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風云動(十一)
    “官家如此其器重,楊凌此子定當竭死以報官家恩德。”三人都是齊齊拱手,有宋以來,士大夫直臣是確確實實敢于和君王叫板的,最典型的就莫過于寇準逼迫真宗皇帝御駕親征。
    當年遼國強盛之時,遼國對宋發(fā)難,20萬大軍氣勢洶洶揮戈南下,前鋒直抵澶州威逼東京,這勢頭把大宋天子真宗皇帝嚇得六神無主,不少人都是勸皇帝想好退路,說難聽一點,不過就是腳底抹油,一溜了事,最后寇準卻是力諫真宗御駕親征,迫于壓力,真宗就真的帶領(lǐng)禁軍進抵澶州,最后的結(jié)果是宋贏了,遼國被迫簽訂合約,二者劃定疆域,一直到如今,宋遼再無大戰(zhàn),這就是歷史上那個著名的“澶淵之盟”。
    管中窺豹,大宋君王也確確實實遵守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約定,皇帝但有昏庸不智之舉,文臣便是拼了老命也要將胸中的不平之氣說出來,不管其對錯如何,這份氣節(jié)傲骨都是令人頗為稱贊的。
    可是到了徽宗如今的宣和年間,朝堂之上無疑就是趙佶的一言堂,當年士大夫貞節(jié)卻是被丟得干干凈凈。
    末了,趙佶又是飲了一口茶湯引子,對著蔡攸道,“蔡京也算是朕身邊的老人了,久日不見,卻是有些念想了,怎地,這段日子都未曾回府了?”
    按說這是蔡家父子之間的家事,趙佶不應該過問,這句話一說出來,王黼不由得瞳孔猛地一縮,官家如此,究竟是何意?難不成又是起了起用蔡京的心思?
    想打這里,王黼心中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寒顫,官家的心思一時之間令他便是極為的捉摸不透,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蔡京再度復相,那么迎接他王黼的便是只有兩個字,死無葬身之地……
    王黼如此,蔡攸更是摸不著頭腦,前番他利令智昏,聯(lián)合王黼狠狠的陰了自己的親爹一把,簡稱坑爹,將老爹踢下臺之后便是放開手腳的貪墨起來了,正是因為如此,父子之間的關(guān)系便是冷淡到了極點,蔡京老相爺更是一怒之下將蔡攸逐出家門,聽到官家文問話,猶是蔡攸已是中年,也忍不住便是老臉一紅,“回官家的話,近來國事繁忙……”
    趙佶點了點頭,也不點破,只是淡淡的道,“不管如何,總是血濃于水的,蔡京這老狗也是一時之氣,難不成你回去之后還能將你吃了不成?抽個空閑,回去看一看也是罷。”
    饒是蔡京政治嗅覺遠遠不如在場之中的每一個人,這個時候也是猶如醍醐灌頂一般,看來官家是開始念起了自家老爺子的好處來了,是啊,不管如何,衣不如新,人不如舊總歸還是伺候了多年的老人使起來合心意。
    蔡攸當下便是下了決定,看來是時候回蔡府了,正如官家所說,不管如何,總是一脈血緣,多留條后路也是好的,趙佶這個時候便是一揮手,“好了,朕有些乏了。”
    說完之后,便是在梁師成的攙扶之下,步出了亭臺小榭,一眼都沒有再看王黼,蔡攸只是低頭拱手作揖,也緩緩的退了下去,只留下拔不下心神的王黼,良久都未能醒轉(zhuǎn)過來,最后只覺得背后一陣陣冷汗……
    楊凌騎于戰(zhàn)馬之上,身后跟著的就是有數(shù)百輕騎,這些兵馬都是從自家兵馬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而另外一側(cè),更是有楊可世隨同,同樣也是有數(shù)百騎兵,兩者拖著長長的隊列便是往雄州方向行進而去。
    到了這個時候,楊凌也猶自未曾從驚喜當中回過神來,官家竟然許了如許鰲頭,神策軍的編制何其重視,看來老子這段時間以來打生打死也不算虧了,現(xiàn)今岳飛等人坐鎮(zhèn)涿州,將常勝軍原班兵馬打散,和自家的兵馬混編為神策軍,一應事宜就更加忙了,這個時候楊可世和楊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便是回轉(zhuǎn)雄州,雖然說童貫如今依舊是北伐名義上的統(tǒng)帥,可是到了現(xiàn)在,再也不是一邊倒的局面,老種相公總算是能和其分庭抗禮,這北伐究竟怎么打,如何打,二人還是需要拿出一個具體的章程出來。
    這其中又有多少利益的瓜分,如何差遣,什么地方改讓步,什么地方該爭取,這都是二人需要好好生生談判一番的,而他們這些軍將不過就是到了最后,聽命行事而已。
    說起來,楊凌現(xiàn)在被擺在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實在是不知道怎樣去面對這些東西,一直以來他所能做的便是帶著麾下將士一直向北,向北,不管是童貫,還是老種,他都認了,只要能最大程度的將想著把北伐戰(zhàn)事好好打下去的將士保全便是,不斷的擴軍或許在外人看來野心便是極大。
    可是楊凌心中卻是一點都沒有非分之想,起碼現(xiàn)在沒有,做皇帝?割地為王?都不是他的最重的目的,他只是在擔憂,三年之后,歷史上那場血海焚天的靖康之變,一個殘遼都是打得如此艱難,那么更強的女真呢?
    到時候還能不能抵擋得了?偏偏氣死人的是,整個大宋不管是軍是政,到了高層都難免勾心斗角,即便是再大敵當前的時候,也都是要下絆子,直娘賊的就不能將這場戰(zhàn)事好好生生的打下去嗎?
    且看罷,不知道老種相公和童貫又是如何爭取的!
    一場涼風刮了過來,楊凌這才發(fā)現(xiàn),秋老虎也已經(jīng)漸漸的遠去了,不知道還有多久就要下大雪了,總得要在這大雪來臨之前,將這北伐徹徹底底的打完才好,到了那個時候,天時不在,恐怕又是要給遼人翻盤的機會。
    戰(zhàn)馬一路悠閑的走將下去,在路上,便是時不時的遇到宋軍的輜重車隊,民夫丁壯之中時不時的便傳來了一陣陣吆喝的號子,糧草犒賞不斷的往涿州,易州前方運抵而去,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二州民心軍心才能漸漸的穩(wěn)定下拉,而其間的工事也在維護,用不了多久,二州便是會成為北伐最大的跳板。</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