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解惑
茅山人丁不興,這是常事。
一個是茅山弟子招收的少,他們更講究緣法,普通人里面的有緣人萬中無一,而那些一心想要修行的人,又肯定不會選擇沒有太大前途的茅山,畢竟人都是自私的,誰愿意來茅山做那斬妖除魔的苦力呢?另一個原因,則是茅山弟子遍布天下,他們風(fēng)餐露宿,多數(shù)人就連茅山總部在哪都不知道,因?yàn)樗麄兇蠖嗍潜灰粋€游方道士找到,然后傳授了道法,就行走在人間。
茅山就是這樣一個奇怪的宗門,大貓小貓三兩只,就是有人打壞主意,也很少會針對茅山,但這圣教,卻偏偏連他們也不放過。
茅山弟子的憤懣,我都可以看得出來。
走到半山腰,老道推開攙扶著他的弟子,背著手說道。
“茅山弟子聽令!”
眾人拱手。
“是!”
看著白發(fā)在風(fēng)中飛舞的老道,我似乎猜到了他想要說什么,心中涌出一股悲情。
“立即離開茅山,兩人為伴,進(jìn)入蕓蕓世間吧,從此,不必再回來。”他如是說道,聲音不容置疑,但只有我能夠看到,他背對著眾人的眼睛卻是閉合,兩行濁淚從眼角落下。
“師祖……”眾弟子明顯震驚,有幾人情緒激動:“我們怎么可能在這危急存亡之際離開茅山?我們怎能拋棄山門?我們……”
“茅山從來就沒有什么山門,茅山的道,便是行走世間,百年來,不知道多少弟子踏入人間,茅山的名譽(yù),是那些離開山門的弟子們所積累下來的,卻是與我們這些留守山門的人沒有關(guān)系……你們陪著我這個固執(zhí)的老頭子,只能是虛度青春,枉費(fèi)了這一身道法……”老道輕嘆。
“可是我們……”有人落淚,但老道的話卻讓他們動搖了。
“走吧。”老道擺了擺手。
“那師祖你呢?”有人詢問。
“塵歸塵,土歸土,人各有命,無需操心老道,你們走后,也許會在這人世間,遇到茅山的前輩,到時候也能有個依靠,只是切記,萬萬不能墮了我茅山的名頭……出世,云游,老去,傳承,這是茅山弟子的一生,你們要謹(jǐn)記。”老道轉(zhuǎn)過身子,淚水已經(jīng)干了。
眾弟子大哭,跪倒在地上,沖著老道重重的叩了三個響頭,然后轉(zhuǎn)身離去。
一個又一個的弟子離開,老道的眼中又是驕傲又是不舍,但終究,卻都變成了頹然,他捂住胸口,吐出了一口血,我身形一閃,將他抱住。
“上山吧!”他勉強(qiáng)一笑。
這就是茅山的道么?
如果說天下修行門派在我面前展開的是一副波瀾壯闊的畫卷,那么茅山,就像是簡單到了極致的素描。
正如老道所說,出世,云游,老去,傳承,這是茅山弟子的一生。
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一路登頂,當(dāng)我看到那一排的茅草屋,以及正中間的木頭搭建的正殿的時候,迎面而來的卻是簡陋與寒酸,我喃喃問道。
“這就是茅山?”
