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六 藍(lán)田縣驪山觀
李鄲道看著丹爐之中,還有一些小丹丸,略顯金銀之色。數(shù)數(shù),一共有七枚。
加上飛走的兩個,就是九枚了。
“倒也是靈丹。”李鄲道將其中五顆,以五方之陣,任然放在泉眼之中,此丹金石,不會化于水中,但也會代替白龍等,將此處水質(zhì)繼續(xù)變好。
如此百姓不會斷生,剩下兩枚,也是寶物,或許有一日可以用到。
龍女心心念念,此時變回原型:“他們又可重來,真是好命。”
李鄲道認(rèn)定那便是日后真武座下龜蛇。
不過由龍煉成蛇,低了不止一個檔次啊。
但是想到,跑掉的白龍,或許那才是玉湖神女真正的去處。
而且還多煉出了這些靈丹。
其實收獲最大還是這個黃金三足烏,是煉丹的好寶貝,當(dāng)然對敵也不錯。
只不過,這絕對不是金烏煉制,應(yīng)該是古蜀國的法器,他們是有三足金烏崇拜信仰的。
將其收入囊中,李鄲道又仔細(xì)看了,此石室確實什么都沒有。
若是仔細(xì)巡查,便只有一些白龍身上掉下的毛發(fā)。
李鄲道覺得不錯,或許可以用來制筆。
龍女此時又幽怨:“你可好狠的心,要將我給那玉湖神女殺了吃了。”
“我正不想去洞庭,到時候回我叔叔一句,你在路上被白龍吃了。”
李鄲道毫無愧疚感:“你五次三翻的惡心到我了,只是我不亂殺,你雖然惡心,但確實沒有惡行,我自持戒,不因喜惡而殺生,你該慶幸。”
龍女這才一驚,徹底認(rèn)清眼前這個人是個道心通明的,自己從來傲人的資本,在他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或者說李鄲道不是個男人。
瞬間老實下來。
出了水洞。
便見此處四月,但野花遍地又開,自帶一股別樣道韻,影響著福地。
“此處或可為,老君煉丹處,引為福地。”
李鄲道再回村莊,跟著他們說自己已經(jīng)見過了泉神娘娘,講述了一個經(jīng)過自己改編的白龍和神女的故事。
同時也勸說他們廢除那樣的祭祀。
村民愚昧,以為神跡,半信半疑,但隨著又有人信誓旦旦,說的確小時候在溪水邊見過一條白龍。
……
莊稼漢十分自豪,要再邀請李鄲道在他家住幾天。
但李鄲道自覺在此地事了,不必多呆,便謝絕了好意,繼續(xù)向南而去了。
往后此村泉水,更為出名,乃至其涼茶,酸梅湯之類的,更是名號悠揚(yáng)。
直到后面又有弟子在此選址建觀,追隨李鄲道的行跡腳步,在此建觀。
……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李鄲道的水行三陰戮妖刀炁已經(jīng)修到小成了,因此心情不錯,哼著歌走在路上,打算準(zhǔn)備修煉木屬三陰戮妖刀炁。
不過沒有材料,若是砍死一些木精,木魅,或者山林枯寂之地,或者可以采煞。
李鄲道便將重心放在了內(nèi)丹術(shù)上,采黃芽,煉玉液,燒金鼎,摶丹泥,龍虎教會,四象齊神。
除此之外,還要收伏腎中魄,此是收伏第三魄,乃是雀陰。
降伏這一魄,李鄲道就可以徹底不用擔(dān)心精炁外泄,無緣無故,被人感應(yīng),給自己生出個兒子來之類的事情。
這種事情古代志異還不少。
比如一書生,對著一副仕女圖沖,導(dǎo)致畫中人懷孕,生出個畫中子來。
比如進(jìn)京趕考的書生,深夜寂寞,拿著春宮圖在小樹林里沖,導(dǎo)致桃樹,柳樹之類的懷孕,生下來個什么東西。
還有最出名的就是在山洞里沖,結(jié)果那山洞是山中石怪的風(fēng)流穴,然后石頭怪懷孕了。
這種事情說不清楚……
這些是書生的戰(zhàn)績,還有某些帝王的母親感應(yīng)受孕,那更是離奇,什么夢中與龍交,河邊洗澡受孕……
李鄲道之前鎖了金鎖玉關(guān),不能泄其真炁,現(xiàn)在若是降伏雀陰,不僅真炁不泄,連著神意也不泄。
省得精神戀愛,也能搞大別人肚子。
只不過似乎是之前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經(jīng)常虧損腎水,此時腎水略有些不足,要降伏雀陰還要一些火候。
李鄲道打算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谷雨那日,煉一些無根水,來填補(bǔ)腎水。
除卻雀陰魄,還有奇經(jīng)八脈之中還有六脈也需要打通。
龍女見李鄲道一路上不是給人治病,就是修行,并不多跟自己交流,心中十分無趣。
便也耐心煉起了控水之術(shù)。
李鄲道行得不快,走走停停,遇到村莊便進(jìn)去,一日走個十幾里路便罷。
這走了幾日,竟發(fā)現(xiàn)來到了藍(lán)田縣了。
藍(lán)田縣離著京城并不算很遠(yuǎn),穿越唐朝必藍(lán)田開局,倒是個種田的好地方。
藍(lán)田位于秦嶺北麓,關(guān)中平原東南部,東南以秦嶺為界,北以驪山為界,其中藍(lán)田玉更是出名,所謂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實乃一處人間盛居。
李鄲道要往南去,便要越過秦嶺淮河,必經(jīng)藍(lán)田縣。
李鄲道也是懷著別樣的心情,入藍(lán)田的。
藍(lán)田是大縣,又是兵家重地,因此城門都有許多士卒看守,檢查來往人員的路引。
李鄲道自然是有路引的,龍女不知道什么時候也變出一份路引來。
“驪山觀”李鄲道在藍(lán)田行走,欲尋一處地方歇腳,便看見一處香火鼎盛的道觀。
驪山本是秦始皇建造阿房宮的地方,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驪山不僅僅是秦始皇阿房宮舊址,也是上古地皇女媧立治所在,更有傳聞山中有驪山老母尊神。
李鄲道也聽說過毛女大仙,是驪山老母的弟子,秦始皇陵中服食不死藥之人,一身白毛。
前些日子,終南山出土不死之藥,便有野人作亂的傳聞。
這驪山觀,供奉的正是驪山老母。
漢書中言:驪山老母是戎胥軒的妻子,并為戎胥軒生育了后代。
而戎胥軒是秦始皇的先祖。所以“秦地”多崇拜這位老母。
李鄲道欲在此掛單,卻發(fā)現(xiàn)其中修行俱是坤道,并無乾真,一時躊躇不前。
不過想著瞻仰老母圣像,路過總要燒一柱香,以明洞神之道。
想通這點(diǎn),便欣然前去,參拜一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