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第 54 章
《大藥天香》最新章節(jié)...
繡春極力回憶,自己那天穿的到底是什么顏色的衣衫?藕白?花青?赭黃?最后實(shí)在記不起來。她自己早忘了。但有一點(diǎn)可以肯定,那就是一定不是綠色的。她想了一會兒,終于放棄了。繼而從地上揀回了信,再看一遍,出神了片刻后,終于忍不住,披衣再次出屋,到了近旁巧兒住的屋前,敲開了門。
巧兒嚴(yán)格來說,不是她的丫頭,因認(rèn)得字,現(xiàn)在幫她做些文字上的事,隨她住在了這的院落里。她開門的時候,睡眼惺忪,一邊揉著眼睛,一邊含含糊糊問道:“大小姐,什么事?”
繡春進(jìn)了她的屋,點(diǎn)了燈后,把手上的那個空白信封亮出來,問道:“對這個信封還有印象嗎?三月中的時候,誰交給你的?”
巧兒終于清醒了些,瞧了一下,“如今都快五月底了,哪里還記得……”她嘟囔了一聲。
“快給我想!”繡春逼她。
巧兒皺眉使勁想,忽然,啊了一聲,“我想起來了!”
“那天早,來了個人在藥堂外,指名說要找我。我就出去了。見是個尋常打扮的臉生人。便問他做什么。他遞了這封空白面的信給我,沒說是哪家,只叫我務(wù)必要親手轉(zhuǎn)到你的手上,說極其重要。”
金藥堂的制藥廠,從藥材原料,都配料輔料,諸如制作蜜丸用的蜂蜜、包蠟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些尋常的藥材和輔料采購,如今已經(jīng)漸漸轉(zhuǎn)到繡春手中。不少供貨商想與陳家大小姐聯(lián)絡(luò)感情,只她是大姑娘,不會像尋常漢子那樣接受邀約請客吃飯,三天兩頭便有人變著法地給她遞信。里頭時常夾些私貨。這些信件,與尋常交遞到門房處的公信有些不同,都是叫人轉(zhuǎn)遞的。他們神通廣大,打聽到巧兒幫陳大小姐管著日常信件往來的收遞,便都找上了她。每個人找她遞信時,都一定會鄭重其事地說非常重要,務(wù)必要親手轉(zhuǎn)到陳大小姐手上。巧兒早就聽皮了,見這次這封信,居然還是空白封,便愈發(fā)認(rèn)定就是那種夾帶私貨的信。知道大小姐看了信后自己會處置,哪里還會放心上?接了,當(dāng)著那人面諾諾地應(yīng)下,轉(zhuǎn)身順道去門房處取了繡春那日的公信,一起給送到了她屋子里。當(dāng)時她人不在,便疊了起來隨手放在桌邊。根本就沒特意對繡春提過。
“……這是什么信啊?”
半夜三更的,大小姐不睡覺,跑過來追問一封老早前的信,巧兒莫名其妙地望著她。
“沒什么。你繼續(xù)睡吧。”繡春轉(zhuǎn)身出去了。
~~
他送信來的時候,是三月中,如今已經(jīng)快五月底了……
什么叫時過境遷,連黃花菜都涼了?這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至于這封信為什么會掉床底,也很容易推測了。估計(jì)后來又進(jìn)來了個收拾屋子的丫頭,擦桌的時候,無意弄掉下去飄到了床底。而時下人,尤其是商戶之家,只在年底時,才會清掃一次床底,把灰積起來倒自家院落的東南角,說這樣能聚財氣。平時是不會去掃床底。倘若不是自己恰彎腰下去撈鞋子,這信有可能還一直就這樣躺在那里……
董家案子翻轉(zhuǎn)之后,他沒有立刻找過來,是怕她覺得他是在以恩相挾?然后很快,靈州的事起了,他是預(yù)料到自己要離京了,這才終于決定用這樣的方式來向自己告白?只是,也未免太過含蓄,太過曲折了些……
他大概做夢也想不到,這封信會到現(xiàn)在才被自己的看到的吧?
終于明白那天從永壽宮出來后,他為什么會那樣望著自己了。想象著他當(dāng)時的心情,繡春忽然覺得略微有些難過。再轉(zhuǎn)念一想,即便當(dāng)時自己就看到了這信,她會照他所說,穿了綠衣去見他?
她翻來覆去了好一陣子,最后終于勉強(qiáng)得出了否定的結(jié)論。
所以……這封信是早被她看到還是晚被她看到,對寫信人來說,其實(shí)并沒有什么分別。
這樣一想,繡春覺得自己再弄什么難過心情的話,簡直就太假了。沒必要。睡覺睡覺!
