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盡力
,最快更新十樣錦 !
于老板猛見眼前走來一位婦人,以他做了這么多年織品的目光,只一眼便看出這位身上披的紫色哆羅呢披風(fēng)絕非凡品,立即知道來了貴人,雖一時倒沒有認(rèn)出是哪一府里的貴婦,倒先趕緊躬身道:“還請?zhí)撇竭M(jìn)店內(nèi)看一看。”
云娘便笑,“于老板貴人多忘事,我是從盛澤鎮(zhèn)里來的。”
于老板抬起頭來再看,方認(rèn)出云娘,拍拍額頭笑道:“我實在眼拙,竟沒認(rèn)出杜娘子來。”又道:“其實也該想得到才是,武定侯府重新復(fù)了爵位,湯六爺也應(yīng)該回了京,杜娘子自然就來了。”
云娘頜首,“正是這樣。”
于老板便再三笑讓云娘進(jìn)鋪子里,“我們有專門招呼女客的精舍,還請杜娘子貴足踏賤地,進(jìn)來吃杯粗茶。”
原來他見了云娘穿著出眾,坐著華麗的馬車,帶著不少的從人,知她如今在武定侯府里的日子過得好,可心里卻不免疑惑,杜娘子如今擺出的架式仿佛正房奶奶一般。只是以她的身份,就算真進(jìn)了武定侯府,也不能是侯府嫡孫的正室。只是不好直接打聽,便還是依在江南時的稱呼。
云娘倒沒有注意,笑著走了進(jìn)去,“既然碰巧,我是要討杯茶的。”原來她亦有心想向于老板問些事情,便信步走了進(jìn)來,卻回頭吩咐,“江花和如藍(lán)跟我來吧,你們在外面等著。”
于老板卻豎起耳朵聽大家的答話,方才明白這位盛澤鎮(zhèn)上的杜娘子竟然果真成了武定侯府的六奶奶,這時才信了,神態(tài)越發(fā)恭敬起來。
云娘哪里留心他的神色,進(jìn)了門只用心在貨架上看,果然擺的都是盛澤鎮(zhèn)里常見的錦緞,并一些繡品。卻看著貨品并不甚多,竟有些架子是空的,想到先前聽過于老板要回江南養(yǎng)老的話,便問:“于老板果真要收了生意?”
于老板遂點頭,“正是,再將架上的貨都出脫了,我便買船下江南回鄉(xiāng)了。”卻問云娘,“不知六奶奶來此處是要買些錦緞?如果看上什么,只管拿,我給六奶奶都算最低的價。”
云娘便搖頭道:“我卻不是來買東西的,而是家里有一處鋪子就在不遠(yuǎn)處,原是租出去的,剛好到了期限,便來看看。”遂與于老板說了位置。
看來這位杜娘子不只坐穩(wěn)了六奶奶的位子,而且還能管著家里的產(chǎn)業(yè),于老板便趕緊笑道:“那家也是從外面來京做錦緞生意的,但是卻不大賺錢,更兼京城諸項費用皆貴,是以收了本錢不租了。”
云娘不由得奇道:“我剛站在街上,看這里人來人往,各家生意皆十分地興隆,怎么那家便做不下去了?”就說眼前的于老板吧,據(jù)說年青時赤手空拳地到了京城,從當(dāng)學(xué)徒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攢下不菲的家私,要回故鄉(xiāng)養(yǎng)老呢,怎么還會有人的生意做不好?
“京城就是再繁盛,也不是每一家的生意都好啊!”于老板又笑道:“若說原因,倘是先前六奶奶問我,我定然是不說的,如今我就要收了生意,告訴六奶奶也沒什么。”
親自接了茶放在云娘面前,娓娓道來,“那家進(jìn)的貨不高也不低,花樣不新也不舊,什么都走中庸之路,生意便只一般。這還只是其一,其二便是他家并沒有大宗的買家,只靠鋪子里往來的買賣,哪里能支持得了這里的房租、花銷?”
然后向云娘眨眼一笑,“你道年前我在你那里購得的妝花紗帕子是多少錢一塊賣出去的?”
云娘早知他定然不會少賺,那帕子他買來時一塊合五六兩銀子的價,不過運回京城正是年前最容易做生意的時候,且京中富貴人家又多,便笑道:“定然賣到十兩銀子往上了。”
“你說少了,”于老板便伸出兩根手指在云娘面前比了一比,又笑道:“還有自蘇娘子繡莊里拿的那些繡品,也都賣得十分火熱,沒有人不夸我的眼光好!”
云娘是真心被嚇呆了,一小塊帕子竟然能賣上二十兩銀子?當(dāng)初自己要了五兩還在心里惴惴不安呢,于老板實在太精了。但轉(zhuǎn)而也佩服起于老板,當(dāng)年自己之所以能織出荷花帕子,也是在于老板的提點之下,于是誠心道:“于老板,你的眼光果然是好!”
于老板便又笑,知杜娘子一定是要親自做錦緞生意了,便告訴她,“這些還只是散貨的小生意,另有大宗的生意,出息更大。
”
“什么樣的大宗生意?”
“自然是公侯伯府、高官貴人的生意了,”于老板卻不肯點出府第,只道:“你想大戶人家每年主子們做衣服、下人做衣服、家里紅白喜事要用多少錦緞?且他們那樣的人家,都專門有管采買的,只要打點好他們,什么價還不隨便要?”
