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身世
,昏君[重生] !
“朕,要即刻繼位?!?br/>
蕭無塵的話音一落,原本倒在軟塌上的承光帝驀地睜開了清明的雙目,陡然看向蕭無塵。
那目光里有震驚、失望,更多竟是果然如此。
“朕就知道,不該留你……現(xiàn)在朕還活著,你竟就要繼位?你的孝道,又何在?”承光帝極其失望的看了蕭無塵一眼,又看向左丞相和衛(wèi)將軍、大將軍三人,“可是,就算你有詔書在手,他們皆是跟了朕數(shù)年的臣子,你當(dāng)真以為,他們就會這般簡單的效忠于你?朕的人,朕心中還是極其信任的?!?br/>
蕭無塵似笑非笑的看了承光帝一眼,不語。
緊接著,根本不需蕭無塵開口,就見左丞相三人,齊齊朝著蕭無塵跪拜下來。
“臣領(lǐng)旨,皇上萬歲萬萬歲!太上皇萬歲萬萬歲!”
蕭無塵面上自是意料之中的神情,然而承光帝搖著頭,滿臉的不敢相信。
“不該如此、不該如此……”承光帝喃喃道,“爾等跟了朕數(shù)年,朕對爾等,皆有知遇之恩,爾等豈可如此有負于朕?爾等……荒唐!”
左丞相微露不忍之色,然而見到新帝微微沖他擺手,示意他退下,于是也就磕頭和另外二人一同離開。
等到他們都離開了,蕭無塵這才看向承光帝——他的君父,大興朝的第三任皇帝,曾經(jīng)英明睿智、帶領(lǐng)大興朝頭一次反擊匈奴成功并且贏來了至少五年休養(yǎng)生息時間的明君,現(xiàn)在卻疑心病極重、整日沉迷于煉丹、削藩之余還不忘算計親生子的普通人。
承光帝還在念叨:“朕對他們,是有知遇之恩、提攜之恩的,朕是伯樂,是明君,讓他們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華。朕是君,他們是臣,是朕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他們又如何能不但不感激朕,還會這樣明晃晃的背叛朕?須知朕從來最信任的都是他們!”
看著自己的父皇念叨了許久,蕭無塵終于開口道:“父皇當(dāng)真不知其中緣故么?兒子怎么記得,父皇讓道長煉制的那些丹藥,可是有一部分,賜給了自己的臣子?”
那道長立刻又把自己蜷縮起來,仿佛如此,他就能不被發(fā)現(xiàn)。
承光帝驀地看向蕭無塵。
蕭無塵面無表情道:“兔死狐悲,雖說父皇所賜丹藥的人,的確有錯,但大興朝自有律法在,父皇不按照律法處置他們,反而用賜丹給他們,讓他們當(dāng)面服下的命令逼他們吃下,然后腹痛幾日后才慘死。如此法子,如何能讓其余大臣不心寒?須知,父皇可以用這種法子對付旁人,就有可能有一日用這種法子對付他們——或許初時父皇理智猶在,只會用這種法子懲治惡人,然而一次一次之后,待到父皇覺得這個法子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和麻煩的時候,豈不是一個不高興,就會賜丹給只犯了小錯的人?這樣的威脅之下,想來是個聰明人,都不會再愚忠于父皇了。”
承光帝如今腦袋昏昏沉沉,盯著蕭無塵看了很久,想了良久蕭無塵所說的話,方才慢吞吞的開口道:“所以,塵兒也是因那一日,你自邊境歸來,朕打算賜你大補丹一事時,就開始打算對付朕了?所以,你那次的病,也是故意做給朕看的,就是為了躲過朕賜的丹藥?”
