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后宮
,昏君[重生] !
攝政王蕭君燁被新帝親自從天牢里接了出來,還被接到了甘泉宮里,與新帝促膝長談、抵足而眠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宮里宮外。
一部分人覺得新帝此舉,乃是為了朝廷大義——畢竟,那位攝政王曾經(jīng)在邊境勇破匈奴的戰(zhàn)事,到現(xiàn)在還有人口口相傳,說書人也愛說攝政王經(jīng)歷過的奇戰(zhàn)。大興朝有這樣的將領(lǐng)在,想來無論是北面的南北匈奴和鮮卑族,還是南面的突然造反的三個異姓王以及虎視眈眈的僅存的三個同姓藩王,大興朝都會有了反擊和鎮(zhèn)壓之力。
可是這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而已。
還有一部分人只覺事不關(guān)己,自可高高掛起,雖然是聽到了這件事,也將攝政王從前罔顧新帝龍威以及離奇身世的事情都好生八卦了一通,可是,八卦歸八卦,這等人卻是并不關(guān)心國事——當(dāng)然,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尚且還要為了生計而忙忙碌碌,起早貪黑,最多也只有個八卦的功夫,其余時候,還是要繼續(xù)為活著而忙碌。
當(dāng)然,除了大部分的平民百姓和主戰(zhàn)派,朝中不免還有不少的主和派。
對這些人而言,一來戰(zhàn)事唬人,若是贏了,自是最好,若是輸了,新帝一惱,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二來一旦大興有了戰(zhàn)事,自然是需要派遣諸多武將和文臣往邊境以及云貴之地去,這些人有些不乏身在其位的,平日可以待在洛陽這個富饒的帝.都懶懶散散,但是一旦有了戰(zhàn)事,這些人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如此,他們自然是不愿意開戰(zhàn);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心中太清楚大興朝幾位皇帝的脾性了。平日里,或許皇帝還能再一定范圍內(nèi)容許一些貪官污吏和賄賂官吏的商人,但是一旦要起戰(zhàn)事,因戰(zhàn)事消耗巨.大,皇帝就會嚴(yán)加督促各個地方的官吏,甚至親自指派人去各個地方嚴(yán)查貪官污吏,一旦查到,必然是要行抄家之舉。這樣既能懲治了貪官,也能為戰(zhàn)事供給提供一大部分的錢財,大興朝的幾位皇帝,向來是喜歡這般空手套白狼的。
因這些緣故,有些人自然是不想開戰(zhàn),無論是對著虎視眈眈的外寇,還是對著地處偏遠(yuǎn)的云貴之地的三個異姓藩王,他們都只愿意安安靜靜的在洛陽城里過富裕日子,不愿意做任何一件有可能會改變?nèi)缃竦陌卜€(wěn)日子的事情。
而這些人既然不愿意開戰(zhàn),那么,自然是要想法子勸說新帝。
只是,新帝雖瞧著面嫩良善堪為仁君,然而性子卻頗為強(qiáng)勢,一旦打定了主意,顯見就是個絕不肯回頭的。而依照新帝之前在朝堂上的表現(xiàn)來看,這位新帝……顯見就是主戰(zhàn)派的。
他根本就打算好了要開戰(zhàn)。
否則的話,也就不會親自去天牢里,絮絮叨叨“說了大半天話”,才終于把這位攝政王給從天牢里“請”了出來。并且單單是“請”出來還不夠,新帝還特特邀請了這位攝政王住進(jìn)了皇帝的寢宮甘泉宮,說是要秉燭夜談、抵足而眠……
如此種種,無論眾人心中如何作想,顯然都已經(jīng)猜到了新帝的打算——新帝是要開戰(zhàn)的,并且還是藩王之戰(zhàn)和對匈奴的戰(zhàn)役同時開戰(zhàn)。
即便如今并非是開戰(zhàn)的最佳時機(jī),即便他們其實(shí)有可能對一方示弱,然后先收拾了一方,養(yǎng)精蓄銳之后,再去收拾另一方的。
這位新帝,顯見是打定了主意,定要好好的揚(yáng)大興國威的!
