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內外蒙古
璦琿城都尉府內,劉峰正在交代劉永福事情,為了防備沙俄,他決定將劉永福的大軍留下來。&1t;/p>
“淵亭,你的任務除了防備俄國人外還要配合張之洞、文祥等人對黑龍江、吉林建設,第一件事就是重修從盛京、吉林、黑龍江的道路,使之更加通暢,我回去之后會派鐵路工程師前來勘探線路,然后修筑一條從山海關貫通東北的鐵路。另外,棉服等過冬物資會給你送來,北方苦寒,讓戰(zhàn)士們一定要克服適應,因為不久我們就會向北挺近,你們就將是主力?!?amp;1t;/p>
劉永福站起身,敬禮道:“保證完成任務,不過臣問一句,如果俄國人挑釁是不是可以進攻他們?&1t;/p>
劉峰道:“可以,但絕不能深入北方冰原,可以占領黑龍江沿岸要點!”&1t;/p>
劉永福點頭道:“我明白了,不過還請皇上支援一些炮艇,這樣應付俄國人更輕松一些?!?amp;1t;/p>
劉峰笑道:“這個你放心,等回到京城立刻將造船師送到黑龍江,我們就在這里組裝一些炮艇,等將來奪取了整個黑龍江,再建造一個船廠,還有,電報也會加急從天津鋪設過來。&1t;/p>
劉永福道:“既然皇上都想到了,臣沒有問題了!”&1t;/p>
“那好,今天的咱們就先談到這里,你去給弟兄們做一下思想工作,畢竟這一待最少也是一年!”&1t;/p>
劉永福應了一聲,向軍營走去。&1t;/p>
沒過多久,朱三將一個人帶來,此人正是憔悴不堪的奕山,僅僅兩三天不見,他就像老了十歲一般。此刻他的辮子已經(jīng)被剪掉,披頭散,顯得更加落魄。&1t;/p>
“奕山見過皇上!”&1t;/p>
劉峰道:“奕將軍不必多禮,請坐,我有話和你商量!”&1t;/p>
奕?不敢不從,坐在椅子上問道:“不知皇上有何吩咐?”&1t;/p>
劉峰說道:“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我想從黑龍江的滿人里招收士兵為帝國效力,他們不但可以免除勞役的刑罰,其家人還可以額外獲得五畝土地,每月會有俸祿,立功會有獎賞,戰(zhàn)死會有優(yōu)厚的撫恤金,服役時間為三年。一旦加入帝國軍隊就意味著可以改善家人的生活,希望你幫忙勸說一下?!?amp;1t;/p>
“這,難道皇上就不怕我們造反嗎?”奕山有些吃驚道。&1t;/p>
劉峰自信的笑道:“我既然敢給你們武器,就不怕你們造反,所軍餉是清朝時的三倍,如果你能招滿一萬人,將解除你的刑期,希望你能慎重考慮一下?!?amp;1t;/p>
奕山點點頭,說道:“我會對族人進行勸說,但能招收多少就不知道了,不知陛下的第二件事是什么?”&1t;/p>
劉峰拿出一份地圖,說道:“這里內外蒙古的地圖,我想知道他們的布防情況,有可能的話我希望你出面勸降他們,如果成功我會給黑龍江的滿族百姓減稅三成!”&1t;/p>
現(xiàn)在東北地區(qū)已經(jīng)平定,北方只剩下內外蒙古,劉峰對這些地區(qū)不熟悉,而奕山作為黑龍江將軍應該對蒙古地區(qū)有所了解。&1t;/p>
聽到劉峰的條件奕山驚喜莫名,要知道帝國對滿族雖然并未隨意打殺,但滿族百姓的土地卻被全部沒收,每人只能分到一畝,想要耕種更多的就需要向帝國租種,租子很貴,讓他們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如今劉峰的兩個條件都能改善滿人的生活,讓他心中燃起一絲希望。&1t;/p>
“皇上,奕山愿意出使烏里雅蘇臺,勸說他們歸降帝國!”&1t;/p>
“非常好,來人,上酒菜,我要和奕山將軍邊喝邊談!”劉峰見自己的利誘已經(jīng)奏效,非常高興。&1t;/p>
很快,侍衛(wèi)端來四大盤菜肴,香氣頓時充滿了整個屋子,誘人無比。&1t;/p>