蕭無塵先是不語,良久后才開口道:“螻蟻尚且偷生,父皇這般算計我,明知我身子虛弱,虛不受補,根本吃不得那等不知加了甚么東西的大補丹,一旦吃下,原本養(yǎng)好的身子,必然會重新恢復(fù)成先前病怏怏的模樣,壽元也會因此減損。父皇甚么都知道,可仍舊要這般算計我……我雖愿孝順父皇,若是以命換命,能換父皇的百年壽命,我自無話可說,但我卻不愿用自己的性命去安撫父皇多余的疑心。”
承光帝沉吟道:“你是朕最疼愛的兒子,朕從不曾想要你的性命,朕只是想……”
“父皇只是想讓我的身子繼續(xù)虛弱下去,用這樣虛弱的身子繼位,甚至不能有子,然后英年早逝,再讓父皇曾經(jīng)愧疚萬分的大哥來繼承這個位置,是么?”蕭無塵嘲諷道。
承光帝面色變了變,似要開口解釋,就見蕭無塵又打斷了他。
“可惜,我不肯愚孝,任由父皇宰割。于是父皇在削藩之時,又設(shè)下這等‘考驗’,想看我是否愿意繼續(xù)卑微愚孝下去。若是我肯,那么父皇就會容下我,讓我繼續(xù)不接觸朝政,只做個傀儡太子甚至皇帝,將來早逝后再把這個位置留給大哥;若我不肯,那么父皇就會直接廢掉我東宮之位,傳位給大哥,如此既懲罰了我對您的不敬之罪,又還了您對大哥數(shù)年來的愧疚,是么?”
蕭無塵說這番話的時候,面上幾乎沒有任何表情。
饒是承光帝做了三十四年的皇帝,竟也不能從蕭無塵面上看出更多的東西。
而那個聽了這許多話的道長,此刻已然知道,經(jīng)此一事,他必然不能再活下來,只求這位太子爺……不,是新帝,愿意放過他的老父老母,如此他也好安心上路。
承光帝此刻也終于知曉了這個被他寵愛著長大的孩子,是真的長大了。不是可以離開家,獨立于這天地間的長大,而是可以代替他,支撐起這個大興朝的長大。
“罷罷罷,都隨你罷?!背泄獾畚⑽㈤]目,終于不再掙扎——他最信任的老臣都已經(jīng)背叛了他,他放棄蕭無塵而選擇的廢太子又已經(jīng)死了,他的性命,又只剩下了最后幾日,現(xiàn)下能做新帝的兒子里頭,八皇子小小年紀就設(shè)計了自己母妃害死了自己的親弟弟,如今也只剩下蕭無塵一個兒子。
他就要死了,即便是再不愿,這個皇位,也只能留給蕭無塵。
他再沒得選擇。
“朕累了,這最后幾日,朕便搬去椒房殿,在你母后住過的地方,了結(jié)了此生罷?!背泄獾鄯路鹨幌伦永狭耸畮讱q,單單看著,就知道他沒有幾日可活了,“朕的一生,最愧對的人就是你母后,朕想要再去陪陪她……至于你繼位那日,你有詔書在手,朕便不出面了。你,好自為之?!?br/>
蕭無塵默然,片刻后道:“好,我會讓人送你去椒房殿?!?br/>
然后轉(zhuǎn)身便要離開。
承光帝咳嗽了兩聲,又道:“不過,你雖聰明,但畢竟年少。雖然朕要讓你大哥繼位的事情,被你攔住。但是,朕還發(fā)了一道圣旨,你大約還不知道——”
蕭無塵立時轉(zhuǎn)身看向承光帝。
承光帝擺手道:“出去罷,你很快就知道是甚么了??傊瑢δ愕牡畚?,并無太大干系?!?br/>
蕭無塵又靜靜的看了承光帝好一會,才終于離開。
等他出了煉丹的宮殿里頭,已經(jīng)是午時了。
阿藥和阿壯忙忙迎了上來。
阿壯手里拿著一把傘,站在蕭無塵身后,很快就為蕭無塵遮住了烈日。
阿藥上前低聲道:“殿下,昭王那邊,蜀王、元王還有四個幫他們的藩王俱都已經(jīng)伏法,昭王正在盯著他們,說是問您這兩日是否要繼位,若要繼位,他就等您繼位之后,再帶人去收了這六王的藩地,若是暫時不繼位,他也想見您一面,然后再走。”
這原本就是蕭無塵和蕭君燁早就商議好的事情。畢竟,即便是有了由頭處置元王六人,將六人的藩地都收回來,但其中必然也會遇到重重阻礙,出兵鎮(zhèn)壓一事,在所難免,所以,在之前二人就預(yù)料到了即將分離一事。
蕭無塵腳步一頓,道:“左丞相已經(jīng)去準備了,朕明日繼位?!?br/>
他的話音一落,阿藥、阿壯還有周遭的宮人,齊齊拜下。
“恭喜新帝繼位,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眾宮人和侍衛(wèi)的齊呼聲,頗為震耳欲聾。
宮殿里頭的承光帝和道長聽了,竟不知心頭該是何等滋味。
阿藥行禮罷,就讓人去宮外和各宮傳口諭,新帝明日繼位云云。
蕭無塵看他說話,就問向身后的阿壯:“父皇說還有圣旨傳出,是甚么圣旨?還有昭王那里,為何只有元王等六王在,八皇子呢?為何沒有把他給關(guān)起來?”