如此情形之下,那些主和派幾乎無法可想,就只能將主意打在了蕭無塵親自去“請”出來的蕭君燁身上?!灰麄兡茏屝碌蹎⒂貌涣耸捑裏钸€有蕭君燁從前的手下能將,那么,這仗估計就打不下來了?就算要打,新帝大約也只能顧得了一邊,顧不來另一邊了吧?
這些人心中這般打算著,自然是開始收集蕭君燁身世的證據(jù)和證人——因?yàn)槭挓o塵之前并沒有將前朝皇室的人全部殺死,畢竟,那些前朝皇室的成年人就罷了,犯了錯,自然該死,可是,那些剩下的孩童和一無所知的女眷,蕭無塵自然不能殺他們,只能將他們?nèi)︷B(yǎng)在了洛陽城。
而那些主和派的人,自然是想了法子,打算利用這些人來把蕭君燁的身世公告天下,讓天下都知道蕭君燁乃是前朝皇室血脈,如此的話,蕭無塵如何還能用他?如何還敢用他?即便是蕭無塵敢用,那天下人如何肯信他?而大興朝的將士,又如何肯聽一個前朝皇室之人的命令?
而軍中命令不能被執(zhí)行,豈非就是將蕭君燁弄成了一個被架空的將領(lǐng),既被架空,又要來何用?蕭無塵用這一個無用的將領(lǐng),又如何能打得勝仗?
這些人這般想著,自然就開始將蕭君燁的身世四處傳播開來。
等到蕭無塵和蕭君燁都聽聞此事的時候,已經(jīng)是蕭無塵將蕭君燁從天牢里頭接出來的第三天了。
蕭無塵聞言,微微挑眉,一面端著手中花茶,輕輕啜飲,一面看向在勤勤懇懇為他批閱奏折的蕭君燁,道:“皇叔以為,當(dāng)如何處置此事?”
蕭君燁先是抬眸看他一眼,露了個笑容,揚(yáng)了揚(yáng)手中折子。
蕭無塵了然點(diǎn)頭,等著蕭君燁批閱完了手中那一張折子。
蕭君燁很快就將手頭的那一張折子批閱完了,低頭往下一數(shù),覺得剩下的折子著實(shí)不算多了,待他和蕭無塵說會子話再來批閱,倒也不會耽擱太久,于是就起身,凈手之后,坐在了蕭無塵身側(cè)。
“這件事遲早會發(fā)生?!笔捑裏畹?,“朝中臣子,有人主戰(zhàn),有人主和,那等主和之人,自然不想這場戰(zhàn)事發(fā)生。既不愿意戰(zhàn)事發(fā)生,自然要千方百計的想法子阻止無塵。而我的身世又在那里,偏偏前朝皇室還有些婦孺幼小活著,他們想要用最簡單的方法,自然就是要利用我的身世,讓無塵手下無人可用,這場戰(zhàn)事,自然也就打不起來?!?br/>
蕭君燁沒說的是,如果讓那些人利用他的身世的事情成功,蕭無塵這場戰(zhàn)事不但打不起來,恐怕還會被那些有心人鉆了空子,干脆讓大興朝開口對南北匈奴甚至是南面的三位異姓王示弱。
而蕭無塵身為帝王,一旦公然示弱,那就是流傳千古一事。蕭無塵的名聲,自然也就被全毀了。
蕭無塵聞言,微微挑眉:“所以呢?皇叔打算如何處置?”
