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一章 梟雄之姿
從寨墻上向外望去,甚而都能看見那些饑民之后,數(shù)百甲士或在馬上,或在馬下冷眼旁觀,身上甲胄齊全,手中兵刃鋒利,眼睛好使的還能看見這些甲士撒袋中箭支尾羽在風中一顫一顫。
這些都是郭藥師的常勝軍精銳,要說他們催馬而來,不要一刻這些馬上甲士就能催散了這幾千流民,但是他們卻一動不動。
每逢末世,都是究其根本就是內(nèi)憂外患,內(nèi)憂一般都是民不聊生,物價上漲,糧食天價,再追根溯源,不過就是土地兼并太過――或者說現(xiàn)在燕京土地兼并太過,北宋不一樣,他們的腹心之地百姓還能靠著此時繁盛的商業(yè)討生活,過得還算湊合。
燕京邊地除了販茶販馬販鹽,走到兵荒馬亂的地方賭命的苦活之外,哪里還有什么商業(yè)?百姓們都靠在土里刨食,其實大宋也是制度性缺陷累積,最后為女真一擊就轟然滅國。
文臣體系固然誤國不淺,軍事體系也的確有深重的制度性缺陷,甚而積累到了難以挽救的地步,其中之一就是因五代時期,武將霍亂,軍隊威脅,現(xiàn)在大宋當下,不過就是讓他們平穩(wěn)交權(quán)出來就必須以重利誘之。
大宋對待軍隊的厚待,在中國歷朝歷代是絕對第一,將第二名遠遠甩出十萬八千里去,已經(jīng)超過了這個時代所能承受的極限。
冗兵冗費源頭就在于此,最后積重難返。后世朱重八起于淮上,就沒有這樣的包袱,所以明朝不管是軍衛(wèi)還是營兵,被朝廷薄待了多少年,還撐持到最后。換了大宋,早就不知道鬧成什么樣了。
……
“直娘賊的,過了如許之久,女真韃子精銳還是不動,卻是讓郭藥師和俺們打個開心,這仗卻是有什么搞頭?”雷遠文渾無忌憚的將自家心思一說。
周遭軍將士卒都大感深獲我心。雷遠文的統(tǒng)帥風格也接近于韓世忠一流,麾下兒郎,不能有一個臨陣時侯是孬種,可平日里卻是言笑不禁,根本談不上什么架子,絕大多數(shù)新團體在形成向上的時侯,氛圍差不多也就是這樣。
“雷都指揮說的如何能錯?這童貫留下的爛攤子卻是讓俺們收拾,可女真韃子卻是打也不打,退也不退。好生糾結(jié)!”
“但有韃子南下,沒說的,俺們必然死戰(zhàn),誰朝后退一步,就不是人生父母養(yǎng)的,俺們給自家尋口飯吃,又有什么錯的了?!”
“瞧瞧這些流民的模樣,要不是俺們在燕地死戰(zhàn)。憑著原來打的那個鳥樣,耶律大石和蕭干的兵馬都壓到了雄州!更不必說背后還有更強悍的女真韃子。這是硬茬子,俺們還得好生計量一番!”
林沖也在這些軍將士卒當中,他年少英俊,已經(jīng)顯露出未來勇將的潛質(zhì),雷遠文是個喜歡悍勇兒郎的,就很看重這林沖。現(xiàn)在他所在的一指揮騎軍,雷遠文一直帶在身邊,最是信重,在雷遠文面前,林沖也說得上話。
他側(cè)頭對著雷遠文燦然一笑。露出這個時代中下層出身人士難得見到的一口白牙:“雷都指揮,現(xiàn)在發(fā)這些牢騷做什么?只要俺們神策軍能全下來,到時候疆場上見。節(jié)節(jié)死戰(zhàn),和韃子殺個血流成河,到時候看還有人說什么廢話?俺們現(xiàn)在理直氣壯,還不都是從廝殺中來?將來大敵,俺只是討個前鋒!而且陣陣都是,除非俺死在馬上,別人才能沖到俺前頭去!”
這等話雷遠文最是愛聽,當下哈哈大笑,坐在馬上就伸手過去重重的拍著林沖結(jié)實的肩背:“說得好!俺們也算是跟了小楊將主,可別忘了俺們立身之本!小楊將主就是舍不得俺們是支強軍,才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周全俺們到底,要是俺們異日也是見敵就走,別的不必說,俺們就自家見不得小楊將主,回家抱孩子去,這上頭,你們這幫兔崽子可要記得牢靠!”
周遭軍將士卒,轟然應(yīng)是,數(shù)百騎士,也并未成太過嚴整的隊形,就是在馬上,姿勢也各個不同,有人自恃馬術(shù),還側(cè)過來坐在鞍上,連鐙也不踩著,如此寒冷的天氣,沒一人表現(xiàn)出畏寒的模樣,只是這等姿態(tài),就顯出見過生死,不懼死戰(zhàn),任何大敵當前,罵一聲抄家伙就干的超級剽悍強軍氣度。
這等氣度,不是等閑經(jīng)過幾次戰(zhàn)事就能歷練出來的,西軍當中,打過仗的多了去,可是大宋任何一支軍馬,都沒有身側(cè)軍一般的經(jīng)歷,孤軍可在敵人的腹心之地縱橫數(shù)千里,一支支強敵排頭打過去,每一場都是死戰(zhàn),都是咬緊了牙關(guān)才能爭得勝利。
耶律大石,蕭干,郭藥師,這些名動天下的重臣猛將,在手中或敗或死,最要緊的,還是這一軍平滅一國的功績!
任何一支軍馬,有這樣的經(jīng)歷戰(zhàn)績打底,不磨礪出強軍氣質(zhì),才有鬼了,這等強軍,也是可遇而不求的,而且任何強軍,承平時日持續(xù)數(shù)十年下來,這種浸在骨子里面的殺伐之氣,也就漸漸煙消云散。
楊凌有幸,大宋有幸,在這個時間點奇跡一般的磨練出這支軍馬來,而且還處在這蓬勃發(fā)展的階段。這就是楊凌最大的底氣,這也是楊凌不惜一切也要維護住這支軍馬的理由!
現(xiàn)在這支軍馬,也越來越有只有楊凌能掌控的私軍色彩,放在燕京邊地,天高皇帝遠,朝廷薄待,楊凌用不同渠道大力施恩支撐之下,神策軍行事已經(jīng)有了點肆無忌憚的味道,再這樣發(fā)展下去,軍閥的名義,就可以安在頭上了。
也許神武常勝軍有的人對此會有心結(jié),午夜夢回,未嘗不會忐忑,可是楊凌對這一點,半點心理障礙都木有,他穿越而來,不是為了建立什么制度完善的新大宋,而是為應(yīng)劫而來!沒有牢靠掌握在自家手中的實力,還談什么挽回劫數(shù)?
而且功高不賞,鳥盡弓藏之憂,楊凌也不能不考慮,擊敗了女真韃子,挽救了大宋滅亡的命運,然后再老實交權(quán),讓大宋文臣士大夫體系將自家收拾了。(未完待續(xù)。。)</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