~~
第二天,繡春頂了兩個熊貓眼起身,一臉的倦容。吃早飯的時候,一句話也無,只低頭,躊躇著要不要立馬就開口跟祖父說自己同意那門親事的話,陳振倒是注意到了她的反常,仔細(xì)看了眼,搖頭道:“怎的氣色這么差?昨晚都在想那事兒?也沒逼你立時就給話,你再多想兩天也成。”
其實(shí)按他心思,簡直恨不得繡春立馬點(diǎn)頭才好,因在他看來,這門親事簡直就是喜從天降,再般配不過了。只是有了從前兒子的那次教訓(xùn),加上也是真心疼這個孫女,生怕逼迫得緊了會惹她不高興,這才口是心非地故作開明之狀。
繡春聽他都這么說了,忽覺松了口氣似的,仿佛這樣,自己便有正大的理由可以再拖幾天開口了。便嗯了聲,低聲道:“謝謝爺爺。”
~~
吃過了早飯,沒一會兒,天盛藥行的掌柜便帶了收購好的麝香來了,他家的貨,都是直接購自四川山里的獵戶。藥廠里有個姓王的老師傅,前兩天也去了祈州藥市的,最擅長鑒別這類藥材,繡春叫了他來驗(yàn)貨,順道也學(xué)了些鑒別技巧。送客后,轉(zhuǎn)到藥堂前頭,恰見進(jìn)來了個男人,手上拿了包藥,重重拍到了坐堂的劉松山面前,怒道:“劉先生,我女兒照你開的方吃藥,吃了兩天,不見好,這兩天反而更差!是不是你看錯了病開錯了藥?”
劉松山忙問姓名,得知后翻了下前日的診病記錄,“應(yīng)該沒錯啊!照癥狀看,我的診斷和藥方都是無誤的,要么你再帶孩子來看看?”
男人拍桌,高聲嚷道:“她今日氣急咳嗽得更厲害!我婆娘領(lǐng)他去別家看了!我過來,就是要討個說法!我女兒要是有個不好,你們休想好過!”吵吵嚷嚷,一時引來了路過門口的不少行人圍觀。
劉松山見這人如此蠻不講理,一時有嘴難辨,看見繡春現(xiàn)身,忙投來求助目光。繡春過去,問道:“怎么了?”
劉嵩山道:“前日他家五歲女孩來看病,高熱氣急咳嗽,我診查后,斷定是麻疹并邪閉肺胃,便開了清熱解毒的方劑。此刻他卻說發(fā)熱咳喘更厲害,頗是不解。”說罷遞過來診病記錄。
繡春安撫了幾句那男人。看了下記錄,覺得劉松山的診斷用藥并無誤,想了下,目光落到了那男人手上拿的那包藥,便問道:“你的孩子在我家看病,這藥也是本堂抓的嗎?”
男人立刻把手上的那包藥遞了過來,“自然!怕你們抵賴,我把剩下的藥包也帶來了!瞧瞧,上頭有你們金藥堂的戳記!”
繡春接了過來,打開藥包,一樣樣翻檢查看過后,心中了然,忍不住搖了搖頭。
那男人得意洋洋道:“怎么樣?沒話說了吧?趕緊賠錢,我還趕著要再替孩子看病!”
繡春拈出藥包里的一片犀角:“劉先生的方子里,寫了要犀角。只要是藥行的人,就知道指的是哪種。便是不用暹羅角,云南角也成。因這兩種才是真正的犀角,性涼,治多種熱病。萬萬不能用廣角代替。廣角價廉,但性熱,不能用作藥。你這藥包里的犀角,分明是廣角!你給你的孩子吃了假藥,她的病怎么好得起來!”
“假藥?”那男人跳了起來,后頭的人也議論紛紛起來。
繡春皺眉道:“分明是你貪圖便宜,拿了我家的方子去別地抓的藥!想訛幾個錢,還特意弄了我家的包紙來蒙混。我給你瞧瞧,真正的犀角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
她話音剛落,便有伙計(jì)急忙取了犀角過來,兩種并排相比,果然,不用辨味,光是顏色質(zhì)地,瞧著就明顯不同。
那男人家里不寬裕,婆娘前日確實(shí)是心疼藥錢,又是個女兒,也不特別金貴,便去了廟會的地攤抓藥。見吃不好,想著來金藥堂訛錢,這才弄了張帶金藥堂戳蓋的舊紙包了藥找過來尋事。不想這么被戳破,見周圍人指指點(diǎn)點(diǎn)面帶鄙夷之色,臉頓時漲得通紅,訕訕地低頭下去,拔腿就要走。
“站住!”
繡春叫了一句。
那男人忙回頭,擺手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實(shí)在是家里窮,沒辦法了。求求大小姐,千萬不要送我去見官!”
繡春看了眼他破舊的身上衣衫,皺眉道:“把你女兒趕緊帶過來再看下。病情耽誤不得!錢不夠的話,可以先賒你,年底前還就行了。”
那男人一怔,臉更是紅了,垂下頭去低低道了聲謝,急忙便轉(zhuǎn)身回去。
圍觀的人紛紛贊嘆金藥堂行事厚道,繡春看了眼,正要回后頭去,忽然瞧見門口不知何時鉆入了個小孩,正用那種熟悉的鄙夷目光瞧著自己,竟是蕭羚兒。只是此刻,穿得像個尋常富家小公子而已。
繡春一怔,急忙上前,壓低聲問道:“你怎么來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