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整頓京師(四)
姚平仲喃喃道:“爹爹,該如何是好?”姚古回首看看道路上仍然稀稀拉拉不成隊列,已然是筋疲力盡的兩千多軍馬,廢然長嘆:“掉頭跑罷!運氣好還能逃入西京,閉門自守!”姚平仲猶自追問:“運氣不好呢?”
姚古呸了一聲,恨恨道:“若是運氣不好被追及,要是晉王要俺們父子性命,說不得就拼死罷了,要是晉王許諾得活,俺們就只有降了!西軍主力尚在,天下未附,晉王在河?xùn)|又抗女真,他是與胡虜打到底的性子,俺們父子這腦袋,晉王還輕易砍不得,不過奪職編管罷了!”
這一句話說完,姚古已經(jīng)撥馬就下山而走,不顧辛辛苦苦才趕到汴梁左近,恨不得三步就并作兩步回轉(zhuǎn)而去。
縱然是對落入楊凌掌中之后活命還有很大指望,可是權(quán)勢地位就全沒有了,帶出來的熙河精銳,除了尾巴上那點之外,其余都得變成楊凌囊中之物,剩下熙河那點基業(yè),小種面前也守不住,如果能逃走,還是逃走為佳,了不得回去朝小種哭嚎乞求庇護,從此再為種家鞍前馬后奔走!
黎陽津側(cè),勝捷軍營地,自從楊凌燕地軍馬大舉南下事先搶得黎陽津之后,勝捷軍已然徹底進退失據(jù),楊凌新練中軍與燕地軍馬這么多,轉(zhuǎn)運回汴梁最多也就七成,船隊裝運能力也有限,剩下近萬軍馬,就近監(jiān)視著同樣被扯得七零八落的勝捷軍。
而王稟和李若水,倒也沉得住氣,或者說是破罐子破摔了,就地收攏勝捷軍人馬,在黎陽津附近扎下營盤,但有給養(yǎng)所需,老實不客氣的就向附近晉王駐軍討要,晉王這支軍馬還當真給,汴梁變亂,在三人料想,已然是楊凌必勝之局,唯一擔(dān)心的就是楊凌會不會行事過猛,讓這個大宋天下徹底四分五裂!
三人幾日來,都似乎在等待著什么,然后果然如三人預(yù)料,一舟自上游飄然而來,舟上載來宇文虛中,詔諭王稟李若水入京,王稟李若水二話不說,就隨天使登舟而去,宇文虛中也一笑跟隨,棄了勝捷軍就這般走了,而勝捷軍上下也似乎知道早有這么一天,只是默送而已,黃河滔滔,夜色如漆,已然深夜,三人仍然久久立在船頭,王稟突然開口:“叔通,李大人,想些什么?”
李若水輕輕道:“若是晉王大開殺戒,此刻就有謀朝篡逆之心,則某做鬼也不放過他。”宇文虛中輕笑一聲:“若是晉王仍以大局為重,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是爭取到點時間用以集中麾下實力,與已然在云內(nèi)的女真決戰(zhàn),更要抗很可能也隨之南下的宗望所部,那時候又如何?”
李若水默然,半晌之后才艱難的道:“先戰(zhàn)女真!”
王稟仍然不肯放過宇文虛中,問道:“叔通,你到底如何想?”
宇文虛中沉吟一下,終于道:“若是沒有女真這大敵在側(cè),則晉王兩次在汴梁興亂之舉,不論是怎樣獲取了好處,最后都是自取滅亡,曹魏篡漢,司馬代曹,兩晉南朝東晉宋齊梁陳相禪代,北則隋文代宇文氏,莫不是在舊朝就有絕大根基!晉王縱然一時憑借兵強壓服中樞,根基不固卻是絕癥,殺得越多,則異日反彈愈烈!然則異日女真南下,天崩地陷之際,晉王若能千里轉(zhuǎn)戰(zhàn),擊破女真衛(wèi)此社稷,則根基雖不固,功業(yè)卻補之有余,那時晉王才有深固不搖之勢!以楊代趙,未可知也!”
這番話卻是宇文虛中這等智謀之士才能看清,才能說出,對于短暫共經(jīng)患難的王稟和李若水,已然算得是推心置腹了,王稟喃喃道:“晉王是賭這個么?外有女真強敵,內(nèi)則總有只盼晉王失敗之人,這場戰(zhàn)事,晉王就打得贏么?”
宇文虛中指指頭頂天空:“唯有上天,才能查察,我輩沉浮而已,若女真勝,則殉社稷,若晉王勝,為前朝遺民而已,若說學(xué)生的打算,就是這般。”
三人又沉默下來,千瘡百孔的大宋,崛起的強人,始終潛流涌動的內(nèi)爭之勢,還有比遼人更強大的女真強敵在側(cè),這天下,究竟會變成何等模樣?