蕭無塵對于元王等人,從不曾有太多感情,因此就是當(dāng)真關(guān)了他們,被他們挑釁或背叛,也不曾太過傷心難過。然而八皇子卻是他曾經(jīng)寵愛護著長大的弟弟,是他一心當(dāng)成繼承人的皇太弟。即便八皇子如今年幼,似乎只是被他的母妃拖累了一般,但蕭無塵記恨的是八皇子前世時的斷然背叛,因此無論如何,他也絕不能容忍八皇子還好好活著。
阿壯遲疑片刻,隨即就低頭道:“回稟陛下,太上皇的確還有一道圣旨,那道圣旨是留給云平皇貴妃和八皇子的,圣旨中將皇貴妃冊封為皇后,將八皇子冊封為臻王,封地為昭王從前的封地江南之地還有元王的封地兩塊封地。并且赦免臻王年幼無知之罪,令他年過十二,就要去藩地就藩?!?br/>
蕭無塵面無表情道:“臻王?哪個臻?”
阿壯低頭道:“日臻完善的臻?!?br/>
蕭無塵冷冷的道:“父皇如此,倒是要逼著我,除掉臻王了么?他倒是舍得?!?br/>
阿壯自然不敢說話。
蕭無塵又吩咐了幾句,就去了正在等著上朝的一眾臣子。此刻左丞相已經(jīng)將傳位詔書,告訴給了眾人,因此無論眾人心中如何做想,待到蕭無塵去了,左丞相又當(dāng)眾念了傳位詔書,眾人皆跪拜不提。
蕭無塵因還沒有正式繼位,諸事不好說話,因此大部分都是左丞相在說,待到說到繼位一事,蕭無塵才開口。
“擇日不如撞日,繼位一事,就安排在明日。太上皇心系沈皇后,今日下午,就會搬到椒房殿養(yǎng)病。諸位切莫前去打擾才是。”
蕭無塵站在殿中央,雖是少年人,并未上過幾次朝,可是在眾人看來,卻是頗有帝王氣勢,竟是讓他們?nèi)滩蛔〉姆摹?br/>
但也有人問道:“陛下繼位之事是否太過匆忙?總要讓欽天監(jiān)選個好日子才是。且,”他瞧著蕭無塵面上無甚表情,可是心底卻覺得這位新帝再生氣,心頭微顫,半晌才有些結(jié)巴的繼續(xù)道,“且,太上皇剛剛冊封了皇貴妃為皇后,八皇子為臻王,他們是否也該有典禮?臻王便罷了,在您繼位之后再說,倒也無妨。可是皇貴妃畢竟是太上皇的妃子,若要繼位,還是在您之前才是。否則將來,又要如何分說?”
蕭無塵直接擺手:“朕需要的,是賢者能臣為朕分憂解難,為百姓做事。如此小事尚且不能分說清楚,這樣的臣子,朕要來何妨?王大人,您說朕說的可是有理?”
那王大人正是扎著膽子與蕭無塵提出這件事的人,此刻膝蓋一軟,就趴跪在地,忙忙稱是,絲毫不敢再提起之前的話。
蕭無塵卻還不肯放過他:“既然王大人覺得朕說的對,那么,分說此事的事情,就交給王大人去做。朕相信,王大人是能臣,定會為朕分憂,定不是尸位素餐。”
一席話畢,眾人皆不敢再提起皇貴妃與八皇子一事——他們又不是傻子,先前不知道就算了,現(xiàn)在看到承光帝閉門不出,新帝身邊的昭王帶著幾位藩王質(zhì)子將元王等六個藩王制住,其人馬也都被困在洛陽城外,顯見這一場三方的逼宮之中,最后得利的新帝。
能這樣上位的新帝,雖說會在史冊上遭受質(zhì)疑,但是,對即將在新帝手下干活的臣子來說,他們還是更愿意老老實實的做鵪鶉——無論如何,只要蕭無塵愿意做明君,他們勤懇輔佐,如此也就罷了。他們,終究只是普通臣子而已。
蕭無塵在眾臣面前說了些話,接受了眾人叩拜,這才有空離開,依舊回了東宮用膳。
蕭無塵剛剛坐下,不知想到了甚么,皺眉道:“當(dāng)年自母后入宮后,就為母后診脈的姜老太醫(yī),可還活著?”
