一直以來我們省委領導都有定點幫扶地點,這事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的去落實,我看省里各部門的領導都要有定點幫扶的地點,要真抓實干。”
省委秘書長鄭異利說道:“王書記,這事一直都是在做的,只是省委新的班子調整之后,大家的定點幫扶地還沒有落實。”
王澤榮點了點頭,目光看向大家笑道:“老鄭不談這事,我們還真是沒重視這件事情,我看根據(jù)大家的職務,前任是幫扶什么地方的,如果沒大的變化,就繼續(xù)好了,我們在座的同志也可以進行一次競爭麻!”
這事大家也沒有太大的意見,對于在座的這些人來說,幫扶一個地方并非難事。對于王澤榮所說的競爭的事情,大家也沒有輕視,這事還真是一件大事,做得好的話,是否在省委的份量就更重了呢?
會議結束之后,王澤榮回到了辦公室,今天這會開得還是非常不錯,統(tǒng)一了思想。
把潘鵬程叫了進來,王澤榮對他說道:“你先了解一下我?guī)头龅慕Y對點,我要去看看。”
潘鵬程答應一聲就去安排去了。
王澤榮太清楚大家的心態(tài)了,會上決定的事情,還必須自己起到表率作用才行,只有看到自己行動了起來,全省才會真正的動起來。
王澤榮的這個全省脫貧的目標其實前任領導已提過了多年,居于南滇的特殊環(huán)境,特別是交通等問題的制約,這項工作的開展一直非常的滯后,現(xiàn)在與原來有了很大的不同,幾條主要交通線已經(jīng)完工,有的也正在收尾階段,只需要把一些支線再打通,南滇的交通問題就不再成為問題,現(xiàn)在只要全省行動起來,事情就好辦多了。
沒過多一會,潘鵬程已經(jīng)拿著王澤榮定點幫扶的滇西一個叫景目蒼的貧困鄉(xiāng)的資料走了進來。
“你準備一下,除了你之外,再讓李銘國開車就行了,哦,對了,再叫上滕金杭,就我們幾個,找一輛越野車,我們到這個鄉(xiāng)去看看。”
“不通知地方?”潘鵬程問道。在他的想法中,王澤榮出行是一件大事,應該多跟著一些人才顯示出省委書記的威嚴。
搖了搖頭,王澤榮道:“誰也不要通知。”
自從王大海打來了電話談到貧困地區(qū)的情況,王澤榮就在想著親自查看一下真實情況的事情。從基層起來的王澤榮太清楚地方上搞出來的那些面子工程,自己現(xiàn)在是省委書記,如果真的這樣明顯的去到各地,看到的決對不可能是那些真實的內容,看到的內容一定也都是經(jīng)過粉飾的情況。
一邊查看著景目蒼鄉(xiāng)的內容,一邊想著全省脫貧的事情,王澤榮也同樣存有著一些迷茫之處,全省脫貧是一個難度相當大,見效也并不快的事情,比起那些不斷上大項目的事情,用大項目來拉動經(jīng)濟之事就不可同曰而語,也許,自己側重點在做這件事情會因為政績的不顯眼而影響到上位,這事值不值得自己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這上面呢?
想想現(xiàn)在全省的發(fā)展情況,王澤榮又搖了搖頭,感到自己是多慮了,以現(xiàn)在南滇的發(fā)展情況,交通的建設已經(jīng)進入大提速階段,每一個省委常委都有大的背景,大家都不示弱地拉來越來越多的項目,這全都是沖著升格進行的,自己同樣也拉了不少的企業(yè)來搞投資,現(xiàn)在就算是想慢下來都不可能。
想到大家都紅著眼睛來看升格的事情時,王澤榮也是一笑。
再次集中精力看著自己結對地點的情況。
這是滇西的林茫市牛欄縣的一個貧困鄉(xiāng),這里的人大多居住在高山之上,屬于全省最為貧困的地區(qū)之一。
看著這個鄉(xiāng)的情況,王澤榮都有些不好意思,自從自己圈上了這里作為自己的結對地之后,也就只是打了一個電話給市委書記陳波,就再也沒有過問過這事,也不知道這里的情況怎么樣了。
王澤榮想到了那個叫陳波的市委書記,這也算是王系的一個人物,算是最早一批自己到了南滇之后投到自己這一方的人物,相信他應該能夠把這里的事情做好吧。
正在想著這事,潘鵬程走進來對王澤榮說道:“王書記,潘副省長來向您匯報工作。”
“請他進來。”說到這里,王澤榮又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迎了出來。
這潘慶峰是接替何桂喜擔任南滇副省長的人,王澤榮也打聽過一下,他是京里老紅軍家庭,這個潘家的人一直以來都顯得低調,幾次風波中都沒有波及到他們家庭,要不是老爺子死得早,只剩下一個老太太的話,估計也算是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大家族。
回南滇之前,汪曰辰還專門打了一個電話過來,要求自己與這潘慶峰搞好關系。這已說明了汪曰辰這樣的人物都重視潘家。
想想也有些明白汪曰辰的想法,別看潘家的老太太不怎么出面,她的老戰(zhàn)友,老部下可是一大批的人,這樣的家庭誰也不敢于輕視。
“慶峰同志,你到了南滇之后,我們還沒有給你接風的,怎么樣,還住得慣吧?”王澤榮看到潘慶峰進門就緊握住對方的手問著。
潘慶峰看著站在自己面前,明顯比起自己小了許多的王澤榮,微笑道:“談不上習慣不習慣,我這個人是隨意而安的人物。”
這幾天他也算是見識到了王澤榮的力量,雖說才到南滇,觀察后還是知道,南滇省,現(xiàn)在王澤榮的實力強大得沒人敢于跟他對抗,自己這次也是通過母親的關系才到了南滇,他太知道自己的情況,如果要想更進一步,難度有些大,但是,只要南滇升格了,自己就可以坐順風船了,眼看著老太太一天天的衰弱下去,潘家的幾兄弟都在暗爭著,都希望潘家的資源能夠最大限度的到達自己一方。
來之前就做了決定,無論如何也要跟緊了王澤榮,所以,今天開完會之后,他立即就趕到了王澤榮的辦公室。
目光在潘慶峰的官氣上看了看,王澤榮就差不多知道了對方的來意,看到對方的官氣在朝向上有與自己靠近的意思,王澤榮當然也不可能拒絕他的投靠,雖然這樣的投靠只是暫時的,王澤榮還是進行了接納。
有時王澤榮除去在想,以前總有那么一兩個對手,斗得天昏地暗的,現(xiàn)在到好了,至少表面上大家都與自己保持了一致,搞得自己都有些不適應。
一想到這里,王澤榮也會笑自己是一個沒事找抽的人,這樣的曰子不是更加的舒服嗎?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