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五月之初
    ,一劍傾城 !
    年長男子眉毛一挑,也不多言,和年輕男子一起下船去。
    道士將那兩兇人遣走,碼頭上頓時又恢復了熱鬧,著急趕路的人紛紛往那停船處涌去。
    道士返回到岳長卿這邊,這時候陳行雨已經(jīng)醒了過來,也喝了水,臉色恢復紅潤。從岳長卿和老管家口中也得知是道士救了自己,陳行雨看到道士過來,連忙還禮致謝道:“多謝道長救命之恩?!?br/>
    道士微微一笑,道:“小兄弟客氣了?!?br/>
    說著,道士打量了陳行雨一下,問道:“小兄弟這是要登船出行去?”
    陳行雨道:“不錯,小生正是要前往秀陽縣游學,并參加秀才考試的?!?br/>
    道士點點頭,道:“哦,原來如此,正好貧道也要去往秀陽縣,便與小兄弟同行可否?”
    “當然可以,歡迎之至、歡迎之至!”陳行雨還沒說話,老管家就急忙笑著搶先了,他剛才可是看到了,這道士可是神異得很,反掌之間救了自家少爺不說,三言兩語就勸退了那兩個兇人,這本事可是大得很。有他同行,那這一路,少爺那不得是順利的不行啊。
    老管家都這么說了,陳行雨也有這個打算,便也表示了對道士的歡迎。
    接下來,道士便和岳長卿五人互相認識,岳長卿等人這才知道道士名叫夏巖松,來自長隆國的太極門。
    長隆國與大晉接壤,兩國的關系世代友好,得知道士夏巖松來自長隆,岳長卿等人對他的好感就更多了。
    詩云“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又云“一壺濁酒盡馀歡,今宵別夢寒”。從古至今,離別總是傷人懷的。岳長卿和陳行雨兩位少年年歲不大,但像今日這般的離別還是頭一回。兩人在長堤頭細述衷情好一番,才依依惜別。
    “長卿,我走了,你要好好保重??!”陳行雨、老管家和道士夏巖松三人站在船頭上,陳行雨一邊招手,一邊大喊。
    “行雨,早去早回?。 痹篱L卿也是一邊高舉著手一邊大喊。
    看著陳行雨乘的小樓船愈行愈遠,久久不愿離去的少年岳長卿這才嘆息一聲,轉(zhuǎn)身打算離開。
    “岳長卿,不去學塾了?”宋蕓兒站在他旁邊,瞥了他一眼,問道。
    岳長卿一驚,看了下時辰,剛好到辰時。岳長卿從懷中拿出一本書,書名《小學》,是陳行雨臨走前給岳長卿的。陳行雨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書,已經(jīng)研讀數(shù)年了,不用書都能倒背如流。所以就決定送給岳長卿。
    岳長卿也不含糊,欣然收下。之后陳行雨還一再交代,讓岳長卿有時間就別忘了去學塾,多聽聽先生們講的課,結(jié)合《小學》的經(jīng)義,好融會貫通。
    岳長卿當然欣喜的答應。
    “宋蕓兒,我現(xiàn)在就去學塾,你別再跟著我了?!痹篱L卿說了一句,飛速的往學塾跑去。
    宋蕓兒氣得一跺腳,對小丫鬟道:“萍兒,走,我們回去?!?br/>
    看到岳長卿總算走了,小姐也不跟他在一塊兒了,萍兒心情大好,道:“好嘞,小姐!”
    春夏之交的時節(jié),已經(jīng)白天長過晚上了。到晚上休息的時候,跑堂、除衛(wèi)、招待客人、照顧梔子花和艾草、打鐵、揮劍……忙碌了一整天的少年岳長卿在自家房子里聚精會神的看著今日離別的好友、陳行雨贈送給自己的書。書名《小學》。
    這是一本所有蒙童入學識字后都會學習的基礎課程,屬于普遍性的課目,但對于貧苦少年岳長卿來說,他這還是第一次系統(tǒng)的接觸基礎知識。所以他看得有些吃力,很有些字哪怕他知其形,卻不知其意。
    所以岳長卿告訴自己,哪怕再慢,都不要心急,一步步來,總能慢慢吃透的。就像練姐姐要求的練劍一樣,堅持和重復,總有一天能有結(jié)果。
    少年看了一會兒,覺得已經(jīng)到了自己今天的極限了,就又開始了練劍。這一次少年換了一個劍勢揮劍。
    昨天的劍勢是李弗飲教的第一個劍勢,今天李弗飲依然是蹭了林家客棧晚飯,便繼續(xù)教兩個孩子練劍,教的內(nèi)容就是一個新的劍勢。
    岳長卿雙腳并攏,人站得筆直,他一手并指指天,一手負于身后。保持這個姿勢后,岳長卿那指天的手還在在揮劍,揮的還是那面壁墻上的第一道劍痕。
    以這個姿勢揮劍,很累,百下過后,岳長卿就感覺手臂酸脹。不過岳長卿還是忍住難受的感覺,繼續(xù)揮劍。