見云娘十分用心地聽,便又幫她計議道:“六奶奶果然要做綢緞生意,便向府里的當(dāng)家奶奶打個招呼,以后武定侯府里用的所有錦緞皆向六奶奶的鋪子買,只這一項便能支撐一家鋪子了。若是再與相熟的親戚們說一聲,銀子還不是隨便賺?”
若是云娘沒有嫁進(jìn)武定侯府,自然也會覺得于老板說的很對。但是眼下她卻明白于老板的想法只是一個商人的想法,而卻不合自己這位武定侯府的六奶奶用。
自己若是與大嫂商量在自家的鋪子買錦買綢,大嫂一定會立即答應(yīng),但是從此以后,自己便在她面前再無顏面。可以說,與其與武定侯府做生意,還不如直接向府里要銀子好看些呢。
論起云娘對大奶奶,一向是極恭敬有禮,自然因為她是長嫂,可是心里其實對她頗有些不以為然呢。眼下杜云娘想做生意,哪里會靠她?
于老板一向打交道的人不外是公侯伯爵人家的采買,是以根本參不透云娘的心思,笑盈盈地教了她一些生意經(jīng)后,便笑道:“六奶奶,你既然有心要開一家錦緞鋪子,不如就將我這里的余貨都接了下來,豈不省心省力?”
杜云娘方才已經(jīng)細(xì)看過貨了,她于織錦一道十分用心,自然識得這些錦緞的的花樣成色如何,也是認(rèn)可于老板進(jìn)的貨果真都是上佳的,眼下正是過了年后的余下的尾貨,她心里倒已經(jīng)認(rèn)定可以接手。
只是于老板之所以將余貨交給自己,自然是圖個省心、便捷,可是自己接他的尾貨,自然也要有所圖——于是云娘便蹙眉道:“我是有心要做點錦緞生意,只是一時之間哪里能這樣快呢?”說著板著手指頭算道:“將鋪子收拾起來,又要雇伙計,又要買貨架……我一時竟然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呢。”
于老板要收了生意,現(xiàn)在聽云娘如此一講,倒覺得十分地接恰,“我這里原來就是綢緞鋪子,所用的物件也都齊全,不如就全轉(zhuǎn)給你。就是我這里的伙計們,六奶奶也正可以挑了好的到你的新鋪子里。”
兩人一拍即合,商談了價錢,于老板自然不肯讓太多,云娘笑道:“于老板生意是做老了的,怎么不明白現(xiàn)在壓著這些貨慢慢賣,自然比一躉轉(zhuǎn)給我收到的銀錢要多,但是再除了鋪子、日常花銷,便不劃算了。如今于老板立即將所有的東西都轉(zhuǎn)了我,鋪子立即可租可賣,伙計立即就可以遣走,這要省上多少呢?”
于老板便笑了,“杜娘子,如今你已經(jīng)是武定侯府的六奶奶了,家財無數(shù)的,怎么還好與一個生意人斤斤計較?”
武定侯府有多少家財,與自己又有什么關(guān)系?就是玉瀚,因為不是嫡長子,能分到的也不會太多,而且誰還會嫌銀子多呢?云娘才不會被于老板此話所將,只道:“若不是為了賺錢,我又何必開鋪子呢?在商言商,我自然要壓一壓價格的。”
又向于老板一樣樣地核起東西的錢數(shù),“如此于老板并不虧的,可是?”
云娘畢竟是盛澤鎮(zhèn)的人,又織錦多年,錦緞的進(jìn)價哪里能瞞得過她?于老板見她說得明白,也曉得不可能騙得過她,因急著回江南造房,終還是應(yīng)了,“既然如此,就都聽六奶奶的,我就是虧些也認(rèn)了。”
兩人便將細(xì)事都商量好了,定下幾日后交割,方才分開。云娘又去了自家的鋪子,思謀了一番回了武定侯府。
方回到芍藥苑中,就知大奶奶一早便打發(fā)人來請自己過去,說是商量祖父壽辰之事。云娘遂先不換衣裳,直接去了大嫂處,一路上一免想,大奶奶找自己究竟為了何事呢?她定然不是真心與自己商量祖父壽辰的事!
祖父的壽辰就在幾日后,武定侯府里從半個月前就開始一樣樣地準(zhǔn)備起來。云娘眼見著大家都忙成一團,可是自己卻是被除外了。既然大奶奶根本沒有要自己幫忙的意思,倒也不好太上前,仿佛要多管著家事,討人嫌似的。
且云娘有了空閑,倒正好將六房的事打點一番,所以才能有出府看鋪子的事。
只是眼下大奶奶卻又找自己商量什么?
但是不管怎么樣,大嫂要自己過去商量,云娘自然要去的。
方才走到大奶奶正院近前,就見來往穿梭著許多人,個個步履匆匆,云娘走了進(jìn)去,就見大奶奶正坐在桌前,身后跟了幾個丫頭,各有執(zhí)事,有拿著帳本記事的,有拿著對牌的,又有拿著長長的單子正念著什么的,下面又有許多的管事媳婦,正回著事。
大嫂見了云娘一向極親熱的,眼下便笑著站了起來攜她的手一同坐下,“我這里亂得不成樣子……”又讓倒茶,然后笑道:“祖父壽辰一事,雖然家里不打算大辦的,但祖父的威望畢竟還在,來的人恐怕也不會少,男客既多,女眷也是一樣的,我們所有做小輩的都要盡一份力……我就想把廚房的事情都交給六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