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計議
本來楊凌這個營寨修建得倒是扎實,原來五百人也算是寬敞,可是如今兵馬乍一多了之后,就是擁擠了起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便之能在寨外搭上一頂頂帳篷,將就著吧。
楊凌回到帳中卻只是蒙頭就睡,當(dāng)日戰(zhàn)事初定,他便快馬趕回,后來又忙著接收士卒,一應(yīng)事務(wù)勞累得人都快脫了形跡。
外間忙得是熱火朝天,而他卻是酣然入夢,馬小英也是為之奈何。
人馬整編之后并不能這么算了,即便里面大多都是西軍軍漢,依舊要操練一番,只不過楊凌所部更加注重軍紀(jì),令行禁止而已。
待到建制初見雛形的時候,楊凌便他們通通拉出去剿匪,權(quán)當(dāng)練手,不過就是為了軍中上上下下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磨合一番而已。
安排下來之后,猶是身體不差的岳飛都是心力交瘁。
……
易州城中,耶律大石只是準(zhǔn)備回返燕京,蕭余慶將其送出城來。
比起來時,林牙親軍數(shù)百虎賁,走的時候,卻只有寥寥二十余人。
前番蕭烈戰(zhàn)死之時,趙鶴壽還未曾趕到,只是在行軍當(dāng)中,遇上了逃下來的幾個敗兵而已,一問才知道敗事。
趙鶴壽考都沒考慮,直接就率兵回了易州。
趙鶴壽只是推脫蕭烈輕敵冒進(jìn),以致敗績,耶律大石也怪不得他什么
蕭余慶極為熱情,送出了好幾里,“林牙此去,和談不成,將來之事如何決斷,還請示下。”
耶律大石嘆了一口氣,“涿易二州不是久守之地,況且上一次俺們從燕京調(diào)兵而出,縱然是取得了白溝河大勝,但燕京城中卻不安分,某總歸會與蕭大王議定,若然再戰(zhàn),不過就是在高梁河布防而已。”
“我大遼兵馬不多,據(jù)高梁河野戰(zhàn)而守,自然是老成謀國行事。”蕭余慶不由得有些坦然,畢竟大遼兵馬不多,契丹軍歸統(tǒng)耶律大石,奚族部族軍由蕭干率領(lǐng),如此兵權(quán)一分為二本就是大大的不妥,不過還能如何?總不能在這個時候再發(fā)動一場兵變奪權(quán)吧!
大遼總歸就這點(diǎn)家底,再一折騰,亡得恐怕更快。
休說蕭余慶,就連最底層的士卒心中也只是揣測,大石林牙和蕭大王都是一代人杰,若然如此,恐怕就是**……咳咳,龍虎相爭,必有一死,剩下的那個也只剩下殘血,那還搞毛?
屆時恐怕就只能如同二師兄說的那般,大家各自收拾行李,散伙了罷。
真到了那個時候,蕭余慶也不知道自家究竟該站在蕭大王一邊還是大石林牙一邊。
宋遼已經(jīng)談崩了,來日舉大軍北伐,于高梁河一戰(zhàn)也是上上之選,還可以順便震懾城中的親宋派。
蕭余慶皺了皺眉頭,“林牙此刻已然決斷在高梁河決戰(zhàn)了?那涿易二州如何處置?郭藥師又如何差遣?”
大石林牙心中微微一怔,不過轉(zhuǎn)念便道:“如何行事你還不清楚?郭藥師此人豺狼之心,非是庸人,若是留在身邊,某深不安,尤其日后大戰(zhàn),若是此人投宋,總歸是影響軍心,甚至壞了大局,說句實話,某恨不得此人現(xiàn)在就降了宋人,免得后患。”
“林牙說得是,但凡漢人,至此末世景象,又有哪個不是生了二心,最后死戰(zhàn)的,不過還是俺們契丹和奚族子弟。”
耶律大石看了蕭余慶一眼,心里頭只是嘆氣,到了這個時節(jié),莫說是漢人,就是自家契丹人和奚人都有些靠不住了。
平日里對畢恭畢敬的地方強(qiáng)貴,這個時候又有多少人對朝廷中心不二。
稍稍有些家底的,不過就是修建塢堡,里間數(shù)百上前青壯,糧草也充足,就等著大戰(zhàn)過后,誰主燕地便降了哪邊,總是能保得富貴前程無憂。
到了這個時候,真是什么也說不得了,任他們?nèi)グ桑豺v不出手收拾他們,將來總是有苦頭吃的。
耶律大石現(xiàn)在也動不得郭藥師,郭藥師兩千虎賁,又是據(jù)城而守,非萬人不能功成,若是輕動大軍郭藥師,說不定郭藥師就會立刻聯(lián)系宋人,拱手將涿易二州奉上。
宋人見此,哪里有不立刻北上的道理,屆時局面再進(jìn)一步,說不得就會在涿易二州爆發(fā)決戰(zhàn),自己的全部算盤立時就被打亂,勝負(fù)局面立時易手。
“若然宋人北上,只管脅著郭藥師死守便是,即便涿易二州和郭藥師所領(lǐng)的常勝軍乃是棄子,也要讓他們在臨死之前將宋人撕下一塊肉來,總不能讓他們安然直抵燕京城下,如此,我們在高粱河前便少了幾分壓力!”耶律大石說到這里已經(jīng)是很明白不過了,讓宋人與郭藥師拼將起來,這等決斷就是生生的將常勝軍拼光,給宋人制造麻煩而已。
語音值此,陡然一轉(zhuǎn),耶律大石卻又安慰著蕭余慶道,“你在涿易二州壓力甚大,終究不能讓郭藥師降了宋,還要達(dá)到牽扯宋人的地步,總歸要多給俺們在高粱河爭取布防的時間,注重一些自家的安全,若然時事不對,棄了此地,返回燕京就是,俺們最后還是要與蕭大王并肩死戰(zhàn)到底!”
蕭余慶一聽,心中便是激動不已,受此大任,林牙托付不敢有所攜懈怠,“林牙囑托,屬下敢不拼命行事?宋人若敢北上,管叫其磕掉兩顆門牙,至于郭藥師,此人腦后生反骨,恐終究會反,某再此向林牙討個不情之請!”
“但說無妨,事到如今,某還有什么不允的?”
“若然大事不成,此人決心投宋,某便擒了郭藥師如何?免得到時候再生事端!”蕭余慶的猜測不無道理,如果郭藥師真到了要投降宋人的地步,蕭余慶兵力只有數(shù)百,無能為力,所幸擒了郭藥師,強(qiáng)命其部死守,也算得上一個辦法,可是輕動鎮(zhèn)邊守將,非大權(quán)在握不得越權(quán)!
耶律大石甩了甩手,“這又算得什么請求,若然到了那時,莫說擒了郭藥師,某甚都應(yīng)了,余慶,某在這里提醒一句,郭藥師此人,最好做絕殺之,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留之恐生變數(shù)……”</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