軒轅關(guān)外數(shù)十里處,楊凌已然臨時設(shè)下營地,才定汴梁之亂,就閃電一般轉(zhuǎn)襲姚古,席不暇暖,辛苦備嘗,終于在軒轅關(guān)外追上姚古大隊,將其合圍,而楊凌就草草扎下營地,只等前面消息傳來。
所謂營地,也不過就是幾百名晉王直甲士衛(wèi)護著楊凌,生起了幾堆篝火,連帳幕都未曾設(shè)下,而楊凌就在篝火之側(cè),坐在一塊大石上靜靜等候而已,前面夜色中,突然傳來了隱隱的歡呼聲,接著就有人馬前來,晉王直甲士上前接住,就見著一大隊甲士押送著多少熙河軍軍將而來,姚古姚平仲也在其間,圍上姚古軍馬之后,所有軍將士卒都按照楊凌吩咐,只是吶喊:“投降即姚家父子,亦免死罪!”
來回喊了兩三遍之后,已然累得口吐白沫的熙河軍將士就投降了,包括姚家父子在內(nèi),像是熙河軍軍將,可以遣下去安置,姚家父子,必須要將來見楊凌,晉王直甲士將姚家父子接過,直送到楊凌面前,甲士低低喝令姚家父子拜見,姚古和姚平仲兩人還最后撐持著一點大將氣度,姚古上前一步:“晉王,終于見面了,既不欲殺俺們父子,就尋一個富麗所在將俺們編管了就是,這一局算是你贏了!”
姚古說完,楊凌只是不做聲,姚古有些惱怒,卻又不敢發(fā)作,再定睛一看,就見楊凌坐在大石之上,已然睡著了,楊凌就穿著尋常軍將甲胄,外面披風(fēng)已然敝舊臟污不堪,臉上如其他軍士一般全是黑灰汗跡混成一處,這個時候就坐在大石之上,雙手扶著佩劍,下巴就杵在劍柄上,發(fā)出微微的鼾聲,
楊凌沒有戴頭盔,姚古就見這位燕云初見時候不過才二十一二歲的青年,這個時候鬢邊頭發(fā)已經(jīng)純?nèi)谎┌祝瑤赘装l(fā)散亂下來,為篝火熱氣帶動,微微顫動,汴梁都城,在這幾日當中,已然完全平靜下來,一場在許多人預(yù)料之中的變亂,果然發(fā)作了,也如同上一次宮變一般,一夜之間就平息了下來,趙桓再一次被亂軍擁立,將父親逼迫到禁中環(huán)攻,這一次多少文臣連老公相都參與了這次亂事,結(jié)果晉王楊凌主持平亂,調(diào)來多少外鎮(zhèn)強軍,一舉蕩平了這場亂事,新君再一次被擒,老公相他們據(jù)說也被囚系。
在城中,在城外,晉王砍了上千顆亂軍的腦袋,然后又去掃蕩不奉詔書而擅自進軍汴梁的西軍姚古所部了,汴梁城一夜之間,千余間房舍被火,牽連到亂事中的死傷百姓五六百名,本來這場亂事后來已然完全失控,死傷應(yīng)該更多。
特別是蔡京奉太子走后欲燒路堵截追兵,一時間各處煙焰騰天,亂兵到處亂竄,個個都紅了眼睛,虧得晉王大軍到得及時,軍紀森嚴,四處擒斬搶掠亂兵,并奉率軍入城的方宣撫騰的嚴令,參與救火,這場亂事才迅速的平息下來。
汴梁中百姓雖然貪安逸了些,好說嘴了些,更瞧不起除了汴梁之外所有地方之人了些,可畢竟是有眼睛的,這場亂事此前就有風(fēng)聲傳出,亂軍都是那些不愿意奉命趕赴河?xùn)|出戰(zhàn)女真的人馬,據(jù)說朝中諸公就通過開封府尹一直在對他們進行勾連,所以才最后發(fā)作,就是為了扳倒晉王,晉王在其間未必是純?nèi)磺灏谉o辜,可將卷起兵亂歸結(jié)到他頭上,那就太說不過去了些。
說實在的,楊凌真是一點都不想這場政爭以兵亂收尾,要是能奉趙家兩代君王御駕親征河?xùn)|,文臣士大夫輩不要拼命扯后腿,楊凌真是說走就走,在女真東路軍還未曾南下,西路軍卻已然深入之際,不趁著這個時候趕緊集中一切力量,先將女真西路軍擊破,難道真還等著女真兩路大軍并舉么?