“這就是茅山!”老道眼中有著驕傲。
我閉上了眼,一股來源于內(nèi)心深處的共鳴感,讓我陷入了沉思,在茅山所經(jīng)歷的這一切,讓我看到了修行者的另一面。
這是一種最為質(zhì)樸,在許多修行者眼里,幾乎是白癡的傳承,但這就是茅山。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但心境卻是波動很大,修行的另一面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讓我空前平靜。
“竟然有所感悟。”老道望著我,眼中劃過精光,也有艷羨之色,每一個修行者生出感悟的時候,都代表著要有提升了,他這一輩子蹉跎百年,也沒有任何一次感悟。
四個小時后,天已經(jīng)黑了,我才醒過來。
再睜眼看世界的時候,卻是只感覺到色彩鮮艷了許多,沒錯,現(xiàn)在是晚上,但我眼中看到的卻是波瀾的色彩,仿佛這天地間的黑與那一盞湖南的油燈,都充斥著各種微不可查的色彩一般,以前看不到,但現(xiàn)在我看見了。
邁步走入木屋之中,我看見了老道,還有平放在他木床上的男童。
“這個孩子,體內(nèi)蘊(yùn)含著滔天的怨氣,邪氣,還有恨意。”他聽到了我的腳步聲。
“我知道。”男童的事情,也是我上茅山的原因之一,我想知道茅山這等傳承久遠(yuǎn)的門派,有沒有救他的辦法。
“怨氣乃天生,邪氣由外灌注,恨意則是自己誕生,這個孩子,若不是你帶來,只怕我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將他掐死,哪怕這會讓我良心不安,但也是為了人間除了一個禍患。”老道絲毫不避諱,說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shí)想法。
“敢問道長法號?”我抱拳問道。
“你叫我徐老道即可。”他倒是隨意。
“道長與我卻是本家,這個孩子,的確是我決定上茅山的原因之一,不知道長可有辦法救他?”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本心為何,在葉夢瑤離去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對她本來也沒有什么恨意,她也只不過是個可憐人,而這個孩子,卻也是可憐,我決定嘗試救他,盡人事,聽天命。
“這個孩子受了很重的傷,內(nèi)傷外傷的倒是好說,但這傷勢,卻是讓其體內(nèi)的氣息不穩(wěn)了,我之前與你說過,怨氣乃天生,邪氣是后來灌注,恨意則是他自己生成的,三種氣息,使得他變得強(qiáng)大,但因?yàn)檫@傷勢,卻是讓這三種氣息開始互相吞噬了,在他的體內(nèi),早已天翻地覆,想救他,必須要凈化邪氣,怨氣,還有他心中的恨意,如此,才有一線生機(jī)……”徐老道摸著這孩子的脈搏,淡淡說道。
怨氣應(yīng)該是來自于紅衣小女孩的骨架,邪氣則是葉夢瑤跟顯圣仙姑刻意養(yǎng)的,從小的遭遇和見聞,早就讓這個孩子心性改變,人之初性本善,但他卻是意外,性本就為惡,滋生邪氣再容易不過,至于恨意,我卻是有些搞不明白,不知道他是在恨誰。
“那么要如何凈化他的怨氣邪氣和恨意?”我再次發(fā)問。
“我茅山有一青燈,乃是當(dāng)年三茅祖師流傳下來之物,青燈之中,藏有下茅之術(shù)一卷,另有驅(qū)邪妙用,以此燈照耀,可驅(qū)此子的外邪,但他的內(nèi)心之怨恨,還需要化解,正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yī),要有一親近之人,以魂魄出竅,冒險進(jìn)入青燈之中,化解此子心結(jié),只有這樣,才可能驅(qū)散他的怨恨,但這,有很大的危險。”老道沉思少許,慎重說道。
果然沒有來錯,茅山對于驅(qū)邪一道,卻是很有心得。
只是親近之人,卻是讓我難倒了,葉夢瑤不在,這個孩子還有親近之人嗎?我看著他沉睡的模樣,卻是輕聲一嘆,眼中涌出復(fù)雜,看來只有我去了。
我算他的親近之人嗎?
我不知道,但葉夢瑤說我是這孩子的父親,這個孩子,似乎也是這么認(rèn)為的,除了我,似乎就再也沒有人選了。
“青燈驅(qū)邪一事,稍后便可直接進(jìn)行,老道的時間不多了,趁現(xiàn)在還有口氣,希望能為你解惑,以報你對我茅山弟子的救命之恩,你還有一事,請說吧。”徐老道也沒有多問我跟這孩子的關(guān)系,目光始終平靜。
“那晚輩就不繞彎子了,我曾見一邪道妖人,此人境界,已經(jīng)到了真人的恐怖程度,他數(shù)十年前就已經(jīng)死去,但現(xiàn)在卻又再次復(fù)生,并且手中染血,這天下動亂,與那些進(jìn)入北海秘境之中的各大門派的核心弟子有關(guān)系,但那些死去的弟子,有半數(shù)都死在這人的手上……最讓人意外的是,此人師承,竟是來自茅山,他的道號叫做……”我正在說著。
咔嚓!
卻是老道捏碎了桌角,他的眼中爆出精光。
“上元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