蕭君燁瞧著蕭無塵一副事不關(guān)己的模樣,失笑,道:“如何處置?這自然是要看陛下的意思了。陛下若是要我認(rèn)了這個身世,我自然要認(rèn);若是不要我認(rèn),那么我自然也可不認(rèn)。”說罷,頓了頓,又道,“不過,無論認(rèn)或不認(rèn),是前朝皇室遺留血脈或是大興朝的攝政王,只要無塵需要皇叔去征戰(zhàn)沙場……皇叔都不會輸?!?br/>
這是他的無塵的大興,守護(hù)了大興,就意味著守護(hù)好了他的無塵,蕭君燁當(dāng)然不允許自己輸。
無論他的真實(shí)身份究竟如何。
蕭無塵聽了,立刻就笑了。
他忍不住放下茶盞,伸出一手,故意抬起蕭君燁的下巴,道:“朕一直都相信皇叔的忠心,相信皇叔無論是做文官還是武官,都會勤勤懇懇,忠心不渝?!?br/>
蕭君燁低低的笑了起來,他看著蕭無塵,道:“這個么,無塵覺得是就是了。臣只知道,臣的忠心和勤懇,無論是在床下,還是在床上……都不會變?!?br/>
然后蕭君燁就瞧見蕭無塵正瞪大了眼睛瞧他,一雙桃花目里頗有些不可置信,只是耳朵尖突然微紅。
蕭君燁定睛看了一會,就順著蕭無塵托著他下巴的手,開始緩緩上前,湊近蕭無塵的臉,反手托住了蕭無塵的下巴,親了上去。
他既說了,無論是床下還是床上,都定要勤勤懇懇,那么,他自然要好生表現(xiàn)一番。
比如現(xiàn)下的床下……
蕭無塵在被親吻的暈暈乎乎之中,只覺身上一涼,再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自己已經(jīng)被皇叔抱著往溫泉池中大步走去了。
他暈暈乎乎之中,很輕易的瞧見了外頭的天色——正是秋高氣爽、秋陽高照的大白天……
所謂周公之禮不行于日,他的皇叔,難道只記得“勤勤懇懇”四個字,忘記了這句話了么?
唔,此事不妙,不妙啊。
奈何于蕭君燁而言,箭在弦上,豈能不發(fā)?
尤其美人在懷,誰還愿去會周公?
自是顛鸞倒鳳,好不銷.魂。
至于那些煩心事,還有桌案上的奏折……誰還記得?
……
阮公公帶著阿藥幾人在外頭等得太陽都落山了,才聽到了攝政王喚他們進(jìn)去的動靜。
一眾人默然無語——好吧,雖然這二位的歡好之事多了些,歡好之地也格外的多變了些,時間還長了些,事后他們收拾起來也麻煩了些……但是,想到新帝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那位攝政王亦是越發(fā)的意氣風(fēng)發(fā),他們還是暫且認(rèn)了吧。
且無論他們認(rèn)或不認(rèn),他們家陛下都認(rèn)定了攝政王,他們也只得默默地認(rèn)命,開始收拾起來亂七八糟之中又頗有些纏.綿.悱.惻余韻的溫泉池……
蕭無塵和蕭君燁在溫泉池里鬧了一通后,蕭無塵懶洋洋的歇著,蕭君燁則是批閱之前沒有批閱完的奏折——他和蕭無塵相處太久,早早就能模仿蕭無塵的字跡,也正因此,朝中眾臣這幾日才沒有再繼續(xù)“規(guī)勸”蕭無塵莫要再讓蕭君燁代批奏折的事情了。
蕭無塵懶洋洋的坐著,等著待會緩過勁來了,就和蕭君燁去用晚膳。
晚膳之后,二人就慢慢走著,去宮中的湖心亭去看荷花。
——自從蕭無塵把蕭君燁給關(guān)了,又收拾了皇太后沈氏之后,后宮原本的那些妃嬪,凡是有子女的,蕭無塵都讓她們跟著子女或養(yǎng)子女去??;沒有子女的,若是過了知天命的年紀(jì),蕭無塵也允許其娘家人將其接回家中養(yǎng)老,當(dāng)然,身為太妃的月錢和賞賜等等,仍舊不變;其余生下的妃嬪,才會被安排在宮中養(yǎng)老。
蕭無塵也算是皇帝里頭比較厚道的了,特特多劃了幾座宮殿來,讓先皇的那些妃嬪去居住和游玩,只是言道終究是男女有別,庶母和嫡子也不好太過接近,于是只讓她們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生活,其余地方,無令不得入。
