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加擔子
    進入其中一部電梯,秦凡發(fā)現(xiàn),這部電梯是直達四樓。
    想一想也就釋然了。
    能在四樓辦公的大概都是部里的領(lǐng)導(dǎo),專用電梯是方便領(lǐng)導(dǎo)們出行。
    1-3樓才是其他工作人員的辦公地點。
    高秘書帶著秦凡來到一間辦公室,他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里邊有一張桌子,三部不同顏色的電話擺在一角,旁邊還有沙發(fā)和綠色盆景。
    “秦先生,請稍等,我去通報一下?!备呙貢吐曊f。
    他又快走幾步,輕輕推開辦公桌后邊的一扇門。
    原來,這是一個套間,最外邊是高秘書的辦公地點,里邊才是李部長的辦公室。
    高秘書從里邊走出來,“秦先生,李部長現(xiàn)在正有空,請進去吧。”
    秦凡點點頭,就推門進入。
    李朝華正坐在寬大的紅木辦公桌后,看著手中的文件。
    這間辦公室就大了很多,還帶著小型會客廳。
    見到秦凡進來,李朝華放下手中的文件,指了指辦公桌對面的椅子。
    笑著說:“秦先生,你請坐。”
    秦凡走過去坐在了李朝華的對面,做出準備聆聽指示的樣子。
    這時,高秘書再次進來,端來一杯茶水放在秦凡面前,又給李朝華的茶杯續(xù)滿,才悄悄退了出去,輕輕合攏房門。
    李部長和藹地笑了笑,“秦先生,從港都一別,有一年多了吧?!?br/>
    “是的,時間很快啊。”
    秦凡不知道李朝華叫來自己是干什么,只有先順著對方的話回答。
    “在京城還習(xí)慣吧?”
    “呵呵,習(xí)慣,雖然離開多年,畢竟這里是自己的家?!?br/>
    李朝華點點頭,“你可能很奇怪,為什么會請你過來吧?!?br/>
    秦凡沒有接話,只是靜靜地等待對方的下文。
    “嗯…你先看看這個?!?br/>
    李朝華從抽屜中翻出一個文件夾,打開看了看,翻轉(zhuǎn)過來推到了秦凡面前。
    秦凡狐疑地拿起來一看,上邊是一份名單,大約有十幾人。
    分為中醫(yī)、西醫(yī)。
    在中醫(yī)一欄,爺爺姜城的名字赫然在最前,下邊是沙回舟、于有道,還有個預(yù)備一欄,張圣杰、房學(xué)林就在其中。
    如果不算上預(yù)備的,中醫(yī)只有姜城、沙回舟、于有道,而西醫(yī)占了七人。
    預(yù)備一欄中,差不多也是2:1的配置。
    后邊有一欄年齡顯示,在中醫(yī)里,最年長的是姜城快滿85歲高齡。
    里邊最小的是張圣杰,也是62歲了。
    沙回舟、于有道都是七十來歲的人。
    不過,在姜城后邊有個備注欄,里邊竟然備注秦凡的名字,還特意用紅色的筆圈了起來。
    秦凡心中隱隱猜到一些。
    他依舊問:“李部長,能不能詳細說一說?!?br/>
    “秦先生,你大概也猜到一些,是的,國家準備給你加擔子了?!崩畛A看著秦凡說。
    聽到這里,秦凡赫然有些明白過來,伊老在家宴上說的那句“我贊同”的弦外之音。
    那是他們上層在統(tǒng)一意見,準備要他進入真正的大醫(yī)行業(yè)。
    李朝華頓了頓,又接著說:“這幾年,你在中醫(yī)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br/>
    “雖然你很年輕,但卻獲得國醫(yī)圣手獎,對國家忠誠,熱愛中醫(yī)事業(yè)?!?br/>
    “不少老首長都對你是贊賞有加,在國際上,也非常具有影響力…?!?br/>
    李朝華就和秦凡談起正事來。
    其實,秦凡從臨海步步走來,雖然人不在體制內(nèi),但對體制內(nèi)的一些事還是有所了解。
    一般從省一級開始,就成立有專門的保健小組,一般是由各醫(yī)院最權(quán)威的專家來組成。
    京城這里是中樞機構(gòu),肯定是存在這種核心保健組。
    這個保健組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中樞首長們的身體健康。
    首長們工作繁忙,要日理萬機,時間非常寶貴,總不能為個小病還要前往醫(yī)院排隊等候吧。
    這就是有保健組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保健組還附帶特殊任務(wù),比如某某首長要出國訪問,有外事活動。
    身邊的標準配置都是兩個西醫(yī),一個中醫(yī)。
    主要是負責保障出訪期間,外事活動中首長們的身體健康。
    如果沒有出訪任務(wù)、外事活動,依舊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平時是免不了要臨時給首長們出診。
    這也是家宴那天,伊老的秘書找秦凡要名片的目的,算是有備無患吧。
    姜城最后一次隨大首長出行,還是79歲,從那以后,就沒有再接到出行任務(wù)。
    現(xiàn)在大部分出行,都是沙回舟、于有道在保障首長們的身體健康。
    房學(xué)林、張圣杰都只能算是備用人選。
    而四大醫(yī)學(xué)傳世家族中的姜天睿、姜詩文、魯鄲、王希蓉等都沒有入選。
    這中間除了醫(yī)術(shù)上的考慮,還有個人思想、忠誠度的考量。
    對秦凡的觀察,從給張老治病后就已經(jīng)開始。
    姜城年事已高,開始頤養(yǎng)天年。
    沙回舟和于有道的年齡也逐漸越來越老,有時候只能從備用人選中挑選。
    民間倒是有一些比較突出的好中醫(yī),但大多數(shù)只是某一方面突出。
    并且,遠水解不了近渴,很多人還不愿意進入這個行業(yè)。
    這就不得不讓年輕的秦凡,盡快加入到其中。
    說起來,這還真是中醫(yī)的一個尷尬局面。
    學(xué)中醫(yī)的人本來就比西醫(yī)少,有所成就的更是百不存一。
    層層篩選后,更是鳳毛麟角。
    最重要的一點,在大首長身邊辦事,必須是各個方面都經(jīng)得住考驗的人。
    反觀秦凡,除了人年輕得有些太離譜,各個方面都很優(yōu)秀。
    關(guān)鍵是醫(yī)術(shù)過硬,還深得不少首長們的喜歡。
    秦凡靜靜地聽著李朝華的談話,沒有任何情緒變化。
    在這一刻,他想到前來京城給張老治療肝病,是爺爺姜城在暗中推動。
    只怕從那時起,姜城就已經(jīng)有這方面的打算。
    但同時,秦凡心中很清楚,站得越高責任越大,特別是給中樞首長們治病,容不得半點馬虎。
    俗話說,天威不可測,這是真的伴君如伴虎,還是一群虎。
    這也是許多名醫(yī)不愿意進入這個行業(yè)的原因,利弊參半。
    “秦先生,今天找你正式談話,就是想了解下你的想法?!?br/>
    李朝華帶著微笑看著秦凡。
    說實話,他受命找秦凡談話,還是捏了一把汗。
    他在港都接觸過秦凡幾次,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不喜歡被束縛。
    加入到保健組中,雖然已經(jīng)站在了大醫(yī)之列,可個人的犧牲也很多。
    見秦凡遲遲不表態(tài),李朝華有些暗暗著急。
    (作者語:秦凡入京后,平定四大家族,本書的下卷故事就已經(jīng)開始,每個出場人物和事件都是對以后發(fā)生的故事進行鋪墊,打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