奕山這些天擔驚受怕,加上又開始服勞役,已經(jīng)一個月沒好好吃一頓了,只見他的喉結滾動,不住吞咽口水。&1t;/p>
桌子上有四道菜,一盤醬驢肉,一大盤鹿脯肉,一小鍋燉野豬肉,還有一盤清蒸大馬哈魚,雖然只有四道,卻全是山珍,其中的鹿肉和野豬肉是東北的少數(shù)民族進供的。&1t;/p>
旁邊的梁贊打開一個酒壇,先給劉峰倒了一碗,又給奕山滿上。&1t;/p>
“這是東北的高粱酒,不知合不合將軍口味?”劉峰問道。&1t;/p>
奕山從沒有想過會和劉峰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但見堂堂帝國皇帝此刻竟然如此對待自己這個昔日的敵人,竟然有些感動。&1t;/p>
“這些都是難得一見的山珍,加上這上好的高粱酒,奕山哪有不愛之理,謝皇上恩賜!”&1t;/p>
劉峰先夾了一口魚肉,鮮嫩無比,入口即化。&1t;/p>
“吾!不錯,來,咱們邊吃邊聊,你給我說一下清朝對內外蒙古是如何管理的?”&1t;/p>
奕山先喝了一口酒,然后給劉峰說起了清朝對蒙古的政策。&1t;/p>
清朝對蒙古的統(tǒng)治為兩部分,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實行盟旗制和和札薩克(執(zhí)政官的意思)制,內屬蒙古分為八旗察哈爾、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等地,由清廷直接管理,和內地無異。外藩蒙古各旗由當?shù)厥酪u的札薩克管理,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屬于藩屬國,但清廷對這個藩屬國控制的很嚴,和新疆一樣,他們在烏里雅蘇臺設立了將軍府,烏里雅蘇臺是清廷對外藩蒙古的統(tǒng)稱,這里是清廷在漠北高原三大軍事重鎮(zhèn)之一。&1t;/p>
除了軍事威懾還有政治手段,清廷的做法可以說非常的厲害,解決了幾千年蒙古就是邊患的難題。他們采取和親、分封、和用宗教控制人心三管齊下。和親就是籠絡利用蒙古貴族,不斷派出宗室女子和親,甚至不惜用公主,還按照忠心與納貢程度將蒙古貴族封為王公,貝勒、貝子等。分封就是利用盟旗制度限制各部落聯(lián)合,清廷任命各旗領,劃定區(qū)域,各旗之間的牧民嚴禁跨界,否則直接處罰本旗的領。這條政策直接導致了蒙古草原盟旗林立,內蒙四十九旗,外蒙八十六旗,各旗互不統(tǒng)屬,所尊的只有清廷。由于各旗之間的牧民無法流動,又不能南下劫掠,北面的西伯利亞又被沙俄控制,一旦遇到天災,蒙古草原死人遍野。另外各部落之間無法往來,沒有了新鮮血液的補充,人口素質、數(shù)量逐漸下降。最后一條就是利用宗教控制人心,清廷大力弘揚喇嘛黃教,對喇嘛給予各種優(yōu)待,同時禁止蒙古人接觸漢人的先進文化,不許學習漢語漢字,徹底愚化蒙古人。喇嘛黃教是禁止娶親的,蒙古百姓的生活極為困苦,一些男子為了優(yōu)厚的待遇紛紛出家,據(jù)統(tǒng)計蒙古有三分之一的男子成為喇嘛。這樣,他們就淪為不事生產的寄生人群,更不能與蒙古女子組成家庭,嚴重摧殘了草原的生產力,再加上佛教的平和理念,徹底閹,割了蒙古人兇悍本姓。還有清廷對內外蒙古采用兩套政策,對內蒙古進行拉攏,對外蒙古進行打壓與挑撥,而且一旦生戰(zhàn)爭就會從外蒙古調兵,每次都沖鋒在前,導致外蒙人丁不旺。&1t;/p>
就這樣在清廷的統(tǒng)治下,蒙古人口不但沒有增長,還不斷下降,成為歷史上最弱的時期,徹底淪為清廷的附屬種族,如此手段讓劉峰都覺得嘆服。&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