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fēng)云動(九)
梁師成的分量,不可為不重,本來之前一直都是一言不發(fā)的他,這個時候突然冒出一句話來,就連是官家趙佶都忍不住一愣,當(dāng)即就笑罵道,“你這老狗,卻是又有甚想說的?”
梁師成微微的低下頭,道:“官家所慮,為人臣子分憂乃是本分,見到官家心憂,在這里,我卻是想出了一個法子,當(dāng)下老種相公換個童宣帥是各自為營,畢竟在西路邊陲,已經(jīng)是二十年的恩怨,要說一笑泯恩仇,也是太兒戲了些,可是當(dāng)下,卻是卻又不能使得二人繼續(xù)爭下去了,還需以大局為重,老種相公,不能重賞,這個時候給了甜頭,且不說童宣帥如何作想,就單單是將奴才換到老種相公的位置上,被人打壓了這么久,好說歹說也要找回些場子再說,這是人之常情,而童宣帥也不能罰得過狠了,否則西軍便是更加尾大不掉,官家這么多年的努力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梁師成這么一說,就連一直活在夢里的王黼和蔡攸都是有些悠悠的醒轉(zhuǎn)過來,也是有些理解了官家的心思,當(dāng)下也是豎起耳朵聽了起來,梁師成這些話,表面上看的的確確是廢話,可是卻是在傳遞一種信號,童貫是官家一手扶持上來的信重之人,他不想就這般撤了下去,老種乃是西軍位高權(quán)重的老帥,官家不想再讓其坐大,二者就這般保持一個平衡就好,一動不如一靜。
梁師成見自己的話終于引起了重視便是接著道:“可是照目前看來,北伐戰(zhàn)事若是按照童宣帥或者老種相公這般打下去,那是萬萬不行的,兩人行軍雖然風(fēng)格迥異,但是都有一個特點,那邊是太過持重了。”
梁師成這句話可算是撓到了官家趙佶的痛癢之處,北伐伊始的時候,趙佶也是信誓旦旦,滿懷雄心壯志的等著大捷,可是沒想到這戰(zhàn)事始一打?qū)⑵饋磉M展就是如此的緩慢,今日推進二十里,明日推進三十里,這般打下去,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燕京城下,那時候,恐怕人都等老了。
后來倒是有所改變,卻是被大石林牙打得落花流水,讓大宋軍民都是忍不住扼腕嘆息,趙佶也是頗為惱火。
趙佶性子有些輕浮,本來對于北伐戰(zhàn)事就是三分鐘熱度,早就想撒手不管,這般事情,也是太熬人的心性了一些,這也是童貫大敗之后,趙佶沒有太多過問的原因,看著都煩,所幸干脆不過問了。
可是就在看戲的趙佶和袞袞諸公都是有些胳膊撐不住腦袋,打著呵欠的時候,天空一聲巨響,楊凌克復(fù)涿易二州的消息便是傳來,舒服得趙佶簡直申銀了一聲。
歷來君王最喜歡的無疑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能體會上意的,一種就是能解燃眉之急的,楊凌無疑就是屬于后者,就這樣突兀的進入了趙佶的視線當(dāng)中,如今梁師成點到了要害之處,趙佶也是忍不住點了點頭,“現(xiàn)如今,計將安出?”
梁師成微微笑道,“這形勢如何,還不是官家的一念之間,這北伐大軍暮氣實在是太深了,需要一個人能將這潭死水?dāng)嚮睿氡剡@個人選,在官家心中早就有所定奪了吧……”
這便是梁師成的狡猾之處,將眾人的思緒隨著他的路子一直走,一直走,到了最后答案就呼之欲出,而這個答案他不能自己說,卻是留給了官家,趙佶微微笑道,“除了楊凌那后生還有何人能擔(dān)此大任耶?”
“這便是官家要對他的恩賞了!”王黼心中當(dāng)即就是一跳,沒想到,最后還是被這廝得利,當(dāng)下王黼便是看了梁師成一眼,這一眼意味深刻,梁師成卻只是示弱未見。
如此行事便是有些難辦了,以后的楊凌到底站在哪一邊都不合適,老種的西軍本就勢大,再得了楊凌功績便是如虎添翼,而童貫,更是,趙佶忍不住搖了搖頭……
梁師成似乎是看透了趙佶所想,便是道,“楊凌此子雖然說明面上與童宣帥不是一路人,可是官家細(xì)細(xì)想來,其更算不得西軍一員,即便是現(xiàn)在得了老種看重,也難以融入西軍將門當(dāng)中,再者,不管此子如何,都是為官家效力,說不得到了最后,官家反而多了一道制衡西軍的手段。”
趙佶忍不住眼睛就是一亮,梁師成沒有說明,他心中便是有了決定,不管如何,決不能讓楊凌再歸于西軍,否則,西軍便真的要有一些向著五代時期藩鎮(zhèn)那個方向發(fā)展下去了。
趙佶深思之后便是對著梁師成道:“傳朕的旨意,得此涿易,實乃大宋之喜,童貫,種師道均有統(tǒng)籌之功勞,童貫依舊領(lǐng)河北河?xùn)|宣撫使之職,老種為都統(tǒng)制,待燕京克復(fù),軍中事宜,二者協(xié)商而定,待燕京克復(fù),朕自然論功行賞。”
“楊凌勞苦功高,孤軍北上,涿易二州蓋系其苦戰(zhàn),更兼招降常勝軍,常勝軍乃逆遼封號,不可復(fù)用,朕賜‘神策軍’為其番,由楊凌統(tǒng)之,原常勝軍兵馬可擇精銳以充。”
神策軍,唐朝后期北衙禁軍,原為西北的戍邊軍隊,后進入京師成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軍,負(fù)責(zé)保衛(wèi)京師和宿衛(wèi)宮廷以及行征伐事,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裝力量,是唐朝維持統(tǒng)治的最重要的軍事支柱。
唐末之后之所以有五代十國的動亂,正是因為黃巢起義將神策軍實力大打折扣,最后又被各大藩鎮(zhèn)輪番削弱,大唐皇室無兵可用,才有天下動亂,神策軍番號從此不再。
可以說這等建制,就是極大的重視,王黼蔡攸面面相覷,誰都看得出來,楊凌自成一軍,便是為了在老種相公與童宣帥之間達(dá)到一個平衡的效果,而楊凌不屬于童貫一派,不屬于老種一派,北伐也少不得此子出力,官家欽賜神策軍,將來還不是為朝廷所用。
這樣的結(jié)果,無疑是官家喜聞樂見的局面,梁師成倒是給官家獻(xiàn)了好一個計策。
ps:白天六點多一點就要起床出去練車學(xué)駕照,一直到晚上吃飯后才有時間碼字,這鬼天氣弄得狀態(tài)都下滑了,感覺寫得不好,好不容易在十二點之前碼完三更,寫得滿頭大汗,真的是把長征的精神都拿出來了,沒有收藏本書的朋友收藏一下,還有推薦票的扔過來,安慰安慰俺這顆受傷的心吧,真心累啊。</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