    岳長卿畢竟還是打鐵十年的鐵漢,這點酸脹對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他對自己的要求是直到實在無法繼續(xù)下去了,才可以停下。
    一遍一遍又一遍,岳長卿已經(jīng)不知道揮了多少遍了,但尺練始終沒有出現(xiàn)過,更沒有表示對岳長卿這么辛苦練劍的認可。
    終于,在將近兩千遍之后,岳長卿再也無法保持這個姿勢繼續(xù)揮劍下去了,他不得不停了下來。
    看了看時辰,時間已經(jīng)很晚了,是時候必須睡覺了。岳長卿放下一切,稍稍洗漱了一番,上床睡覺。
    躺在床上的少年,打了一個呵欠,心中默默盤算著明天就是五月初一了,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所以要給父母墳墓整修的事明天必須做了。還有,給林嬸要買的鐲子明天也要備好,給小穎準備的生日禮物也要辦下,端午一過,小穎的生日就不遠了。還有陸平,答應他端午要去放風箏,這事也不能拖,得抽空把風箏給做好……
    想著想著,岳長卿閉上眼睛,嘴角露出一個滿足的微笑,進入了夢鄉(xiāng)。
    五月初一,新的一個月份的到來,一月之計在于頭,新的一個月,整個龍川鎮(zhèn)人們都抱著對五月的極大憧憬,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岳長卿今天還是一樣,先是送信,送信過程中也不忘給王婆婆把水挑好。送完信之后岳長卿去了一趟學塾,向夫子請教了幾個字的意思,之后就趕回了林家客棧。
    快速將客棧里面的事忙完之后,岳長卿交代了一番,就奔去了大壩山。
    大壩山外圍的一處小山坡上,立著兩座小墳。少年岳長卿趕到這里的時候,墳前已經(jīng)站著兩個皮膚黝黑、孔武有力的青年。
    岳長卿將手上的三牲白酒、炮竹香火以及紙錢放下后,一臉激動的對兩位青年道:“楊大哥、郭大哥,麻煩你們了?!?br/>
    兩位青年咧嘴一笑,他們都是樸實的莊稼人,也不會客套。其中嘴巴稍微利索一點的楊姓青年笑道:“那有啥。長卿,給你爹娘準備的新墓碑我們也帶過來了,你看是現(xiàn)在就動土,還是等等?”
    少年笑了笑,道:“動土吧,辛苦兩位大哥了?!?br/>
    兩位青年又是咧嘴一笑,齊聲道:“好嘞。”
    說完,兩人就開始動土,他們要將墳前已經(jīng)破舊、承受了十年風雨的墓碑給移開,換上這嶄新的石墓碑。
    在這兩人下大力氣的時候,岳長卿也沒閑著,點燃一把香之后,少年在周邊各個墳前都敬了一柱。敬香的時候,岳長卿很是虔誠,對每一家都默念打擾了、勿怪的話。
    雖然不知道有沒用,但少年想著還是做了。
    敬完香后,少年也沒閑著,給自家爹娘的墳墓周邊清理雜草、稍作平整,讓爹娘的墳墓不至于那么荒蕪。
    等到岳長卿拾掇的差不多的時候,郭楊兩位青年也已經(jīng)拆除了舊墓碑,開始換上新做好的石墓碑。
    岳長卿有一把子好力氣,自然也不會站在旁邊看著,而是幫著一起立碑。
    三人力氣都不小,三兩下就將新的墓碑立好,并且還將墳前也都做了整理,讓墳前看起來寬敞而平整。
    岳長卿再一次由衷的道過謝之后,郭楊兩位青年就離開了。至于他們的報酬,岳長卿早已付了。
    少年看著爹娘墳前嶄新的石制墓碑,心頭又是一陣激蕩,他將三牲、白酒在爹娘的墓碑前擺好,點上炮竹。在炮竹聲中敬上香,燒上紙錢,就跪著磕頭說話。
    少年的話里都是自己過得好、林嬸一家對自己也好的喜事,對于自己每天的忙碌、辛苦,少年只字未提。
    少年還說自己現(xiàn)在又認了很多的字,這一回的認字不僅是知其形,更知其意。學塾的先生夫子們也都很好,教了他很多。
    少年又說這段時日以來認識了很多人,其中最熟悉的一個莫過于就是李大叔,只是這個李大叔很不開心,每天都喝酒。但李大叔人也很好,現(xiàn)在還教他練劍。
    說著說著,少年又說到自己上回差點掉錢了的趣事,說到了那對美得不像話的翩翩少年郎,說到他們的出現(xiàn),他的錢袋才失而復得。
    更,g新最H快!l上\sA0r
    說到最后,少年只說了一件稍稍有些愁緒的事,就是最好的朋友陳行雨去縣城考秀才去了。少年求爹娘,保佑陳行雨一定要考上、平安歸來。
    絮絮叨叨的,少年把最近發(fā)生的事幾乎都說給爹娘聽了,這才起身收拾東西。