阿丑記性最好,平日里也常常打聽了些閑事,等蕭無塵要問時,還能回答。聞言道:“姜老太醫(yī)在娘娘病逝后,就辭去了太醫(yī)一職。只是太上皇顧念姜老太醫(yī)的醫(yī)術(shù),因此只安排姜老太醫(yī)在太醫(yī)院教導(dǎo)年輕太醫(yī),不在出診。今日正是姜老太醫(yī)在值,您可要喚他過來?”
“讓他過來?!笔挓o塵頓了頓,“帶著母后當(dāng)年自入宮之后的脈案過來。唔,還有當(dāng)年六皇子出生之后,父皇常常臨幸的幾位太妃的脈案等,以及診治的太醫(yī),全都叫來?!?br/>
阿丑心中一驚,隨即答應(yīng)退下。
蕭君燁雖沒有兵馬,但太子有兵馬,又有邊境大軍回洛陽時,那批將士,自然是唯太子馬首是瞻。他身邊還有幾個想要上位的藩王質(zhì)子,又有太上皇的諸多布置,因此雖然艱難,他到底是在蕭無塵的預(yù)計內(nèi),將元王等人,全都制住。
其兵馬也全部收押。
這些對蕭君燁來說,雖然麻煩又瑣碎,但他身后有兵馬,有蕭無塵,又有太上皇的已經(jīng)投靠蕭無塵的兵馬在,因此他雖費了一番功夫,但卻不至于頭疼。
真正讓他頭痛震驚又怒火叢生的,是廢太子。
“怎么,后悔了?”廢太子看了一眼出去了一會,又重新進來的蕭君燁一眼,微微笑道,“可惜,后悔亦是無用。自古帝王都極其疑心。太.祖皇帝便罷了,他是打下這大興朝的皇帝,雖有疑心,但這疑心更多的是對外人,對他的兒子,他還是很善待的。只是先帝和父皇……他們都算計了自己的父皇,雖無逼宮之名,卻有逼宮之實,因而才順順利利得到了皇位。也正因此,父皇的疑心病才會更重?!?br/>
廢太子雖然已經(jīng)年過四十,然而相貌俊逸,看著只有三十幾歲而已。
他微微嘲諷道:“而我的七皇弟,現(xiàn)下亦是如此,雖無逼宮之名,卻是實實在在的逼宮了。這樣的皇帝,一旦繼位,疑心病只會更重。他如今雖然把你當(dāng)成夫君來依賴信任,可是,若有一日,他想要有個親生子繼承皇位呢?若有一日,他發(fā)現(xiàn)了被你私自藏下的我呢?若有一日,他不需要你了呢?你到時,只會是他最想要除掉的人而已。帝王無情,靠著逼宮上位的帝王更是無情。你又何苦再忠心于他?更何況,你的身份……”
蕭君燁面容冷峻如霜,聞言打斷他道:“閉嘴!”
廢太子卻不惱,只繼續(xù)笑道:“閉嘴?你也只能讓孤閉嘴,卻不能殺了孤,不是么?你根本不敢讓他知道,你的真實身份,更不敢承認自己的身份,將搶了你家皇位的蕭家人,從龍椅上趕下去,不是么?”
蕭君燁眉心直跳。
廢太子輕哼了一聲,又重復(fù)道:“帝王無情,即便七皇弟現(xiàn)在當(dāng)真是傾心于你,等他當(dāng)久了皇帝,他必然不會再滿足于此?;蛟S他還會繼續(xù)喜歡你,但是……你到時只是他的一個臣子和妃妾而已,他依舊會娶妻納妃,然后生子,等待孩子長大,成為下一個父皇?!?br/>
“遲早而已。”廢太子道,“你若不肯與我結(jié)為盟友,復(fù)國或許也非不可能的事情。畢竟,你手上有了兩份前朝的藏寶圖,不是么?”
蕭君燁一語不發(fā),轉(zhuǎn)頭就走。
等離開了別院,才停住腳步,吩咐道:“上次從太上皇那里換來的大補丹,可還有?化在水里,給他喝下?!鳖D了頓,又道,“有幾顆,化幾顆。”
身后的侍從立時低頭答應(yīng)下來。
蕭君燁雙拳緊緊攥著,往前走去。
手心微微滲出血珠,他都沒有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