而蕭無塵自己又沒有妃嬪,因此這偌大的后宮,都成了他和蕭君燁可以游玩的地方。
二人剛用完晚膳,就慢慢走著,一面消食,一面小聲說著話。等到了湖邊時,蕭君燁看著湖中荷花不錯,于是就和蕭無塵各自帶了驅(qū)蚊蟲的荷包,一起上了條小船,泛舟湖上。
當(dāng)然,劃槳的自然是蕭君燁。
蕭無塵白天時“受累”了許久,此刻自然是無甚力氣,就盤腿坐在船上,頗有些不羈。
蕭君燁則是一面劃槳,一面看著蕭無塵,臉上帶笑,心中只覺他的無塵無論是甚么表情,甚么動作,都是極好極好的。
二人起初沒有說話,后來蕭君燁不知想到了甚么,才問起了今日二人*前,一起商量的事情。
他倒不是當(dāng)真沒有主意,只是不知道,他的無塵是怎么打算的。
——于他來說,若是當(dāng)真認(rèn)了前朝皇室的身份,雖說會有些麻煩,但也不會太過麻煩,他的無塵都在他身邊了,其余諸事,再麻煩又能麻煩到哪里去?若是不認(rèn)這前朝皇室身份,蕭君燁自然就更加沒有煩心事了。而他這個攝政王,自然就能越當(dāng)月穩(wěn)。
蕭無塵聞言,想了想,托腮看向蕭君燁,道:“朕倒是覺得,皇叔可以借這次的機(jī)會,脫離蕭家皇室。”
蕭君燁微微有些意外,但脫離蕭家皇室,對他來說,也并非甚么壞事,聞言就點(diǎn)頭:“也好。”雖然脫離蕭家皇室之后,承認(rèn)了前朝皇室的身份,對他帶兵打仗和繼續(xù)跟在蕭無塵身邊,都頗有些麻煩,但那只是小麻煩而已,蕭君燁自是不會太過在意。
反而是蕭無塵見蕭君燁這般容易就接受了這件事情,臉上微微有些懊惱,瞪了蕭君燁一眼:“皇叔竟是當(dāng)真不愿意做我蕭家人么?”
蕭君燁:“……”難道不是他的無塵嫁給了他了么?
不過蕭君燁雖心中這般想著,但到底是沒把話說出來。
蕭無塵見了,這才心中舒服了一些,然后就不肯讓蕭君燁繼續(xù)劃船了,而是趴到蕭君燁背上,道:“那前朝皇室,根本不曾對皇叔講過什么情分,也不曾對皇叔有過親情,因此他們那等親人,不認(rèn)也罷;而蕭家人……”蕭無塵一頓,道,“皇叔倒也不適合這個身份。倒不如,朕為皇叔,重新選一個青青白白的身份,認(rèn)了那個身份可好?”
蕭君燁沒有想到蕭無塵是這般打算的,想了想,自然不無不可,就拿起蕭無塵伸到前頭的手,放在月光下瞇著眼睛賞玩了一會,然后又放到唇邊,輕輕咬了一口,道:“好?!?br/>
……
于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承寧帝竟會在將攝政王蕭君燁留宿在宮中十日之后,又從民間將蕭君燁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還有幾個兄弟姐妹接了過來,在朝堂之上,當(dāng)眾滴血驗(yàn)親,這才讓蕭君燁真正有了父母家人。
當(dāng)然,這也使得所謂的蕭君燁乃是前朝皇室的傳言不攻自破。
蕭君燁雖然做不得攝政王了,但卻因從前的軍功,被封為正二品鎮(zhèn)國大將軍,賜大將軍府。
其家人亦有封賞。
朝中眾臣皆不曾料到承寧帝會為前攝政王做了這么多,更沒有料到,這位前攝政王,當(dāng)真是民間普通百姓所出——滴血認(rèn)親古法有之,雖說不能說完全就對,但朝中也有六七成的臣子都信此法;而不信此法的人,在他們在朝堂上看到了蕭無塵找來的蕭君燁的母親和外祖父的長相時,立時就都閉了嘴——好么,都說蕭君燁長得像從前的太.祖幼弟留下的畫像,現(xiàn)下看來,蕭君燁的“母親”和“外祖父”,比蕭君燁還要像那位太.祖幼弟。而蕭君燁和二人的相貌,更是有七八分的相似。
又有那位母親的的確確曾經(jīng)在蕭君燁的養(yǎng)父家鄉(xiāng)的客棧丟失過一個嬰孩,當(dāng)時還正兒八經(jīng)的報過案,因此處處尋來,處處都能證明蕭君燁的“身世”。朝堂上又吵鬧了幾日之后,終究是無法再拿著蕭君燁的身世做文章了。
只要蕭君燁不是前朝皇室血脈,無論他真實(shí)身份是誰,都有為大興朝一戰(zhàn)的資格。