汴梁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文臣士大夫輩為了政爭,也可以做得這般刻毒,都城百姓子女,都遠不及他們權(quán)勢的萬一,比起五代時候藩鎮(zhèn)兵亂殺戮,也不差似什么了,對于文臣士大夫輩而言,用刀筆就能輕松維持統(tǒng)治,他們自然也懶得吃那份統(tǒng)兵的辛苦,可是一旦需要動刀兵的時候,文臣士大夫輩也毫不會手軟!
反倒是晉王,在這上頭還有點節(jié)操,一旦亂事稍歇,就立刻安撫城中秩序,救火定亂,收治傷員,給兩次政爭弄得有些怕了的汴梁百姓,家業(yè)都在這里,百余年市民生活也沒了種田的本事,只能生在汴梁,死在汴梁。
這個時候大多數(shù)人忍不住就期望,晉王現(xiàn)在實力如此,就穩(wěn)穩(wěn)的保護著汴梁也罷,再不要有不開眼之輩跳出來,又卷起一場亂事了!懷著這樣的心思,汴梁百姓對于此刻汴梁城中,成千上萬猶自在戒嚴維持秩序,收拾廢墟余燼,清掃火場的那么多晉王從外鎮(zhèn)調(diào)來的軍馬,表現(xiàn)出了難得的善意。
在城西南的開封府衙門處,此刻戒備的晉王軍馬最多,開封府衙數(shù)百有編制的做公的,還有那么多依附與做公之人的白役,在勾連亂軍當中出力最多,結(jié)果自然就是毫不意外的大清洗,楊凌善后,縱然對文臣輩還得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對于這些地頭蛇吏員及做公人還有依附于他們的市井無賴,則是毫無顧忌,放手施為,要是對他們處斷還要瞻前顧后,這晉王地位未免就太沒趣味了一些。
這幾日中,禁中下詔,以援河?xùn)|宣撫使李若水權(quán)判開封府,更監(jiān)勾當新君郊祭大典事,主持汴梁城中一應(yīng)庶務(wù),李若水就在此間坐衙,一邊清洗開封府中事,一邊主持善后事宜,一邊還要收押一應(yīng)亂事中牽連的人物,同時還得主持操持趙恒郊祭改元諸般事宜,真是忙亂得不可開交。
而在開封府前,方圓里許范圍,也是駐軍極多,怕不有上千之數(shù),現(xiàn)在開封府中原來公人不足,作為權(quán)宜手段,一時間只能用兵馬操持諸般事宜,暫且頂上了,反正此前都中禁軍除了不能打仗,什么用場都派得上,這也算是大宋的傳統(tǒng)了。
差不多一都軍馬,現(xiàn)在就駐于開封府旁保善坊中,原來這坊中有處官產(chǎn),卻被小吏占據(jù),用來開了個賭坊,現(xiàn)在這些小吏公人都被逐出,甚而被收押起來,這都軍馬就進駐此間,每日忙忙碌碌,給上司號令差遣得滿城奔走,或者收拾火場,或者去搜捕罪人,或者給調(diào)出去清理通往南郊道路,天黑才能回來。
開封府一個號令,散駐周圍的這些軍馬就得奔忙得團團亂轉(zhuǎn),這都軍馬都是北地漢子,說話大聲武氣,喉嚨個個極壯,有的人說的漢話,卻簡直讓人聽不明白,個個高壯結(jié)實,面龐漆黑,偶爾歇下來在院中比試兩下,自家臨時趕制出來的石鎖石擔(dān),能擺弄得跟風(fēng)車也似,不少人身上還能隱約感受到血腥氣。
路上撞到,互相對眼,他們下意識就在來人頸項胸腹要害處打量,只是覺得讓人身上發(fā)毛,這群軍漢還個個幾乎都是羅圈腿,走路跟釘子砸在路上也似,冬冬作響,也不懂什么享用,汴梁禁軍,縱然是每日只尋得三四十文,也知曉去個路邊小店尋一杯飲子,一小碟茶食,慢慢的飲了消閑,吃食也是飯畢之后,總要弄兩個便宜果子過口,才算是了結(jié)。
這些軍漢,卻是每日從軍中司馬處按都建制領(lǐng)來谷米,直娘賊的燒幾大甑,一人捧著個比腦袋還大的海碗,壓得結(jié)實,放開腮幫子簡直就朝喉嚨里倒也似!佐餐下飯全不講究,現(xiàn)下到處忙亂,軍應(yīng)一時未曾理順,鹽豆子就算不錯,塞一肚子之后,井中拔上涼水來,咕咚咕咚喝得那叫一個山搖地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