而現(xiàn)在,蕭君燁的身世“水落石出”,再無其他人敢對此置喙了。
蕭君燁亦不曾想到,蕭無塵在把他關(guān)起來之后,就一直在查他的身世了。
他的確是前朝皇室一位旁系的“郡王”之子,只是卻不是那位郡王和郡王妃生的,而是那位郡王在到處找尋和太.祖幼弟容貌相似的女子時,偶遇的一個走失的小家碧玉。
那郡王見狀,花言巧語就將其拐帶離開。而之后的事情,就是戲本子里寫的那些了??ね鹾辶四切〖冶逃?,不但成了好事,還讓那小家碧玉為他誕下一子,并難產(chǎn)送命,孩子生下來后,果然比皇室中其他人費(fèi)勁法子生下來的孩子更像那張?zhí)?祖幼弟的畫像。如此一來,那前朝皇室中人,自是更加精心策劃,將蕭君燁送到了大山之中,讓那老獵戶收養(yǎng),就是為了有一日,有法子將蕭君燁送到宮中,當(dāng)做太.祖幼弟的后代來撫養(yǎng)。
只是那郡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當(dāng)自己拐帶的小家碧玉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兒,卻不知那小家碧玉還有一位長姐,與那小家碧玉容貌更像,嫁給了臨縣的鏢局的鏢頭。而那位長姐,好巧不巧的,就在那郡王決定丟掉蕭君燁的家鄉(xiāng),丟失了一個嬰孩。
蕭無塵找到的正是蕭君燁的姨母家。
只是蕭無塵和蕭君燁只告訴了他們蕭君燁乃是姨母丟失的孩子,并未提及其生母的事情。
于蕭君燁拉說,生母已逝,能有身份照看姨母和外祖父一家,也算是對生母的一種補(bǔ)償。
雖然這種補(bǔ)償暫時不能持續(xù)太久,蕭君燁在和蕭無塵商議之后,很快朝堂上就定下了出兵之日,待到承寧二年的十一月,蕭君燁帶著各地集齊的十萬大軍,往邊境去,攻打匈奴。
同年同月,蕭無塵令朝中另外兩名猛將,往云貴之地去,收拾那三位異姓藩王還有蠢蠢欲動的同姓藩王。
南北兩場戰(zhàn)役,皆持續(xù)了兩年之久,才終于結(jié)束。
……
邊境之地,又重新變成大胡子元帥的蕭君燁正拿著蕭無塵的來信發(fā)呆。
一面發(fā)呆,臉上還一面傻笑著。
好在他的大胡子長大太過濃郁,除了他自己,其他人也根本看不出來他此刻的表情是笑。
“元帥!元帥!出大事了!”
蕭君燁聞言,這才擱了信,就見他手下的一位副將大大咧咧的闖了進(jìn)來,進(jìn)了帳篷就問他何時回洛陽。
蕭君燁心說,他還沒有著急,你又著什么急?再急又能有他急么?
面上只面無表情道:“待將剩下的繁瑣之事處置妥當(dāng),兵權(quán)交接之后,就能回洛陽了?!?br/>
那副將立時一拍大腿,大嗓門道:“那怎么行?元帥,俺求求您了,能不能讓想個法子,讓俺先回洛陽一趟?俺、俺可是有大事要回去!關(guān)乎俺們一家子將來的大事呢!”
蕭君燁看他一眼,一皺眉:“你們一家?你不是只有一位老母,一個妹子么?你們一家的大事……不就是你的前程?你的前程好了,你老母、你妹子自然也就好了。而你的前程……”蕭君燁瞥他一眼,“在本帥手中?!?br/>
副將:“……”說得好有道理,竟無法反駁。
不過他抓耳撓腮了好一會,還是急著道:“不對啊元帥,俺們家還有大事??!俺妹子要去宮里選娘娘,元帥說這是不是大事?咱們這位皇帝,如今可是二十出頭了,那些富貴子弟在這個年紀(jì)可是早就三妻四妾了,皇上現(xiàn)在才開始選后宮,可不就是大事?元帥你別看俺是個大老粗,俺妹子長得可俊著呢,今年才十六歲,跟朵花兒似的,肯定能讓皇上選進(jìn)后宮去……”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見眼前黑影一閃,他家大元帥,已然背了把大刀,騎著汗血寶馬,一路朝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